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劫持航空器罪及其惩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劫持航空器罪是指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夺或控制航空器的行为。“暴力”劫机是指以力量造成侵害的方式 ,它包括有形力与无形力 ,直接暴力与间接暴力 ,对象及于人 ,也包括物。“胁迫”劫机是指行为人采取以暴力或其他任何危险恐吓之内容进行逼迫挟持 ,以对他人实行精神强制 ,使人心生恐惧而不敢反抗。“其他方法”的劫机是指除暴力、胁迫之外的任何能排除他人反抗的手段。行为人所劫持的必须是正在“飞行中”或“使用中”的航空器 ,包括民用与国家航空器两种。为了有效惩治本罪 ,应赋予航空器登记国优先管辖的权利 ,同时采取“或起诉或引渡”原则。  相似文献   

2.
刘守芬  苗生明 《中外法学》1993,(2):11-15,76
<正> 一、立法背景1992年1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关于惩治劫持航空器犯罪分子的决定》,是对我国刑法的补充和完善。该决定对严厉打击劫持航空器的犯罪行为,保护旅客人身、财产的  相似文献   

3.
空中劫持罪在国际刑法上又可称为“劫持航空器罪”或者“劫持飞机罪”,是危害国际航空安全的恐怖犯罪。具有高度的政治性、敏感性、法律性。为此,国际社会在上个世纪连续缔结了三个国际公约,确立了航空劫持管辖体制。对惩治和防范危害国际民用航空安全的犯罪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由于这一体制未能有效地解决航空刑事管辖权的冲突问题,往往使空中劫持罪难以得到准确定性和及时审判。  相似文献   

4.
为了加强国际合作,同劫持航空器行为的国际恐怖犯罪作斗争,我国陆续加入了三个反劫机国际公约。如何协调、完善我国刑法关于危害国际航空罪的立法规定,与反劫持航空器国际公约保持同步,以促进我国刑事法制的建设,逐步减少并消除国际劫持航空器恐怖犯罪,是我国刑法学研究的一个课题。本文对我国刑法与反劫机公约的协调作了比较论述。  相似文献   

5.
海盗罪作为一种古老的犯罪行为,一直是国际法关注的问题之一。从联合国《公海公约》到《海洋法公约》再到1996年海事组织大会的决议,给国际社会共同打击海盗行为提供了坚实的法律基础。本文主要从海盗罪的现状、立法司法及遇到的困难出发,以期为防治海盗行为提供国际法角度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论劫持航空器罪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劫持航空器罪的本质属性在于危害机组人员或者机上乘客的人身以及航空器的安全 ,其行为对象只能是正在使用中的民用航空器 ;劫持航空器罪的行为系复杂危害行为 ,由“暴力”等强制性手段行为和“非法控制”航空器的目的行为所组成 ,其既遂应以“劫持”行为的完成即对航空器的实际非法控制为标准 ;其死刑适用条件应当予以限制和完善 ,以做到与刑法总则中的“罪行极其严重”相吻合。  相似文献   

7.
国际航空运输的能力,范围和频繁度增加的结果,加上班机登记国的不断增加,出现了关于在飞行中的航空器上犯罪管辖的困难问题。如果说这见不足以构成问题,另一种发展趋势,即由于劫持事件的倍增,对起飞和着陆的航空器以及对班机旅客的恐怖行为,严重地威胁了国际民航的安全和可靠性。处理这些问题的第一个主要尝试是一九六三年九月十四日“关于在航空器上的犯罪以及某些其他行为的东京公约”。该公约的主要目的是:甲、确保航空器飞行中,在公海上空,在任何国家以外的地区犯罪的人或者在这种航空器上所作的行为对飞行安全有危险的人,不  相似文献   

8.
某航空公司航班飞机突然失联,被人劫持的可能性并未被排除在外。假设飞机遭人劫持的猜测最终被证实,那么此次事件再一次提醒各国,通过法律手段防范和打击劫持航空器这种严重威胁民用航空安全的行为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为了保障国际民航安全,各主权国家应当摒弃在恐怖主义定义上的分歧,以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为重,积极参加打击劫持航空器行为国际公约,并履行本国参加国际公约所承担的义务制定或者修改国内法,从国际法和国内法两个层面对劫持航空器的行为进行规制。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国际统一私法协会正在制定的《移动设备国际利益公约》及其《关于航空器特定问题的议定书》的目的、原则和适用范围等内容 ,以及公约和议定书在对高价值移动设备 ,特别是航空器的国际融资和租赁中产生的法律问题的具体解决办法。此外 ,本文还特别介绍了公约和议定书并存这种制定国际条约的“双轨制”。  相似文献   

