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006年3月16日,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党组学习中心组举行扩大会议,就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中发[2006]5号,以下简称《意见》)进行专题学习研讨,中心组成员和全体教师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2.
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确定为人民政协的三大职能经历了一个逐步明确和完善的发展过程,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和支持人民政协事业的发展。学习贯彻《意见》精神,要充分运用人民政协这一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不断提高人民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的水平,努力开创政协事业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3.
政治协商居于人民政协三项职能的首要位置,政治协商的民主价值在于人民权利行使的重要补充和保证国家重大决策的正确性、科学性;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形成的重要原则,坚持民主协商全过程的施政格局,有利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对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第一次鲜明地提出了人民政协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统一战线理论、政党理论和民主政治理论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伟大创造,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和人民内部各方面在重大决策之前进行充分协商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人民政协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的本质的联系,提出了人民政协工作必须坚持的七条原则。《意见》还强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要善于运用人民政协这一政治组织和民主形式。这对推进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对坚持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今年恰逢“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八字方针提出50周年。在这值得纪念的历史时刻,继2005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颁布后,2006年2月8日,中共中央又颁发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意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从6个部分26个方面,概括了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事业的重要论述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工作的…  相似文献   

6.
人民政协事业的发展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中共中央在科学总结人民政协历史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重要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为人民政协事业的新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指导原则。  相似文献   

7.
2006年新春伊始,中共中央颁布了<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这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就加强人民政协工作提出的一项重大举措,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总结了中国共产党执政五十多年来和人民政协成立五十多年来的宝贵经验,集中体现了全党的智慧和意志,体现了广大政协委员的智慧和意志,立意高远,指导性强;内容丰富;系统性强;符合实际,操作性强;与时俱进,开拓性强,是指导新世纪新阶段人民政协工作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相似文献   

8.
2006年2月8日,中共中央下发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明确指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必须大力加强人民政协工作,充分发挥人民政协的作用。”这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一项重大举措,是建国以来第一次以中共中央名义发出的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文件,是指导新世纪新阶段人民政协工作的纲领性文件。  相似文献   

9.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的协商民主,是与我国现行政治体制相适应的民主;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主导下的民主;是以人民政协为重要运行机构的民主;是以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为主要方式和规范渠道的民主;是一种内生性的国家民主形式。这是探讨协商民主理论的学理性的政策基础,这样的内涵与特征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需要准确把握。  相似文献   

10.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以中央文件形式开启了发展协商民主的序幕。自此,协商民主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之一,在理论界不断得到探讨,在实践中不断得到运用。深入解读《意见》提出的深刻背景和意义,有助于正确认识发展民主政治的现实需求,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民主的"中国特色",利用这一政策依据带给我们的学理性,丰富对协商民主理论及其运用的理论认识,从而改进和加强新形势下的人民政协工作。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原则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通知》为我们油田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正确的方向。通知要求全党必须高度重视和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要像我们抓增储上产那样抓思想政治工作,这是一个长期的具有战略意义的方针。要加强思想工作,必须改进思想工作,这是我们油田思想政治工作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用生动的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去团结广大干部和职工群众,历来是我们胜利油田的传统优势。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必须从各方面,切实加以改进,不断提高其顺行力和凝聚力、说服力。当前,油田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需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中共中央颁发的《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是人民政协工作的指南。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在人民政协的作用、人民政协组织的界别作用、政协委员在履行职能中的主体作用,是搞好人民政协工作的客观要求,应该抓紧抓好,并为之提供实施保障。  相似文献   

13.
<正>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提出了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总要求,明确了政治建设的核心要义、主要内容和目标任务,是新时代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根本遵循。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坚定政治信仰,坚持党的政治领导,提高政治能力,净化政治生态,永葆政治本色,自觉贯彻落实好《意见》。1坚定政治信仰,筑牢思想基础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信仰既是发自内心的认同,还必须是毕生的追求。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到今天仍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我们必须真学真信真懂真用。要坚持马克  相似文献   

14.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对新时代人民政协工作提出了新要求,相关重要论述中蕴涵着对人民政协特质优势的揭示和阐发。通过学习研究,可分析归纳出人民政协有如下方面特质优势。系统协同性特质蕴含统战新优势,有利于求同尊异,促进民主、科学决策,遵循合作博弈式的运行程序;包容性特质蕴含战略新优势,有利于密切联系群众,建构多元一体和谐社会形态,提升战略谋划布局能力和水平;协商性特质蕴含治理新优势,有利于诉求有序表达和利益整合,促进多样性主体达成一致性共识,广泛凝聚智慧力量,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联合性特质蕴含共同体构建新优势,有利于推动政治共同体、社会治理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时代性特质蕴含网络新优势,有利于塑造线上新环境,激发互联网思维,提升政协工作效能。  相似文献   

15.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是指导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多党合作事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我们要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中共十六大、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刻领会《意见》的指导思想;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建设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政党制度;要坚持共产党领导和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有机统一,遵循多党合作的政治准则;要坚持统一战线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服务,落实发展是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6.
今年2月18日,中共中央颁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继承1989年底《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之后的又一个关于多党合  相似文献   

17.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是指导我国政治体制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是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政治智慧的结晶。《意见》在理论上有创新,在实践上有突破,在操作上有要求。深入学习领会文件精神并认真贯彻落实,是现实和历史对民主党派建设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学习贯彻《意见》精神,要坚持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履行职能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切实加强政协自身建设。  相似文献   

19.
新形势下,加大党外代表人士的选拔任用力度,认真贯彻党外代表人士安排的政策要求,不断健全选拔任用工作机制,切实做好中国共产党与党外代表人士的合作共事,是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20.
一、指导新时期人民政协事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中共中央历来重视人民政协工作,今年初中共中央颁发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关于人民政协的重要理论观点和政策思想,充分肯定了人民政协在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