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卢新亮 《学理论》2012,(23):160-161
不论从怎样的意义上看,作为20世纪人类科技与文化创造中最引人瞩目的存在,影视文化对人类生活所产生的影响不可低估。在影视文化论的视阈下,选择当代影坛人气最高也最具有商业价值的类型《007》进行解码,除了有益于理解电影文本自身,我们还将得到电影之外的一些东西。  相似文献   

2.
杨越 《瞭望》2000,(48)
虽然“面对市场”自90年代中后期已经成为中国电影人的口号,但中国电影至今仍在市场边缘徘徊中国电影票房价值低.原因主要在于民族电影品牌还没有建立起来明星绝非卖座的先决条件,顺应大众的社会心理,摸准观众的欣赏心理,是抢占市场的制胜法宝中国电影将迎来高科技时代 国产电影正离我们今天的生活 越来越远。 尽管世纪之交的中国电影仍一往情深地创造着与当代中国人生活形态、生存状态、情感方式或多或少相关联的现代视觉神话,并由此出现了1999年中国电影创作的一个新热潮,生产了一批优秀影片,但是市场却没有出现与之相应的…  相似文献   

3.
微电影是以电影的艺术特征和完整的意义表达为文本特征,以"微"内容为文本时长,以网络接受终端为主要传播平台的视像文本。相对于电影,微电影具有公共性与个体性、文化性与艺术性、产业性与社会性相结合的特征;从社会化媒体的维度看,场景性、交互性和圈层性是微电影在传播上的主要特征。微电影首要的监管目的,是引导多元生产主体不断创作高质量的新作品。从规范性上说,既需系统性重视技术应用在微电影监管上的重要性,也有必要在法律控制上进一步强化框架立法的作用,尤其要重视规则内化而实现自我控制在规制上的根本性作用。  相似文献   

4.
朱孔阳  王辉 《学理论》2010,(10):166-167
电影《罗生门》是根据小说《莽从中》改编而成,但导演黑泽明试图表达的价值意识形态与小说作者芥川龙之介大相径庭,因此以叙事学角度探讨两个文本的差异何以形成。  相似文献   

5.
只要对“文革”十年造成的文化断裂还有点记忆,面对上升时期(1976—1986)电影取得的成就,人们就不能不激动。十年摄制近千部影片。标志着中国电影新的发展水平的优秀之作,从不同侧面反映、表现了我们时代的社会生活和人民的精神风貌,一批光彩照人的银幕形象走进千百万观众的心灵。至于电影观念的进步、电影结构和电影语言的拓展、电影形态的丰富,不仅与那“百花凋残,万马齐喑”的十年不可同日而语,也是“文革”以前的年代所不能比拟的。今天电影艺术已成为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们精神境界的提高产生重要的影响。最近,上海《文汇报》和《中国电影时报》举办的“新时期十年电影奖”得到了电影界人士和广大读者、观众的广泛而热烈的支持。  相似文献   

6.
姚雪 《学理论》2014,(6):156-157
父亲是家庭中的重要角色,有着坚实的历史及现实文化根基。主要将马基德·马吉迪早期的儿童电影《手足情深》、《父亲》、《天堂的孩子》、《天堂的颜色》作为研究文本,从文化、心理入手,对影片中的父亲角色做重点研究分析,探索马基德儿童电影中的成人形象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7.
周思明同志的文学批评专著<解构与重构>是一部厚重扎实的学术著作.收入本书的文艺批评文章分两类:一为理论文本批评,其中又细分为理论批评,小说批评,散文批评,纪实文学批评,诗歌批评等.另一为影视剧批评,其中又细分为影视理论批评,电影批评,电视剧批评,话剧批评等.两者的融合,构成了对文本和影视的双重批评.  相似文献   

8.
陈海红 《学理论》2011,(13):222-223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个过程重在对话,有了对话,文本便有了生命力;有了对话,学生才能收获自己的心灵体验。在阅读教学中,老师营造氛围,穿针走线,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理性思考与审视,强调阅读教学要关注学生的生命体验,不仅是情感教育的需要,也是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学理论》2013,(30)
电影《白鹿原》以其独特的视觉逻辑延续了第五代导演的民俗电影特征,并表现出强烈的市场意识。尽管影片的文化定位较模糊,但导演的批判意识仍试图使影片彰显精英文本色彩。当下的全球化消费语境令人不得不深入思考影片的价值取向及其实际的表达效果。  相似文献   

