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印证证明模式在实践中的运用可以归纳为:首先对具有证据能力的单个证据进行审查,区分有罪证据与无罪证据后,对单个证据的证明力进行审查,区分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再审查有罪证据中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或间接证据之间能否相互印证,接着审查无罪证据中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或间接证据之间能否相互印证,最后综合全案证据,审查最终结论是否具有唯一性。  相似文献   

2.
唐芳 《河北法学》2008,26(2):122-126
"证据"是证据法学研究的基石。厘清证据的界限,进行正本清源式的研究,对指导证据理论和实践意义重大。对时下证据法学界仍流行的两种证据观"客观事实说"和"经验事实说"进行了剖析,认为二者尽管从不同侧面揭示了证据的某种特性,但都不足以解释我国证据运用的实践,都存在着哲学依据、时空视域以及诉讼价值上无法克服的缺憾,证据概念的内涵急需澄清。在此基础上对证据进行理性界定,认为证据应是包含有证据信息并用于证明事实主张的根据。从功用角度对证据所作的这一定义,能够应对证据理论和实践上的危机和难题。  相似文献   

3.
对"非法证据"的概念进行界定是研究和正确运用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对"非法证据"的概念的把握和界定意义重大。对"非法证据"概念及本质若无清醒的认识,就难以科学地构建和有效地运用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基于此,本文对"非法证据"的概念进行了解构和分析,对传统观点进行了反思,并将与"非法证据"相关的概念——"瑕疵证据"进行了区分,对非法证据的取证手法进行了进一步分析,以期对实务部门正确理解和运用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证据是诉讼的核心问题,审查起诉中对证据的审查首先解决的是证据资格问题,然后对证据进行综合评价,对评价后的证据筛选后,围绕个案的犯罪构成要件进行分析,再具体判断做出相应的决定。  相似文献   

5.
理论界对证据开示原则探讨较多,对证据开示运作的具体操作程序则缺乏精细的探讨.以对抗式审判为视角的刑事证据开示正当程序的逻辑推演是刑事证据开示必要性的前提是被告人不认罪而需要进行证据调查;正当的开示过程是法官主持双方开示;发现新证据出现隐藏证据应启动特别开示程序.刑事证据开示程序简化的主要内容一是刑事证据开示与法官预审结合运用,二是自行开示法官验收.在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框架内进行刑事证据开示,可以参照上述开示基本模式进行程序设计.  相似文献   

6.
秦琴 《法制与社会》2015,(5):240-241
证据保全制度主要作用是对证据进行固定与保全,从而确保和落实当事人的证据收集权和证据提出权.虽然2012年《民事诉讼法》对证据保全制度作出一定修改,但是还存在一些缺陷.本文首先对于我国民事证据保全制度的立法现状予以概述,接着对现行民事证据保全制度的缺陷进行分析,主要是关于诉前证据保全、适用条件、诉中证据保全管辖、程序性权利保障等分析,最后提出相应的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7.
新颁布的司法解释对瑕疵证据作了明确具体的规定,关于瑕疵证据与非法证据的区分理论界也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对瑕疵证据与非法证据二者之间的界定关系到瑕疵证据存在的合理性,在充分论证瑕疵证据补正合理性的基础上,以瑕疵实物证据与瑕疵言词证据为区分标准,对瑕疵言词证据和瑕疵物证补正规则分别进行了系统论述,并对瑕疵证据补正适用的程序及瑕疵证据补正之限度进行构建与分析.  相似文献   

8.
纵博 《法商研究》2024,(1):150-167
对于科学证据的审查有遵从模式和教育模式两种不同模式:前者要求裁判者应当尊重科学证据,一般只要求对科学证据进行形式审查;后者则在为裁判者提供一定科学知识的基础上要求裁判者对科学证据进行实质审查。我国的科学证据审查总体上属于遵从模式。随着新类型科学证据的增加以及科学证据范围的扩张,我国的刑事法官在维持原有形式审查的基础上,必须对科学证据进行一定程度的实质审查,仅进行形式审查无法保障科学证据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因法官作为非科学专家的普通人,对科学证据的审查无法达到科学界的同行审查水平,故其审查并非从科学视角对科学证据原理的检验,而只须从诉讼证明视角审查科学证据的原理是否可靠、该原理是否被正确适用。原理的可靠性审查主要是审查科学证据的原理是否明确、是否有可信证据证明原理的可靠性、是否存在对原理的根本性争议几个方面;原理适用的正确性审查主要是审查科学证据的操作过程和方法、分析和计算方法、专家对意见的论证是否符合科学原理的要求。在科学证据的审查中,多元专家的参与有助于法官的实质审查,但应对不同类型专家的功能进行清晰划分;专家的辅助性意见应予以公开并接受异议;同时应保障法官对科学证据的独立判断权。  相似文献   

