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世界文化遗产地武夷山的古村落里,至今还留有许多有待破解的古民居“三雕”之谜。“西水别业”是下梅村清代茶商邹茂章建造的一座园池,一道神秘的石雕门,悄无声息地在园池中守候了二百多个春秋,留下了一个凄美动人的故事。这道门,是邹氏祖上留下来的“婆婆门”。为了能过这道门,成为邹氏茂章公大宅门里的媳妇,多少青春女子因自  相似文献   

2.
陆彩鸣 《群众》2009,(8):80-80
在太湖之滨、泰伯故里,有一颗璀璨的明珠,她的名字叫梅村。梅村古称梅里,是拥有3200多年历史的“勾吴古都”,吴文化,的发祥地。梅村南临无锡机场,北枕建设中的京沪高速铁路,沪宁高速公路、312国道、锡太路穿境而过,江南第一条人工运河——伯渎河贯穿全境。  相似文献   

3.
下梅印象     
唐辉 《福建乡土》2012,(6):37-38
下梅村因地处武夷山东面梅溪的下游而得名。村庄临水而建,至今依然保留着古朴的风貌。 进入下梅村,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祖师桥。这座清代的廊桥因1958年修建公路而拆毁,如今看到的是按照原样修复的祖师桥。站在桥上望去,溪水穿村而过,把下梅村分成南北两部分。有几座小桥横跨当溪上,村舍沿溪而建,错落有致。岁月无声,  相似文献   

4.
武夷山茶百戏,一个失传已久的古代点茶、斗茶文化的技艺,如今却在章志峰的努力下使之重现,中国的茶文化技艺又增添了绚丽的一笔。 仅用茶水显现的文字和图腾 茶炉、茶瓶、茶筅、茶罐(合)、茶盏、盏托、茶巾、茶杓、水盂……这些点茶、分茶的道具着实让初次接触茶百戏的笔者有些眼花缭乱。而这些道具都分别类、整齐地摆放在“茶百戏传承人”章志峰的家里。 “点茶是用沸水冲点抹茶,并打成泡沫饮用的饮茶方式。斗茶是评比茶叶品质和比试品饮技艺的一种活动。分茶是能使茶汤形成图案的一种特殊技艺。”说起茶百戏,章志峰总是难掩内心的激动:“茶百戏兴于宋朝,而出现的时间则更靠前。它是一种能使茶汤纹脉形成物象的古茶道,特点就是仪用茶和水,不用其他的原料就能在茶汤中显现出文字和图像。茶百戏是中国珍贵的文化遗产和稀缺的茶文化资源。但是元代以后分茶逐渐衰落,自清代至今未见详细文献记载。”  相似文献   

5.
对于著名诗人吴梅村,学者对其研究的已经算是相当深入,但是,对吴梅村的史官心态,人们却较少关注。他的咏史之作、以及后期作品中频繁出现心灵的忏悔等,都与其史官心态密切相关,可以说,抓住史官心态这条线,就找到了读懂吴梅村的一把钥匙。  相似文献   

6.
《当代广西》2011,(17):59-59
在中国人的心目中,“东”与“西”这两个方位词,总是与“眷”与“秋”这两个季节词联系在一起的。在唐诗宋词中,“春风”总是被说成是“东风”,“秋风”又总与“西风”相关。如李白的诗句:“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清代的纳兰性德的诗:“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毛泽东诗词中“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都与古诗词并无二致。  相似文献   

7.
“活了这大把年纪,从没拿过1万元,当时一下子就收获8万多元,真是做梦都不敢想啊!”在临高县南宝镇松梅村,村民符若飞在刚建起的三间宽敞的大瓦房门前一边热情地搬椅子招呼客人,一边兴奋地讲起2003年以来他种植香蕉致富的心得。符若飞家里以前穷得叮当响,一家6口挤居在一间破旧低矮的瓦房里。原本从不敢奢望会建上新房子,吃好的、穿好的、用好的他,2003年在村党支部的发动下,从农村信用社贷款8000元,并把自家仅有的一头耕牛卖了,种上了8亩香蕉。从此,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在村里香蕉合作社的帮助和自己的精心管理下,当年符若飞的本栏责任编辑…  相似文献   

8.
鉴宝圏套     
谢佳 《人民公安》2021,(2):48-49
浙江嘉兴有一处古建筑叫“高家祠堂”。这是一座清代保留至今的三进宅院式古建筑,砖木结构,坐北朝南,古朴幽静。这处古宅在2017年前后,更名为“中国某林”。全名是嘉兴市某林文化博物馆(民办非企业),是一处民间博物馆。创办人霍某是个80后,在此之前,从事拍卖工作,还注册了浙江某林拍卖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9.
赵奕  伍远近 《小康》2004,(3):36-39
"瑞金城外有个村子叫沙洲坝。村子里没有井。吃水的时候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挑。毛主席就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了一口井。解放以后,乡亲们在井旁立了一块石碑,上面刻着'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  相似文献   

