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一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们党在长期斗争实践中形成的三大优良传统和作风.这三者虽然概念各不相同,但彼此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从某种角度来讲,要真正做到密切联系群众,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都要积极有效的批评与自我批评作保证.历史证明,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们党清除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解决党内矛盾,保持党的集中统一,提高党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形成了自己的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与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一起,构成我们党著名的三大作风。在当前,拿起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有  相似文献   

3.
黄昭君 《奋斗》2013,(2):55-56
正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建设中培育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三大"作风。它要求全党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坚持知行统一,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密切联系群众。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的一切政治活动的最高标  相似文献   

4.
党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十分重视党风建设,并逐步形成一整套优良作风,其中主要是理论实际的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这些优良作风,反映了我们党对待  相似文献   

5.
一、媒体宣传对党的作风建设影响的历史考察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作风建设,在长期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形成并坚持发扬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等优良作风。这是党的工人阶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我们通常所说的“三大作风”;是指以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为主要内容的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可是,近年来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这些优良传统和作风在一些党员干部身上正逐渐消失,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却在滋生蔓延,三大作风被“新三大作风”所替代,即理论联系实惠、密切联系领导、表扬与自我表扬。“新三大作风”之说,以幽默诙谐的语言,无情地揭露了在新的历史时期一些党员干部忘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背离党的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而走向腐败的现实,可…  相似文献   

7.
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作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和发展。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作风建设,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三大优良作风,已经成为我们党区别于其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总结中国共产党作风建设的实践经验,第一次提出了“党风”这个概念。党风即党的作风,是指党在思想、政治、组织和工作等各个方面表现出来的一贯态度和行为,它反映党的精神风貌。理论联系实际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作风,批评与自我批评作风是我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作风之一的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一有力武器,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社会主义改造阶段,以及改革开放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过程中,不仅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也是加强党内自身建设的落脚点,是我们共产党人的最大利益出发点和不惜牺牲自己个人一切的优良风格的体现。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总结中国共产党作风建设的实践经验,第一次提出了"党风"这个概念.党风即党的作风,是指党在思想、政治、组织和工作等各个方面表现出来的一贯态度和行为,它反映党的精神风貌.理论联系实际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作风,批评与自我批评作风是我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作风之一的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一有力武器,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社会主义改造阶段,以及改革开放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过程中,不仅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也是加强党内自身建设的落脚点,是我们共产党人的最大利益出发点和不惜牺牲自己个人一切的优良风格的体现.  相似文献   

10.
延安时期毛泽东总结、概括了党的优良作风,即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以及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这一时期党的作风建设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即保障了党发展马克思主义;提高了党的理论水平;加强了党的战斗力;扩大了党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1.
范欣 《党史博采》2009,(5):15-15,17
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作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和发展.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作风建设,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三大优良作风,已经成为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12.
去年以来,我们在开展以“讲正气、知荣辱、谋发展、促和谐”为主题的作风建设教育中,把党的“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三大作风融  相似文献   

13.
图片报道     
徐安军  齐敏 《当代贵州》2009,(18):60-60
党的“三大作风”,是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大所作的《论联合政府》报告中提出来的,即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  相似文献   

14.
党的作风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等为主要内容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这是我党的政治优势和力量源泉。  相似文献   

15.
《新长征》2013,(3):65-65
<正>党的作风直接关系着党的形象和人心向背。我们党自成立以来形成了一系列优良传统和作风,其中为人熟知的是1945年党的七大提出的"三大优良作风"——"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三大作风是我们党区别于其它政党的显著标志之一。"三大优良作风"的逐步形成——我们党创立初期就明确规定党的任务是为全中国人民的利益而奋斗。大革命时期,逐步认  相似文献   

16.
<正>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执政党的党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党和人民事业成效。必须在全党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始终谦虚谨慎、艰苦奋斗,以思想教育、完善制度、集中整顿、严肃纪律为抓手,下大气力解决突出问题,以优良党风促政风带民风,形成凝聚党心民心的强大力量。要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大兴艰苦奋斗之风,大兴批评和自我批评之风,以坚强党性保证党的作风建设。"要在全党大兴"四大之风",每个共产党员都必须身体力行。共产党员保持密切联系群众之风,求真务实之风,艰苦奋斗之风,批评和自我批评之风,是一项长期性的任务,是加强党的执  相似文献   

17.
党风建设的根本是增强群众观念··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根本的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充分发挥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党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体现...  相似文献   

18.
党的六大对党的作风建设作出了积极的历史贡献,无论是在召开过程中还是《政治决议案》等文件的讨论及起草,都内在地蕴含着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其关于中国革命基本问题的正确认识,是中国共产党人从自身革命现状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重大成果;其制定的关于深入群众、争取群众的革命斗争方针,为党的群众路线的形成奠定了基本的政策基础;其关于中国以往革命失败教训的剖析总结以及与会人员对革命问题不同看法的争议,更是批评与自我批评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19.
胡扬 《党建》2013,(7):17-18
"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归根结底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端正党的作风。批评与自我批评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特别是延安整风运动中形成的全党统一的优良作风,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之一,是正确处理和有效解决党内矛盾,克服缺点,纠正错误的科学方法。在党的七大上,"批评与自我批评"同"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一起写进党章,  相似文献   

20.
民生工作就是群众工作。群众工作必须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其核心是“密切联系群众”,它与理论联系实际、批评与自我批评共同构成我们党的“三大作风”,它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