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1年12月,社会主义苏联突然解体。其解体的原因众多,但主要原因还是党内严重的集体腐败,缺乏民主和监督。通过分析苏联解体的党内原因,对于进一步加强我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加强党的反腐败斗争。  相似文献   

2.
1991年12月,社会主义苏联突然解体了。其解体的原因众多,但主要原因还是在共产党内部。党内严重的集体腐败,党内缺乏民主和监督,严重脱离广大群众的现实需求和意志等。通过分析苏联解体的党内原因,对于进一步加强我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加强党的反腐败斗争。加强党的反腐败特别要加强党内民主,并提出加强党内民主的几项措施。  相似文献   

3.
我国正处在重要的社会转型期,合理化解社会矛盾和冲突,构建社会冲突调节机制是我国和谐社会发展目标的必然要求。而回顾苏联解体这一重要历史事件,我们发现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苏联政治经济体制,及其诸多社会冲突引发的全面危机是其解体的主要原因。本文通过阐发苏联社会冲突调节机制的缺失,论证构建合理的冲突调节机制是化解冲突实现社会和谐所需的桥梁。  相似文献   

4.
苏联解体前后的法学教育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作者1991年9月——1992年4月期间正以学者身份访问前苏联,亲自目睹了苏联解体的过程,并着重采访了苏联一些大学法学院在这次历史演变时期法学教育的变化情况。作者以采访所得写成此文,本刊特予发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5.
中亚经济联盟成员国关于特别经济区和自由经济区的法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亚经济联盟成员国关于特别经济区和自由经济区的法律于洪君早在苏联解体前夕,中亚各国就已开始考虑建立自由经济区问题。哈萨克斯坦有关自由经济区的第一部法律文件,产生于1990年。该国建立自由经济区的最初实践,亦始于此时。苏联解体后,除塔吉克斯坦外,各国纷...  相似文献   

6.
俄罗斯冲突法的晚近发展浦伟良苏联解体前作为一个加盟共和国的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简称苏俄),其冲突法主要由1964年苏俄民法典第八编和1968年苏俄婚姻家庭法典第五篇中的各项冲突规范及其有关制度所组成。苏联解体后,苏俄已于1991年底改称俄...  相似文献   

7.
《北方法学》2018,(2):139-149
一百年前俄国"十月革命"的结果是建立了与资本主义社会完全不同的社会主义国家,并在废除一切旧法之后建立了新的苏维埃社会主义法律体系;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加入,最后形成以苏联法为核心的"苏维埃社会主义法系",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巨大影响。苏维埃社会主义法以马克思主义学说为意识形态理论,并指导社会实践;共产党作为国家政权的领导核心为国家根本法所确认,党的意志对于法律规范的形成具有决定性作用;财产公有制使得传统私法的意义大为降低,公法作用增强。社会主义法的这些基本特征在其他社会主义国家都有体现。苏联法经过了无产阶级的法、社会主义国家的法和全民法三个时代,并随着苏联于20世纪90年代初的突然解体而消亡。其深刻的教训在于:法律的价值在于追求公正,而非特权的确认;法律不仅仅具有教育广大人民群众的作用,还应具体落实法律文本中的规定;法律文本与现实的巨大差距导致了苏联的解体和苏维埃社会主义制度的崩溃以及苏维埃社会主义法系的消亡。  相似文献   

8.
评俄罗斯刑事陪审团制度的重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章礼明 《河北法学》2004,22(8):115-118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以刑事陪审团制度的推行为司法改革的突破口。改革者试图以此促进公平审判和民主政治。该制度实施以来,喜忧参半。从其未来走向来分析,陪审团审判对公平审判目标的实现将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其对民主政体的贡献亦很有限。  相似文献   

9.
钱铮铮 《中国司法》2006,(5):97-100
我国曾经在不少方面模仿苏联构建起自己的司法制度。虽然解体后出现的俄罗斯是资本主义国家,但随着“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和亚太经合组织的密切合作,中俄双方的理解与信任进一步加强,双方经济合作进一步拓展,双方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内涵得到了丰富。了解俄罗斯司法制度对促进两国外交关系的发展具有现实的意义,也为我国司法制度的改革提供了可贵的经验。一、巨变后重构俄罗斯联邦司法系统是在原来苏联的司法系统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社会经济、政治思想领域混乱动荡,民族矛盾激化,武装动乱难以平息。因此营造新的法律环…  相似文献   

