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监狱狱吏责任古已有之,责任追究更是彰于法典,从“酝酿”到“完善”,其不断强化,体现出历朝历代的治监思想理念。中国古代监狱狱吏的责任追究虽然有着浓重的重处罚、重惩罚、重人治、轻教化、轻管理、轻自律的特点,甚至还有“残暴”与“黑暗”的色彩,但是毕竟对国家统治地位的维护以及对罪囚人身权利的保护,推进监狱的文明进步,发挥了历史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4.
6.
警察腐败根源于特权阶级腐朽没落的意识形态,对建设我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严重破坏性。防止警察腐败是我党为巩固政权建设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阐述防止警察腐败的现实意义进而从警察机关制度因素方面加以探讨,由加强法制建设、警务监督和提高警察个体的职业道德水平着手,达到从根本上防止警察腐败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正视并着力解决当前基层监狱民警对罪犯管理和刑罚执行过程中突出存在的“不敢管”、“不愿管”和“不会管”问题,是提升监狱工作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对监狱民警实行分类教育,增强监狱依法行政的意识,努力构建监狱绩效评估的长效机制,调动基层监狱民警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提高监狱管理水平的现实要求。 相似文献
8.
腐败测量:基于腐败、反腐败与风险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腐败测量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命题,也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如何建立科学的腐败测量指标体系是目前腐败问题理论研究的热点,也是反腐败机构十分关注的问题。研究通过对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的梳理,结合国际组织和国内外一些政府的实践探索,论证了腐败测量的理论背景,分析了其中涉及的关键问题,提出从腐败状况、反腐败绩效、腐败风险三个维度测量腐败的框架,在此基础上论证了腐败测量指标体系设计的总体思路,构建了具有系统性的指标体系,为腐败测量提供新的理论和实践工具。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13.
腐败有掌权者腐败和机构腐败之分。掌权者腐败具有“行为的个别性”和“明显的不合理性”的特点。机构腐败也有两个显著特点:(1)它是机关行为或一定权力系统的行为,没有具体的责任人;(2)它的不合理性不十分明显,人们对它常常不能形成稳定一致的是非评价。由于腐败与执法的同源性、权力的不受惩罚性、反腐败的法令只能由不腐败的权力创制等原因,对腐败无法像对其他犯罪那样通过严格执法来实现治理目标。在民主政治下,根治腐败的根本出路是贯彻品德原则,建立对官员的品德评价系统。品德评价系统是依据品德标准对公职人员实施辞退、罢免、撤换的政治评价系统。这个系统由执法权自洁系统、监督系统和以公众为力量源泉的基础系统等构成。 相似文献
14.
从人际关系角度解释当前腐败犯罪窝案现象意义重大。中国传统社会人际关系之形成有其自身的规律,这就使得传统社会人际关系具有一定的本土化特征,这些特征在当前的政治生活中依然发生着作用,已经成为引发腐败犯罪窝案的重要社会因素。官场内生腐败论和腐败铁三角论是学界关于腐败犯罪窝案生成机制的解释理论。从人际关系角度分析腐败犯罪窝案现象,可以发现其有两方面特点:一是权力监督难以发挥作用;二是犯罪暗数高。相应地,应该采取两方面措施预防腐败犯罪窝案的发生:一是借助网络平台、鼓励民众反腐;二是增加刑罚的严厉性、提高腐败犯罪成本。 相似文献
15.
16.
分析腐败概念的传统内涵及其演变是研究腐败概念泛化的前提。腐败概念的泛化是指腐败内涵模糊化、腐败外延扩大化,其具有一定的危害,应在权力的视角下重新界定腐败的概念及其基本内涵。 相似文献
17.
18.
现行的贪污罪立法为惩治贪污犯罪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据.但随着社会经济政治与司法实践的发展变化,有必要对贪污罪的立法加以审视.结合2003年的《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对贪污罪的体系定位与罪状等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控制行政腐败的路径有多种,但切断利益对行政权力的操控,使行政权力与行政主体的利益彻底脱钩,避免利益因素渗透到行政过程,即去利益化,是行政腐败控制最有效的途径。行政腐败存在于行政过程的各个环节,要有效控制行政腐败,必须着重解决行政立法、行政执法和行政司法中的去利益化问题,可以说,去利益化是行政腐败控制机理的内核。 相似文献
20.
试析垄断行业“福利腐败”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福利腐败”的本质是一种集体特权腐败,它的蔓延和扩散,隐含着许多危机,其产生的根源在于行业垄断,不透明所致。因此,消除垄断行业的“福利腐败”最根本的办法就是打破垄断,即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对行业实行内外监管,健全法制,形成一种良好的舆论氛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