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威胁论"是现在中外关系天空上的一团阴霾,其来源也长、市场也广,危害非浅,甚至可能引发冲突和战争.我们应该积极加以化解,以求中国与其他国家互补发展,达到双赢,以求中国和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相似文献   

2.
近期的西方舆论中,“中国威胁论”又在抬头,似有进一步泛滥之势。如:“中国军事威胁论”、“中国经济威胁论”、“中国人种威胁论”、“中国文明威胁论”、“中国环境威胁论”等等。那么,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某些政要和文人之所以鼓吹“中国威胁论”,其动机何在呢?第一,人为地塑造一个假想敌,以维护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第二,从宣扬“中国威胁论”中获取个人私利。第三,恶化中国发展经济所需要的国际和周边环境。第四,丑化社会主义中国的形象,消除中国发展模式在世界上的影响。第五,制造假象,推卸责任,剥夺中国的发展权。第六,…  相似文献   

3.
2005年以来,美日印等国家掀起新一轮“中国军事威胁论”。本文从全球层面、东亚地区层面和中国国家这三个层面,概括了其出现的背景;从战术、战略和心理这三个层面,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认为“中国军事威胁论”影响到了中国外部舆论环境,影响中国国家形象的传播,影响中国军事外交。为更有效地应对该论调,我们不仅要“做好”,而且要努力“说好”。  相似文献   

4.
“中国威胁论”的渊源存在于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各流派中,而进攻性现实主义又是最新的理论版本。该理论认为大国关系是永远的悲剧,并根据其逻辑提出了“中国威胁论”。这种观点仅仅从国际社会无政府结构的角度分析,忽视了对中国国家意图的考察;停留在“循环的”、“宿命的”历史观上,忽视了各国强调发展和国际机制约束力日益加强这一现实;关于中国“修正主义国家”的论述也存在严重错误。  相似文献   

5.
“中国威胁论”被排华势力当作一种政治资源,却加速了东南亚金融危机,使东南亚成了“中国威胁论”的受害者;东南亚金融危机则引发新一轮的“中国威胁论”,并加速有关各方对中国既遏制又接触的进程。化解东南亚经济危机,必须先抛弃“中国威胁论”,并认识、抓住中国市场的巨大机遇。  相似文献   

6.
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经济建设的蓬勃发展,在美、日、英等国的媒体中出现所谓“中国威胁论”;至1996、1997年的春夏,在美国的书报刊物中又掀起了这样的浪潮。但它是无法说服人的,也遭到中国方面的驳斥,现在已稍见颓势,但仍有影响。人们看到,在制止“中国...  相似文献   

7.
“中国威胁论”对我国周边环境的影响及有关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威胁论”是西方国家中的一些人一手炮制并大肆宣扬的一种谬论。这种谬论在我国周边地区国家中有一定的市场。由于社会制度的差异,地缘政治的变化,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及围绕南沙群岛的主权之争,我国周边地区一些国家对我国心存疑虑和戒心。这种状况对我国周边环境的影响是:1.美国继续在亚洲保持军事存在;2.对我国与周边国家发展政治经济关系产生不利影响;3,亚太地区出现“逆裁军”趋势;4.亚洲一些国家开展外交活动牵制我国;5.我国解决台湾问题的难度增大。为克服上述不利影响,我国应积极参加建立亚太地区安全机制的进程,增加国防建设的透明度,在处理与我周边国家的敏感问题上慎重行事,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一个和平稳定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8.
米尔斯海默的进攻性现实主义在当今国际关系学界占据着重要地位,在他的著作《大国政治的悲剧》一书中,米尔斯海默将权力作为大国政治的核心要素,认为在国际无政府状态下,国家追求权力最大化必将引发冲突和战争,酿成悲剧。进攻性现实主义的五个命题渗透出悲观主义的色彩,并提出正在走向强大的中国将对国际体系的和平与稳定造成威胁。该观点引发了一定程度的争议,也体现出进攻性现实主义的缺陷所在。在崛起的道路上,中国将永远走和平之路,而非战争的制造者。  相似文献   

9.
解析"中国威胁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明明 《理论前沿》2003,(21):18-22
"中国威胁论"是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而出台的,主要表述方式有经济威胁论、军事威胁论和文明冲突论等.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西方一些人士顽固坚持"冷战思维".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实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保持和发扬了中华民族崇尚和平的历史传统.铁的事实和中国的进一步发展将使"中国威胁论"不攻自破.  相似文献   

10.
当前人们的思想空前混乱,以"人性自私"论作为立论根据的资本主义五论广泛流行,在意识形态领域潜伏着资本主义和平演变的危险性。本文通过创立科学的人性论,破除抽象公私观陷阱,运用社会形态决定利益组织体系的规律,对"人性自私"论作出全面的剖析,从而对资本主义思潮的猖狂进攻作出回应。  相似文献   

