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中将曾泽生     
毕一功 《黄埔》2011,(3):26-27
曾泽生(1902—1973),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云南省永善县人。1925年入黄埔军校任第三期区队长,1927年1月入黄埔军校高级班学习。1929年1月任滇军第三旅五团副团长。抗战爆发后,随军开赴抗日前线,1938年率部参加台儿庄会战。1939年起任第一八四师副师长、师长,第六十军军长。1945年日本投降后率部到越南受降。1946年率六十军赴东北,1948年10月率领六十军于长春起义,所部被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  相似文献   

2.
《黄埔》2013,(2):32-32
陕西省铜川市印台区有一位老兵,他叫鲍鸿海,是现在为数不多的参加过抗战的健在者。他1938年参加著名的台儿庄战役,多;欠与日军交战。后入黄埔军校第十七期,1949年任第三十军第七团团长,随鲁崇义军长在成都率部起义,1980年退休于西安铜川市一运输公司。  相似文献   

3.
党史小贴士     
《今日海南》2006,(10):38-38
李振亚(1909—1948)广西藤县人。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1929年12月参加广西百色起义,任红7军军部副官。不久参加中国共产党。1930年至1931年随军转战于桂、黔、粤、赣边境,参加了中央苏区第三次反“围剿”斗争。1932年初入红军学校学习,毕业后留校工作。次年调任红军公略学校第一营营长。1934年10月随中央红军长征,任红军干部团一营营长,后任红四方面军33军参谋长。1940年7月,李振亚受党中央派遣到海南工作,历任琼崖抗日独立总队参谋长兼第三支队支队长、琼崖抗日军政干部学校校长兼政委、中共琼崖特委委员、琼崖西区军政委员会副主任、琼崖…  相似文献   

4.
历史应该记下颇具中周特色的这一笔:攻占中央苏区红色首都瑞金的国民党东路军第十师、第三十六师.指挥官都是前共产党员。第十师师长李默庵,黄埔一期毕业,毕业后秘密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三十六师师长宋希濂,黄埔一期毕业,也是毕业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5.
《黄埔》2013,(2):9-10
李宗仁(1891—1969),第五战区司令长官、台儿庄战役中国军总指挥.字德邻,广西桂林人1910年加入中国同盟会,曾参加过护国战争和护法战争1923年加入国民党、1924年奉孙中山之命与黄绍宏、白崇禧合组“广西全省绥靖督办署”,任督办1926年后,任国民革命军第七军军长,国民党候补中央监察委员,南京国民政府委员,军事参议院议长等职抗日战争爆发后,  相似文献   

6.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60华诞即将来临的时候,回忆起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新中国诞生的那天,我正在南京二野军校学习.一个十九岁的青年学生,我幸福地参加了第一个国庆日的活动.当天晨起在校部参加了隆重的升国旗典礼,第一次见到了鲜艳的五星红旗高高飘扬;随后参加军大队伍冒雨到华东军大与汇集来的各路战友举行了庆祝国庆仪式.  相似文献   

7.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60华诞即将来临的时候,回忆起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新中国诞生的那天,我正在南京二野军校学习。一个十九岁的青年学生,我幸福地参加了第一个国庆日的活动。当天晨起在校部参加了隆重的升国旗典礼,第一次见到了鲜艳的五星红旗高高飘扬;随后参加军大队伍冒雨到华东军大与汇集来的各路战友举行了庆祝国庆仪式。之后即上街游行,我们抬着毛主席、朱总司令等巨幅画像,高呼“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毛主席万岁!’'“朱总司令万岁!,’‘‘向大西南进军,解放全中国”等口号,唱着“走,  相似文献   

8.
苑生  刘燕 《黄埔》2010,(2):25-25
黄埔军校二十三期学生郭青石,于1949年底随成都校本部起义。起义后,进入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军事政治大学川西分校学习,接着又进入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三兵团六十军政治部文工团,参加了抗美援朝。回国后,郭青石离开军队到地方工作。他历经了“反右”和“文革”的磨难,但凭着对党、对真理的信念和对生活的热爱而没有倒下,终于在改革开放后重获政治新生。现在,郭青石是黄埔军校同学会理事,北京市黄埔军校同学会副会长,  相似文献   

9.
坚守龙形山     
魏杰  咎鸿祥 《黄埔》2010,(2):36-36
1914年出生的魏杰先生,是参加上高会战主力部队营职以上军官、目前唯一尚健在的人员。他23岁于黄埔军校第十二期步科毕业,后又参加了南京举办的战法研究班学习,参加了抗日战争时期德安万家岭歼灭战、上高会战和第二次长沙会战,曾在第十九集团军任少校参谋。上高会战时,他任第七十四军五十八师一七二团三营副营长。以下是他的口述。抗日战争时,我参加了上高会战。上高会战的规模虽然没有台儿庄会战、淞沪会战大,但影响不小。上高会战是一次我国军队打胜的会战,它的战果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斗志。  相似文献   

