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院新闻     
《中国审判》2012,(11):6
▲北京二中院"法律大篷车"首进京郊农村2012年10月16日,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法律大篷车"开进了昌平区延寿镇百合村进行普法宣传活动。活动现场,法官们向村民赠送了法律书籍;分成婚姻、继承、交通事故、赡养、农民工等不同小组,采取"法律自助  相似文献   

2.
法院新闻     
《中国审判》2013,(8):8-8
<正>北关法院开展"送法进军营"活动为庆祝"八一"建军节到来,7月22日,河南省安阳市北关区人民法院组织经验丰富的11名优秀法官到当地驻军军营开展"送法进军营"活动。活动现场,法官针对婚姻家庭、军人权益保护等问题向官兵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讲解,并向他们赠送了相关法律书籍。活动在增强官兵法  相似文献   

3.
李康 《中国审判》2013,(8):87-87
<正>本刊讯为深入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河南省太康县人民法院充分发挥审判职能,通过开展各种便民利民措施,为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法律服务,真正把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落到实处。图为7月19日该院法官巡回办案之余,深入田间地头为  相似文献   

4.
法院新闻     
《中国审判》2014,(1):8-8
肇庆中院法律咨询服务社会民生 2013年12月27日,广东省肇庆市中级人民法院在七星岩牌坊广场开展了"全民参与创平安、齐心合力筑和谐"大型法律咨询宣传活动,向群众发放宣传资料300余份,解答交通事故责任、相邻权纠纷等法律问题50余个。现场展出了"公正肇庆"官方微博、审判执行、司法公开、普法宣传等活动的法院工作宣传专栏,...  相似文献   

5.
1990年4月,美国马萨诸塞州洛根国际机场的入境检查员格耶(Phillip A.Geyer)向当地机构的区域负责人科布(Charles T.Cobb)提交了一份备忘录,指出机场的年度工作计划违背了机场的实际运营状况,并与当地某项法律相抵触。该备忘录还有格耶十一位同事的共同签名。1991年9月,格耶就遭到了机场高层人物的隐性报复。  相似文献   

6.
王琳 《法治与社会》2006,(12):16-17
著名的大法官霍姆斯有句法律人耳热能详的名言,叫“法的生命从来不在于逻辑,而在乎经验”。熟归熟,用归用。在碰上一些法律事件时,我们的一些同行对这句名言似乎总习惯“功能性遗忘”,当逻辑离开了经验,它仅仅能解释逻辑本身,而与“本案无关”了。  相似文献   

7.
法院新闻     
《中国审判》2014,(4):8
江州法院开展"3·15"法律宣传活动2014年3月13日,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到来之际,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江州区人民法院组织民事审判庭法官走上街头,开展维权说法宣传活动,现场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该院法官通过发放法律指南、消费案例、接受过往群众法律咨询等形式,向广大消费者解答了购买假冒伪劣商品后的法律救助问题及  相似文献   

8.
正北京铁路运输法院与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羊坊路口小学去年签订了法制共建协议。前不久,北京铁路运输法院法官一行7人,再次来到该小学,与该校领导就如何进一步开展法制共建关系展开积极务实的座谈。这是继成立共建关系以来该法院落实关爱铁路沿线留守儿童交通安全机制、持续延伸公益法律服务常态化机制举动之一。活动中,法官们与学校领导畅谈往年在该校进行法制宣传活动所取得的良好效果,并欣喜地了解到学校现已开通校车,并按照  相似文献   

9.
通过语义辨析来尝试澄清部门法哲学概念的混乱状况,可以建议使用法律科学与法律哲学这对界定比较清晰的范畴来讨论问题。法律科学是指探究法律现象的普遍规律和普遍解释的思想活动,作为法律科学的下位概念,可以区分一般法律科学和特殊(领域的)法律科学;法律哲学是指以法律思想本身为对象的反思和批判活动,它们都探究法律是什么这个根本性问题。部门法哲学就是指以特殊领域的法律思想为对象的反思和批判活动。造成部门法哲学概念混乱基于两个虚假前提,即混淆知识成果和思想活动以及学科分立天然正当。  相似文献   

10.
<正> 一、正名:法律文化与比较法律文化任何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学科无不以其独特的研究对象和方法为凭借。法律文化亦不例外。所谓法律文化,简言之,就是指支配法律实践活动(立法、司法和思维活动)的价值基础和这个价值基础社会化的过程或方式。前者即法律实践活动的总体精神,它来源于其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和民族心理,带有极强的民族性和稳定性;后者即法律实践活动的宏观样式,  相似文献   

11.
孙建 《中国司法》2010,(8):104-105
一、加拿大宪法的相关规定 要弄清楚加拿大的法院体系,首先要追溯到“加拿大1867年宪法”。因为加拿大现行法院体系的基本框架是由1867年宪法确立的。但是这个宪法其实是英国议会的法律,是1867年确认加拿大脱离英国组成联邦政府的法律,  相似文献   

