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夏吉生 《亚非纵横》2005,(2):27-32,80
亚非经贸合作指亚非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和贸易合作,内容包括贸易、投资、援助、人才培训、技术交流等诸多方面。它在南南合作中具有重要地位,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中非经贸合作在传统友谊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真正贯彻了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有利于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共同权益,是亚非经贸合作和整个南南合作的典范。亚非经贸合作正在中国、印度、韩国、马来西亚、越南等国和非洲国家之间广泛开展,体现了南南合作的新成就,也为南南合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2.
5月28—30日,“非洲发展东京国际会议”(TICAD)第四次会议在日本的横滨市召开,共有52个非洲国家的代表应邀与会,其中包括40位非洲的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此外,日本还诚邀55个国际机构、22个捐助国、12个亚洲国家和16个非洲区域组织的代表参加此次主题为“努力打造充满活力的非洲——希望与机遇的大陆”的日非峰会。TICAD始于1993年,每五年在日本举行一次,  相似文献   

3.
1955年4月18日,亚非29个国家的领导人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召开了亚非会议(亦称“万隆会议”),这是历史上第一次由亚非国家自行发起并召开、讨论有关亚非各国重大政治和经济问题的国际会议。2005年4月20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合作局、西亚非洲研究所和中国亚非学会共同主办的“纪念亚非会议召开50周年暨中国与亚非亚非国家关系回顾及前瞻研讨会”在北京华侨大厦举行。来自中联部、外交部、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党校、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和国内10多所高等院校,以及近20个亚非国家驻华使馆的使节共100余位代表与会。外交部原副部长杨福昌等10位与会代表发表了演讲,大家围绕下列3个议题进行了热烈研讨。(一)关于亚非会议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南非共和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庆祝大会于1998年1月14日在北京隆重举行。这次大会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亚非发展研究所、中国亚非发展交流协会和南非南中贸易促进会联合主办;北京大学亚非所、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洲所、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外经贸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中共中央党校世界政党研究中心、中国非洲问题研究会、中国非洲史学会、《红荔报》和外经贸部中国国际经济合作杂志社等单位协办。南非  相似文献   

5.
陈枫 《亚非纵横》2002,(3):34-37
亚欧会议是由10个亚洲国家和欧盟15国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以及欧盟委员会主席参加的一种非机制化的非正式政府间论坛。这10个亚洲国家是印尼、泰国、新加坡、越南、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原东盟7国)和中、日、韩3国。除首脑会议以外,还有成员国外长和欧盟委会员负责外交事务的两名委员组成的外长会议、经济、财政和科技等部长会议,高官会议(SOM)、高官贸易和投资会议(SOUTI)及其他后续行动。首脑会议每两年举行一次,1997首届亚欧外长会议召开,此后每两年举行一次(2001年起改为每年一次),其他部长级会议等则定期和不定期举行。  相似文献   

6.
东亚合作目前主要包括东盟10国、东北亚中日韩3国、东盟与中日韩(10+3),东盟分别与中、日、韩之间的合作(10+1),其中10+3合作是东亚合作的核心部分。1997年以来,10+3合作共举行了4次首脑非正式会议、3次部长级会议、3次副部长级会议和1次高官会议;确定了东亚合作的重点为经贸投资、货币金融、科技发展、人力资源开发、政治安全和跨国问题等8个领域;签定了双边货币互换协定等合作协议,决定在管制金融活动  相似文献   

7.
中非合作论坛机制建立以来,双方在投资、贸易、基础设施、农业和减贫等领域的合作已取得显著成就。中非合作已经成为南南合作的典范,为发展有效性提供了新框架和新方法。经合组织(OECD)国家的发展援助,是一种过程驱动型发展合作方式,更加注重受援国的良治、问责、透明、参与等西方式民主政治过程,相对忽视了受援国本身的发展。这种发展援助未能使非洲国家成功实现减贫,其有效性倍受质疑。中非合作注重"双赢",主要靠投资和贸易这两种市场导向的方式与援助相结合,带动非洲本土经济增长,因而是一种增长驱动型发展合作方式,也是提高发展有效性的新方式。未来的国际发展合作应该更加多元和包容,因而不能将中非合作纳入OECD发展合作框架。  相似文献   

8.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这些新兴国家为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干涉,希望召开一次广泛的推动亚非国家的团结和合作的会议,以建立平等的国家关系,促进世界和平。1954年4月28日至5月2日,印尼、缅甸、锡兰(今斯里兰卡)、印度、巴基斯坦五国总理在锡兰首都科隆坡举行会议,讨论了召开亚非会议的问题。中国虽然不是亚非会议的发起国,但从一开始就积极支持会议的召开,并为此做出了自己的努力。1954年6月,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在两国总理的《联合声明》中,将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两国关系的准则。  相似文献   

9.
在新形势下,中国与非洲国家为应对国际形势的变化,特别是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加强磋商与合作,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中国和非洲友好国家共同倡议召开中非合作论坛--北京2000年部长级会议.中非合作论坛机制的创立对中非加强合作具有深远和重大的意义.会后3年多来,中非双方后续行动取得了显著成果.2003年12月15~16日,中非合作论坛第2届部长级会议首次在非洲大陆举行.会议以务实合作的精神,审议通过了<中非合作论坛--亚的斯亚贝巴行动计划(2004~2006)>,对今后3年中非合作做出了规划和部署.有理由相信,通过双方密切合作,必将掀起中非友好合作的新热潮.  相似文献   

