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和其他国家一样,在保加利亚,越来越多的文学艺术作品,尤其是科学作品是在履行职务过程中创作的。达种情况造成很多有关行使著作权问题的产生。本文将概述保加利亚在这一方面所采取的决定。众所周知,要确定在履行职务过程中创作作品而产生的权利,主要困难在于这些作品要受著作权法和劳动法两重规定的制约。根据著作权法,作者应该拥有自由处分他的智力成果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人工智能创作作品的底层逻辑和过程入手,对人工智能创作作品是否构成著作权法意义上的“作品”进行了研究。在文字、艺术和音频类作品中,人工智能通过数据输入和机器学习的过程进行创作,其中数据输入阶段的数据挖掘是合理使用,机器学习阶段是与人类作者共同创作,而生成内容阶段具有思想表现形式和人格主义要素,应受著作权法保护。根据创作过程和独创性要素,人工智能生成的文字、图像、原画和音频等艺术类作品具备独创性,属于法律意义上的“作品”并受著作权法保护。在著作权归属问题上,建议将人工智能创作物的著作权归属于使用者或所有者,而非设计者。  相似文献   

3.
著作权民事法律关系剖析王丽萍,王守和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在创作作品,使用作品的过程中,发生着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包括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平等主体之间的这些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经著作权法调整后就具有了权利义务的内容,便成为著作权民事法律关系。著作权法正是...  相似文献   

4.
计算机人像组合系统包括图像创作和像库管理两个模块,首先使目击者查找像库管理模块,找出与嫌疑人比较近似的脸型以及面部各部件的图像文件,然后用图像创作模块对其进行剪切和粘贴,把各部件粘贴到脸型图像上面,粘贴过程中可以对各部件的亮度、反差、尺寸、形状等进行任意的修改和位置的移动变换;最后,在得到满意的结果后便可在激光打印机上输出.  相似文献   

5.
"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访民情,大走访,走街串户我们倾听着选民的呼声……"这是2012年芜湖市镜湖区人大常委会组织创作的《镜湖代表履职歌》中的部分歌词,这首歌已在当地人大代表中广为传唱。镜湖区人大常委会组织创作此歌后,更好地凝聚了广大代表的力量,让他们深刻领会和认真履行代表职责,积极行动起来,为打造繁荣、秀  相似文献   

6.
建筑作品的法律特征及其保护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啸飞 《法治研究》2010,42(6):95-97
建筑作品具有物质产品和艺术创作的双重属性。本文从建筑作品的实用性、艺术性、技术性、作品完成过程的依赖性、独创性上的有限性等方面,论述了建筑作品的法律特征;在保护条件上,关于建筑作品的独创性,认为衡量标准为“独立创作”与“适量创作性”。  相似文献   

7.
论国际软法与国家"软实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国际软法"的形成过程中,各国"软实力"的作用或影响不可低估,并主要表现为一国文化、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的感召力、国内非政府组织的影响力,以及一国对现有国际组织的利用能力.在当代"国际软法"的创设过程中,中国软实力还不具主导作用.作为一个崛起的"和平发展"的发展中大国,中国不仅要保障本国的相对收益,还应当担当起国际法的"造法"活动的倡导者和组织者的角色.  相似文献   

8.
社会组织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社会治理的重要主体和依托。当前,我国社会组织发展增量较快,但总量仍然偏少且发展比较粗放,整体水平和社会认同度也不高。为培育和促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有效参与社会治理,应当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党对社会组织的领导;创新和探索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领域、手段、方式方法;社会组织要积极加强自身建设,在创新社会治理中积极发挥重要作用。应加快社会组织法律法规制定修改完善工作。在法律修改完善过程中,应注意突出以下几方面问题:坚持直接登记和双重管理有机统一;深化社会组织登记制度改革;创设备案制度;完善社会组织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科学统一、有机协调的监管机制;完善税收优惠政策。  相似文献   

9.
“真”的美化和“美”的真化是纪录片创作中一个不可分割的双向流动过程。在此过程中出现的某种最初契合 ,不仅表征为艺术创作过程的真正起点 ,同时也表征为艺术家对真善美统一的审美价值的求索过程。纪录片创作者只有不断地深入体验生活 ,并通过展示“非虚构”的生活而物化成作品 ,才能创作出优秀的记录片  相似文献   

10.
1973年至1974年间,中国革命博物馆为举办党史展览,特邀了几位美术工作者,根据展览的要求,创作了一批反映中国革命史内容的美术作品。在创作过程中,博物馆不仅向创作人员提供了有关历史资料,还负担了创作人员赴实地考察、写生以  相似文献   

11.
编辑侵权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连举 《政法学刊》2008,25(2):90-98
编辑未经作者或其他著作权人授意,又无法律上的根据,擅自对著作权作品进行利用或以其他非法手段行使著作权人专有权利的行为就构成侵权。编辑侵权行为主要表现在编辑未经著作权人许可而发表其作品,编辑未经合作作者许可而将与他人合作创作的作品当作自己单独创作的作品发表;编辑违背作者意愿未在作者创作的作品上署名,编辑擅自改变作品的署名及署名方式,编辑利用职务之便违背作者意愿在没有参加创作劳动的作品上署了己名;编辑非法阻止作者修改作品,编辑未经作者许可修改作品;编辑在加工过程中歪曲作品原意,编辑在改编过程中篡改作品内容;编辑侵犯著作权人信息网络传播权的行为;编辑侵犯著作权人获得报酬权的行为等等。编辑侵权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对于严重侵犯著作权和邻接权且对社会公共利益造成了严重损害而构成犯罪后果的还要追究侵权人的刑事责任。欲避免编辑侵权行为发生,就要进一步提升编辑的法制意识和水平,强化编辑的道德素养和责任,加大刊社的规范管理和建设,完善出版的法律制度和政策。  相似文献   