11.
有学者提出苏马非马论,主张把批判苏联的马克思主义作为正本清源、返本开新的主旨。苏马非马是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原则性问题。对此论的错误之处,本文从《党章》的相关规定,从党中央对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和我国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实践的认识,以及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发展观等方面进行了辨析和澄清。  相似文献   

12.
最近几年,各种"中国威胁论"不断的出现,并且在一些国家和地区有一定的市场.中国通过举办2008年奥运会,能使自己的国际形象得到巨大的提升,使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优越性得到充分的体现.向世界展示,中国的崛起是和平的崛起,中国既不搞帝国主义的"霸权主义",也不会搞大国"沙文主义",我们是一个爱好和平的负责任的大国,而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就是一个绝佳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中国可以向世界展示国内的政治、经济、文化、外交、教育等一系列的新的形象,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中国威胁论"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从安全化角度对"中国威胁论"加以解读,可以说明美国的"中国威胁论"是一种对他者的安全化。美国对中国的安全化存在直接和间接两种方式。安全化理论的解读说明威胁可以只是语言上的存在,因而"中国威胁"其实是一种被刻意构建但却有着现实意义的政治神话。  相似文献   

14.
李登辉的“两国论”是分裂祖国、推进“台独”的政治本质大暴露。“两国论”与历史事实相悖、严重违背了国际法准则 ,违背海峡两岸同胞和平统一祖国的愿望。  相似文献   

15.
与西方殖民者的屠杀、奴役和抛弃不同,中国从一开始带到非洲的就是和平、文明和友谊。中国政府和人民对非洲的民族独立与和平发展给予了大力支持和无私援助。新世纪之初,中非确立了政治上平等互信、经济上合作共赢、文化上交流互鉴的新型战略伙伴关系,中非关系已成为当今世界国家间平等相待、真诚友好的典范,“中国殖民论”既没有历史依据,更不符合客观事实,完全是以一种过时的殖民主义思维来看待我国和非洲关系的发展,其目的无非是为了保护西方在非洲的既有利益,妄图阻碍中国在非洲影响的扩大,进而达到遏制中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约翰·米尔斯海默在2001年出版了著作《大国政治的悲剧》,提出了一种新的“进攻性现实主义”理论。其核心思想是美国要维持全球霸主地位,必须遏制中国的崛起。但是米尔斯海默的“进攻性现实主义”是一个完全脱离当代国际关系,特别是脱离中美关系现实的非现实主义理论,与全球化的趋势以及中美两国政府与人民合作共赢的共同愿望背道而驰。因为以国防恐怖主义以及核扩散为主要威胁的非传统安全问题对进攻性现实主义的权力与安全竞争观点提出了严峻挑战。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中美接触与合作的历史潮流不可逆转。  相似文献   

17.
"中国威胁论"的由来及其实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冷战结束以来,在西方舆论中,"中国威胁论"形成了一定的市场,并呈现进一步泛滥之势.那么,"中国威胁论"是怎样出笼的?西方鼓吹"中国威胁论"的动机何在?中国的发展是否会对世界构成威胁?本文将对此予以剖析.  相似文献   

18.
胡欣 《外交评论》2009,26(5):124-133
2009年5月,澳大利亚公布了新的国防白皮书。白皮书详细分析了澳大利亚的国防战略环境、军队建设和防务政策,向人们展示了澳大利亚的战略利益观。它也是新时期澳大利亚成为“富有创造力中等强国”这一目标在安全领域的集中体现。白皮书中明确表达了对中国军力发展的担忧,被一些媒体炒作为“中国威胁论”,因此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本文旨在通过分析这份白皮书,勾勒澳大利亚的战略利益认知与对安全环境的判断,并以此来揭示白皮书中包含的所谓“中国威胁论”的真相和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相似文献   

19.
"中国威胁论"是针对中国的崛起所发出的噪音,其实质就是要对中国"以压促变",对中国实行"西化"、"分化",离间中国同邻国的关系,从而维护西方的霸权地位。所以是"威胁中国",而不是"中国威胁"。为此,我们要对自己的国际角色准确定位,稳定周边,自主构建安全体系。  相似文献   

20.
不道德的、恶的法律究竟是不是法律?不同的法学流派的回答是不同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恶法和善法一样也是法律,即"恶法亦法"论;另一种观点认为恶法不是法律,只有善法才是法律,即"恶法非法"论.本文从分析"恶法亦法"的缺陷入手,旨在阐明"恶法亦法"的谬误,从而确立"恶法非法"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