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胡艺 《江淮法治》2010,(17):47-47
举报公务人员渎职侵权、违纪行为,净化社会空气,维护正常社会秩序,促进公务人员依法行政,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职责。曾有报道说,国家预防腐败局的官方网站由于访问量过大,几次造成网站瘫痪。这除了说明百姓痛恨腐败现象以外,另一个原因在于,有关部门此前给民众提供的举报渠道不够畅通。新《行政监察法》规定,对实名举报予以回复;对举报事项、受理举报情况以及与举报人相关的信息予以保密,保护举报人的合法权益。这有利于拓宽民众举报渠道,激活民众举报热情。笔者期待,新《行政监察法》对举报人保护的法律条款得到不折不扣的落实。  相似文献   

2.
马铁兵 《内蒙古检察》2007,(6):57-58,60
检察机关案件线索统一管理,是指对职务犯罪案件线索的管理和对外监督的立案监督案件的控告和对法院的民事行政判决不服的申诉案件由举报中心统一管理。公民向检察机关控告、申诉、举报,是法律给予公民的权利。对如何管理这些线索是一项十分严肃而重要的工作。检察机关只有管理好控告、申诉、举报案件线索,才能防止线索流失,有利于初查工作开展,切实保护好控告、申诉和举报人,才能切实维护群众的利益,  相似文献   

3.
辨析反腐倡廉网络举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璐 《中国监察》2011,(10):41-41
反腐倡廉网络举报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通过纪检监察机关举报网站或专设的电子信箱,检举、控告党员、党组织以及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公务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违纪违法问题,依法行使其民主权利的行为。网络举报方式有五个特点,即:传递方式的网络化、反映内容的秘密化、受理机关的指向性、传播环境的封闭性以及表现行为的相对理性化。  相似文献   

4.
我们检察举报制度建立至今已经两年有余,作为一项初具雏形的法律制度,在实践中尚有若干问题值得探讨。笔者拟就这些问题提出看法,以促进检察举报制度的健全与完善。一、检察举报制度的性质与意义何谓举报?它是检举揭发的意思,是指公民或法人对违反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围家有关政策的人和事,向有关机关和部门检举、报告的行为。举报经常与控告、申诉连在一起使用,其实它们之间有着明显区别。(1)控告是指公民或法人向有关机关和部门揭发违法犯罪  相似文献   

5.
举报是公民的基本权利,维护和促进公民举报权的行使是举报制度建设和完善的逻辑起点。但目前举报制度的运行中存在许多明显缺陷和疏漏,执法理念、制度建设和运行机制上的不足是导致该现状的主要原因。应从举报制度正当化的规范状态入手,完善举报制度的路径选择,更好发挥其民主监督和遏止腐败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何先武 《江淮法治》2009,(10):29-29
举报,原本是公民的一项正当权利.然而,这名举报人却要冒35名民警的实名去举报县委书记,而且其中1名民警已经去世,这使得这一做法有了几分恶搞的味道。 与传统的举报方式相比,网络举报有着方便、快捷、保密的特点,其保密性可以让举报者有效避免打击报复,这是许多人选择网络举报的重要原因。近年来,网络举报已成为公民举报的一种重要方式,而且现实中也不乏成功案例。  相似文献   

7.
牛金博 《西部法苑》2001,(10):58-59
根据我国目前检察机关关于举报工作的规定,我国公民、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以及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和外籍人士通常可以采用的举报方式,主要是电话举报、信函举报和当面举报三种。  相似文献   

8.
加强公民举报权的制度保障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举报”是公民行使监督权的一种具体形式,因而属于公民基本权利的范畴。公民举报权保障要以权力保障权利。构建以“举报法”为主干的权利保障体系,应当明确公权力主体的责任、制定严密的具体制度程序,让举报权救济的渠道畅通无阻。为此,应重点抓好保密、身份重置等预防性保护制度的建设,进一步完善惩治性制度的规定,同时还应该注重社会健康举报观念的培育。  相似文献   

9.
建立健全公民举报制度是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方面。在现阶段,它对于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切实依靠人民群众搞好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保证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稳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认为,目前我国建立健全公民举报制度必须从立法抓起。一、应通过立法确立公民举报制度在我国政治制度中的重要地位,保证人民民主权力的行使。我国的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其核心是人民群众当家作主,享有管理国家、监督国家机关及国家公职人员的权力。公民举报是人民群众当家作主、行使监督权的重要渠道…  相似文献   

