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代社会利益关系急剧分化,矛盾和纠纷增加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没有完善的纠纷解决机制必定影响社会和谐的实现.目前主要的行政纠纷解决机制有行政诉讼、行政复议、行政调解以及信访等形式.作为公民权利救济和行政纠纷化解的一种重要机制--行政复议制度在我国的建立将近10年,2007年<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的生效实施,使我国现行的复议制度得以进一步完善.但是,行政复议制在实践中也暴露出一些不足,这些制度上的缺陷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作用的发挥.  相似文献   

2.
行政复议制度是与行政诉讼制度并行的行政争议解决机制。随着行政诉讼法的修改,与之配套的行政复议法修订工作也应列入议程。在修订过程中,应当以加大复议纠错力度、充分发挥行政复议作为解决行政争议主渠道的作用为目标定位,以坚持行政复议的行政性、便利性、前置性、主动性为基本要求,同时在与行政诉讼的衔接上体现司法审查对行政复议决定的司法谦抑。具体的修改内容可包括:拓宽行政复议受案范围;完善复议审查重点,一次性回应申请人实质诉求;赋予复议机关更大的暂缓执行原行政行为的决定权;扩大复议调解的范围;坚持复议机关作被告监督机制,确保修法相统一;坚持司法审查行政复议决定的“卷宗审查主义”;赋予复议机关更大的复议变更权,着眼于一次性解决行政争议。  相似文献   

3.
2012年,广西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在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工作中坚持依法行政、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在解决行政争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畅通行政复议渠道,规范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提高办案水平,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取得了新成效。  相似文献   

4.
行政复议作为一项与行政诉讼相衔接的用以解决行政争议的法律制度,在行政法律关系中,占据着重要位置。行政复议同行政诉讼都是解决行政争议的主要手段。两者如何衔接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国家当前面临着各种必须及时依法解决的社会矛盾。本文提出了以建立科学、有人权关怀、切实可行的法律政策为目标,修改现行法律和政策,制定化解社会矛盾亟需的法律和政策并使之成为体系;修改法律强化行政诉讼和国家赔偿制度解决社会矛盾的功能;政府机构作出影响被管理者权利的行政决定前实行“听证”制度;在中央和省级设立“委员会”审查现行法律法规提出修改方案;设立国家信访复议局强化行政复议工作;将近期内提高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案件的数量和升幅作为行政和司法政策。  相似文献   

6.
行政协议争议已经可以通过行政诉讼的救济渠道予以解决,但在行政复议领域绝大多数行政协议争议还未被纳入受案范围,这一方面影响了行政相对人的救济权益,另一方面造成了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衔接机制的不畅。目前,正值《行政复议法》修改之际,是否应当将行政协议争议纳入《行政复议法》的受案范围,可从正当性、必要性、可行性三个方面予以论证分析,证成行政协议争议应被纳入《行政复议法》的受案范围,从而消弭其未被纳入行政复议受案范围所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2014年国家信访局和广东省对信访制度进行新一轮的完善和细化,明确剔除了实践中的权利救济功能。实践中信访主要是权利救济型信访案件,而此次的一系列完善措施对权利救济型信访并没有提供有效的途径。我国信访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利用率太低,提高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利用率能够迅速的缓解信访压力,因此有必要加强信访和行政复议的效衔接,改进行政诉讼审判制度。  相似文献   

8.
公共参与是社会各种群体和组织通过一定渠道和方式参与政府管理和公共治理的过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必然要求公共参与的有序化、高效化和制度化;而公共参与机制的完善,也必然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科学化和民主化。本文基于上海X区社会实践中公共参与活动的中观考察,分析多元主体下实现社会良善治理、通过协商达致最大共识的途径和方式。  相似文献   

9.
在理论上与司法实践中,关于何种类型的行政协议可以作为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争议颇多。这些争议主要表现在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就行政协议是否为受案范围的冲突以及行政诉讼中行政协议受案范围类型的争论。形成这些争议的原因主要有行政协议界定困难、难以完全摆脱路径依赖以及审判理念不统一。为此,解决争议的方案有: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就行政协议受案范围保持相对一致性;总结司法实践中的审判经验,逐步明确行政协议受案范围的类型。  相似文献   

10.
在法治政府的建设卓有成效的时期,能否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进程,就需要透彻理解法治国家的内涵,依法行政不仅要围绕行政立法、行政执法和执法监督,更要注重建构防范、化解社会矛盾的机制。行政管理活动中失当行政行为引发行政纠纷时,行政复议、行政诉讼、信访及行政投诉举报等救济方式是否能构成常规的、制度化的纠纷解决渠道,需要重新梳理整合救济手段,构建适当有效的救济机制,这样才能有效地监督行政行为,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私权。  相似文献   