10.
苏维埃犯罪客体理论:过程、特点与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随着苏联的解体,苏维埃犯罪客体理论已经终结,成为历史.从这一点上看,苏维埃犯罪客体理论具有鲜明的时空性特征.从时间上讲,它始于十月革命胜利后的20世纪20年代,终结于苏联解体;从空间上看,它存在于由15个加盟共和国组成的苏联,因此,独立后的俄罗斯的犯罪客体理论虽与苏维埃犯罪客体理论有着承继关系,但前者已不属于后者.  相似文献   

11.
蔡煜 《中国公证》2003,(5):25-28
苏联的公证法律规范曾经是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制定公证法规的重要立法参考资料.苏联解体后,作为前苏联最重要的加盟共和国--俄罗斯联邦的公证法律规范也发生了较大变化.  相似文献   

12.
拉登认为,只要打击力度足够,美军会从整个穆斯林国家撤走,甚至美国作为一个国家也会解体.他在苏联的崩溃与苏联在阿富汗的失败之间找到了逻辑联系.  相似文献   

13.
丁佩华 《检察风云》2011,(22):32-35
乌克兰发生的前总理尤利亚·季莫申科被刑事判决事件引起世界关注。季莫申科曾经是苏联后期和苏联解体初期最先下海的弄潮者,当过数届议员代表,两度出任乌克兰政府总理,创建并至今领导着国内有影响的政治力量“祖国党”和“季莫申科联盟”。  相似文献   

14.
本文关注的焦点是俄罗斯与吉尔吉斯斯坦之间的双边关系,意图遵循以俄罗斯在中亚整体的地缘政治利益的入手点,进而在俄罗斯与整个中亚互动关系的大框架内寻求与吉国的合理契合点,将两国关系从苏联解体后分以三个不同时期加以评述和总结。本文主要采取实证分析方法和比较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5.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联邦以全民公决的形式通过了《俄罗斯联邦宪法》,可以说这部宪法是俄罗斯联邦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部宪法,放弃了"社会主义"转而采用西式的"三权分立"、"民主政治"等宪法原则,这是将西方的宪政主义移植到社会主义土壤上的一次大胆尝试。然而具备了西方宪政特征的俄罗斯联邦宪法并不是对西方国家的一味模仿,同样有着本民族的遗传特征。由于特定文化和历史方面的影响,有着强大权力的俄罗斯联邦总统可以说影响到整个国家机器的运转。  相似文献   

16.
张中 《西部法苑》2001,(7):48-49
邓小平的法治观,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在总结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党中央成熟领导集体的法治经验、教训,特别是在总结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的适合当代中国国情的一系列关于宪法、法律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的指导思想、原则、基本观点,它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的组成部分,形成了法制化的科学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7.
美国霸权导致大多数人丧失权力苏联的解体对于这个世界并不是一个福音。有人说,苏联同样有称霸世界的野心。这种说法也许对,但没有说到点子上.问题不在于苏联比美国更好或更坏,而在于,与两极或多极世界相比,单极世界是不是人类的福音?在美国的单极霸权之下,这个世界上的绝大多数人显然是丧失了权利。事实也已证明;苏联解体后不久,美国已开始非常轻易地在世界各地大打出手,不受任何制约。可怕的不受制约的强制垄断者西方人说,美国的几次大打出手,都是为了制止暴行;如果没有美国去制止暴行;如果没有美国去制止那些暴行,受暴行…  相似文献   

18.
伴随着20世纪历史的变动,中国文学对俄罗斯文学的接受在不同阶段显示出不同的摄取侧重和价值取向,先后经历五四时代对19世纪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的吸纳,1930至50年代前期对苏联革命文学、日丹诺夫主义的移植,50年代中期对"解冻"文学的译介及其后对"修正主义文学"的批判,自80年代中期起对"回归文学"的引进,90年代以来对俄罗斯文学的补充接受,以及对苏联解体以来俄罗斯当代文学的接纳.这一漫长的接受史程,既不断刷新着国人心目中俄罗斯文学的原有图像,也折射出接受者民族的历史传统、时代氛围、文化心理和现实需求,还透露出中外文学关系史的某些重要规律.  相似文献   

19.
黄忠阳 《法制与社会》2012,(14):130-131
从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诞生和发展到社会主义在多国的建立和发展,社会一度彰显着蓬勃的生机和无限的活力,使马克思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绽放出巨大的真理光芒。然而,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又一度使社会主义陷入低谷。苏东剧变给社会主义带来的打击是沉重的,而这种深刻的教训,启示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俄罗斯及中亚东欧等国投资法的特点黄来纪用法律来规范吸引外资,这是世界各国的惯常做法,刚从苏联解体出来的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乌兹别克、塔吉克斯坦、哈萨克斯坦、爱沙尼亚、立陶宛拉脱维亚等国也不例外。这些国家从原苏联解体出来以后,即相继制定了外资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