10.
原告能否以化名提起行政诉讼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告是一切行政诉讼程序运作的最基本的要件之一,根据行政诉讼法之规定,享有行政诉讼原告资格的不外乎三类主体: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凡符合行政诉讼原告资格的公民均可以以自己的名义提起行政诉讼,然而公民能否以“化名”提起行政诉讼呢?这个问题值得商榷。某市计划生育委员会公布了《关于对违反计划生育政策法规行为实行有奖举报的办法》(下称《办法》),该《办法》称,举报者可以采取来人举报、电话举报和写信举报等方式举报,为便于查处和兑奖,举报人应将被举报人姓名、工作单位、违反行为写详细,并在被举报人姓名后自编一…  相似文献   

11.
公民行政受益权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公民行政受益权集中体现了现代行政的价值。本文重点探讨与揭示公民行政受益权的基本内涵与现实价值 ,并进一步澄清其与相关四个范畴的关系 ,即 :该权利与私权有不同的价值取向和救济手段 ;其实现并不仅限于行政给付 ;承认其为一项公民个人权利 ,与公共利益不会发生冲突 ;应以赔偿责任抑制目前过剩的行政规制 ,以真正落实公民行政受益权  相似文献   

12.
举报与保密     
严格保密,保护公民合法权益,是人民检察院举报工作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之一。在新形势下,抓好举报工作中的保密问题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3.
为了进一步规范举报工作,畅通举报渠道,强化检察机关内部监督制约,确保宪法赋予公民的控告权、举报权的落实,更好地促进廉政建设,维护社会  相似文献   

14.
知识廊     
公民,你应如何举报举报可选择采用以下三种方法: (一)来访。如果你作为一方当事人与你所要举报的案件相关的话,你最好来访举报。 (二)来信。你可以采用书信的形式进行举报。你要依照举报的原则按下列格式书写:被举报人的自然情况(包括姓名、性别、年  相似文献   

15.
举报人的权利与我国《举报法》的制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举报是公民主动向司法机关或行政机关报告涉及社会公共利益的违法犯罪案件线索,参与社会治理的行为。举报人可以自由选择举报方式,拒绝直接充当证人,署名举报人具有优先知情、申请和获得保护、将功补过、获得补偿与报酬等权利。《举报法》是调整举报人与举报受理机关之间在举报活动中所形成的法律关系的行为规范,其主要作用在于规范举报受理机关的行为。制定《举报法》是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题中应有之意。  相似文献   

16.
贾艺文 《法制与社会》2010,(36):176-176
公民行政协助义务是指公民在作为行政相对人时对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依据职权执行公务的行为。公民的行政协助义务可以降低行政机关的工作成本,提高行政机关工作效率,但公民的行政协助义务不是绝对化的。我国已经走出了公共利益一定高于个体利益的机械认识,目前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对公民行政义务的限制,以保护公民个人的利益。在拥有强大国家资源行政主体与身处弱势的公民的对比下,对公民行政协助义务的控制是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举报奖励机制刍议张军举报奖励机制,是检察机关综合运用物质的精神的各种手段,强化公民举报的内在动力,从而产生正确举报行为的各种工作及其内在联系的总和。它是举报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搞好举报工作的重要一环。实践已充分肯定了它在举报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我们...  相似文献   

18.
举报制度的主要功能是对行政机关处理举报设定相对固化的程序,并不创设查处和答复义务,行政机关的答复义务内在地隐含于其查处的职责.举报答复行为包括程序意义和实体意义两种,涵盖行政处理的答复为实体意义的答复.前者属于观念通知,后者系行政行为.程序意义的答复的可诉性在于程序权利受到侵犯;实体意义的答复的可诉性视自益性举报抑或公益性举报而定.在公益性举报,举报人与被举报违法行为的处理结果不存在利害关系.在自益性举报,行政机关如何履行答复义务对举报人利益产生实际影响.  相似文献   

19.
将举报答复行为纳入行政法制监督体系,对于保障公民的举报权十分必要。但前提是必须从理论上明确举报答复行为的法律属性。通过对行政法律行为相关理论的考察并结合我国台湾地区的研究,可见举报答复行为是行政法律行为,而非事实行为。这就意味着,举报人对举报答复行为不服可以通过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等获得救济。  相似文献   

20.
第一条 为健全价格违法行为举报制度,规范价格举报工作程序,保护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及有关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