11.
行政诉讼的发展作为中国特色社会法治道路发展的缩影,见证了我国"人治—法制"、"法制—法治"、"法治国家—法治政府"的历史性跨越。行政诉讼是公民表达自己诉求和寻求救济的有效方式,有利于推动法治政府建设,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我国的行政诉讼法律制度不断回应人民群众对公权力的新要求,在行政司法实践中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强化行政诉讼解决纠纷的功能、完善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2.
依法化解社会矛盾的总体思路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当前面临着各种必须及时依法解决的社会矛盾。参照国外解决社会矛盾的体制,建设高质量法律体系,提高解决社会矛盾的制度化含量,将提升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案件总量作为政府和法院的工作目标, 坚持解决社会矛盾的机构设置和运作的公正与效率的原则,在各级政府决定前实行“听证”制度,设立国家信访复议局强化行政复议工作,强化行政诉讼和国家赔偿制度解决社会矛盾的功能等,必将对依法有效化解社会矛盾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出了一项新课题,即如何实现地方治理的现代化。地方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实现地方治理现代化,能够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有力保障。政党协商与地方治理目标是十分契合的,政党协商有利于利益表达和信息交流;有利于决策公开和社会监督;有利于规范公民的政治参与;有利于规范政治权力的运行;有利于培育良好的公民政治素养,有效克服地方治理困境。为促进地方治理现代化,必须加强政党协商,增强协商意识,完善体制机制,提升协商能力。  相似文献   

14.
信访是彰显权力主体与权利主体之间的一种交往理性,是公众对政府能力信赖与期待的策略选择,反映了一定时期社会冲突的指数。随着服务行政理念的兴起和行政法治的深入推进,传统的压制型信访治理模式呈现维稳与维权的两难困境,公众的权利保障与利益诉求表达机制难以得到平等的维护与回应,已不适应现代国家的民主法治理念。要实现基层信访工作的实效性,就要革新治理模式,寻求维权与维稳的平衡点,建构以平等协商、参与回应为核心的回应型治理模式。健全信息公开制度,完善利益诉求表达机制,并引入第三方协同参与治理,为基层民众提供维护自身权益的有效机制,实现治理模式由压制型向回应型转变,由传统管理向现代治理迈进。  相似文献   

15.
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受到行政行为的侵害时,可以通过两条途径来得到救济:行政途径和司法途径。行政途径即行政复议,司法途径即行政诉讼。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既有本质的区别又有密切的联系,且在解决行政争议上各具优势。两种制度建立的终极目的,都是为了保障公民权利免受行政主体的侵害,从而在根本上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因此,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构成了一个相互衔接的法律程序。  相似文献   

16.
行政复议分流了部分行政争议,纠正了部分违法行政行为,但行政复议往往由于解决争议的能力有限而使纠纷继续进入诉讼,由于纠错的功能未充分实现而导致监督不到位.行政复议对行政诉讼的负面影响既有制度设计上的原因,也有来自实践层面的消极因素.要构建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和谐关系,行政复议的定位就应以解决纠纷为主要目标,而将监督行政和救济权利作为次要目的;在复议决定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的情况下,就应将原机关作为被告,复议机关作为第三人;行政复议须部分地采纳言辞审理原则,在复议决定对申请人或其他人可能不利的情况下,就应当听证或开庭;还应设置行政复议委员会以作为独立的行政复议机关.  相似文献   

17.
行政复议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特定行政机关提出行政复议申请,由受理该申请的行政机关对原具体行政行为依法进行审查并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活动。行政诉讼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法院提起诉讼,由法院对原具体行政行为依法进行审理并作出判决的活动。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在解决行政争议过程中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通过探讨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制度的衔接问题,旨在进一步处理好行政救济和司法救济的衔接关系。  相似文献   

18.
行政诉讼与行政复议作为解决行政争议和维护相对人合法权益的法律制度,既有许多相同点,又有很多不同之处,二者在互动发展中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然而由于制度设计与实践操作中的诸多原因,行政诉讼与行政复议制度脱节严重,影响了相对人的权益保护和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文章从制度设计与实践操作层面详细论述了二者脱节的具体原因。  相似文献   

19.
行政复议委员会:行政复议困局的突破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行政复议作为一种解决行政争议的救济途径,其公信力问题在实践中陷入了困境.行政复议委员会审议机制的尝试,使行政复议制度得以重生,成为行政复议体制与机制改革的突破口,行政复议将发挥解决行政争议的主渠道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有权利必有救济,无救济即无权利,现有救济手段无论是行政复议还是行政诉讼,对国家秘密的争议解决皆存在不足.因此,有必要完善国家秘密的说明理由制度,强化公开指南和公开目录的编纂;建立定密异议制度与专家委员会裁决制度,完善国家秘密的行政复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