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康》2017,(27)
<正>四僧的书画以先贤为师,兼容并蓄,既继承先人的绘画思想,又主张抒发个性和创造力,在实践中不断求真、求变、创新,这与当时的主题画派大相径庭。清初的画坛上,和尚画家很多,这一现象在中国绘画史上极其罕见。其中,最为人所熟知的,便是弘仁、髡残、八大山人、石涛这四位活跃于明末清初的僧人画家。"四僧"虽然被归拢在一起,但四人的艺术风格各异。基于坎坷的生活经历,他们的书画作品大多具有强烈、真挚的感情色彩,不但个性鲜明,而且艺术面貌独特  相似文献   

2.
《黄埔》2013,(4):90-91
吕不问,号不问堂主,青年画家,七十年代生人,祖籍山西,生于内蒙,长于北京,自幼笃学绘画,受家庭影响钟情于中国书画艺术。他研习董源、巨然、石涛、张大千等大师作品多年,其间得益于多位名家指点,后又有幸师从于刘学思先生,近年于北京朝阳门外麒麟外交公寓内设立不问堂画室,其作品常年在画室中轮换展出。  相似文献   

3.
我认识扬州是在诗词里。杜牧的《寄扬州韩绰判官》:"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散吹萧"。读了这首诗以后,我的心和扬州联系在一起了。扬州不是宏大的京城,没有那种恢宏的气势,扬州是静静躺在大运河边的一朵睡莲。瘦西湖的情影,平山堂悠悠的钟声,瓜州渡口的烟水,野渡的气息,五亭桥十五个卷洞里的月色,都给人们留下了诗一般美好的印象。扬州给人的印象永远是淡淡的,像一泓碧绿的湖水,像秋夜里淡淡的月色,像石涛笔下的水墨画。扬州充满灵气的山水铸就了"扬州八怪"的画家们,就是画坛的一代宗师石涛…  相似文献   

4.
胡珺  马真真 《传承》2013,(2):84-85
绘画是一种语言,绘画文化词汇呈现绘画发展的轨迹。中国绘画文化词语在其发展中体现了中国的绘画精神和文化底蕴,并由此形成了独特的表达形式与风格,传达了"以形写神""气韵生动""神妙能逸"等美学价值观。  相似文献   

5.
王文虎 《黄埔》2009,(6):62-63
张铁石,字树洲,1969年出生于山东省平阴县,祖籍山东省东阿县前八里村,自幼爱好广泛,对武术、音乐、美术等有着浓厚的兴趣,特别是对中国山水画有着良好的悟性。三岁起跟父亲大人学画,七岁拜当地名家——泰安师专美术讲师张鹤声先生学画,由明唐伯虎、文征明开始上追宋、元,近学石涛,对传统绘画技法系统地学习研究,  相似文献   

6.
居瑢  常文婷 《人民论坛》2010,(11):216-217
谈及中国绘画和中国美学,势必会提及魏晋和魏晋玄学,魏晋玄学对于当时的绘画艺术发展起到了关键而深远的影响。以东晋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特定历史人物:人物画家顾恺之为例,重点分析他所提出的"传神写照"这个命题的"传神"部分,进而阐明玄学对于中国绘画及美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梁楷是南宋画家,他在继承前人绘画技法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将中国传统的"儒、道、释"思想融入到绘画理念里,创造了以"减笔"和"泼墨"为表现形式的新的绘画技法,他的"禅意画"有如神来之笔,在中国绘画史上开创了写意人物画的新画法。他用写意展现人物、景象的精气神,让神韵尽展画面,以此抒发情感,表达自我精神。他的绘画富有生命力,对后代绘画艺术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闺阁画家"与"妓女画家"这两个绘画群体来透析明清时期的女性绘画史.主要从题材表现上论述了闺阁与妓女画家的不同,指出妓女画家多寄兴于兰、竹,而闺阁画家则在较广泛的题材领域从事创作.进而,又论述了她们在绘画旨趣上的差异,认为闺阁画家是以画自娱的,而妓女画家则以画遣怀;这样的旨趣又影响到她们的画风,一个是工致的,一个是偏于写意的.最后指出了闺阁与妓女绘画的共性:它们既未能在绘画题材上有所开拓,又在表现技法上追逐于男性绘画,而这其实是古代女性对于男性依从关系在艺术上的一种延伸.  相似文献   

9.
《石涛画语录》向来以复杂晦涩著称,围绕着“一画论”形成了多种看法,并提出禅学、道学、理学和易学等假说.种种争论反而忽视了与“一画论”并列出现“乾旋坤转之义”的重要性.“乾旋坤转之义”来源于易学,是指变易之法,具有“神”和“生”的特质.人需通过蒙养与生活秉养此法而运用到具体的笔墨操作中,最后形成氤氲的艺术境界.而它与“一画论”之间是体用的关系.并由此可以看出,“一画”为石涛画学体系当中的本体性存在,为法之体,“乾旋坤转之义”为法之用.《石涛画语录》正是借易学渊源建构起自己的画学体系.  相似文献   

