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5年4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发布的《关于设置法律专业硕士学位的报告》中就明确指出:"为使法律专业硕士学位教育与法律职业职位(岗位)的任职资格或任职条件适当衔接起来,建议中央政法主管部门在制定有关职位(岗位)的任职条件或任职资格时,对法律专业硕士学位获得者在取得相应职务方面有一定的考虑。"但在现实生活中法律硕士报考法律类公务员却屡屡受限。像江苏省法律类公务员的招录公告中,招录机关就以"本科阶段必须为法律专业"为由限制法律硕士(非法学)考生的报考,而这无疑与当初设置这一学位的培养要求背道而驰。另外,从依法行政的角度来看,该规定与我国《公务员法》、《法官法》以及《检察官法》等相关法律规定相冲突,缺乏合法性和合理性。面对这样的限制条件,需要通过建立人事部门统一审查招录公告的机制、完善公务员招录监督体系等相关途径予以修正和完善。  相似文献   

2.
分析研究中国法学教育的历史与现实,可以看到,在职法硕已经完成了其历史使命。伴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和研究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重新定位法科研究生培养目标、转变法科研究生培养模式、调整和优化法科研究生培养结构,把法科研究生培养从以学术型为主转变为以应用型为主。这既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又是研究生教育改革的迫切需要,还是法治社会建设对法学教育的必然要求,更是中国特色法学教育模式初步形成的应有特征。  相似文献   

3.
费鹍 《法制与社会》2010,(24):231-231
当前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而党的十七大为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更加明确的希望和要求。因此,认真审视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理论和道德水平,塑造完美人格,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成为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4.
在人类跨入文化、经济、乃至法律全球化的今天,环境资源犯罪的研究也日益引起各国刑法学界的普遍关注。在我国,近年来具有当今时代特征和代表性的有关学术著作也不断问世,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完善、推动我国环境刑事的立法和司法实践起到了积极作用。而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刘仁文博士所作的《环境资源保护与环境资源犯罪》一书就是其中一朵最新开放的奇葩,可谓是一部富有鲜明时代信息和特色的力作。作者以刑事政策一体化为统领,以其独特的“三结合”理念向世人展现了该书的迷人风采。首先,专业性的结构安排与网络性的深入阐述相结合。显然,作者在…  相似文献   

5.
从环境问题的特色出发探讨环境立法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环境法制建设进入突飞猛进的阶段。但是在立法中还存在许多不足。本文将从环境问题的特色出发对环境立法的原则作一番探讨,希望能对环境立法作出一点贡献。  相似文献   

6.
一、我国为什么要开设法律硕士专业学位1、沿革法律硕士专业学位在我国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形式,是为了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发展和法治建设的需要,以培养立法、司法、行政执法、法律服务与法律监督以及经济管理、社会管理等方面需要的高层次法律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为目标而设立的。1995年5月,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13次会议决定,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发出《关于开展法律专业硕士学位试点工作的通知》,决定开展法律专业硕士学位试点工作;1996年6月,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14次会议要求,法律专业硕士学位更名为法律硕士专业学位。在这一阶段,招…  相似文献   

7.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是党中央确定的重大改革任务。人民法院作为国家审判机关,担负着保障宪法和法律实施的重要职责,是落实依法治国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不可缺少的中心环节。必须充分认识全面加强环境资源审判工作的重要意义,充分发挥司法职能作用,不断更新和培养环境资源司法理念,将推进环境公益诉讼作为突破口和着力点,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环境资源司法的新期待新要求,促进和保障环境资源法律的全面正确实施,为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中国提供坚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相似文献   

8.
谢镭 《法制与社会》2012,(16):215-216
近几十年来,旅游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显示出强势劲头,带来了丰厚效益,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点产业.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社会文化、经济的影响倍受社会各界的关注.鉴于旅游资源在旅游业中占据基础核心地位,专家学者对旅游资源的研究不断深入.  相似文献   

9.
"世不患无法,而患无必行之法。"任何理想的法律若不能付诸实践,终究是一纸空文。本文以西安市环境执法状况为例,在总结了基层环境执法主要障碍的同时,另辟蹊径从经济学的角度探究影响环境行政执法的原因,以期通过这种分析找到解决行政执法不力问题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10.
陈泉生 《现代法学》2004,26(6):133-139
可持续发展思想作为人类自身面对日益恶化的环境问题,危机四伏的生存与发展现状之幡悟,其内涵与环境资源的公平享用有着极大的关联性,表现在可持续发展十分关注环境资源代内和代际公平享用问题。本文拟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探究环境时代宪法对环境资源公平享用确认的重大意义,并同时论证了集团诉讼对于环境资源代际公平享用实现的可行性与合理性。  相似文献   

