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龄前儿童喜欢涂涂画画,这是孩子的天性。作为家长与教师了解一些他们绘画的心理特征,对科学认识幼儿、引导幼儿大胆表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据研究表明,学龄前儿童的绘画心理发展有三个明显的阶段:涂鸦期、象征期、概念画期。不同的发展阶段儿童绘画表现有着明显的差异。涂鸦期(2 - 3岁左右) ,在这一时期家长需要注意:不将孩子的涂画看成一种破坏性的行为;将建立必要的绘画常规与维持儿童对涂画的天然兴趣进行有机的相互支持;提供必要的涂鸦条件鼓励孩子的涂鸦,设置涂鸦墙;学会聆听孩子对涂鸦作品的解释,尊重孩子的表达。象征期(3- 4、5…  相似文献   

2.
猴在十二生肖中排行第九。猴子灵敏顽皮,聪明可爱,所以人们也常常把属猴的人称作聪明人,把属猴视作吉祥。因为‘猴’字与中国古代封侯拜相Wer字同音,被认为有为官的兆头。如送朋友一幅猴骑在马背上的画,或一只猴骑在另一只猴背上的画,都象征吉祥,寓意为马上封侯或辈辈封侯。这只玩具猴出自中国河南省浚县民间艺人之手。它用泥塑成,明于后彩绘,艺人采用写意和色彩强烈对比的手法,使泥猴倍受小朋友们的喜爱。十二生肖之九《猴》(民间泥玩具)  相似文献   

3.
李潇雨 《前沿》2014,(11):232-233
印象派绘画是西方绘画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绘画流派之一,在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之间在法国兴起并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皮埃尔·奥古斯特·雷诺阿是印象派绘画的代表画家之一,同时也是最受欢迎的一位,因其一生的作品大部分是以明亮夺目的暖色调来描绘青年妇女肖像、漂亮的景色、可爱的女人和漂亮的儿童,总是能立即将人们吸引住。本文就皮埃尔·奥古斯特·雷诺阿绘画作品的艺术特色和其蕴含于绘画作品之中的思想内涵略作一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4.
艺术家寄情山水草虫而疏于人事。周北溪就是这样,他一生喜猴,喜山水,喜画画,却不喜记人记事。 记不清是何年月,江泽民主席托人从北京捎来回赠于他的两块手表。表是名表,周北溪珍爱有加,善加收藏,事后却一下子记不起藏在何处了。原来,不知是由于谁的“鼓吹”,周北溪画猴的名声竟直达天听,江总书记让办公室的同志,通过正在北京参加“全国十大青年企业家”表彰会的成都空军被服厂厂长蔡伟素,辗转向周北溪求画。周老精思附会,即以工笔写五猴于六尺宣纸上,其子周仁辉又作三只活泼的松鼠跳踉其间。据说,总书记见了画,称赏不已。…  相似文献   

5.
台湾猴     
台灣猴是聞名世界的珍稀動物,因僅生長在中國的台灣省而得名@種猴屬獼猴種,四肢背側的絨毛呈黑褐色,故又稱之為‘黑肢猴’奈舶图乳L且粗,全身披着一層稍有彎曲的長毛,外表相當美觀。台灣猴喜羣居,但不喜在樹林中活動,而愛在有草的多岩石的山地或?哆厳ⅰK鼈兞晳T在清晨或傍晚出來覓食,以各種植物的嫩芽、嫩葉和水果為主食,也吃些昆蟲鳥卵和甲殼類、軟體類小動物,有時還進入農田中盗食農作物。  相似文献   

6.
“紅生”成名“猴戲”漸精楊小樓對其愛徒李萬春諄諄告誡,不論是哪一齣武戲,光憑武打動作是演不好的J爲武戲演員也得全面掌握唱、唸、作、打這四種基本功。梨園行裏講“武戲文唱”,並不是要把武戲演成文戲,像杯“溫吞水”,而是要演得入情入理,演出角色的性格來。楊小樓指出,武戲旣然也是戲,就有不同的人物和情節,武戲是武人、武將的戲,這種武應是戲中之武,人物之武,而不是演員在台上賣弄武功技藝。當師傅在講上面這番話的時候,李萬春一直站在楊小樓身旁用心默記,有時候回到家中還一一記在筆記本上。楊小樓先後教李萬春的戲,有《長坂坡》、《連環套》、  相似文献   

7.
走进黑龙江省宁安市西关社区的农电家属楼和天源小区住宅楼内,映人眼帘的是风格各异的书法、绘画、剪纸、图片等作品:既有描绘祖国大好河山的,又有反映改革开放巨变的;既有伟人题词,又有警世名言;作品内容美观大方、健康向上,让人赏心悦目的同时也得到了情感的陶冶。“楼道文化”作为文明楼院创建的有效载体已成为对居民进行思想德教育、科学文化知识普及和艺术熏陶的新舞台。  相似文献   

8.
猿猴,在十二生肖中,是与申相配,凡申年生的人都属猴,中国民俗认为:猴年是大吉大利之年,猴是人们心目中的吉祥物。因为猴与“侯”同音,而“侯”属中国古代爵位“公、侯、伯、子、男”的第二位,古代人希望加官封侯,猴也自然成为吉祥物。由于猴子的本性既有聪明机灵的长处,又有好表现爱虚荣的短处,所以古代汉语中,又有成语“心猿意马”、“沐猴而冠”、“棘荆为猴”(卫人对燕王说能在酸枣刺尖上刻出一只母猴,骗得优厚俸禄),用来讽刺那些用心不专和虚有其表或职称头衔,而没有真实本领的人。在历代的笔记小说、神话传说里,猿猴可以成精,时而变为…  相似文献   

