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领导干部道德滑坡的问题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和焦点。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难点在考核评价干部的德。抓紧研究制定干部德的考核评价标准和方法,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
"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选人用人标准。不同地区、部门、层次干部德的考核必然不同。针对当前高校处级干部考德难和存在道德失范现象,结合高校处级干部的岗位职责及德的现状特点,建立有效的考德机制是对干部品德测评的有益探索。一要科学设置高校处级干部考德指标体系,包括43项正向评价评价标准和10项反向评价标准,科学设置各考核指标的分值;二要创新高校处级干部德的考核方法,通过专项评德、随机查德、校园问德、监督束德,实现常态化、动态化、立体化的考核;三要强化考德结果的运用,将考德结果作为提拔任用、奖优惩劣、培养教育、管理监督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3.
推进依法治国离不开道德的支撑。法治要内涵道德底蕴,立法以德为基、执法以德为本、施法以德为条件,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注重道德建设的顶层设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到法治全过程。同时,应推进法治对道德领域突出问题的治理。  相似文献   

4.
人无德不立,国无德则不兴。一个国家官德的好坏,事关民生福祉、社会和谐,甚至于影响到国家的前途命运。中国古代吏治理论推崇"为政以德",而西方国家文官制度更重视道德立法。借鉴古今中外关于官德考核与建设的历史经验,结合当前中国共产党的干部德的考核的做法和实践,增强干部"德"的考核的历史性和现实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5.
百行德为首,德为官之魂。组工干部作为管干部的干部.更要带头潜修为政之德,坚持以德立心、以德促干、以德正气,在“忠诚、务实、清正”中不断提升政德修养。  相似文献   

6.
治政道德规定“人类心灵的秩序”,奠定德治基础,体现德治价值。中国当代治政道德主要表现在“为民、务实、清廉、勤政、选贤、慎权、团结、创新”。其建设在于加强治政道德教育、强化干部任用以德为先导向、加强治政道德规范体系建设、发挥舆论监督作用。  相似文献   

7.
对干部德的现实表现作出准确全面的评价,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干部德的考核评价依然存在考评内容不够科学、考评方法比较简单、考评结果运用不够等问题。必须紧紧围绕"四德",突出"四看",完善干部德的评价体系和标准,正确把握考察干部德的途径,并强化考评结果运用,形成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导向。  相似文献   

8.
干部道德是精美道德,是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中最高层次的部分。干部道德建设必须要体现先进性要求。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是干部道德的根本性要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干部道德的集中体现;集体主义是干部道德的基本原则;忠诚、公正、廉洁、创新,是干部道德的基本规范。  相似文献   

9.
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标准,根据德的综合考核情况,重用顾全大局、思想解放、开拓创新的干部;重用敢于担当、敢抓敢管、攻坚克难的干部;重用为人正派、处事公道、团结协作的干部;重用爱岗敬业、勤奋扎实、善做群众工作的干部;重用遵纪守法、坚持原则、清正廉洁的干部。  相似文献   

10.
选用干部"以德为先"思想经历了一个发展沿革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毛泽东提出了"任人唯贤"、"德才兼备"、"又红又专"思想,陈云提出了"德才并重、以德为主"思想,周恩来提出"政治上可以信任是挑选干部的先决问题",邓小平提出干部队伍建设的"四化"方针并强调"首先是要革命化",江泽民提出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促使干部立德,胡锦涛明确提出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  相似文献   

11.
“坦白从宽、抗拒从严”应当坚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坦白从宽、抗拒从严”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刑事政策。几十年来 ,在贯彻中收到了明显的实效。目前 ,在讨论赋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沉默权时 ,有的学者认为应当废除这一刑事政策。该文认为 ,“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的刑事政策还应当继续贯彻 ,并且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 ,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2.
实现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的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十七大报告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这是一个科学论断,但在实践中有一些误解和误区,影响了其贯彻落实。为此要科学理解和把握这一科学论断,采取正确对策使之变为现实。  相似文献   

13.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学会学习,学会生存成为大学生自主学习与研究学习的主要动力。我们在浙江大学生中的调查发现,在大学资源向深广维度配置的背景下,大学生拥有广阔的学习发展空间,并呈现出鲜明的时代风格。  相似文献   

14.
当代著名旅美作家聂华苓是一位有着频繁的迁徙经验并同时具有漫长写作历史的多产作家.综观其小说创作,漂泊、思归主题自始至终贯穿其中,而且经历了一个从失落、漂泊到回归,从失望、绝望到希望的发展过程.这其实也是作者从"怨"到"爱"的感情变化历程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15.
针对常设机构利润归属方法不统一导致的双重征税或不征税问题,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于2006年11月发布了《常设机构利润归属报告》,采用OECD授权方法来归属常设机构的利润.我国应加强该报告的研究,由国家税务总局或财政部规定我国常设机构利润归属的方法,并提供利润归属方法的具体指导.  相似文献   

16.
知情权与隐私权作为现代社会两项重要的权利,它们在实践中经常发生冲突,要解决两者之间的冲突已成为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解决二者的冲突,应遵循公共利益优先、必要限制兼保护人格尊严和权利协调的基本准则。  相似文献   

17.
我国医院管理与运营制度的改革一直是卫生改革的热点,笔者认为,加大医院体制改革力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发展民营医院,倡导规模化经营民营医院是由非政府、非官方的民间个人或个人联合体投资举办的医院。其特点是:自主决策、自负盈亏,适应医疗市场变化,独立经营管理。  相似文献   

18.
传统的基建审计主要在项目实施阶段。基建审计向管理效益审计延伸应包括项目概念阶段审计、项目开发阶段审计、项目结束阶段审计。现阶段基建审计向管理效益审计延伸的主要途径是:在项目概念阶段,积极为审计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并配备专业审计人员按程序开展工作;在项目开发阶段,注重对项目实施前期工作范围确定的规范性、项目进度管理的规范性、项目成本管理措施的审查;在项目结束阶段,围绕项目后评价的规范性和有效性进行审查。  相似文献   

19.
“以人为本”是突出人的主体地位的科学发展观之核心,高于“以国为本”.相对一切人的整体全面发展,个人的全面发展兼具目标性与工具性双重性质,而且个体发展与集体发展是一种互相促进、互为因果的关系.因此,培育良好社会心态要坚持以人为本,特别是要以个体心态的培育为基础、为起点.为此,就不但要注重打造公平公正的社会平台,提供必要的条件和环境帮助个体通过个人的努力谋求正当利益和满足,而且也应重视在媒体上让真实的民意、民心、民愿成为主流.  相似文献   

20.
郭峥嵘 《理论前沿》2003,(11):35-36
推进企业家实现创新的途径主要在于:一方面要为企业家提供一个良好的有利于创新的制度环境,包括提供良好的培育机制、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另一方面要提高企业家的创新素质,尤其是要提高企业家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一)建立企业家的培养和使用机制首先,是建立完善企业家培养机制。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对企业家的培养,还没有完全被有关部门高度重视。重视党政干部而不重视企业领导班子的配备,这种现象带来的后果是严重的。而正规化、职业化、现代化的教育培养正日益成为塑造企业家的主要渠道和关键条件。因此,整个社会教育系统应当明确培养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