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泽民同志《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的讲话,通篇闪耀着唯物辩证法的光辉,内容极为丰富,几乎涵盖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所遇到的、涉及全局的、亟待解决的所有新矛盾和新问题。本文略述的仅是江泽民同志在阐明“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时,对邓小平同志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辩证法思想的新贡献。一、两手抓辩证法思想的提出在中国这样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毛泽东同志曾作过有益的探索。50年代中  相似文献   

2.
弄清楚江泽民哲学思想与党的各项事业相结合的发展关系 ,对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江泽民同志的《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以下简称十二大关系 )是江泽民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二大关系全面分析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一系列新矛盾和新问题 ,成为指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江泽民的“三个代表”思想 ,包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和深刻的唯物史观理论 ,是指导新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又一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江泽民的“以德治国”思想 ,深刻地论述了德治与法治的辩证关系 ,从另一角度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  相似文献   

3.
江泽民同志“论十二大关系”讲话是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辩证法的光辉文献,是对历史经验和现实经验的科学总结,具有坚实的唯物论基础,通篇贯穿了矛盾的观点、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对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深化,表明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有了新的飞跃。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不仅弘扬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的伟大理论,而且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科学而系统地阐明了精神文明建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独具慧眼地构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方法论体系。这对全面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一、“照辩证法办事”是过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准则“照辩证法办事”是邓小平解决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一系列问题的科学方法。毛泽东曾说:“要照辩证法办事。这是邓小平…  相似文献   

5.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上所作的“论十二大关系”讲话,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研究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现实问题,是继毛泽东《矛盾论》、《论十大关系》之后一篇更加成熟的具有跨世纪指导意义的辩证法杰作。讲话紧紧围绕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一主题展开矛盾分析,其间充满系统辩证法思想,赋予矛盾学说新的科学内涵和哲学功用,为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的新矛盾和新问题提供了新的思维方式和科学方法论,因而丰富和发展了唯物辩证法的矛盾学说。  相似文献   

6.
美国纽约大学政治学教授、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学者奥尔曼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提出了独特的辩证法思想即“内在关系的辩证法”。用这种“内在关系的辩证法”来审视社会主义,可以发现,社会主义是发达资本主义基础之上的社会主义,即后发达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这种后发达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应当而且可以实行计划经济;但基于“双半社会”之上的中国社会主义搞市场经济是可以理解的。  相似文献   

7.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辩证法的光辉篇章──学习《论十大关系》和“论十二大关系”李国强1956年4月25日,毛泽东同志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关于《论十大关系》的讲话,与江泽民同志在十四届五中全会上关于《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问题》(以下简称"论十...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同志1983年10月在给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时,用高度概括的语言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三个面向”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论点,是邓小平教育思想的精髓。它指明了我国新时期教育工作的战略方向,是当代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战略方针。正确地深入地理解教育三个面向的基本涵义是至关重要的。教育面向现代化,揭示了教育与现代化建设的关系,既强调了现代化建设对教育的依靠关系,又说明了教育要主动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其基本涵义有两个方面:第一,教育要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  相似文献   

9.
改革、发展、稳定的辩证法王兴国改革、发展、稳定.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个根本问题。正确认识和处理三者之间的关系、不仅关系到当前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而且对今后我国现代化建设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一改革、发展、稳定,从政治上来说,体现了党的基本路线“...  相似文献   

10.
两点论与两手抓李建成同志来稿认为,邓小平同志把唯物辩证法原理具体运用到社会主义建设中,正确地解决了社会主义实践中的一系列重要而复杂的关系,形成了“两点论”、“两手抓”的社会主义建设辩证法。首先,邓小平同志的两手抓、两点论表现为全面论,即认识解决复杂问...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其基本精神就是要按照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及其内在规律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列宁指出:“我们已经看到,马克思在1845年,恩格斯在1888年和1892年都把实践标准作为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础”。1937年,毛泽东同志为了从认识论和宇宙观的高度去分析和批判党内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写了著名的《实践论》这篇光辉著作,科学地解决了认识和实践的关系。邓小平同志的南巡谈话,是对我国十四年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的科学总结,“谈话”充满了唯物论和辩证法,充满了务实、求是的精神,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统一。特别是小平同志提出的“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科学地回答了如何根据本国  相似文献   

12.
一、探索和研究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客观规律的新成果在学习江泽民《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以下简称“论十二大关系”)的时候,我们很自然地联想起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在我国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改造基本完成,大规模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即将开始的重要时刻,从1955年底到1956  相似文献   

13.
<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为“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征程中,我们必须准确把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准确理解二者的互动关系,增强历史主动性,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更加完善的制度保障和更加充足的效能支撑。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维度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之间是一个互动共生的整体,主要表现在:首先,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构成要素。作为对国家发展状态的描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极为丰富的内涵,从发展愿景上看,其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全面提升,“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等多重维度。其中,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基本表现形态、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内在特质与评价标准,它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  相似文献   

14.
欧军 《前沿》2000,(11)
邓小平作为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者 ,他所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无处不闪烁着辩证法的光辉。文章重点论述了其中一般和个别、共性和个性的辩证法思想  相似文献   

15.
总体性思想是卢卡奇重新解读马克思主义的关键所在,卢卡奇的总体性辩证法是具体性与历史性的统一,主体与客体的统一,革命性与实践性的统一和直接性与中介性的统一.我们在重视发挥历史辩证法在社会主义实践中的作用时,应以历史唯物主义视野去考察“总体性”辩证法.本文将围绕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在阐明卢卡奇的总体性辩证法的基本内涵基础上,指明这一思想对马克思主义传统的创新以及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具有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论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理论追溯,分析了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确立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基本原则的关系,与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和邓小平的发展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渊源,从而系统阐述了科学发展观产生的理论基础。这一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的,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进一步深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7.
孙续功  张玉丽 《前进》2008,(3):40-4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出发,从统筹城乡的高度提出的一项重大而长期艰巨的战略任务。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充分肯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的基础上,又一次重申了必须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的基本要求,突出了“城乡统筹发展”的基本方略,强调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并提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任务和具体要求,为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8.
一般说来,有什么样的世界观,也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一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这些基本观点和方法是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方法论。因此,“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关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理论体系,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完整的、科学的理论体系。1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自从科学社会主义诞生以来,历代马克思主义者不断探索的基本理论问题。由于对“什么是社会主…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是中国人民自己的事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为了人民,为了全国人民能一步一步地过上“温饱”、“小康”,“中等发达水平”的美好生活。同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又必须依靠全国人民。社会主义现代化不是谁赐予的,也不是从外国“买”来的,而是人民群众自己干出来的,正如列宁所说:“生机勃勃的创造性的社会主义是由人民群众自己创立的。”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力量源泉。首先,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劳动创造世界,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创造了物质财富——这是最浅显、最基本的历史唯物主义道理。我国一年生产的4亿多吨粮食,400万吨棉花,10亿多吨煤,1.3亿多吨石油,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的辩证法及其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代辩证法大师毛泽东生前曾赞誉邓小平善于“照辩证法办事”。的确如此,邓小平始终“尊重生活和历史的辩证法”。善于“照辩证法办事”构成了邓小平理论和实践的特色。没有精湛的辩证法,邓小平不可能形成“总设计师”的思维方式,也不可能创立恢宏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