10.
王微 《法制与社会》2010,(17):85-85
索马里海盗因其对国际物流体系的咽喉——亚丁湾造成的滋扰而备受关注。目前,响应《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简称《公约》)保护国际航运安全、打击海盗行为,多国的军舰已在亚丁湾海域护航,取得丰硕成果也引发众多争议。本文分析了各国打击索马里海盗的国际法权责依据,辨析对海盗的审判权界,以期为解决索马里海盗问题提供国际法角度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战俘待遇的演变反映人类文明的发展。必须人道地对待战俘,是战俘待遇的一项基本原则。从战争法的首次编纂开始,此项原则便得到明文规定。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及衍生出的各项具体规则不断得到充实和发展。1949年日内瓦公约是现今国际法上战俘待遇规则的体现,它不仅作为条约对缔约国有拘束力,而且已公认为具有普遍拘束力的国际习惯法。战俘是在俘获他们的国家手中,战俘拘留国对战俘的命运负有最后的责任。  相似文献   

12.
航空器、船舶作为动产,在物权变动方面却采取不动产所常用的登记公示方式,其核心原因在于登记能够满足其物权公示的基本要求。登记不是不动产物权变动的专利,也可以用于公示航空器、船舶物权变动。无权登记对抗问题实际上是相互竞争的物权之间的顺位优劣问题。对抗效力的真实含义并不在于第三人对于现实权利的实现。航空器、船舶物权变动登记的对抗效力意味着其物权变动依据交付原则或当事人的意思确定,与登记与否没有必然的法律联系。  相似文献   

13.
国际法院的咨询管辖与现代国际法的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咨询管辖是国际法院的两大管辖权之一.本文通过比较常设国际法院,回顾了半个世纪以来国际法院咨询管辖的运用;透过一系列典型案例的分析,着重阐述了国际法院咨询意见在国际组织的法律人格、会员国的接纳条件和程序、多边条约保留的规则、民族自决权和国际行政法等方面对现代国际法的发展所作出的贡献;在综合研究各种改革建议的基础上,认为授予联合国秘书长咨询请求权是扩大国际法院咨询管辖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4.
15.
<正> 一、环境的国际法保护的概念第一批保护自然界的条约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即已出现。它们的宗旨基本上是保护个别种类的动物和规定其捕获量(例如1897年关于保护海狗的协定)。只是在近几十年,在保护自然界问题的国际法调整方面才发生了质的进展,各国才加强了这一方面的努力。  相似文献   

16.
“银河号”事件的国际法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邵津 《中外法学》1993,(6):9-13
<正> 一、"银河号"事件的经过1993年7月下旬,美国政府根据错误的情报,指责中国货轮"银河号"载有运往伊朗的化学武器前体硫二甘醇和亚硫酰氯,并从8月2日起出动军舰和军用飞机,对该轮进行跟踪、监视和骚扰。8月3日"银河号"在波斯湾公海抛锚,同日,美国无理要求中国政府命令"银河号"返回出发港或由美方登船检查,同时向该货轮预计停靠港口的所属国施加影响,使其拒绝该轮进港。对美方的指责,中方经过认真调查后早在8月4日就向美方作了澄清,明确指出,"银河号"根本没有装载所说的化学品,并提出由第三国核查的建议。至此,事情本应告一段落。但是美国仍然置国际法于不顾,顽固地坚持其原有立场。8月7日中国外交部向美国提出严重抗议。由于美国继续践踏公海航行自由,"银河号"的正常业务根本无法进行,被迫在公海上漂泊达二十余天。  相似文献   

17.
刘昊阳 《政法学刊》2009,26(6):41-45
劫持民用航空器犯罪对航空安全构成极大威胁,通常分为“逃亡型”和“政治斗争手段型”。我国早期的劫持民用航空犯罪基本属于“逃亡型”,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政治斗争手段”成为了发展的主要趋势。因此,应当从立法规制、措施调整以及完善管理体系等多方面建构我国劫持民用航空器犯罪的防控体系。  相似文献   

18.
随着国际航空运输的迅速发展,国际空难赔偿案件日益增多,而每一起案件的解决都关系到管辖权问题.适用法律和管辖法院的不同会直接影响国际空难的最终赔偿结果.本文从区分国内空难案件与国际空难案件入手,对1929年《华沙公约》所规定的四种管辖权以及1999年《蒙特利尔公约》增加的第五种管辖权进行分析,从而对马航事件的管辖权进行归纳分析.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通讯、交通的不断更新,世界呈现出一种趋于接近彼此的发展方向,我们称之为全球化。而在这个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的时代,各国所面临的问题也呈现出全球化的趋势。经济危机、恐怖主义、环境和人权问题都不再是一国  相似文献   

20.
古祖雪 《法学研究》2007,29(1):135-147
现代国际法的发展呈现出新的趋势:一方面,国际立法活动日益活跃,法律规范越来越多样化;另一方面,各种规范之间的冲突加剧,国际法的体系结构越来越碎片化。这种现象损害了国际法的权威性和可预见性,也给国际关系增加了不稳定的因素。有必要在《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的框架内,通过国际组织间的合作和国家间的协调来寻求解决规范冲突的办法,提高国际法的有序化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