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廖根为 《犯罪研究》2008,(6):35-41,47
网上交易犯罪是一种经济利益驱动型犯罪,其犯罪成因可通过经济犯罪基本模型进行研究。作为常见的经济犯罪成因分析模型,犯罪成本收益理论认为:网上交易犯罪与犯罪预期收益有关,犯罪预期收益越大,犯罪越可能发生;与直接成本、心理成本、道德成本、竞争成本等间接成本有关,成本越小,犯罪越可能发生:与犯罪被惩罚的概率有关,概率越小,犯罪越可能发生;与被发现犯罪被惩治因数有关,已发现犯罪受到惩罚的概率小,其犯罪可能性也越大;还与个人心理恐惧常数有关,心理恐惧常数越小的个人,其犯罪概率越大。所以,可通过犯罪收益、直接成本、间接成本、机会成本、侦查措施、个体控制等几个方面进行控制犯罪。  相似文献   

2.
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就是犯罪人在犯罪之后再次犯罪的可能性.犯罪人的再犯可能性的有无和大小,是人民法院决定对其判处何种刑罚,以及刑罚轻重的重要根据之一.  相似文献   

3.
论单位犯罪的自首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荣春  关立新 《河北法学》2004,22(1):110-113
既然单位犯罪已经得到理论和立法的广泛认可,那么就应认可单位犯罪的自首制度。对确立单位犯罪自首制度的可能性与必要性、单位犯罪自首的认定及单位犯罪自首的处罚三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论人身危险性的评价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奎 《政治与法律》2007,(3):152-157
人身危险性是犯罪人再次实施犯罪行为的可能性,其大小程度不仅有量的规定性,即犯罪人再次实施犯罪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的趋势的强弱,而且有质的规定性,即再次实施的犯罪行为性质、其可能给社会造成的损害程度。评价人身危险性有无与大小的根据只能是与犯罪人有关的现实情况,主要包括犯罪人的个人基本情况和犯罪人的行为表现。  相似文献   

5.
来稿摘编     
健全未成年人司法制度以进一步体现人文关怀○福建省永春县人民法院蔡鸿铭认为:犯罪学研究表明:初始犯罪的年龄越小,进行再犯罪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建立未年人司法制度的工作十分必要。犯罪的未成年人要为自己所犯罪行承担责任,但保护的前提应贯穿司法实践的始终,对未成年人罪犯的处理应该与对成年罪犯的处理有本质的区别。具体措施为:一、加强少年法庭体系建设。2005年底,最高人民法院制定了《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使少年法庭工作进一步规范化。但《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未对少年…  相似文献   

6.
“又犯”,是指犯罪人在犯罪之后又在追诉期间或刑罚执行期间再次犯罪,而累犯一般是刑罚执行完毕或赦免以后五年以内再次犯罪。刑法及有关司法解释对“又犯”的表现形式和处罚原则作了一系列规定,但刑法总则并未从逻辑上系统思考并建立处理“又犯”问题的基本原则,所以应当考虑建立系统、完善的“又犯”制度。  相似文献   

7.
自从世界上有了犯罪和刑罚以来,掌握刑罚武器的统治阶级及其法学家都在研究如何发挥刑罚的最佳效果,也就是说,怎样施用刑罚对统治阶级才最有利的问题。刑事古典学派的创始人、意大利法学家贝卡利亚在他的著名论文《论犯罪与刑罚》中提出了刑罚的及时性、确然性、罪刑相适应等基本原则。关于刑罚的及时性,他写道:“对于实施的犯罪,刑罚越迅速和越紧凑,就越公正和越有效。”“当证据已经具备而犯罪的可  相似文献   

8.
作为排除犯罪事由,受胁迫行为的属性只有在三阶层犯罪论体系下才能得以充分展示。如果受强制行为丧失意思支配可能性,进而失去实行行为性,则阻却构成要件该当性。如果受胁迫行为符合构成要件,但构成紧急避险,则阻却违法。如果受胁迫行为缺乏他行为可能性,进而不具有期待可能性,则阻却责任。如果受胁迫行为具有构成要件该当性、违法且有责,则成立犯罪(胁从犯)。  相似文献   

9.
试论前科报告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刑法第一百条规定的前科报告制度实际上是一种控制犯罪的间接手段,对于预防再次犯罪具有重要意义。但这一规定也存在明显的缺陷。我国刑法应该明确前科制度的法律地位,从前科报告的期限、内容以及不报告的责任等方面完善前科报告制度。  相似文献   

10.
刘源 《检察风云》2010,(11):62-63
凶手为何频频向年幼无辜的孩子们下毒手?隐藏在罪犯背后的心理值得我们深思。 以福建南平血案来说,郑民生的街坊邻居都说他不讨厌孩子,也有孩子跟他一起玩。甚至在临刑前还嘱咐兄弟照顾好各自的小孩。由此可见。他并非因为憎恶孩子而犯罪,唯一的心理解释便是孩子对他来说是更易掌控的弱小个体。  相似文献   