11.
日本采取了通过民法典、特别法规定和判例法承认习惯等方式,构建了完善的资源物权制度,将其作为民法上的一种私权,并按照民法原理进行交易。与此同时,日本通过公权力的介入,采取特别法立法方式,限制或禁止人们对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并通过经济手段对保全自然资源有贡献者实行补助制度。日本资源物权制度对我国在传统物权法的基本框架下构建与完善资源物权制度而言,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我国环境资源立法的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晓燕 《河北法学》2003,21(4):115-118
在中国,环境与资源法基本上完成了立法的系统建设,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法律体系,基本实现了 环境资源保护活动的有法可依。然而,我们也不无遗憾地看到:在中国,一方面是环境资源立法 的空前繁荣,各类法律法规大爆炸;另一方面则是每一部环境法都未能得到真正实施,使人感到 环境法的“无用”、“无能”。如何修改并完善我国环境资源立法,理顺各有关法律之间的关系,保 护各项制度能在环境与资源保护中发挥作用,确保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已成为我们当前面临 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3.
作为促进区域"工业倍增"重要载体的工业园区,其发展的"软环境"与"工业倍增"之间不相适应,法治环境亟待进一步改善和优化。本文主要就检察机关如何立足检察职能优化法治环境促进"工业倍增"进行了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梁家春 《法制与社会》2016,(4):193-194,199
近年来,乡村开发自身旅游资源,争创特色旅游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和欢迎,成为人们外出休闲、放松和享受农家乐的较佳选择去处。桂平市西山镇前进村借助独特的地理优势,倚傍西山优美风景、怪石和泉水,在桂平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中,将前进村创建成为特色旅游名村,目前创建初见成效并深受当地群众和社会各界的认可和好评,摘掉了原来"贫困村"的帽子,其做法和成效值得参考和借鉴,本文将对前进村创建特色旅游村的做法、成效及不足调研结果进行总结和提出可完善的建议,以期为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5.
旅游资源的法律保护主要集中于国家层面之法,而青海这样的民族大省,在现有正式性法律框架下,创新旅游资源保护进路,即发挥习惯法主导性作用,更有益于青海省旅游资源的切实保护。本文试以旅游资源的法律保护为出发点,探寻习惯法作为青海省旅游资源法律保护的路径,以期发挥其特殊调整功能。  相似文献   

16.
论环境损害赔偿的社会化机制 --以环境责任保险制度为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王晓丽 《法学论坛》2005,20(5):49-52
环境责任保险制度可以分散环境风险,使企业避免因污染损害事故而遭受重大损失;有助于环境污染受害人获得及时和充分的赔偿;同时也可以通过保险公司对企业的排污行为进行监督管理.西方国家实行的几种环境责任保险模式各有其特点,我国应该借鉴国外经验,并立足于现实国情,建立以环境责任保险制度、环境损害赔偿法和环境损害救济基金为组成要素的环境损害赔偿社会化机制的完整体系.  相似文献   

17.
环境赔偿法——以荷兰为例的社会法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擘 《科技与法律》2005,(1):104-110,122
本文对环境民事责任立法进行分析,以图有益于是否需要以及如何进行环境责任立法的讨论.主要分成两大部分.首先运用比较法分析,介绍荷兰的环境民事责任成文法与相关判例法,①包括实体法和程序法两个方面,希望能为中国的立法提供一些值得借鉴的有效途径.然后,主要采用社会法学观点进行分析,讨论荷兰判例法的相关规范移植到中国的可能性和效果,并从公平正义、法律意识等角度,对中国的新立法做出预测.社会法学的分析是本文的重点,强调判例法对于环境责任立法的重要性.在环境法这样一个复杂领域,法律规范应当来自于现实而非抽象的原则性规定.通过对一些已经被欧洲各国承认的判例的介绍,论证法学与社会经济学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于立法的重要意义.环境民事立法应当具有环境个体保护的立法价值,还必须体现公平正义积极有利于法律意识的提高.同时,要配之以相当的执行力度,这主要有赖于法律有关规定和诉讼成本以及胜诉率等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环保法庭运行实效不佳,已是理论界和实务界公认的事实。本文认为导致环保法庭运作困难的原因很多,主要原因是支撑环保法庭的环境立法工作不够完善,焏需加强和健全。其表现为环境侵权实体权利基础不明确、环境侵权责任立法简单粗放相互矛盾、程序法的规定语焉不详等等不足,应该逐步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9.
环境资源法学的基本理念是环境资源法律法规中基本理念的概括、提炼和科学抽象,是环境资源法学科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环境资源法学目的、价值、研究范式和研究方法的反映。  相似文献   

20.
一、引言 环境是相对于某一中心事物而言的。与其一中心事物相关的周围事物称为这一中心事物的环境。中心事物不同,环境的概念也就有差异,相对于人类而言,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域市和乡村等。”它既包括生活环境,也包括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