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旅游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立统一 生态系统是一个客观存在的自然体系。除了自然因素对其产生影响外,就是人类活动对其产生的影响。 在生态经济学研究中,出现了两种尖锐对立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随着人口、经济与社会的高速发展,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已达到了极限,不能再发展了,并提出了所谓“零度增长”论,认为社会必须实行“冻结”方针,停止一切发展。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停止发展就意味着人类将自生自灭。这种观点认为:现有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矛盾,是可以通过科学规划、科学管理和高新技术手段解决的。矛盾的产生,主要是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忽视了生态环境问题。因此,应当从生态规律和经济规律的  相似文献   

2.
向阳 《学习月刊》2009,(14):95-95
独特的生态环境、神奇的自然风光、浓郁的民族风情、最适宜人类居住的气候类型,加上人类起源地和巴人故里的文化效应,是恩施州发展旅游经济具有了得天独厚的富足资源,经过多年的努力,按照“政府主导、行业主管、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发展模式,恩施州旅游项目建设、  相似文献   

3.
新西部大开发提出将旅游业打造为区域重要支柱产业,新疆党委政府已提出旅游兴疆战略,旅游业展现出强大的吸引力和复苏力。生态环境是旅游业能否持续健康发展,能否走全域旅游发展模式的重要载体。新疆走全域旅游发展之路,必须处理好经济、旅游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本文依据2008—2017年新疆14个地州市旅游、经济、环境方面的面板数据,选取区域经济、旅游业、生态环境3大子系统20个评价指标进行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区域经济—旅游业—生态环境三个系统的协调度进行定量测算。测算结果表明,新疆14个地州市的旅游业、区域经济及生态环境的综合评价指数总体上均呈现出增长态势,耦合协调类型大致经历了“轻度失调—濒临失调—勉强协调—初级协调—中级协调—良好协调”的转变,而且旅游业、区域经济及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变化特征稳定。2017年,昌吉回族自治州、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塔城地区、阿勒泰地区处于良好协调状态,其余各地州市耦合协调度处于中级协调阶段。  相似文献   

4.
对桂林漓江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桂林漓江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优势,但也面临着困境、机遇与挑战。要开发漓江游的内在潜力,使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健康发展。桂林漓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方向是建立生态旅游的绿色长廊。  相似文献   

5.
庄春梅  沈洁 《学习月刊》2013,(10):30-32
生态旅游是一种依赖本地资源,以良好生态环境为基础、保护环境、陶冶情操的高雅社会经济活动,旅游对象是由生态与旅游所组成的一个复杂而和谐的系统,其实质是运用生态学思想指导包括旅游目的地、旅游者、旅游业在内的旅游系统的有序发展。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经济和科技等方面的发展,生态旅游正成为一种发展潮流,一种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模  相似文献   

6.
田华 《学习月刊》2012,(10):65-65
一、生态旅游的核心是可持续发展旅游 生态旅游是一种依赖当地资源旅游.是以良好生态环境为基础、保护环境、陶冶情操的高雅社会经济活动.旅游对象是原生、和谐的生态系统.是生态与旅游所组成的一个复杂系统.其实质是运用生态学思想指导包括旅游目的地、旅游者、旅游业在内的旅游系统的有序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旅游业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7.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生态环境建设与民族贫困山区经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建设好生态环境 ,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是摆在民族贫困山区干部、群众面前紧迫而艰巨的任务。可是 ,由于贫困 ,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生态环境恶化又加剧了贫困。所以 ,民族贫困山区生态环境建设面临着诸多困难。困难之一 ,缺乏统筹规划。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性已被民族贫困山区部分干部、群众所认识 ,但对生态环境建设缺乏统筹规划。其主要表现为 :一是有的领导干部口头上说重要 ,但在实际行动上未列入重要议事日程 ;…  相似文献   

8.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是生存之需要,而且是发展之优势。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对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非常重要,而经济的生态平衡,对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同样非常重要。 一、发展经济必须讲生态平衡 经济生态平衡,即指经济发展过程中各子系统、各行业、产业、企业乃至各种经济成分,保持动态的、和谐的比例关系。在这种动态的平衡体系中,各组成部分互为条件,互相  相似文献   

9.
正"大旅游与大生态是相得益彰的统一体,是绿色发展的双动力,要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大力发展旅游业,让旅游发展与生态保护相互促进、各得其所。"在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上,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陈敏尔指示"大旅游与大生态是相得益彰的统一体,是绿色发展的双动力,要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大力发展旅游业,让旅游发展与生态保护相互促进、各得其所。"黄平把全域旅游作为推动绿色发展的战略支点,强化统筹结合,深挖农旅、文旅、商旅结合潜力,促进旅  相似文献   