12.
《北方法学》2018,(3):81-92
作为一场根植于美国本土的全球性法学运动,21世纪的"法律与发展"已经或是正在从运动转向领域,并至少呈现出四个维度的实践面相。政治维度的法律与发展政策是由西方法律援助产业所派生的,并以向广大受援国推行法律援助项目为目标。学术维度的法律与发展运动具有行动导向、学术自治、理论构建和科学考察的混合知识风格。理论维度的法律与发展研究正逐渐形成以宏观理论研究、中观经验研究、微观部门法和个案研究为主干的理论体系。科学维度的法律与发展评估集中表现为法律指标运动、法治评估运动和法律知识散播的前后相继。面对21世纪的法律挑战,南方国家的法律与发展学者有责任共同联手并努力探索符合各国发展实际的地方性法律知识。  相似文献   

13.
2009年9月10日,一个让浙江省永嘉县人民法院法官们永远铭记的日子。在这一天,该院的世界法律文化长廊正式落成。这个汇集了世界各国司法制度、图文并茂的文化长廊匠心独运,别具一格。  相似文献   

14.
正本刊讯2013年2月18日,江苏省张家港市人民法院组织全市22名中小学生参加了"法庭开放日"活动。活动中,学生们旁听了一起敲诈勒索案案件的宣判,倾听了法律讲座、参观了少年法庭、羁押室和青少年维权展示室。少年法庭陈美芳庭长用生动形象的语言,结合真实案例,以互动问答的方式告诉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应如何用法、守法,在面对危险和侵害时应如何保护自己,并在讲课过程中随机提问,孩子们踊跃举手回答问题,在一问一答中加深了对法律常识  相似文献   

15.
菲利普·K·霍华德是美国律师,同时也是美国倡导法律改革的领袖人物。他早年曾经撰写《常识的消亡》(TheDeathofC0mmonSense)一书。在这本书里他描述了事无巨细的管制措施是如何演变为中央计划的——例如,政府宁愿将钱浪费在修建一个法律强制配套的、根本无人会用到的电梯,从而迫使德兰修女放弃在布朗克斯建造无家可归者庇护所的计划。  相似文献   

16.
本刊讯为进一步宣传法院文化建设,普及在校大学生的法律知识,近日,"全国司法公开示范法院"山东省莱阳市人民法院举行了"法院开放日"活动,邀请山东省莱阳卫生学校的50多名大学生来到莱阳法院参观。这是莱阳法院开展一年一度的"法院开放日"活动以来首次邀请大学生群体参观法院。  相似文献   

17.
2011年6月8日,河南省临颍县人民法院的党员法官早早在法院门口设立咨询台,向过往群众发放意见书、诉讼告知书等,为前来咨询的群众提供法律服务,这是临颍县人民法院开展“党员活动目”的一个缩影。该院规定在每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六为“党员活动日”,围绕“学习、议事、服务”3项内容开展,  相似文献   

18.
法律实施及其相关概念辨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夏锦文 《法学论坛》2003,18(6):27-32
法律的生命在于它的实行。法律实施是指法律规范在社会生活中被人们实际贯彻与施行。它是将法律规范的抽象行为模式转化为人们的具体行为的过程;是使法律从书本上的法律变成行动中的法律,从应然状态进到实然状态的过程;是由法律规范的抽象的可能性转变为具体的现实性的过程。法律实施是实现法的目的的重要方式。在当代中国,立法已驶入快车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也基本建立。但是,法律的实施状况和效益并不尽如人意,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对法律实施的基本理论缺乏研究,对法律实施的实践缺乏总结,法律实施已成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中迫切需要解决的时代课题。因此,本文着眼于法律实施的基本含义、内在规定性及其相关概念的辨析,致力于法律实施与法律实现、法律效力、法律实效、法律效果和法律效益的联系和区别的探讨,藉以为法律实施的学术研究和实践活动提供基本的知识铺垫。  相似文献   

19.
格雷区分法律与法律渊源,这种区分本身代表他的法概念:法律是法院创造的一般规则。相较于奥斯丁法律命令论,格雷认为不是主权者,而是法官创造了法律。然而,在讨论法律渊源的法律约束力,格雷的立场徘徊于强弱两种不同的法律渊源理论,造成了其理论的不自洽。借助凯尔森和哈特对此的相关批评可以看出,如果扩大格雷法概念的外延,上述冲突将得到化解。因此,格雷所谓的法律渊源其实是法律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20.
《人民法院组织法》规定,"人民法院用他的全部活动教育公民忠于社会主义祖国,自觉地遵守宪法和法律。"近年来,周玉华院长多次在会议上强调发挥司法的功能作用,大力弘扬以规则意识、权利意识、诚信意识、司法终局意识为主要内容的法治精神。作为司法者,要充分认识肩负的责任,通过司法理念、司法制度、司法行为等方方面面的工作,着力增强社会公众的法制观念,培育法治文化,弘扬法治精神。要坚持"法律至上"原则。"法律至上"是法治社会必不可少的原则,是法治精神的统领。在所有社会规则中,法律应当是最基本、最有力也是最高的规则。如果不承认法律至上,就是认为还有高于法律的规范,法律工具主义和虚无主义就难以避免,法律随时有被变通和虚化的危险,社会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