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外高加索地区不仅具有重要的地缘战略价值,而且蕴藏有丰富的油气和矿产资源。"9.11"事件后,美国携北约进入该区域,俄美两国在该地区的地缘政治争夺加剧,其背后不乏出于控制里海能源和管道走向的战略考量。俄罗斯力求维持传统优势,力图获得对关键能源设施的控制权;美国则竭力重塑地区能源格局,将能源问题与国家安全、对外战略和地缘政治问题紧密地联系起来,试图打破俄罗斯对中亚能源的垄断。俄美两国针对外高加索地区的能源政策,以及两国间围绕油气运输路线所展开的外交博弈,表明俄美"管道外交"受更深层次的政治、经济与战略利益的驱使,必将对该地区形势、俄与美欧关系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里海盆地油气外运管网是大国地缘政治的焦点。里海周边国家的立场将取决于美国、俄罗斯、中国、欧盟等大国利益错综复杂的相互作用。大国通过博弈来争取自己的能源利益,但在里海法律地位没有完全确定的情况下,大国之间的博弈将更趋复杂化、政治化。  相似文献   

3.
土库曼斯坦为实现资源利益的最大化,一直努力实施其油气出口的多元化战略,但面临着诸多风险和挑战.在传统天然气消费市场,土库曼斯坦面临着伊朗在欧洲能源市场的强有力竞争,以及俄罗斯不再购买土天然气的挑战.而且,正在修建的塔彼(Turkmenistan-Afghanistan-Pakistan-India Gas Pipeline,TAPI)管线项目,以及讨论中的跨里海天然气管线讨论中的跨里海天然气管线(The Trans-Caspian Gas Pipeline,TCP)也面临着众多的风险.土库曼斯坦作为中国最大的天然气供应国,其未来油气管线的规划及可能的出口走向,将直接影响中国的能源战略布局和油气进口资源的战略部署,对中国在中亚地区建立油气能源安全战略体系和战略部署具有深远意义.中国应未雨绸缪,加强对里海地区能源地缘政治的研究,同时继续深化与土库曼斯坦的油气工业的合作力度,特别是油气上下游项目的合作力度.  相似文献   

4.
中亚地区地处欧亚大陆的“心脏地带”,这一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各种国际政治力量争夺的焦点。随着上个世纪90年代中亚—里海地区油气储量的探明,它再度成为各世界大国、地区国家及国际大石油公司竞相角逐的中心,各派势力在此的博弈更为紧张和激烈。其中,美俄是两个主要的竞争对手。在围绕里海是“湖”还是“海”、油气开采权及油气外运管道走向等问题上它们的争端颇为激烈。但鉴于双方互有优势以及国际势力的争相参与,俄美谁能成为中亚能源市场上的控股者仍然充满变数。  相似文献   

5.
2005年5月25日,一条连接里海和地中海的巴库-第比利斯-杰伊汉石油管道正式开通。该管线不仅是里海产油区直通地中海的首条输油动脉,而且还是美国主导的战略性工程,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巴杰管线"的修建必将对里海地区的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以及对中国和里海国家能源合作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6.
里海沿岸五国为维护各自的国家利益,在里海的法律地位和水域划分、油气勘探开采权、油气输出管道走向等三个问题上展开激烈的斗争,各国间利益冲突难以平衡.围绕里海能源之争,美俄之间的斗争将进一步加剧.  相似文献   

7.
超大型油田的发现、地缘政治的演化与国际石油市场高价位运行,使中亚-里海地区油气业的战略地位得以提升.有关国家在本地区既有激烈竞争,又必然要开展一些合作.外部力量在中亚-里海地区参与任何一个国家的油气业务,都只能在商业的基础上运营,无法垄断别国的油气资源.亚欧大陆中部的油气资源向东西两个方向分流、中亚-里海油气出口对象的多国化与油气外运管道的多向化,是一种历史趋势.海湾--中亚--东亚石油大陆桥已不仅是一种设想,而且是正在部分构建中的现实.  相似文献   

8.
俄、美、欧围绕中亚和里海地区油气资源的角逐使该地区成为全球能源争夺战中的战略热点。中亚和里海沿岸国家为谋取本国利益的最大化,积极开展多方位外交。大国在中亚的能源争夺战中谁都不能独占鳌头,而只能是竞争与合作并存。  相似文献   

9.
大国中亚能源博弈的新地缘政治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与中亚国家的能源合作是关系中国未来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中亚地区对于中国不仅有着重要的地缘政治意义,而且是中国实现油气来源“多元化”和能源输送“安全性”的战略重地。中国随着对进口能源依赖程度的不断提高,正确认识世界主要国家在中亚地区的能源合作与博弈,明确这些错综复杂的大国关系对中亚国家与我国能源合作前景的影响,对我国制订和实施切实可行的中亚能源战略有很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2001年“9·11”事件后,中亚地区的安全格局发生了一些变化。本文对相关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对内部的安全环境、外部的安全影响作了分析。着重论述中亚地区地缘政治形势在近期的走向、地区安全问题的表现以及克服安全威胁的现实出路。打击“三股势力”和反恐在中亚固然任重道远,但对于地区安全更深一层的因素,比如地缘政治和国内政治的问题,社会经济领域的弱点,地区内跨国合作的紧迫性,同样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