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代桂林廉政文化的养成受到桂林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和桂林士人的人文心理因素的双重影响,并因此呈现出丰富的内涵,可以概括为崇尚为官清廉敢言、追求道为士范和注重社会功用、树立良好家风教化两个层面。桂林廉政文化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同时也给中原文化带来新的风气,是中华廉政文化生态圈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桂林历史文化可分为政治文化、教育文化、山水文化和宗教文化四种类型.这些历史文化并不仅仅作为一种历史遗迹而存在,它更是作为一种活的文化积淀在桂林的城市性格之中.桂林的历史文化证明它早已完成了其文化上的中原化进程.如今,全球化的时代和桂林的特殊性使之开始出现国际化的文化转型.  相似文献   

3.
论中原文化及其精神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杨翰卿 《学习论坛》2004,20(10):67-71
中原文化包括厚重的历史文化、多元的理论文化、辉煌的三代文化 ,蕴涵着丰富的积极文化精神。总结和挖掘中原文化及其所蕴涵的文化精神 ,是有效利用河南丰厚文化资源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实现中原崛起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4.
《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发展规划纲要》是桂林市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建设"美丽桂林"的基本路径与行动指南。本文追溯历史、求证现实,论述"国际旅游胜地"与区域性文化旅游中心城市的地位与定位之间规律性必然联系,以"双子星"区域文化发展模式提升桂林的城市地位,复兴以桂林学术文化为核心价值的桂学,使桂林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旅游文化的领航者与区域性文化中心以及国际交流的平台。  相似文献   

5.
"少林文化"是中原文化的表现形态之一。"少林文化"对中原文化的传承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吸收了儒家思想的"仁爱"、刚健等观念;二是吸收了道家思想的"天人合一"、刚柔并济等观念;三是吸收了禅宗的"顿悟"等观念。但是,"少林文化"不仅仅以其兼容并包的方式传承着中原文化,同时又创新了中原文化,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形成了极富特色的"少林文化"大产业链,这也大大丰富了中原文化的内涵。这既体现了"少林文化"作为文化事业的一面,也体现了其作为文化产业的一面。  相似文献   

6.
郭桂玲 《学习论坛》2012,(10):57-60
2011年10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河南要打造成"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随后,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又提出"文化强国"战略,这充分说明了文化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极端重要性。中原地区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中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河南的独特优势。我们一定要了解中原文化,弘扬和创新中原文化,以夯实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文化根基。  相似文献   

7.
廉政文化是桂林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一个独特的文化符号、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它深刻的思想性、独特的艺术性和鲜明的现实性彰显其社会价值,是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桂林廉政建设,打造桂林"廉甲天下"城市形象的重要思想来源和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8.
桂林确立"文化立市"战略是正确决策,把文化产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来发展是实现这个战略的必然选择,它既能使桂林丰富的文化资源优势得以展现,更是桂林突破经济围城困局的破解良策。只要坚定方向,科学规划,立足自身优势,扶持好文化旅游等重点产业的发展,突破发展中的障碍,巧借外力实现区域合作,桂林一定会走向繁荣。  相似文献   

9.
以"西南会府"桂林为中心的广西古官道体系,连通着岭南走廊与苗疆走廊,是中央王朝管控西南边疆的重要通道,同时也是地缘政治的产物,作为国际通道维系着"西洋"诸国与中国的"朝贡关系"。桂林省城古官道体系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文化景象,其内涵可以为桂林文化研究提供一个新视角,其厚重的历史脚印可为桂林的旅游开发与经济发展战略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古代桂林山水诗歌蕴含着丰富的儒道思想,审美情趣和审美心态表现出明显的"中原化"山水意识。桂林的秀水明山不仅让诗人们找到了安顿失意人生、诗意栖居的理想家园,而且让他们从中感悟哲理,延伸出对人生与社会的深刻思考。  相似文献   

11.
王正功<桂林山水甲天下>一诗表达了三重含义一是自然层面的桂林山水甲天下,二是人文层面的桂林人物固难俦,三是山水与人才之间有一种天人感应的对应关系.因此此诗是一首人才赞美诗.王正功的人才理想是国家级人才理想,由于桂林早已完成了文化上的中原化进程并已经开始了国际化进程,所以今天桂林的人才理想是造就世界级人才,桂林应该有一个将自己建设成大学城、教育城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薛瑞泽 《学习论坛》2012,(10):61-63
"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提升了中原经济区的文化品位,使中原经济区建设有了长久发展的文化支撑,同时也提升了河南人的精神风貌,对华夏文明在新的时代以更加丰富的内容展现在世人面前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对传统历史文化的挖掘中,应当把握关键的突破点与着力点,让中原文化更加精彩的内容展现出来。  相似文献   

