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黎鹏 《法制与社会》2012,(13):25+29
“李阳家暴”事件再次让家庭暴力成为大众讨论的热点,从法律的角度如何更好地解决家庭暴力问题,学术界已经有多年的研究探索.我国的《反家庭暴力法》立法已处于研究论证阶段,本文将从现行法律难以解决家庭暴力的原因分析入手,探讨家庭暴力的救济措施,提出关于家庭暴力立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家庭暴力的界定、我国家庭暴力现状及原因、反对家庭暴力的法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国外的立法实践和我国的家庭暴力法律救济体系如何完善这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3.
反家庭暴力法立法和反家庭暴力工作,并不能全然画上等号。不管有没有立法,反家庭暴力应该是全社会共同的认识,也是各相关部门的分内之事。反家庭暴力要落到实处,执法恐怕比立法更重要。首先,家庭暴力早已为法律所禁止。《妇女权益保障法》第四十六条明确规定:"禁止对妇女实施家庭暴力。国家采取措施,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公安、  相似文献   

4.
家庭暴力作为一个舶来的法律词汇,在其被引入我国后,针对家庭暴力的相关立法体系已经发展了近20年。随着规制家庭暴力的相关立法建立,反家庭暴力法已被纳入立法议程,并且提出了草案。现针对相关立法以及已经被纳入立法议程的《反家庭暴力法》草案进行思考,从概念界定、规制范围、责任承担和规制主体等争议问题入手讨论,并分析尽快颁布《反家庭暴力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家庭暴力不仅损害受害人的身心健康,而且严重影响家庭的和睦和社会和谐,是诱发违法犯罪的一种原因,已成为各界关注的热点社会问题.近年来,家庭暴力的发生呈明显增长趋势,且造成的后果也日趋严重,手段也更加的多样化.2001年婚姻法修改后首次将家庭暴力问题纳入到法律中,从国家基本法的高度明确“禁止家庭暴力”,体现出家庭暴力问题不再只局限于“家务事”,也表明了我国对家暴现象频繁发生的高度重视.但是对家庭暴力没有一套完整的处遇配置措施,也没有一部专门针对家庭暴力的法律,实践中可操作性欠缺.2014年8月17日,深圳举行了深圳反家庭暴力立法研讨会,将深圳经济特区针对家暴的专门立法推向高潮.  相似文献   

6.
洪华娇 《法制与社会》2013,(34):109-110
家庭暴力,大家对它都不陌生,已成为一种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家庭暴力危害受害人的身心健康,侵犯受害人的合法权益,破坏社会的和谐稳定.在世界范围内,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不同程度存在.本文将从家庭暴力概述、防治家庭暴力的立法和司法不完善及防治家庭暴力对策三大部分来探究家庭暴力问题,以便更好的认识和解决家庭暴力问题.防治家庭暴力应贯彻预防为主、实行教育与处罚相结合原则,完善相关立法及司法法律救济机制,明确有关机关分工和职责,只有这样才能维护社会和谐与稳定,才能促进社会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7.
易榆杰 《法制与社会》2013,(18):242-243
家庭暴力这一社会问题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社会大众的关注,而与此相关的法律问题,尤其是立法问题也已同样提上了议事日程。了解我国家庭暴力的立法状况,有利于了解我国在家庭暴力立法中积累的经验,立法的现状,以及在此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完善与此相关的立法制度。  相似文献   

8.
英国反家庭暴力的立法、实践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晓梅 《法学杂志》2006,27(3):127-129
英国反家庭暴力立法及司法制度在防控家庭暴力违法犯罪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我们应当借鉴英国有关惩治家庭暴力的法律改革与实践经验,尽快制定我国的《家庭暴力防治法》及具体实施办法,建立完备的社会支持系统,推进适合中国国情的反家庭暴力法律机制的改革与完善。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家庭暴力现象越来越严重:数量越来越多,施暴方式越来越残忍。它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探其根源,笔者认为,认识偏差、立法缺陷、救助缺失以及自我保护意识不强等都是产生家庭暴力的原因。我国要防治家庭暴力,应该从扩大法律宣传、建立专项立法、完善社会救助、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等方面入手,只有这样才能解决家庭暴力问题,维护社会的和谐及稳定。  相似文献   