10.
《世纪桥》2016,(5)
人类进入21世纪以来,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全世界所面对的共同趋势。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这一问题尤其突出。老龄化既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严峻挑战,同时也是发展"银发经济"的重要契机,候鸟式旅游养老也是许多地方一种行之有效的选择。候鸟式旅游养老是集养老与旅游为一体的养老模式,而我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山清水秀,山珍丰富,金源古迹颇多,民俗民风诱人,具有发展候鸟式旅游养老得天独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1.
旅游业在城市经济发展中的产业地位逐步增强,对城市经济的拉动、社会就业的带动、生态环境的改善、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作用日益显现。以煤电立市同时旅游资源丰富的朔州市,应加快发展旅游业,以旅游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具体途径是:建立完善的空间布局,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建设旅游园区,推进旅游转型升级;强化城市旅游功能,完善旅游城...  相似文献   

12.
林源源 《唯实》2004,(10):28-30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是可持续发展。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是旅游资源、环境等诸多因素已经危及到或有可能危及到旅游业的生存和发展的情况下,人们对于以往由于旅游经济的快速增长而带来的旅游资源的过度开发与消耗、以及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等问题的一种反思,是一种新的追求旅游业的持久协调发展的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系统是经济系统、生态系统和社会系统的交集。因此,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包含了旅游经济持续性、旅游资源环境持续性和旅游地社会文化持续性。一、旅游业的资源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重视资源可持续发…  相似文献   

13.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总书记为全球治理和人类发展贡献的中国方案与中国智慧。习近平总书记的全球生态环境治理观,把加强生态环境治理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提出了制度建设在其间的核心作用,融入了绿色发展理念,为全球生态环境治理指明了路径与方向。  相似文献   

14.
蒋小芳 《唯实》2012,(4):91-94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保护和建设好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始终坚持的一项基本方针。生态环境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溧阳市将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生态环境建设,实现溧阳的绿色崛起。  相似文献   

15.
郭冬霞 《奋斗》2021,(4):57-59
冰雪旅游具有重游率高、生态环境破坏小、产业链条长、参与性强、关联度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重的特点。2016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黑龙江代表团审议时指出,"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为黑龙江省冰雪旅游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牡丹江市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与发展冰雪经济提供了重要引领和遵循。  相似文献   

16.
京津冀地区生态承载力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承载力是生态系统对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支撑能力,反映了自然生态系统的供给能力与人类社会经济系统需求状况之间的相互关系。生态承载力概念与可持续发展理念具有共同的现实背景和理论依据,生态承载力的不断提高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京津冀地区是我国北方经济发展的龙头,近年来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分析表明,从2001年到2010年,京津冀地区生态承载力在不断恶化。为实现京津冀地区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三地合作,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力度,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生态环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  相似文献   

17.
以沙产业理论推进新疆沙漠经济发展的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疆地处我国西北,虽然地域广阔,但实际适合人类生存的绿洲只占国土面积的8.6%,脆弱的生态环境严重制约了新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沙产业理论,是一个表达简洁而又规范的沙漠开发利用战略构架。它包含了开发利用的目标和达到目标的系列措施,是一种新思维。新疆应大力挖掘文化潜力,发展沙漠旅游;改进治沙策略,种植沙生植物;发展沙漠林果业,让沙漠变成绿洲;加快技术进步,促进光伏能源产业发展;充分利用沙漠沙砾资源,变废为宝提高沙区资源附加值。  相似文献   

18.
李滨肖 《求实》2006,(Z4):176-177
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人类进入21世纪的共同选择,是当代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生态保护相协调的主导潮流,也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的道路和模式.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就在于强调健康的经济发展必须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即保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又不超越资源生态环境的可承受能力.  相似文献   

19.
陆军 《共产党人》2004,(19):35-36
水资源是与人类生存、社会发展息息相关的自然资源,水资源短缺已不仅仅是一个资源问题,已逐步成为影响西北地区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关系该地区经济、社会、政治、生态环境、区域发展等多方面、多层次的复杂问题。  相似文献   

20.
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积极发展环境产业,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是保持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促进社会全面进步。造福全人类的重大战略任务。近期江泽民同志在西北五省区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座谈会上指出:改善生态环境,是西部地区开发建设必须首先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如果不从现在”起,努力使生态环境有一个明显的改善,在西部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就会落空。江泽民同志的这一重要指示,对于改善生态环境,发展新疆环保产业,促进新疆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