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江山 《党员文摘》2003,(4):29-29
记得1997年前,我最初接触《党员文摘》时,作为一个企业的宣传干部,我只是将其视为个人加强思想修养的一种学习材料。然而,在阅读《党员文摘》的过程中,那一篇篇启迪智慧、开阔眼界、感动心灵的文章,使我觉得不仅适合党员看,而且一般职工也会喜欢。但是,怎么把《党员文摘》介绍给广大职工呢?杂志不同于报纸可张贴在读报(宣传)栏上;放在阅览室里供大家翻看,不仅速度太慢,而且也受到局限。想来想去,我突然想到自己分管的厂广播站——何不把《党员文摘》的文章通过广播介绍给大家呢?我把自己的想法及时向领导作了汇报,领导认为这是一个扩大党刊受众的好办法。于是我把每期的《党员文摘》先细读一遍,然后精选一部分内容安排在每天的“厂内新闻”之后播出。  相似文献   

2.
张安寿 《党员文摘》2006,(10):24-24
我是一名农村党员。订有一份《党员文摘》杂志。我所在村民小组的村民有着接受知识、文化和信息的渴望和阅读报刊的需求。然而。由于农村条件所限。难以看到更多的报刊,恰好我长期订阅的《党员文摘》又是本非常不错的杂志。有人说。好的东西要与人分享才能得到更大的快乐。于是,我决定把《党员文摘》拿出来与村民们共享。开始,我在看完新到的《党员文摘》后,便拿给村民们传阅。但由于人多传阅速度慢。一个月下来.一本《党员文摘》传不了多少人。  相似文献   

3.
我是朝阳区高碑店村党总支书记支芬,今天来参加《北京支部生活》创刊50周年座谈会,心情非常激动。因为,我终于有机会代表全村父老乡亲和279名党员,当面表达对《北京支部生活》的感情。这些年来,《北京支部生活》对高碑店村的党建工作、经济发展、和谐建设等方面的关心、帮助和服务,如果用“良师益友”来形容,我感觉还有点远,在我心目中,《北京支部生活》就是我们基层党员的“娘家人”。  相似文献   

4.
来函照登     
郝文令 《党员文摘》2007,(11):37-37
《党员文摘》编辑部: 我是重庆高速公路发展有限公司的一名入党积极分子.一直很喜欢《党员文摘》这本刊物。通过它,我学到了不少知识,尤其是每期刊登的优秀党员和先进人物的感人故事使我深受教育,并影响着我的工作和学习,在此谢谢你们!  相似文献   

5.
效益与希望     
效益与希望我1993年从事组织宣传工作,每年都要订购《党建》23份,分发给各党总支、支部,每期的内容我都要认真仔细地阅读。几年来通过学习,自感对我的工作帮助很大,理论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平时,我与支部成员交换意见,听取党员同志的反映,得出一个共同的结...  相似文献   

6.
公公的最爱     
过些日子就是我公公的生日了,我打电话给他老人家:“爸爸,快过生日了,您需要点什么,我好给您买。”公公对我说:“媳妇啊,我什么也不缺,你送我的《党员文摘》不错,你就到邮局给我订份《党员文摘》吧!”  相似文献   

7.
辛国明 《党员文摘》2008,(11):31-31
从贵刊今年第9期获知,《党员文摘》成为全国“农家书屋”必备读物,成为全国入选的唯一一本党刊。这让我为《党员文摘》高兴,更替农民朋友高兴。  相似文献   

8.
刘晓全 《党课》2008,(11):62-63
最近支部改选,我被选为支部组织委员,做好支部党员发展工作是我的重要职责,请问我在履行职责中应注意哪些环节?答:中央组织部组织局1992年编印的《发展党员工作问答》提出:为了保证党员质量,保持党组织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发展党员的工作中,要注意抓好以下环节:  相似文献   