10.
“布将帅”运动,是湘西和贵州松桃苗族人民继一九三七年的革屯抗日运动之后的又一次反对国民党暴政的正义斗争。关于这次运动的名称说法各有不同:当时当地的汉人叫它作“神兵”,后来又叫它作“跳仙会”;而湖南花垣一带则称其为“麻王运动”等等。这几种命名都不为当地苗族人民通用,而且也不是苗语称谓的音译或意译,故笔者仍以苗族人民通用的名称——“布将帅”记之。  相似文献   

11.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曾给他的手下的人算过一笔账:老老实实的当官,守着自己的奉禄过日子,就好像守着“一口井”,井水虽不满,但可天天汲取,用之不尽。朱元璋的这个账算得颇有哲理,不妨称之为“一口井”哲学。  相似文献   

12.
漫画与幽默     
驯狗“我想训练我的狗。让它想吃东西就叫。我驯了它有100次了。”“怎么样?它现在叫吗?”“不叫。不过,我不学狗叫,它就不吃东西。”牙科病人朋友的丈夫牙痛,去看牙医,怕得要死。牙医为使他平静下来,递给他一杯威士忌。朋友的丈夫一口喝光后,再来一杯。“好啦,”牙医说,“不怕了吧?”“对,”朋友的丈夫咆哮着说,“我倒要看看谁敢碰我的牙齿!”简而不明的广告南非哈拉布《星期日邮报》的一则广告可谓简而不明:“莫可维西林园,逢星期三、星期六下午4点30分喂鳄鱼,欢迎带孩子来。”丈夫看了笑道:“带孩子去看鳄鱼还是…  相似文献   

13.
生命如叠纸     
有一句话叫“人情似纸张张薄”。的确,一张纸的厚度是微不足道的,“似纸薄”,很形象,很贴切。但是,一张足够大的纸,你将它一次又一次对折,它的厚度就会不断增加,它的厚度到底可以达到多少呢,这一点恐怕谁都难以想象。  相似文献   

14.
党群桥梁,民主监督赢民心 前不久,苍梧县新地镇都梅村的村民又多了一件喜事,盼望已久的村级文化娱乐场所古龙广场投入使用,村民们的娱乐生活从此再也不用为场地发愁了。“这要归功于我们的党员民意代表,有他们参与监督,我们村民的钱花得透明、用得放心。”谈起这件事情,利民彭振南深有感触。  相似文献   

15.
颜桂海 《当代广西》2007,(18):55-55
柳江县那个有天泉游泳池的村庄,夏天总是吸引着好多城里游客。城里人叫它“板朝村”,而当地人大都叫它“船村”。之所以叫船村,是因为村边的泉水,像是将村庄浮起。而“村”的繁荣,又有赖于“客”的光顾,道理有点像“船”,故叫“船村”。  相似文献   

16.
按我的理解,“精神支柱”与理想、信念大约是一回事,都是对某一种事物的向往和追求,这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活动,体现在行动上,则是在这种精神力量的支配下.去改变自己的生存环境和条件,去开拓、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除了那些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人,除了那些物欲横流的“金钱拜物教”,人都有自己精神的追求和向往,或叫心愿,或叫理想,因而也都有自己的精神支柱。  相似文献   

17.
蓝色情愫     
清晨 ,繁华的综合集贸市场。各家摊点都在上货、清扫、擦拭。各色车辆进进出出 ,讨价还价 ,鸡吵鹅叫不绝于耳……突然 ,一处肉床前传出吵闹声。一男人手拿一杆大称 ,冲着位手把编织袋的中年男人叫道 :“怎么?涮我?讲好了价 ,称也称了 ,你说不卖就不卖?”握口袋的人不甘示弱 :“怎么?不卖就是不卖 ,你的称不准 ,我这头猪在家都称过 ,再掉称也不能掉了好几十斤。”买肉的 :“嗬 ,你反恶我一口 ,折腾我一大早晨 ,末了埋汰我一顿 ,你是活腻了!”卖肉的 :“活腻了?我是宰猪的 ,见红见惯了。”买肉的把称往地上一摔 :“好!正好灌肠子没血”…  相似文献   

18.
佐人 《现代领导》2008,(7):24-24
同样,领导干部在执行政策与处理日常工作时,也必须找出具体事物的“临界点”或“临界数据”。譬如:提倡解放思想,它的“临界点”就在冲破“左”的思想的束缚与不违背四项基本原则之闻:不能冲破“左”的思想束缚或者违背了四项基本原则,都不能叫解放思想,因为它不具备解放思想这一事物存在所规定的特有的质与量,已经变成别的事物了。又譬如:精简机构,  相似文献   

19.
自清代到现在,许多学者都十分注意汉代贵族“子从母姓”的现象,认为这是母系制的遗风。作者通过大量史料的比较研究后认为,汉代“子从母姓”的习俗并没有广泛流行,只在贵族中存在,这是在一夫多妻的情况下,贵族为了别子女,辨亲疏而实行的。这一习俗与母系制没有任何关系,恰恰相反,它却带着鲜明的父系制发达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20.
井,这个古老的象形文字,构架了人类存在的部件。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泉眼,正如每一棵草都有滋润它的一滴水珠,人们对泉眼或珍爱,或贪婪,于是,“井文化”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