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岳俊芳 《理论月刊》2008,(8):108-110
我国开展有主题的消费者运动十年有余,它对消费者权益的维护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针对目前消费者权益维护现状,我国仍然需要进一步开展消费者运动,完善法律保护制度,强化社会监督,推广消费者教育。  相似文献   

2.
从金融消费者基本概述出发,论述了金融消费者保护的现实意义,并借鉴了美国、日本等外国金融消费市场与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经验,对完善我国金融消费者保护制度提出了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3.
于浩 《中国人大》2013,(10):19-21
提起中国消费者协会,其最近一次令人瞩目的保护消费者权益行动是促使美国苹果公司改变傲慢态度,向中国消费者道歉。众所周知,苹果公司出品的IPHONE手机仅今年一季度在中国市场的销量约700万部,可见中国消费者的人数之多。然而,苹果公司的维修合同却存在中外有别的不公平格式条款,使得中国消费者的利益受到巨大损害。  相似文献   

4.
金融消费者的保护问题是目前的一大热点,但理论界及实务界多围绕制度层面进行探讨,鲜有论及在我国是否适宜提出金融消费者概念。这一概念从英美引入时就存在一定的翻译问题,金融与消费者的搭配在我国语言规范和学术规范上也存在矛盾。但这一概念是符合我国现实国情的,监管机构也已经以立法的形式给予肯定,所以金融消费者概念是适宜在我国提出的。  相似文献   

5.
胡峻 《岭南学刊》2012,(1):60-63
价格听证中的消费者代表是广大消费者利益表达的代言人,因而保障消费者代表职权的行使是消费者权益保障的应然需要。但消费者代表由于受代表人数、代表素质及代表职权的不明确等方面的限制,在近年来价格听证会上并没有发挥应有作用。要使消费者代表能够行使代表职权必须要求其具备基本的素质、并明确代表的职权与职责、为代表职权行使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相似文献   

6.
在旅游经营者和旅游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中,旅游消费者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这也让如何有效地保护旅游消费者权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在食品、医药行业因产品质量问题而时常发生地域面积广、受害人数众多的侵犯消费者权益事件。遇此情形,往往是各地政府临时动用财政为受害的消费者支付医疗等费用。但这种对受害者的救助存在不规范、资金无保证、救助不彻底等诸多弊端,我国急需建立一套完整的、长效的救助制度,即及时、有效地保护消费者的权益,又依法追究经营者的法律责任。为此,在食品、医药行业可以建立消费者救助基金,由中国消费者协会统一管理、统一使用,并赋予消费者协会向经营者行使代位追偿权,追究经营者的民事责任,以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8.
3月15日,一年一度的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再次来临;去年10月修订的新版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也在这一天正式实施。成为今年消费者权益目的一大看点。  相似文献   

9.
无益的口号     
孟轩 《人大建设》2009,(7):26-26
实行了十五年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开始了第一次修订。修订者的意向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消费者冷静期”制度,亦即消费者反悔制度的设定。近一个时期,力主设定这一制度的呼声不小,赞扬声一片。称“一大亮点”者有之,称“对消费者更高层面的保护”者也有之。对此,笔者却不能苟同。  相似文献   

10.
王波 《求索》2012,(3):137-139
美国金融监管改革法案历时近两年最终完成,其突出内容之一就是金融消费者保护局法案。法案重视金融消费者保护并成立专门的金融消费者保护局(BCFP),其背后蕴含四个关系之学理辨正:第一,金融消费者理性抑或非理性之辨正;第二,金融消费者保护监管与金融危机内在机理关系之辩正;第三,凯恩斯主义金融监管哲学之辩正;第四,金融消费者保护机构专门性之辩正。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该法将金融消费者置于重点保护地位并成立专门机构对其进行保护,对中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试论消费者知情权的实现方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钱玉文 《前沿》2005,(6):105-107
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消费者知情权的实现方式缺乏明确系统的规定,使得在现实生活中许多消费者不知道如何去正确地依法实现自己的知情权。目前对于消费者知情权的保护即救济权利,学界讨论相对较多,本文对消费者知情权实现的救济途径就不再进行讨论,而主要探讨第一性权利消费者知情权的实现方式。  相似文献   

12.
我国消费者保护法的研究与实施是伴随着我国消费者问题日益深化和市场经济建设的不断推进而逐步展开的.在过去30年的时间里,打造了一批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平台,确立并推动倾斜保护的基本理念,矫正了经营者、消费者双方失衡的地位.但是,也存在着对消法相关概念认识上的混乱、消费者协会的地位弱势、消费者维权途径不畅等问题.新时期要提升我国消费者保护工作的水平,须进一步厘定消法相关概念与制度,改革消协调解机制,疏通消费者维权途径.  相似文献   

13.
1983年国际消费者组织联盟作出决定,将每年的3月15日定为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我国1993年颁布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本文仅就消费者维权法律依据、消费者享有的十项权利和消费者维权的对策作概括论述。  相似文献   

14.
彭东昱 《中国人大》2013,(10):12-14
4月23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修正案草案提交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二次会议审议,实施了近20年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终于迎来首次"大修"。1993年10月31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获得通过,并于1994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第一次以立法的形式全面确认消费者的权利,被视为消费者的维权武器和法律"保护伞"。然而,随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通过互联网购物越来越成为人们日常消费者的一种重要途径,尤其是今年来各大网站推出网络购物优惠促销活动,使得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网络消费者购物;电子商务确实给我们生活带来许多的便捷,但是电子商务于实际生活消费者存在差异,导致消费者权益更易遭受损害;因此,要更加注重电子商务中消费者权益的保护。  相似文献   

16.
《公安研究》2014,(8):95-95
胡文涛在《河北法学》2014年第3期撰文认为,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金融消费者保护进入人们视野以来,在金融综合经营的大背景下,特别是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后,金融消费者保护呈现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成为金融监管改革的重要内容、横向性立法为金融消费者提供统一化保护、扩大金融安全网的适用范畴,为金融消费者提供更周全保护等趋势。我国应重视授予金融消费者保护部门对金融机构的行为监管权力,并着力构筑统一的金融产品销售规则,明确扩大金融安全网适用对象的同时建立显性的、规范化制度。  相似文献   

17.
借力媒体维权,已成为消费者维权的重要途径之一。每年“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从中央到地方,各主流媒体也都会大张旗鼓地开展维权宣传活动,曝光一些侵害消费者权益的案例,并加以评论。媒体维权。在充分发挥社会监督职能、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同时,如何把握名誉权之“度”?  相似文献   

18.
新修订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条关于消费者的界定部分保留了其原有规定,仍未解决实践中的争议。消费者范围界定应采"非以经营为目的+例外情形"的模式;消费者不应限于自然人,还应包括法人及其他组织;可对职业打假人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属于例外情形,知假买假者属于消费者,欺诈行为不等同于欺诈,应对相关经营者适用惩罚性赔偿;非职业性的自然人投资者和代为理财者属于消费者;营利性医疗机构中的医患纠纷可以参照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公立医疗机构中的医患纠纷不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相似文献   

19.
徐微 《人民论坛》2013,(11):104-105
随着网络经济蓬勃发展,网络消费中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日趋严重,如何对网络消费者权益进行保护成为一个新课题.网络消费者权利除我国传统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已经规定的九项权利之外,还应当包括对网络消费者特殊权利,如网络消费者的隐私权和后悔权的保护.  相似文献   

20.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应当通过宣传教育使消费者了解自己的权利和加大政府组织协调力度规范实施程序,才能使其更有效地发挥法律效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