12.
组织卖淫罪与协助组织卖淫罪的本质区别是,组织卖淫罪的行为必须是经营管理行为;组织卖淫罪与引诱、容留、介绍卖淫罪的界限要看实施引诱、容留、介绍卖淫行为时的具体情况,在经营商业性性交易的过程中实施引诱、容留、介绍卖淫行为,应当认定为组织卖淫罪,未参与经营活动且不是给组织卖淫者提供便利的人在经营者经营商业性性交易的过程中,实施引诱、容留、介绍卖淫行为,只能认定为引诱、容留、介绍卖淫罪.  相似文献   

13.
摄影的艺术形象是瞬间捕捉而成的,在创作过程中从艺术构思到艺术表现,往往是极其短暂的,特别在纪实性和时间限定性方面与其它艺术门类有着鲜明的区别。在摄影创作的瞬间中平衡好理智与情感关系,使理智和情感同步发展和深化,才有可能创作出优秀的摄影艺术作品。  相似文献   

14.
创作作品所需的资源可以区分为内部要素与外部要素,内部要素与创作者不可分离,而外部要素与创作者可以发生分离;从创作要素投入的不同情形来看,自然人可以在独立的状态下自主决定关于作品创作的相关细节,也可能在受到一定干涉的情形下从事作品的创作行为,由此可有独立创作作品与非独立创作作品之分;按照创作人与投资者之间基础法律关系的性质,可以把非独立创作作品划分为劳动雇佣关系下的“职务作品”与委托创作合同关系下的“委托作品”;我国《著作权法》区分“法人作品”与“职务作品”、“委托作品”的法律标准比较模糊,相关著作权归属规则过分干涉私人自治空间;应简化非独立创作作品的类型划分,将非独立创作作品区分为职务作品和委托作品,删除关于“法人作品”的规定,并根据劳动雇佣关系和委托创作合同关系中创作人与投资者有所差异的利益关系设置不同的著作权的归属规则.  相似文献   

15.
<正> 行政诉讼法颁布以后,国家赔偿法立法紧接着提上了日程.在立法研究和试拟草案的过程中,最棘手和争论最多的问题是国家侵权责任的构成. 一般认为,国家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为:(1)国家侵权行为;(2)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遭受损害的事实;(3)国家侵权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的因果关系.本文就此三项构成要件的具体内容谈点个人的看法. 国家侵权行为国家侵权行为是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法律法规授权进行一定的行政管理的组织、个人或国家机关委托进行行政管理的组织、个人在行使国家职能过程中违法侵犯公民、  相似文献   

16.
在《最后一盘录音带》中 ,剧作者贝克特采用了平行、交叉和复现等三种蒙太奇技巧 ,从而借助蒙太奇所特有的叙述功能和表现功能 ,实践“纯戏剧”和“反戏剧”的主旨 ,并且重新组织了人物语言 ,变革了时空结构 ,模糊了时空观念 ,以直观具体的舞台形象直喻了非理性的作品主题 ,使创作形式和创作内容达到了高度统一。  相似文献   

17.
版权与专利领域中相关术语意译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寿步  刘兰 《知识产权》2006,16(5):77-79
本文分析了版权与专利若干基本概念,提出将idea译为“创意”,以准确反映作品创作的起点和创作发生的依据,并解决专利领域的“思想悖论”;将procedure译为“过程”,以反映其通常的当代的普遍的含义;将process译为“方法”,以使美国版权法排除出版权保护范围的这一项目与美国专利法所明确保护的同一项目的中译文保持一致。  相似文献   

18.
朱洁 《金陵法律评论》2005,(5):135-139,156
1999至2005年,中国新生代电影后期创作在艺术立场、创作理念和表现内容等方面发生了改变,坚持聚焦社会底层人士生存世相的艺术视角,多侧面表现中国现代化过程中普通人的精神风貌与心理诉求,并对文化价值、生死、信仰、贫困等问题作哲学层面的深度思考,从而实现了对主流意识形态的皈依.后期新生代电影创作努力在艺术个性和市场价值之间求得平衡,完成了由个人艺术形态向主流艺术形态的令人瞩目的转型.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分析著作权法有关作品独创性内涵的不同解说,尤其是独立创作成为独创性内涵的特定历史背景,论证了:独创性的内涵应当仅指创造性,不应当包括独立创作;独立创作作为独创性的内涵不仅在形式逻辑、法律逻辑上是不正确的,在价值论和制度层面也是不妥当的;将独立创作从独创性内涵中剥离出来并回归其判定复制与否的证据之一、侵权抗辩事由之一、确定权利主体的方法之一的真正法律属性和功能,有助于提高著作权法的概念化、逻辑化,增强其解决实践难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人道主义在其发展历史中实现了三个阶段的跨越,是以"人的发现"为核心的思想体系.由于中国现代社会的剧烈动荡,人道主义思潮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经历了一个相当曲折的发展过程,这一曲折性同样体现在电影创作中.人道主义思潮既是新生代电影创作观念的理论基石,又对其具体的表现内容与创作方法产生指导性作用.新生代的部分影片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对人道主义的误读、曲解,以致出现了伪人道,甚至反人道的创作倾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