10.
安茂棣     
《黄埔》2012,(5):24
安茂棣,男,1925年出生,87岁,北京人。1949年2月从北京考入陆军官校二十二期。毕业后,进入国民党第七十一军。新中国成立后,参加解放军云南军区十三军,荣立三等功一次。转地方后,在北京东风电视  相似文献   

11.
丘岱安 《黄埔》2012,(4):25-27
我的父亲丘之纪,1902年出生在广东揭西一大户人家,在学校念书期间深受孙中山先生革命思想的影响,投笔从戎,考入黄埔军校第三期。在学习期间随校组织的学生军两次参加东征,由于表现优秀,毕业时由当时任教务长的张治中将军点名留校。  相似文献   

12.
孙国治 《前进论坛》2008,(11):50-50
季恺(1903--1976),出生于江苏省如皋县,就读于北京平民大学法律专业期间,积极参加共产党领导的学生运动。1926年底返乡后从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活动。1929年秋至1930年春,如(皋)泰(州)工农红军和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四军相继竖旗.季恺借用其大地主家庭建立自卫团的名义,购置大量枪支弹药支援红军。1930年9月被捕,经多方营救,于1936年底保释出狱。  相似文献   

13.
《北京观察》2009,(11):70-71
邓季惺曾是第二、三、五、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民建中央常委.第六届北京市政协副主席。1907年,她出生在四川省奉县,14岁考入四川省立第二女子师范学校。在校期间.她受到恽代英、张闻天、萧楚女等老师进步思想的影响.与进步师生一起参加校内外争民主的活动。毕业后她又到上海、北京读书,学习法律,后到南京司法部任职。这时她常同李德全、曹孟君、谭惕吾等妇女活动家一起,从事妇女解放运动。  相似文献   

14.
参加北伐及拥护三大政策 1927年5月,任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第十军军长的杨虎城,率部出潼关参加北伐,归东路军总指挥鹿钟麟指挥,沿陇海铁路向东开进,敌人是山东督办兼直鲁联军总司令张宗昌。第十军下辖第一师(师长冯钦哉),第二师(师长姬汇百,因病由副师长孙蔚如代理)和直属部队。杨虎城还奉令指挥庞炳勋、王鸿恩,吕秀文的部队,在商丘马牧集以东向直鲁联军攻击,连获胜利  相似文献   

15.
《世纪行》2011,(6):43-43
马立训是八路军著名的爆破英雄。1920年生,山东淄川(今淄博市淄川区)人。家境贫寒,从小失去父母,12岁就到煤窑当小苦工。不久被招募入国民党军当兵。1940年4月被解放。参加了八路军,被编入八路军山东纵队第4支队第12连(1942年春马立训所在连整编为山东纵队第1旅第3团第1连)。  相似文献   

16.
让人民群众得实惠,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要求所在、目的所在。 根据中央统一部署和安排,我省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从2009年9月开始,到2010年2月底基本结束,全省共6.4万余家基层单位、近180万名党员参加。  相似文献   

17.
方知 《黄埔》2013,(6):32-33
1939年夏,为抗日救亡,我自国立中山大学考入黄埔军校十七期一总队炮兵科。1942年4月毕业分配到第九战区的第七十四军,曾参加常德会战、湘西会战两大抗日战役。  相似文献   

18.
蓝显宗 《黄埔》2007,(3):32-33
1945年4月14日,我在成都本校十九期毕业后,被分配到陆军第九十四军(军长牟庭芳,部队正在湖南芷江前线作战)。报到后,分配到军辖一二一师三六三团一营三连任少尉排长(一二一师师长韩迪,三六三团团长饶启尧,一营营长艾时纯,三连连长徐昌)。  相似文献   

19.
张鹏翥 《黄埔》2010,(5):36-36
我于1940年夏考入黄埔军校十七期炮科,次年秋毕业分配在国军九十二军军炮营第一连观测班,担任军士。部队驻扎衡山县南岳山麓,待令随时准备参加长沙第三次会战。  相似文献   

20.
胡民庆     
《黄埔》2012,(5):42
胡民庆,男,1927年出生,83岁,安徽阜阳人。1943年3月调入国民党军通讯连学习无线电收发技术,同年深入敌后打游击。1944年参加常湘会战。1945年2月到恩施中央军校干部团通信大队学习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