10.
张劲松 《学理论》2010,(21):168-169
在电影艺术的研究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冲突”和“悬念”在电影的拍摄中、情节的处理中,一直是导演们增强电影故事性、吸引观众的有效途径。“冲突”:设置好各种矛盾冲突是影视作品情节的基础。影视文学或作品情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是社会生活中矛盾冲突的生动性和丰富性的艺术体现。“悬念”:一方面,迎合了受众的好奇心理,吸引住受众的注意;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引导着受众对事件的后续发展关注的角度和思考的深度。  相似文献   

11.
赵皓 《学理论》2014,(2):129-130
文化研究认为文化是"日常的",它关注的是所有人"生活的全部形式",既包括主流文化又包括亚文化。以公路电影的原型《逍遥骑士》为例,通过分析公路电影的主人公如何在"旅程"中改变,探讨公路电影的叙事规律,并探究亚文化与主导文化之间颠覆与妥协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15,(29)
前置作业是"学·导·用"课堂教学有效开展的载体,包含文本性的前置作业和拓展性的前置作业。设置文本性前置作业时应从有利于形成学生的实践活动,有利于文本的深入解读及有利于言语形式的学习等方面考虑。设置拓展性前置作业时应注意联系生活,结合文本人物形象,从语言品味与表达处拓展延伸。  相似文献   

13.
优秀影片一定能赢得市场谈电影评奖●本刊记者杨朝岭0年代,电影百花奖、金鸡奖,在我国曾是十分引人注目的文化新闻。这与当时观众热心参与投票紧密相联,更与当时电影是最为普及的艺术形式有关。那时观众最高年份,全国城乡达290多亿人次。自90年代以来,人们对各...  相似文献   

14.
电影是各种视听艺术中为青年最喜爱的一种艺术形式。前不久,我们以“在电影、电视、话剧、京剧等十三种视听艺术中,你最爱看那几种?”为题,对四百多名青年进行了书面意见征询,结果表明,有百分之九十的青年最爱看电影。可见,看电影已成了当代青年业余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电影对青年的思想、行为也产生了很大影响,电影中的许多人物成为  相似文献   

15.
1980年出台的《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2016年出台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是极其重要的两部党内法规。这两部准则在对党的历史使命的认识、党内政治生活目标的定位、党建基本内容的丰富和党内法规文本的建构上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从对历史使命的认识到具体目标的确立、从核心内容的展现到具体内容的铺陈、从文本的架构到语言风格的选择,二者都体现了继承性与创新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6.
近三十年来中国文化在很多方面都有不小的进步,也产生了一些优秀作品。最近几年,文化体制改革已初有成果,电影、出版、创意产业的步子更大一点。但是,由于我对文化的定义是精神价值、生活方式、集体人格,因此不想把论述停留在现象层面。  相似文献   

17.
我们即将步入二十一世纪,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到来,大众传媒对人们的社会政治经济生活发生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如何充分利用和发挥大众传媒优势,做好新形势下的宣传思想工作,引导人们正确认识现实生活中的热点、难点和疑点问题,是值得广大思想政治工作者深入研究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大众传媒是指面向广大受众的传播媒体,包括广播、电视、图书、报刊、音像制品以及与高科技紧密结合的新兴传播媒介。大众传媒与现代人们生活密不可分。据北京市最近一项抽样统计,市民业余时间用在看电视、看书、看电影和参加多媒体网的达洲见以上…  相似文献   

18.
国产电影:了解自己了解世界●李永全大文化圈·32·我国电影业在改革大潮中做过多种积极探索与尝试,与此同时,好莱坞电影、欧洲电影、亚洲电影无不千方百计要挤进我们的电影市场,国内电影观众人次在大幅度下滑……。现状表明,国产电影在空前的挑战面前尚未真正闯出...  相似文献   

19.
今年5月1日,我国首次推行电影审查、发行和放映分级制度。从而结束了我国电影不分题材风格样式、画面音响等表现手法,在观赏者面前“一律平等”的状况。专家们认为,这一思想文化领域的重要立法,标志着我国电影创作生产、发行放映与市场管理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对于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加强对青少年的文化道德教育,将起着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分级制”的成因 近年来,我国电影在改革大潮的推动下有了较快发展,题材领域  相似文献   

20.
田义 《学理论》2013,(24):177-178
张爱玲,中国20世纪文坛上的天才作家,犹如寂静夜空中滑落的流星,璀璨夺目,光彩照人。张爱玲的作品在美的背后,潜藏着无尽的感伤。感伤的根源在于张爱玲无意识中形成的"家"情结,这种"家"情结影响到张爱玲的文学创作风格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