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引进来”和“走出去”是我国对外开放的两大战略,“走出去”也是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一种方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际利用外资(“引进来”)累计为6226亿美元,而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走出去”)累计到2005年只有572亿美元,不足利用外资的一成,出现了“引进来”和“走出去”的不平衡问题。为此,我们邀请中共中央党校吴振坤教授为本刊撰写了《我国企业“走出去”的战略选择》一文,希望给读者以启示。  相似文献   

2.
人民币的缓缓升值使得我国企业对外投资成本下降,企业对外投资积极性明显提高;国际贸易摩擦频频导致我国企业产品出口前景不稳定。因此,我国企业“走出去”,从产品出口转向对外投资便成为新一轮对外开放的现实选择。我国企业“走出去”挑战与机遇同在,“走出去”如何适应新一轮对外开放的要求,“走出去”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3.
党中央在《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指出,要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按照国际商业规则到境外投资,扩大互利合作和共同开发,这将是我国对外开放长期实行的重要战略。根据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维农的研究,一国吸引外国直接投资与对外直接投资的平均比例,发达国家为1:1.4,发展中国家为1:0.13。截至2004年底,我国累计实际利用外资5600多亿美元,同期对外直接投资仅为370亿美元,截至2005年超过500亿美元,对外投资只占吸收外资的1/15。因此,“走出去”战略是党中央根据我国现代化进程和当代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提出的我国长远发展的重要战略方针,  相似文献   

4.
中央提出,我国企业要不失时机地“走出去”,逐步扩大对外投资,开展跨国经营,加快培育自己的跨国公司。这是我国面向新世纪作出的重大战略,它的实施将对我国对外开放、经济增长、结构调整等方面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就这一战略,本文结合自己从事外经贸工作的实际,联系“十·五”规划的学习谈些想法。   一、我国企业“走出去”的现状及问题   近年来,我国企业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在开展对外直接投资,境外加工贸易和跨国经营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据统计,截止 2000年 9月底,经外经贸部批准和备案的境外企业累计达 6200余家,…  相似文献   

5.
“走出去”企业税收支持政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对外开放度的不断提高,许多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呈迅猛增长趋势。我国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提出了"走出去"战略,十几年企业海外实践表明,我国"走出去"企业面临着税收支持力度不够、服务体系不健全等突出问题。"走出去"作为国家发展战略,应该在国家政策层面得到大力支持。税收支持体系作为政府宏观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走出去"企业经济利益,关系到国家主权的维护及政府间财政利益。从国家战略高度研究制定"走出去"的财政税收政策支持体系,发挥政府在"走出去"中的应有作用,为"走出去"企业提供坚实的国家后盾和良好的外部环境,对于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日本对外投资的成功首先取决于寻求海外资源,解决国内资源危机;日本海外投资积极应用了比较优势原理;日本对外投资规避了不断升级的贸易摩擦。在日元升值条件下,大量投资于海外不动产,银行采用了低利率的策略。对外投资的全球化和多样化,有力地规避了投资风险。但日本的对外投资也存在着失误,主要是:大量的资金流入美国。增加了投资风险;大量资本流向海外,导致了日本产业空洞化的产生。对于当前中国的“走出去”战略而言,海外投资要注重品牌和技术;鼓励企业走向海外,转移贸易冲突:资源开发产业应该是中国对外投资的重点;中国跨国公司在发展对外投资、跨国经营时要充分尊重当地文化,融合当地社会环境以及积极参与东道国的公益事业。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同时要提升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层次和水平。在世界各国合作日益紧密和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双向直接投资协同发展为我国全球价值链地位提升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双向直接投资可以通过产业共生效应和双重技术溢出效应促进我国价值链向中高端升级,实现我国在更高水平上开放。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没有变,要持续推动我国国际分工地位的攀升,应坚持双向直接投资协同发展,明确制定差异化发展战略,在优化双向直接投资产业布局的基础上构建基于技术溢出的自主创新机制,进一步深化国际区域合作战略,加快我国产业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地位攀升的进程。  相似文献   

8.
裴晟 《理论建设》2011,(5):108-110
一、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状况(一)“走出去”是我国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的重要战略当今的世界经济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体,在经济与科技高速发展、信息技术普遍应用的21世纪,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国际投资的一体化,则是经济全球化在资本领域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9.
农业“走出去”是国家“走出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农业“走出去”已经有了长足发展,农业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形式和内容日益丰富。据统计,我国已经与五大洲30多个国家建立了农业合作关系,领域涵盖农林牧副渔各业。但是从实践看,我国农业“走出去”规模较小,进入的领域较窄,产业层次还不高,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也较弱,海外农业开发的成功率还较低。农业“走出去”的进一步发展面临很多制约因素,详细分析这些不利因素,对于制定下一步发展战略和适宜的政策措施非常重要。一、制约我国农业“走出去”的不利因素(一)国外…  相似文献   

10.
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机遇与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企业跨国并购浪潮一浪高过一浪。随着中国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一大批有实力的企业,更多地尝试以并购方式对外投资。商务部统计资料显示,2008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首次突破500亿美元,达到  相似文献   

