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63年前,国民党军统局局长戴笠在南京板桥镇的岱山坠机身亡,一代“特下之王”结束了其神秘的一生,也给世间留下了一个巨大的历史谜团。关于戴笠之死,扑朔迷离,坊问流传诸多版本。被称为中国的希姆莱的戴笠,杀人如麻,极其神秘,就连他同时代的人甚至国民党内部,对他都知之甚少。同民党逃离南京前夕,带走了所有军警特的档案,关于军统这一块的资料,现存放在台湾情特机构里,至今没有解密。  相似文献   

2.
梁茂芝 《世纪风采》2010,(10):39-42
戴笠,生前掌控着国民党5万多名军统特务,是世人皆知的一个杀人不眨眼的魔王,连国民党的许多军政要员都对他忌惮三分。鲜为人知的是,这样一个不可一世的显赫人物也有倒大霉的时候。1936年3月下旬,香港各报均以赫然醒目的通栏标题登载了一则消息:《军统局特工首脑戴笠被香港警务处拘留》。  相似文献   

3.
1946年,3月22至25日,上海《申报》等多家报纸同时刊出了一条震惊中国的特大消息:一军机在南京失事焚毁,国家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长戴笠将军,确已遇难。戴笠死后,戴家开始破落。1949年5月,戴笠的母亲蓝月喜病亡。戴笠在1915年与原配妻子毛秀丛生有一子叫戴善武(亦名戴藏宜),任国民党保安乡自卫队主任。1941年5月20日,戴笠电令戴善武杀害了地下党员华春荣,犯下了严重罪行。1949年5月,戴善武携妻儿匆匆南逃,1949年9月被浙江省公安厅依法逮捕。江山县人民政府于1951年1月召开万人大会,宣判并枪决了戴善武。到此为止,戴家崩溃了,“戴公馆”也被…  相似文献   

4.
5.
和大多数黄埔名将不同,戴笠不是通过率军打仗、屡建战功而获得声名的,他发迹于搞情报。戴笠被人期望的全部威力,似乎全来自于他高超的情报能力,以及无处不在的情报网络。抗战后期,由戴笠主持的"中美合作所"更是臭名昭著。有人说他是"中国的希姆莱",称他统治的军统为"无辜者的魔窟"。的确,在国共战场上,戴笠满手血腥,然而在攸关民族大义的抗战时期,他亦有不少正义之举,并被许多国民党人描述为  相似文献   

6.
无论身体哪里的血管堵了,都有着一个共同的凶手——血栓。血栓,通俗地说就是血块,它像塞子一样堵塞了身体各部位血管的通道,导致相关脏器没有血液供应,造成人们突然死亡。最令人震惊的是,99%的血栓是没有任何症状及感觉的,所以被称为"沉默的杀手"。血栓性疾病包括动脉血栓和静脉血栓,动脉血栓相对更常见一些,比如心梗、脑梗,但静脉血栓曾经被认为是少见病,一直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防疫期间,人们减少了外出活动.  相似文献   

7.
1936年11月,上海发生了“七君子”被捕事件。对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的沈钧儒、邹韬奋、史良等“七君子”,人们已耳熟能详,但与“七君子”事件有关的救国会“女君子”曹孟君却鲜为人知。曹孟君1904年生于湖南长沙,1927年参加革命,1933年入党,1967年2月因病逝世。她解放前长期在国民党统治的南京、武汉、重庆、上海等地工作,是一位优秀共产党员、妇  相似文献   

8.
近日,银行理财经理私卖投资产品的新闻引起各方关注。投资者表示,由于是银行理财经理推荐的,他们一直以为是银行代销的产品,本着对银行的信任,才放心购买。正常情况下,市民在银行的营业大厅可以接触到的金融理财产品大致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银行自己的产品,如银行推出的理  相似文献   

9.
教育总是凝结着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每个人都想通过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服务社会,实现人生的最大价值。冬奥会1500米冠军王洋获奖后面对记者首先“感谢父母”的感言虽然受到一些人的非议,但却是一个人奋斗动力的真实反映,  相似文献   