13.
张羽琼 《当代贵州》2013,(17):62-63
自中原文化进入贵州以后,以儒学为核心内容的形式化教育与少数民族原始形态教育的碰撞、交流与融合就一直成为贵州教育发展的主线。贵州建省六百年来,中原大传统文化与区域小传统文化碰撞交融,儒学教育与少数民族原始形态教育并行发展,构成了贵州教育多元发展的区域特色。  相似文献   

14.
灵渠·桂柳运河折射出历史、社会、自然、美学、宗教、哲学等文化,灵渠·桂柳运河的研究、保护及开发,关乎桂林国际旅游胜地生态文化旅游的融合发展。桂林自古以来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城市。开发利用灵渠·桂柳运河文化,主动融入和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可裂变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效应。  相似文献   

15.
桂林要在2020年实现基本建成国际旅游胜地的宏伟目标,城市形象建设至关重要。桂林具有独特的天然景观和丰富的历史文化,但在整个城市形象的建设方面尚存在诸多不足,如对城市形象建设重视不够、参与力量不足、建筑风貌缺乏地方特色、城市形象推介手段单一、市民素质不高等。要加强桂林城市形象建设就必须建立健全其管理机构,加大经费投入,保护开发好文化资源,加大环境整治力度,多渠道加大传播手段,以此来加快城市形象建设,实现桂林"两个建成"目标。  相似文献   

16.
旅游文化是解决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最佳结合和科学发展的关键点,也是旅游与文化结合的最佳切入点。加强桂林旅游文化建设研究,对推进桂林旅游文化建设,提升桂林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促进桂林旅游科学发展,具有战略性意义。桂林旅游文化建设必须“自觉”解决旅游本质、旅游与文化的关系等基本认识问题,高度重视桂林旅游文化的核心思想,严格遵循“尊重自然生态,尊重历史文脉;重视现代科技,重视环境美学;面向普通百姓,面向未来发展”的城市建设和产业发展理念。  相似文献   

17.
抗战时期,桂林文化城名重一时,广东与桂林文化城的渊源很深,影响了桂林文化城的形成、发展,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桂林文化城赖以形成的政治环境与广东有不解之缘,突出表现在广东党组织所领导的文化大营救将众多文化人抢救到桂林;二、战时,许多文化人、文化团体在粤桂之间颠沛流离,从上海到广州,从广州到桂林,从桂林到香港,又从香港经广东折返桂林,坚持文化抗战;三、广东的文化人、文化团体在桂林活动,为桂林文化城的创建增添了光彩。  相似文献   

18.
抗战时期,桂林出现大量文化团体,这与桂林独特的地理环境、社会环境、政策环境等密切相关。国民党当局对桂林文化界有扶持、鼓励的一面,也有限制、打击的一面,为文化界开展活动制造了障碍。桂系当局对“文化城”的社团大体上持鼓励、支持态度,但在有些情况下也会加以限制、打击。中国共产党为桂林“文化城”的社团提供了良好的活动空间和坚强可靠的领导。中国共产党对桂林抗战文化运动的领导,主要表现在政治思想引导、方针政策贯彻和组织机构建立等方面。另外,桂林文化团体的物质条件极为匮乏,安全环境十分恶劣。  相似文献   

19.
触摸夜郎魂     
夜郎文化是中华民族光辉历史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的时间之久,影响之大,值得贵州人为之骄傲。中华文化是多元的,当汉文化在中原兴起时,边疆地区也出现多种民族文化,夜郎则是“西南夷”文化的代表。所谓“西南夷”,  相似文献   

20.
中原文化具有根源性、神圣性、传承性和丰富性等显著特征。中原文化的整体思维方式打造了中华民族思维方式的根基,中原文化价值体系是中华文化、民族精神的精髓,而且中原文化携手周边文化共同繁荣。在中国封建社会里,中原文化拥有强势的话语权,尽管中原文化与各地域文化、少数民族文化共同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但是,中原文化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极为深广。因此,在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具有普世价值的中原文化充当主体,能获得最广泛的认同。在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中原文化理应发挥核心与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