11.
按一般常理来说,女性犯罪的可能性应当小一些;从犯罪总数来看,女性犯罪率也并不算高。但残酷的现实向我们敲响了警钟,引起了我们的沉思。为此,我们对近年来我院受理的女性犯罪案件进行了调查分析,为预防女性犯罪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早在本世纪40年代,美国犯罪学家埃德温·H·萨瑟兰就开始分析和研究才智和现代技术工具的结合产生犯罪的可能性。他建议,犯罪学家应将他们的注意力从传统犯罪转向利用技术和才智实施的犯罪①。他的观点在当时受到了猛烈的攻击。但在今天信息时代,利用高技术和高智慧实施的智  相似文献   

13.
对期待可能性理论加以系统研究乃至积极借鉴,首先需要解决的是在我国当下的犯罪论体系中期待可能性的地位问题。在详细介绍和评述了期待可能性理论在日本刑法学中的体系地位以及是否需要对期待可能性之适用加以限制的观点后,文章认为,我国四要件的犯罪论体系中没有期待可能性的恰当位置,而在犯罪论体系之外讨论期待可能性也不妥当。真正引入这一价值蕴含丰富的理论,有赖于对我国的犯罪论体系加以阶层式改造。  相似文献   

14.
非典型自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首是犯罪行为人基于对所犯罪行的违法性和应受惩罚性的认识,主动接受司法机关追究的一种法律行为。这种行为一是反映出犯罪行为人主观恶性小,被教育改造好的可能性大,二是为司法机关在查获犯罪方面节省了人力和物力,因而这种行为被法律所肯定,构成了刑罚适用中可以...  相似文献   

15.
期待可能性理论的认识论反思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刘远 《法学评论》2004,22(2):43-48
期待可能性的理论建构和规范选择 ,应在形式理性与实体理性的矛盾关系框架内进行。在这一认识论基础上 ,本文讨论了两个问题 :一是期待可能性在犯罪论体系中的地位 ;二是判定期待可能性的标准。作者认为 ,我国犯罪成立理论应分化为“犯罪构成要件”和“犯罪阻却事由”两个层次 ,期待可能性作为一个独立的规范评价指针 ,不能完全形式理性化 ,故属于犯罪阻却事由层次 ;判定期待可能性的标准是一个司法问题 ,故应采“行为者标准说  相似文献   

16.
未成年人不起诉相关制度之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今,未成年人犯罪已与谈之色变的毒品及环境污染并称为世界三大公害。我国是世界人口大国,未成年人占人口的比重很大。随着不良文化的侵袭,我国未成年人犯罪数量及增长的速度也是名列世界此类排行榜的。因此,如何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怎样帮教失足未成年人是个不可小榷的问  相似文献   

17.
喻贵英 《法学杂志》2012,33(9):58-63
在德日刑法中,期待可能性归属于有责性,但它与故意和过失在犯罪论体系中的法律地位不同,故意和过失是有责性的必备要素,期待可能性是作为有责性中的例外因素而存在的。如果我国将期待可能性置于"犯罪——刑事责任——刑罚"模式下的刑事责任中,即可在行为已经完全符合犯罪构成成立犯罪的情况下,适用期待可能性理论进行减轻刑事责任的考量,并且可进一步将期待可能性纳入到刑法中的概括情节和酌定情节,以使期待可能性理论充分发挥其减轻刑事责任的机能。  相似文献   

18.
犯罪论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罪数论以及法条竞合、期待可能性、择一认定等应纳入犯罪论体系 ,作为法律后果意义上的刑事责任应排除在犯罪论之外 ;构建犯罪论体系 ,必须妥善处理犯罪客体 (法益 )与构成要件 ,主体要件与其他要件 ,主观要件与客观要件 ,单位犯罪与自然人犯罪 ,作为犯与不作为犯 ,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 ,犯罪既遂与犯罪未遂、中止、预备 ,犯罪成立条件与排除犯罪事由 ,排除犯罪事由之间 ,以及“定罪论”与其他犯罪理论之间的关系 ;构建犯罪论体系 ,必须遵循有利于保障人权、有利于认定犯罪以及体系性、经济性的原则 ;可以构建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相并列的、两要件的、区分排除违法性事由与排除罪过性事由的犯罪论体系。  相似文献   

19.
杜德祥 《法治纵横》2011,(20):34-36
近日,京城大盗袁宝洪再次在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受审——之所以称袁宝洪为大盗,是因为他是近年来检方公诉的罪行最为严重、涉及数额最大的北京盗窃犯罪第一人。  相似文献   

20.
职务侵占犯罪自2014年以来在上海市呈现出小幅波动的运行态势。随着中小微企业数量的环比增多,那些没有建立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企业,职务侵占类犯罪有更高的发生可能性。目前,上海市的职务侵占案件主要发生在中小微企业内部,以基层管理人员和基层业务员为案件高发群体,虽然犯罪的发生具备一定的隐蔽性,但侦查难度普遍不大。这也意味着,其犯罪预防控制的难度降低。针对当前发生的职务侵占犯罪,部分基层工作人员心理失衡,公司财产易受侵害,缺少完善的外部监督是其高发的主要原因。因此,应当在企业内部建立完善的财务制度,以减少犯罪机会,同时加强价值观引导,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