10.
抗战时期,在我党杰出的特工中,年仅18岁就打入军统局内部的张露萍是—位情报巾帼英雄。电视剧《风声传奇》就是根据她的事迹改编的。  相似文献   

11.
1946年3月17日,国民党军统特务头子戴笠,因所乘飞机失事,身亡.下葬时,其由北平所携一柄“龙泉”剑在飞机起火后仍未焚毁,便成了他的陪葬物.“龙泉”剑是清代乾隆皇帝所钟爱并随身佩带30多年的宝剑,为什么竟成了戴笠棺中之物呢?这里面有一个折射着国民党官场腐朽黑暗的曲折过程.  相似文献   

12.
金志字 《党史纵横》2013,(11):57-60
1942年4月1日,陪都重庆罗家湾的一个大院里正在举行隆重的庆典,一时间冠盖云集,热闹非凡。在上午举行的仪式中,连蒋介石都亲临了会场。原来,这是军统局为“革命情报工作”建立十周年而召开的庆祝大会。下午,庆典继续进行。  相似文献   

13.
罗勤 《党员文摘》2022,(1):64-64
冰箱,是保存食物的好帮手。但是,如果家里有老人、孕妇、小孩或者抵抗力较差的人群,就要十分警惕了,因为冰箱里可能藏有一种致命杀手,那就是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以下简称单增李斯特菌)。什么是单增李斯特菌单增李斯特菌主要以食物为传染媒介,是最致命的食源性病原体之一。  相似文献   

14.
武胜县公安局禁毒大队副大队长杨和平说:“我就像沙滩上一粒平凡普通的沙,只是正巧太阳光照在这粒沙上。折射出了光芒。”杨和平的平凡在于日复一日坚守着岗位、恪守着职责。而在这份平凡的背后,却有者最为强大的内心,在生死间较量、在坚守中忍耐。  相似文献   

15.
国民党在大陆统治时期,人所共知蒋介石有两个“宠儿”:一个是戴笠,另一个是康泽,在国民党内被称“康戴二公”。为什么有如此“封尊”呢?盖因康戴二人是蒋的情报耳目。戴笠主要是搞外部情报,而康泽专事国民党内部情报,二人都要及时向蒋密告。当时,任何人要见蒋介石都必须先在侍从室登记,然后再由侍从室向蒋介石报告,蒋想见才见,不想见就不见。但“康戴二公”例外,他们见蒋不受限制,随时可见,就是蒋介石和宋美龄单独在一起时,他们二人也可以闯入。作为国民党的情报头目,戴笠早已是广为人知,但康泽的情况世人却知之甚少。  相似文献   

16.
“贪官大多出身苦”被作为一个特点提出来,最先于去年7月25日《检察日报》署名周建达的文章《贪官的八大特点》,随后又被作者兰帆几乎全文引用并刊登在《青年参考报》上,再后兰帆的这篇文章被《政工研究文摘》2000年第五期摘录。此语先后被三家报刊(笔者所看到的)刊登,可见其影响力和影响面。笔者认为,“贪官大多出身苦”作为贪官的一大特点,不仅提法很不妥当,而且可能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我对“贪官大多出身苦”提出质疑,目的在于澄清是非,正本清源。为郑重起见,现将周建达《贪》文中对这一特点的文字原文抄录:“六是贪官大…  相似文献   

17.
18.
李群 《党史纵横》2001,(10):17-17
九一八事变时,萧军的职务是军营里的教官,专教军操和武术.事变爆发后,萧军急切找到宪兵训练处处长,要求将手下200多名学员拉出去打游击.不想正欲逃跑的处长对萧军的建议大加讥讽,而且劝萧军同他一起逃跑避难.萧军断然拒绝了.  相似文献   

19.
《当代党员》2011,(2):78-78
美国环保组织环境工作研究发现,银行凭条、购物小票含双酚A,长期接触可能致癌。如何远离这些“印”藏杀手?  相似文献   

20.
黄学超 《当代党员》2010,(10):49-49
办公室中的电脑、电话、传真机、空调等发出“不大的动静”,长期呆在这种低噪音的环境中,却很少有人意识到听力会因此“受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