10.
2006年9月,中国-葡语国家经贸合作论坛第二届部长级会议在澳门举行;同年,也是中国与非洲国家开启外交关系50周年。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国内相关研究学者撰写了有关亚非葡语国家的研究文章,并结集出版《亚非葡语国家发展研究》一书。本书由北京大学非洲研究中心秘书长李保平教授、  相似文献   

11.
土耳其-非洲峰会是继2008年日本、印度、韩国与非洲举行峰会之后,叉一个非洲大陆以外的国家与非洲举行的峰会,是土非有效合作的新起点。土耳其希望通过加强土非关系实现经济的复苏和发展,谋求非洲在其竞选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和在库尔德问题上的支持立场,并为自己加入欧盟创造条件。土非峰会发表了主张建立双方长期持久伙伴关系的《伊斯坦布尔宣言》,成功构筑了合作平台,土非合作前景光明。  相似文献   

12.
<正>8月19日,中国—亚非合作中心成立仪式在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举行。外交部亚洲事务大使肖千、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苏格出席仪式并致辞。中国—亚非合作中心是为落实2015年4月习近平主席在印尼出席亚非领导人会议时发表的倡议而成立,旨在加强新形势下亚非国家团结合作,推进南南合作和南北对话。  相似文献   

13.
《海内与海外》2011,(4):79-79
中国侨联乔卫副主席出席第十五届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暨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4月4日至7日,乔卫副主席代表中国侨联出席了在陕西省举行的第十五届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开幕式、辛卯(2011)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和第二届东西部合作论坛,会见参加活动的部分海外侨胞代表,  相似文献   

14.
商会瞭望     
中国侨联乔卫副主席出席第十五届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暨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4月4日至7日,乔卫副主席代表中国侨联出席了在陕西省举行的第十五届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开幕式、辛卯(2011)  相似文献   

15.
2005年中非经贸合作稳步发展.双方贸易快速增长,结构不断优化;中国对非洲的投资和承包劳务发展迅速;中国对非洲的援助规模不断扩大;多、双边合作机制进一步加强.当前中非经贸合作发展存在诸多有利因素,但也面临外部竞争加剧、内部贸易摩擦不断等不利因素,需要中非双方给予重视.2005年9月,胡锦涛主席提出了5项旨在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同其他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的重要措施;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暨第三届部长级会议将在2006年召开,这都将进一步巩固和促进中非友好关系,推动中非经贸合作健康、稳定和快速的发展.展望2006年,中非经贸合作将在现有良好合作基础上向更深层次、更宽领域和更高水平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一 2009年,是落实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议程的最后一年,也是中非教育合作跃上新台阶的关键一年.5月25日,"教育部第七次对发展中国家教育援外工作会议"在浙江师范大学隆重举行.这次会议旨在全面总结近年来中国对非洲教育援助、人才培训、非洲研究工作的成就与经验,探讨在新形势下援助非洲工作的新举措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2005年7月在昆明召开的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第二次领导人会议通过的《领导人宣言》,批准了《大湄公河次区域(GMS)贸易投资便利化战略行动框架》(以下简称《行动框架》),并要求切实执行。该《行动框架》确定了海关制度、检验检疫措施、贸易物流和商务人员流动四个优先合作领域,是指导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未来10年发展的重要纲领性文件,标志着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由此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为总体掌握目前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参与GMS合作的现状,衡量中国现状与《行动框架》之间的差距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中国在未来5~10年实…  相似文献   

18.
美国和非洲之间的科技交往肇始于1949年美国杜鲁门政府出台的《第四点计划》(Point Four Program,即《技术援助和开发落后地区的计划》)。美国政府对非科技合作的政府机构包括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美国贸易发展署(USTDA)、千年挑战公司(MCC)、海外私人投资公司(OPIC)、美国进出口银行(EXIMBANK)等,其中美国贸易发展署对非洲的科技合作方式独具特色。该机构并非单方  相似文献   

19.
今年是欧非关系发生重要变化的一年。继4月3日在埃及首都开罗举行首届欧非首脑会议之后,6月23日欧盟和以非洲国家占多数的非加太国家集团(由非洲、加勒比和太平洋地区国家组成)在贝宁首都科托努又签署了新的贸易和援助协定《科托努协定》。取代已执行了25年之久的《洛美协定》,这反映出双方在探寻政治、经贸、社会发展以及安全和防卫等领域的地区合作方式,其目的是建设一种面向21世纪的战略伙伴关系。  相似文献   

20.
3月1日~4日,中国非洲史研究会“非洲国家独立以来的政治发展”学术讨论会在苏州大学举行。6 0余名与会者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等近30家单位。会议有3个专题报告,分别是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亚非处薛彦青处长的《中非教育合作现状与思考》、北京大学陆庭恩教授的《独立以来非洲政治发展的几点看法》和外交部非洲司卢沙野副司长关于《非洲形势与中非关系》的报告。与会者围绕会议题,踊跃发言,各抒己见。一政治发展是个宏大的命题,本次学术讨论会主要集中在非洲政治发展的内涵、非洲独立以来政治发展的阶段、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