9.
我和《北京支部生活》结缘几年来,一直比较喜欢它。其内容贴近基层,文章语言生动,充满正能量,是基层党务工作者和党员、积极分子的知心朋友和良师益友。作为忠实读者,我想说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非常感谢《北京支部生活》杂志社给我们提供一个参加纪念《北京支部生活》创刊50周年座谈会的机会。 《北京支部生活》是一本实用性非常强的党员教育刊物,也是在我区影响力最大、发行覆盖面最广的刊物。目前,我区共有基层党支部、党总支1982个,党员54628名。据我们了解,基层的许多党组织和党员把《北京支部生活》当作了手头必备的工具书。  相似文献   

11.
我是一名在校研究生党员.接触的报刊很多,但《党员文摘》以其鲜明的特色、独特的视角、较强的震撼力,不但为我所喜爱,而且受到我的朋友们的称赞。 以前,我的一些朋友对党刊存在误解,认为党刊也就是一些呆板的说教而已。而当我把每一期《党员文摘》递到他们手里,当他们打开杂志阅读了文章,往往就会一改成见,并爱不释手。  相似文献   

12.
我读《当代党员》已经有20多年了。1981年的一天,我在一个党员朋友家里玩,偶尔看到了一本《重庆支部生活》杂志,我一读就被吸引了。从此,我每月都要到单位找这本杂志看。就是这本只有32开本的杂志,成为我的人生伴侣,使我从一个普通群众成长为一名党员,又从一名普通党员成长为党的基层干部。20多年来,我的每一个进步,都与这本杂志的指引、教育分不开。1989年,我在梁平县工作期间,一位编辑到县委宣传部约稿,我写了一篇题目为《赤诚送迎万家客》的通讯稿,刊登在1989年第3期《重庆支部生活》上,从此以后,我对这本杂志的感情就更深了。  相似文献   

13.
我订阅《党员文摘》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了,每次读后让我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相似文献   

14.
编辑同志:我们农村党员十分喜爱《党的生活》。由于目前我们这里农民的收入还比较少,因此自费订阅党刊的党员还不多,只有乡党政机关订有党刊。最近,我到乡政府借到一份今年第2期《党的生活》,翻开一看,内容丰富,令我爱不释手。明年,我一定争取自费订阅《党的生活》,供自己和其他党员同志学习。目前,我们这里党员集体学习的时间较少,主要靠加强自身学习,提高思想政治觉悟。我已订阅《半月谈》,《时事资料手册》、《农民文摘)等报刊。今后,我要积极宣传,发动身边的党员同志都来订阅《党的生活》。我衷心希望《党的生活》越办…  相似文献   

15.
彼此彼此     
当我翻开今年第1期《党员文摘》,看到封二《研究生办养老院》的图片时,让我这个70多岁的老汉深受感动。  相似文献   

16.
看了《党员文摘》2006年第5期封二刊登的《八岁女孩撑起一个家》的图片新闻,我心中荡起涟漪,感慨良多。  相似文献   

17.
原秀梅 《奋斗》2014,(4):43-43
正我刚参加工作时,矿上经常组织大家政治学习,支部会上,《奋斗》中的理论文章是我们主要的学习内容。杂志封面上毛主席遒劲有力的字体和老党员们认真端正的学习态度让我至今难忘。如今,我已经从矿上退休,也成了一名老党员,每每  相似文献   

18.
妙招     
张峰 《党员文摘》2007,(6):45-45
我与《党员文摘》已有10余年的交情了。《党员文摘》知识面广,形式活泼。贴近时代。贴近生活,每读一期.我都有新的收获,新的感受。我不仅从中汲取到充分的营养.而且还在写作的道路上增强信心,获得动力。在它的帮助下,我的视野更加开阔.写作水平有了长足进步.拙文见诸报刊的篇数也是逐年增加.并有多篇作品在省内外报刊上获奖,连续了年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征文中获了大奖。  相似文献   

19.
说说心里话     
看完《党员文摘》2007年第6期“生活空间”栏目刊登的《方永刚家事》一文,我觉得必须提笔写点什么了。  相似文献   

20.
《党课》2008,(7):62-63
最近,支部书记找我谈话,说我入党的问题,在征求党员和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经支委会讨论同意,将于近期召开支部党员大会进行正式通过,要求我认真并正确填写《入党志愿书》。我把入党志愿书捧在手里仔细过目,对其中的一些内容如何正确填写,还不是很清楚,特向贵刊请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