10.
谈及中国绘画和中国美学,势必会提及魏晋和魏晋玄学,魏晋玄学对于当时的绘画艺术发展起到了关键而深远的影响。以东晋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特定历史人物:人物画家顾恺之为例,重点分析他所提出的"传神写照"这个命题的"传神"部分,进而阐明玄学对于中国绘画及美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李小晟 《乡音》2014,(7):50-51
1927年,画坛新秀张大千和旧王孙溥儒在北平结识,从此他们结下深厚的友谊,在上世纪30、40年代的中国画坛,丹青妙笔,珠联璧合,享有"南张北溥"之美誉。张大千(1899—1983年),名爰,字季爰,号大千,别号大千居士、下里巴人,斋名大风堂。四川内江人。在二十世纪的中国画坛上,张大千是最具传奇色彩的国画大师,精通绘画、书法、篆刻、诗词等。早年师从古人,尤其推崇石涛。  相似文献   

12.
品质生活     
《小康》2008,(8):102-103
李平——"民工日记"个人作品展在京举办职业画家李平近年来一直致力于绘画艺术表现形式的创新,用各种各样的材料去诠释一种最基本的绘画理念:艺术表现真实的存在。他始终以一个旁观  相似文献   

13.
《天津政协公报》2011,(3):17-17
<正>我国绘画若自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鹤鱼石斧图"算起,至少有5000年;若以战国帛画为首,则起码也有2300年以上的历史了。晋、唐之时,出现了许多绘画名人,如顾恺之、展子虔、吴道子、韩干等等,唐时曾设宫廷画师。宋时绘画更是有了发展,徽宗时还曾设画院从事专门创作,徽宗本人亦是著名的丹青之手。明、清时文人画又兴盛一时。但是,"中国画"一名的出现,却是近百年的事情。它产生在"西洋画"出现之后。晚清画学著作中,只在谈论西洋绘画  相似文献   

14.
当代绘画的艺术观念与形式愈发多元化,艺术家开始对传统绘画进行重新认识与探索,逐渐解放固有的艺术观念与绘画技法,尝试艺术的多种可能性,追求感性表现和真性情的自我表达。我们看到,少儿美术教育中常常以"玩"为创作活动的过程,形成以现当代艺术大师"拙"为结果的形式倾向。通过分析高考美术教育过程与结果的艺术本质背离性,以及国内外艺术家、艺术活动与"童趣"的"拙"与"玩"的关联性,以"拙"与"玩"作为一种方式的当代艺术表达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葵园     
许江是一位艺术教育家、活动家、演说家,更是一位难得的通过文化思考形成绘画取向、又通过自己的绘画实验解决文化认识问题的"思想型"画家,尤擅油画。他的艺术成就代表了表现主义艺术在中国当今艺术界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16.
钟锋 《今日广西》2010,(9):30-32
太凡成就大事者,一生专注于一件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西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山诗书画印社副社长。广西石涛艺术学会名誉理事,  相似文献   

17.
正唐代是中国文化艺术发展史上的繁荣时期,在绘画艺术领域里涌现出了为数众多的画师,其中,阎立本、尉迟乙僧、吴道子称得起唐代画坛上最具代表性和影响的三位人物。阎立本与吴道子的绘画作品保留着六朝绘画的传统,可以称作"中原画派"尉迟乙僧的绘画作品,广义上代表着当时西域的画风,因其绘画艺术源于古代于阗画风,因此,可称之为"于阗画派"。  相似文献   

18.
目前世界上有47个国家"收藏"中国文物约百万件。就绘画而言,美国大都会博物馆所藏中国绘画最多,英国大英博物馆所藏中国绘画最精。  相似文献   

19.
张兵 《人民论坛》2011,(7):224-225
中国古典诗词与绘画在绵延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中交相辉映,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也形成了中国传统艺术独特的审美趋向。中国古典诗词与绘画虽然在再现与表现客观物象和主观情感的手段上有所不同,但古典诗词借助"绘画意象"构成语言,营造出了使我们产生丰富联想的"语境"。  相似文献   

20.
孔夫子主张“游于艺”,石涛说:“画者从于心者也。”如果说孔夫子的主张偏重于艺术自由,石涛之言偏重于内心世界真诚感受的话,那这二者还是有本质上的一致性的,也就是说,只有取得艺术的自由,才能真诚地从于心;只有从于心,方能取得艺术的自由,方能进入艺术的自由王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