9.
证据保全是我国民事诉讼中的重要制度,建立和完善证据保全制度,有利于维护诉讼活动的正常进行,但现行的民事诉讼法对证据保全制度规定的比较简单。本文通过对国内外证据保全制度进行比较研究,借鉴国外立法、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证据保全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论诉讼证据概念的科学表述及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对证据内涵进行深入剖析,提出诉讼证据的自然本质和社会本质的新观念,从本源上探求了诉讼证据属性,并对其进行科学的概括.揭示了证据具有客观真实性、关联性以及形成过程的双重性的特征,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阐明了证据的本质.  相似文献   

11.
正一、新刑事诉讼法实施对文检鉴定工作的影响(一)新刑事诉讼法的实施对文检鉴定工作的合法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应当指出的是新刑事诉讼法在证据一章,开篇就对证据的定义进行了修正,指出证据是可以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而旧法对证据的定义进行界定时,采用了事实说,指出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都是证据。这样单纯强调证据的真实性,容易导致意识上过分侧重证据的真实性价值,而忽略了证据的合法性价  相似文献   

12.
吴帆  田绪伍 《法制与社会》2011,(17):142-142
我国民事诉讼庭前证据交换适用于证据多、疑难复杂的案件,交换证据的时间由当事人协商一致并经法院认可,或法院指定,并由法官为主持者。本文拟就证据交换进行分析,以期对证据交换的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论电子证据的独立性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常怡  王健 《法学》2004,(3):85-93
电子证据是我国证据法学研究中一个较新的课题。一直以来 ,理论界对电子证据的法律地位、概念和内涵等诸多问题颇具争议 ,司法实务界在对其适用上也较为混乱。电子证据具有独立性 ,在新的民事证据立法中应作为一独立的证据形式加以明确。在对电子证据和视听资料概念和内涵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 ,通过对两者的界清和重构 ,可以较好地理清两者之间的关系 ,消除传统证据分类观念对电子证据独立性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4.
论刑事诉讼中的瑕疵证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事诉讼中瑕疵证据能够有效证明案件事实但却具有轻微不合法性,各种主体在运用时往往陷入两难境地。本文对刑事瑕疵证据进行界定,将其与相关概念进行比较研究,对瑕疵证据的转化进行制度设计,以期这类证据在实践中得到正确运用。  相似文献   

15.
电子证据在我国的证据能力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电子商务的广泛应用,电子证据日显重要。电子证据是存储于特殊介质上用于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数据信息,它不同于传统的任何一种证据形式。根据电子证据的特点和国外有关电子证据的立法,对电子证据的证据能力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对再审程序中新的证据作出界定,但该规定仍显笼统、粗疏,容易造成理解上的分歧。本文从发现新证据的时间、新证据与原审证据的比较、新证据的证明的要求和新证据的效力等四方面对再审新证据加以分析,同时对再审新证据的适用范围进行了探讨,并从新证据的提交时间和对新证据的抗辩两方面指出再审适用新证据应注意的问题,力求澄清认识,加深理解,准确适用新证据,统一执法尺度。  相似文献   

17.
非法证据的法律效力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非法证据有无法律效力,不仅仅涉及到对非法证据的排除与采信,实际上它与诉讼的基本观念和基本价值选择有着密切联系,针对当前非法证据法律效力的混乱状态,本文对非法证据的内涵,非法证据取舍问题上的价值冲突,国外的一些做法以及如何完善我国非法证据法律效力等问题进行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司法实务界对非法证据的危害有着深刻的认识,而针对瑕疵证据运用却鲜有关注,这导致司法实践中实务部门对该类证据的运用难以把握,有必要引起重视。一、瑕疵证据的理论界定从理论上考察,以合法性为标准对证据进行评价,可将证  相似文献   

19.
真实的谎言--测谎结果不宜作为刑事诉讼证据之思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简要论述了测谎技术在国内外的发展和运用概况,对测谎结果的可信度进行了分析,认为测谎结果的可信度令人质疑,进而对测谎结果能否作为刑事诉讼证据进行了论述,认为测谎结果不具有证据资格,并对采用测谎结果作为刑事诉讼证据的危害性进行了分析,结论是测谎结果不宜作为刑事诉讼证据,但是可以在侦查和审查判断证据方面发挥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20.
刘亮 《法制与社会》2013,(15):297-298
本文对证据的法定种类进行了阐述,并针对新刑事诉讼法修改的证据形式进行剖析,重点研究检察机关在司法实践中如何针对新的证据进行审查认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