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1 毫秒
1.
专家所担心的“房地产硬着陆”,说穿了,不过是担心“房价硬着陆”。历时一年完成的一份针对上海房地产发展现状的报告尖锐指出,上海土地供应过量、“十一五”期间商品房将大量过剩。上海当地一位专家更指出,从目前的宏观调控措施来看,上海房地产将可能出现硬着陆风险,“这将对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带  相似文献   

2.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处在一个新关口。面对国际经济环境不确定因素增多和国内物价上涨较快的复杂局面,宏观调控的主要取向应是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过快上涨,同时也要避免"硬着陆",防止经济增长速  相似文献   

3.
童大焕 《小康》2011,(10):112-113
限购与限价政策,不能在中国所有的城市中搞"一刀切",二、三、四线城市的房地产需要一个软着陆的过程,即保持房价稳定的小幅度增长,如果是硬着陆,受伤的不仅仅是房地产,更有中国的金融  相似文献   

4.
过去承载"城市资本池"危机代价的条件,主要是乡土社会"内部化处置外部性风险"的村社理性机制。这个机制一旦被短期激进城市化所破坏,就很难有软着陆的条件。因此,若要防止当期宏观经济危机的硬着陆,则新的软着陆的可能性就不仅在于国家信用扩张做逆周期调节,更在于重构"软着陆"基础,即主要用于县域经济战略下的城镇化基本建设投资。若以国家投资作为城镇化的"无风险资产",则可通过中小企业落户城镇,更多吸纳外出农民返乡就业,构建新的"外部性风险内部化处置"的软着陆机制。  相似文献   

5.
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影响及其应对之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主要分析了金融危机对我国外贸出口、就业、房地产业和旅游业等几个方面的影响,相应地从以下几个方面:励精图治,改善外贸出口困境;多管齐下,应对就业危机;稳中求进,防止房地产业“硬着陆”;因地制宜,解决旅游业“瓶颈”,提出了我国应对金融危机之策。  相似文献   

6.
天下     
《人民公安》2010,(24):6-7
<正>法国强降雪导致大批乘客滞留巴黎戴高乐机场乌克兰前总理季莫申科前往总检察院接受讯问马来西亚一旅游巴士翻车造成至少27人死亡"只有将心比心,才能换取真心,才能找到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的良策。"  相似文献   

7.
半月时政     
决策者说文化产业是大有希望的产业,希望就在你们身上。——8月中旬,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考察深圳华强文化科技集团时,对年轻员工说。中国经济决不会出现所谓的硬着陆。——国家副主席习近平8月19日同美国副总统拜登共同出席中美企业家座谈会时说。  相似文献   

8.
我国房地产调控政策目标的选择与平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鲲 《桂海论丛》2011,27(2):76-79
"高烧不退"的房地产市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负"。尽管中央政府针对高房价展开了"暴风骤雨"般的密集调控,然而房地产调控政策的整体效果并不理想,社会上甚至形成了一种"越调越涨"的心理预期。我国房地产调控之所以陷入"越调越涨"的怪圈中,行政体制不合理是其外部制约因素,而房地产调控政策目标选择和调控方式不当则是政策本身的缺陷。鉴于此,厘清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基本目标及内涵,根据调控政策环境的变化,科学、灵活地对政策目标进行选择与平衡,是保证房地产政策调控有效性的首要环节和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9.
决策者说     
《今日浙江》2011,(16):4-4
文化产业是大有希望的产业,希望就在你们身上。 ——8月中旬,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考察深圳华强文化科技集团时,对年轻员工说。 中国经济决不会出现所谓的“硬着陆”。 ——国家副主席习近平8月19日同美国副总统拜登共同出席中美企业家座谈会时说。  相似文献   