9.
年轻人的景观:纽约街头的“涂鸦”■严力说起纽约的涂鸦(在街墙上画写),也曾经辉煌过,被人当做艺术对待过。七十年代是涂鸦的高潮时期,到了八十年代初就开始一点点消亡了,当时纽约的地铁车厢以及沿地铁两边的墙上都是一种很类似的英文书法和画风的涂鸦,有的涂鸦是...  相似文献   

10.
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绘画,是文字的先导。作为炎黄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绘画.凝聚着西洋绘画所不能代替的华夏文化特有的光辉。但西洋绘画与中国绘画并不是没有共性的:它和一切文化部分一样,在内函上都有着促人向上、促历史进步与引人坠落、拉历史倒退的两大类;在技法上也分成以刚健清新的形神融和美与迷离股股、神形玄果“美”的区别。文选同志的画属于前一类;是“二为”方针指引下的艺作,是人民需要的艺作。他的作品师法造化,而不抄袭造化;师法先贤,而不泥于先贤。造化的绚烂多彩,先贤的辉煌作品,都是营养品,不…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在我国艺术品市场。绘画作品价格一路攀升,特别是深得国人喜爱的知名大师的作品。更是一价难求。然而,赝品、仿品随之而来,既侵害了作者的著作权益,又造成购买者精神和利益上的损失。当年,在堪称全国首起以绘画形式侵权的案件中的始作俑者,某绘画大师的高足、仿冒高手王彬,现已成为阶下囚。  相似文献   

12.
<正>伊书奎简介:字奎星德院,号金圣蛙。就学天津师范美术专业,师承20世纪早期著名画家高剑父、刘奎龄、陶冷月的作品,探索研究"中国没(mo)骨工笔画"立志"工笔不匠、写意不荡"注重造境。为了达到画中有话的艺术境界,致力联合诗词、书法、绘画界的朋友为"诗书画"三美并臻而努力。潜心研究绘画技法谋求创新,以画水、猫、鱼——花鸟画为重,兼攻没骨山水;致力于毛笔书法趣味教学的研究,《毛笔书法  相似文献   

13.
孔子祖籍,宽仁厚德之风 据史料记载,夏邑是孔子祖籍所在地,境内至今尚存有孔子还乡祠等人文景观10多处,有着深厚的孔祖儒学文化积淀。孔子提倡“仁者不忧”、“仁者寿”、“大德必得其寿”。仁者,不为私欲所动,不为诱惑所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无忧无虑,其乐陶陶。  相似文献   

14.
第一屆世界武術錦標賽將於今年十月份在北京擧行,這可以說是武術發展史上的一件大事。信息傳出,中國不少地方的青年和小學生紛紛給北京籌辦機構寫信、捐錢,希望此賽辦得精彩,喜樂之情溢於言表。  相似文献   

15.
崔炯 《协商论坛》2009,(7):63-63
近期,笔者有幸欣赏了杜克礼先生在不同时期的绘画作品,感到非常兴奋。杜克礼的画所表达的是一种感觉、一种性情、一种精神,在他的诸多画作中常常是几团墨块,几根线条,笔、形、力、势、情、境俱在。杜先生的绘画语言犹如水中的倒影闪动着轻盈自由的韵律。  相似文献   

16.
青年文化表达:从边缘走向中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年文化表达:从边缘走向中心田科武1994年4月,由中国青年出版社主办的《青年文学》杂志开办了一个为"六十年代出生作家作品联展"的栏目,集中展示六十年代生作家的作品。此举一出,立即在文坛引起强烈反响。反响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晋遍认为集中展示六十年...  相似文献   

17.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绘画除延续了上古传说和历史故事题材之外,还兴起了佛教故事题材和纯文学作品题材。人物故事画借用了上古传说、历史故事和佛教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和场景等,并使之更为具体形象、生动有趣,使故事的文学性和所寓示的教义更为显明。这一时期,画家以诗、赋、箴、颂等纯文学作品为题材作画已渐成风气,绘画与文学作品既紧密联系又相互补充,在流传上互相促进。魏晋南北朝绘画题材文学化的趋势,为中国文人画的产生、诗画的交融提供了条件,在绘画发展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张庆的艺术作品与众不同,他的绘画风格深受唐宋时期的花鸟画,以及清代著名绘画大师任伯年等诸多画家的作品的影响,但他同时也受到西方绘画理论和技法的影响,例如加入了光影的运用以及对事物结构性的描绘,使其作品在中国传统平面化的氛围中产生了立体的视觉效果。  相似文献   

19.
杨云飞 《前沿》2014,(9):232-233
安塞姆·基弗是当代德国备受关注的艺术家,也是德国新表现主义画派的代表画家。基弗的表现主义画作具有浓郁的个性化特征。它们充满了艺术冲击力,带给观者以震撼心灵的审美体验。他的个性化不仅体现在其画作的形式语言,即视觉风格上,也集中地展现在其作品所表现和诠释的精神内涵上。基弗善于通过其艺术语言来表达他对现实生活的观念与立场,表达其作为一名画家的生命理想和生命追求。本文从绘画风格与艺术观两方面出发,探讨了基弗的绘画艺术。  相似文献   

20.
佚名 《今日上海》2012,(2):38-39
2011年12月,一场汇集了“二王”(王时敏、王原祁)诸多绘画作品,充分展现清代影响最大的山水画主流——娄东画派艺术的展览在上海博物馆悄然拉开了序幕。据介绍,本次为期近2个月(2012年1月31日结束)的展览旨在向参观者介绍王时敏和王原祁的绘画艺术,并辅以他们后继传派的作品,藉以展示娄东画派的发展脉络,并对这一在“五四”时代曾遭到猛烈抨击的画派予以客观的历史评价。另外,展览还有意专设代笔和仿作进行对比展示,以此提供对“二王”作品真伪研究的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