10.
论家庭暴力     
家庭暴力是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的暴力行为。日益严重的家庭暴力已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我国新修订后的《婚姻法》规定了家庭暴力,这填补了婚姻立法上的空白,使反对和禁止家庭暴力有了法律上的依据。但《婚姻法》对家庭暴力的规定只是原则性的规定,为了对家庭暴力有一个新的认识,使受害者得到法律的保护,必须构建法律、社会、心理各层面的社会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11.
家庭暴力与法律规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余香 《时代法学》2004,2(5):72-77
家庭暴力是世界公害 ,也是我国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我国现有法律法规在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 ,但也存在诸多不足之处。进一步完善立法 ,加强对家庭暴力的法律规制 ,是遏制家庭暴力 ,切实维护家庭暴力受害者合法权益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2.
王丽丽  李静 《中国律师》2012,(11):66-67
家庭暴力虽然是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的暴力行为,但决不仅仅是施暴者和受害人之间的私事,它是对公民人身权利和基本尊严的侵犯,对家庭和谐与社会稳定构成了严重的影响和危害。令人欣慰的是,通过法律对其加以规制已纳入我国2012年全国人大立法工作计划,在此之际,笔者针对我国现行反家庭暴力的法律制度存在的缺陷,提出一些建议,以对我国反家庭暴力立法的建设尽微薄之力。一、家庭暴力的内涵我国目前对于家庭暴力的内涵还没有全国性的法律作出权威的规定,仅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  相似文献   

13.
孙瑞灼 《江淮法治》2012,(11):47-47
全国妇联公布的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数据显示,在婚姻生活中,遭受不同形式家庭暴力的女性,占24.7%。此外,家庭暴力成为离婚率上升的最重要原因。由于反家暴法律规定的欠缺。使很多家庭暴力受害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救助和保护。在这种情况下,反家暴立法可谓十分必要而且迫切。可喜的是。反家暴立法已纳入今年全国人大立法工作计划。  相似文献   

14.
家庭暴力逐年上升,它由隐蔽性转向公开性的程度令人震惊。培育健康的社会细胞,逐渐消除家庭暴力切实保障妇女权益在我国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本文针对夫妻间的显性暴力行为,从家庭暴力中妇女受虐的成因、社会有现状及立法不足等方面进行剖析,继而对家庭暴力中受害者权益的保护从法律与社会两个方面提出一些建议与看法。  相似文献   

15.
《政府法制》2011,(31):46-46
全国妇联关于反家庭暴力法立法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全国人大常委会已将反家庭暴力法纳入预备立法项目。这标志着全国人大常委会对这部法律的研究论证工作正式开始。  相似文献   

16.
《婚姻法》明文禁止家庭暴力,但对如何禁止则少有明文,于是地方性法规对此开始加以规制。现一些学者主张应当通过国家立法对家庭暴力进行规制并且已经形成基本共识。家庭暴力之主体限定在家庭成员间,而家庭成员特有的亲情、家庭成员特有的共同生活关系等内在因素无时无刻不在发挥着不可逆转的自然力量。那么,家庭暴力的基本情况怎样,其对婚姻家庭、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怎样;如何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试图通过家庭暴力及防治状况的实际调查,借鉴国际组织的相关法律文件、其他国家相关立法,以及我国相关立法和执法的经验,提出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7.
陈苇 《法商研究》2007,24(6):91-101
通过对农村家庭暴力的问卷调查,发现在我国一些农村地区家庭暴力仍较为普遍地存在,且以对农村妇女的家庭暴力为主要类型。从社会性别理论的角度分析,家庭暴力尤其是针对妇女的家庭暴力产生的深层原因在于社会性别不平等,农村家庭暴力是对农村妇女基本人权的严重侵害。我国农村防治家庭暴力工作应遵循以下思路逐步推进:(1)在法律制度构建方面应注重完善地方性反家庭暴力立法;(2)结合我国实际,引入民事保护令制度;(3)构建防治家庭暴力的社会合力系统。  相似文献   

18.
家庭暴力破坏家庭的和谐与稳定,已经成为社会的公害。本文从分析我国反家庭暴力的立法现状入手,提出我国在反家庭暴力立法方面的不足,进而从立法、司法层面提出了构建我国未来的家庭暴力防治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张亚楠 《法制与社会》2013,(32):211-212
在建设现代文明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如何有效的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行为,是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当今社会家庭暴力的特点和危害,并提出了借助城市社区法律宣传教育大力完善立法规制家庭暴力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20.
家庭暴力已经成为全球性的社会问题,如何有效地预防和解决这种社会现象成为我国面临的重大课题。我国反对家庭暴力的立法存在对家庭暴力的定义太狭窄、针对家庭暴力案件缺少专门证据规则、政府在解决家庭暴力问题职责的规定缺乏等缺陷,应采取制定一部专门的《家庭暴力防治法》、完善相关法律等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