11.
经济学家魏杰在《中国党政干部论坛》第6期上撰文指出 ,在经济日益全球化的条件下 ,任何一个国家都必然既要引进别国的产品和资本 ,而且自己也需要“走出去”。“走出去”包括产品输出 ,也包括资本输出 ,但主要是指资本输出 ,即对外进行直接投资。他认为 ,“走出去”的主体是企业 ,而不是政府。政府不能取代企业而自己“走出去”。但是现在似乎这一点还不甚清楚 ,有的政府在刮“走出去”的“风”。还有人认为 ,“走出去”首先是国有企业走出去 ,这种观点也是不确切的。“走出去”的主体的确定 ,不是按企业的所有制性质定 ,而是看企业是否具…  相似文献   

12.
《理论导报》2000,(9):39-40
“走出去”战略是江泽民总书记提出,近两年反复倡导的。这是在新形势下扩大对外开放的重大战略,是适应经济全球化做出的正确抉择,是更好地利用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提高国际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是发展对外关系、提高我国国际地位的重要举措。经过2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们的经济规模、技术水平和对外经济贸易管理水平都已今非昔比,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要在继续“引进来”的同时,加大“走出去”的力度。通过走出去,带动更多的国内设备、原材料、零部件和劳务出口。目前我国初级产品和一般工业制成品的生产能力国内基本上都已富余。我们的一些生产技  相似文献   

13.
实施“走出去”战略,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深刻分析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的基础上,为使我国企业进一步扩大开放、增强国际竞争力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要求,是我国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国企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的必由之路。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实施‘走出去’战略是对外开放新阶段的重大举措”,并进一步明确要求,要“通过市场和政策引导,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鼓励和支持有比较优势的各种所有制企业对外投资,带动商品和劳务出口,形成一批有实力的跨国企业和著名品牌”…  相似文献   

14.
作为“走出去”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境外投资、对外工程承包、对外劳务输出)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宁夏境外投资,与东部沿海省区无法相提并论,与毗邻的一些省区相比,在数量、规模、质量、效益等方面也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相似文献   

15.
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结构加速重组的新形势下 ,我们不但需要“引进来” ,引进国外的资金、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等 ,而且还需要“走出去” ,引导和促进企业到境外投资、办厂 ,带动产品、设备和技术出口 ,扩大工程承包和劳务输出 ,更好地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 ,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 ,缓解国内需求不足 ,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实施“走出去”战略 ,是对外开放的新层次、新境界 ,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 ,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和前途的重大战略之举。必须努力抓好 ,力争有新的突破。一、鼓励能够发挥我国比较优势的对外投资 ,扩大经…  相似文献   

16.
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走出去”战略的重要意义“引进来”和“走出去”,是我国对外开放并行不悖的两个轮子。“引进来”是充分利用国内市场和国内资源吸引国际资本;“走出去”则是充分利用国际市场和国外资源进行跨国投资。在我国长期资源约束的情况下,让更多的企业走出去整合全球资源,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跨国公司,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企业海外投资步伐加快,对外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投资领域和投资区域不断拓展,有力地提升了我国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能力。尤其是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经济格局进入新一轮调整期,我国企业"走出去"迎来了新的战略机遇期。本文从企业以总部经济模式"走出去"的阶段特征入手,重点研究了通过构建海外研发基地推动企业"走出去"发展的典型方式,为我国企业今后的国际化发展提供理论借鉴和模式参考。  相似文献   

18.
我国农业"走出去"战略事关国家的经济社会安全。我国人口的增长和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进一步加剧了耕地减少的趋势,加之世界粮食供应形势的严峻和一些主要农产品有效供应的不确定性,如何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已成为当前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重大战略问题。因此,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已成为我国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针对我国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农业"走出去"整体战略构想,提出提高对农业"走出去"重要性的认识,努力形成农业"走出去"的战略格局;成立领导机构;培育农业"走出去"的大企业集团;坚持多方式、多途径的农业"走出去";加强对外信息的收集、研究和咨询;加快对外经贸人才队伍的培养和建设;加强对农业"走出去"企业的资金支持;加强对境外投资的监督管理等措施提出意见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世纪之交,中国提出要不失时机地实施“走出去”的战略,把“引进来”和“走出去”紧密地结合起来。这是中国政府深刻分析当前国内外的形势变化,在总结二十多年改革开放经验的基础上作出的扩大对外开放、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战略决策。贯彻执行这一战略决策,是中国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更好地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必由之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通过“引进来”,即引进资金、引进先进技术、引进人才和管理经验,提高了经济实力和经济运行效率,促进了中国经济繁荣与发展。今天,中国将通过“走出去”,即鼓励和支持优势企业逐步扩大对外投资,开展跨国经营,通过建立  相似文献   

20.
肖祥清 《新湘评论》2008,(10):33-34
实施“走出去”战略.是湖南主动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加快推进富民强省的内在要求。进入新世纪以来,湖南海外投资、对外工程承包、对外劳务合作明显加快。一些优势企业积极开展国际化经营.取得初步成效。如有色控股投资境外资源开发、三一重工在国外设厂、二十三冶承建乌干达总统府等,成为湖南企业“走出去”的典范。约3万湖南人在境外实现就业,遍及五大洲70多个国家和地区。与此同时,文化、科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