10.
目前中国需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避免经济过热已是毋庸置疑的,但如何走出过去20多年经济循环中"一放就乱、一抓就死"的怪圈,如何在治热的同时,防止经济大幅滑坡,通缩卷土重来,出现"硬着陆"的现象,需要思路和机制上的突破.我们认为,当前既要实现一部分过热行业的"软着陆",同时更要大力促使一些急需发展但当前还较冷的行业起飞,才能保持经济发展的后劲.从以人为本的新发展观的角度看,治理社会急需发展的重要领域过冷的问题,与防热问题同样重要,甚至更为重要.防热要从治"冷"入手,才能保持经济与社会的长期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正>专家所担心的“房地产硬着陆”,说穿了,不过是担心“房价硬着陆”。历时一年完成的一份针对上海房地产发展现状的报告尖锐指出,上海土地供应过量、“十一五”期间商品房将大量过剩。上海当地一位专家更指出,从目前的宏观调控措施来看,上海房地产将可能出现硬着陆风险,“这将对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带  相似文献   

12.
一、中国经济已经显现筑底企稳迹象2012年,在物价上涨和通货膨胀压力明显降低后,宏观经济政策的重点开始转向"稳增长"。这是2010年以来宏观经济政策调整的一个重要变化点,意味着宏观经济政策由扩张转向保持合理力度。随着政策调整,中国经济筑底企稳迹象越来越明显。  相似文献   

13.
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不动摇,促进房价合理回归,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这不仅是给2012年房地产市场发展定基调,也是2012年房地产宏观调控的目标与任务。如果这个目标不达到,房地产宏观调控就不会停止。当前房价过高是不争的事实。  相似文献   

14.
赵珩 《传承》2011,(13):34
最近纽约大学经济学教授鲁比尼预言,中国经济很可能在2013年后"硬着陆"。此言一出,立刻引来中国学者们基于民族主义情怀的口诛笔伐。在中国经济总量坐二望一、西方经济全面"沦陷"、全球力捧中国模式、中国已有些飘飘然的时候,鲁比尼说这番话显然有些"不合时宜"。预言从来都不准,因此对一个西方人的话未必要较真。但中国经济确实存在许多潜在危机,在心气很高的时候容易被忽视。  相似文献   

15.
观点看法     
《观察与思考》2010,(11):8-9
这个悬赏金额是表示对被通缉者的蔑视?还是表示事实上已放弃抓捕希望?  相似文献   

16.
本文系统概括了台湾地区死刑政策的演进历程,全面分析了"逐步废止死刑政策"的体系层次与实际贯彻,并加以合理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及时修正大陆地区的死刑政策,确立"逐步废止死刑"的基本政策,强调死刑制度改革的层次性、重点性和系统性,从刑事立法、司法、执行和被害人保护四个层面不断推进死刑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17.
我当然希望在未来的某个时候.当我陷落在某种困境中时。能够有廉租房住.但我真的不指望.不希望在生命中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住在廉租房里。  相似文献   

18.
"中国、美国、欧洲、印度和日本将成为世界并行的5条巨龙。"讲这番话的,是全国政协委员、曾出任世界银行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的林毅夫教授。他还不止一次地预测过,2030年,中国将超越美国和欧洲成为世界最大的市场。时至今日,已经有不止一位经济学家做出过与林毅夫相同的预测,但是也在同一时期,"中国经济崩溃论"亦甚嚣尘上。有西方媒体甚至一度把中国经济"硬着陆"与欧债恶化、美债瘫  相似文献   

19.
房地产     
《创造》2007,(3):10-10
"应重点发展普通商品住房"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指出,房地产业对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群众住房条件有着重大作用,必须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一是从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和现阶段经济发展水平出发,合理规划、科学建设、适度消费,发展节能省地环保型建筑,形成具有中国特点的住房建设和消费模式。  相似文献   

20.
刘彦华 《小康》2013,(3):33-34
中国需要寻找新的增长动力,才能在增长上实现实质性的突破。进一步的城镇化被人们寄予厚望。然而,如何在房价上涨透支未来的背景下推动新型城镇化仍是个值得探讨的新命题。2012年中国广义货币供应量(M2)大幅增加,规模接近百万亿元,政府通过鼓励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已初见成效。下行、企稳、微升,2012年中国经济增长画出了一条"V"形曲线。然而,"硬着陆"、"黑天鹅"、"灰天鹅"……一直以来,看空中国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