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毛泽东是一位"立德、立功、立言"兼具一身的伟人,也是一位独领风骚的诗人。毛泽东诗词以其冲天的豪气和雄健的风格深受世人瞩目。他后来曾自我总结说:"我的兴趣偏于豪放,不废婉约。"毛泽东写"风花雪月"的诗词有45首,寄托着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一生雄才大略、豪气干云,他的行事作风也令人惊叹。 不摸枪 毛泽东在回忆往事时曾说过:我一辈子从不摸枪。一个“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坚定信念者、具体实践时却从不摸枪,这足可察见伟人的智慧!毛泽东不摸枪,是因为他讨厌枪、鄙视枪,虽然“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是他的至理名言,枪是他的朋友,但他就像子弹一样洞穿了枪的本质。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端起斟满葡萄酒的酒杯笑着对新任空军司令员说:"亚楼同志,中央指派你们去苏联谈判建空军,你就是全权代表。预祝你们顺利完成任务,为建立一支强大的人民空军——干杯!"刘亚楼豪气冲天将酒一饮而尽。然而,两次谈判境况迥异……  相似文献   

4.
作为叱咤风云的一代伟人,毛泽东有挥斥方遒、豪气冲天的一面,也有普通人情感丰富、乐意成人之美的一面。毛泽东尤其喜欢“做媒”。尽管战斗生活十分紧张,但他始终不忘关心身边的战友和工作人员的婚姻大事。他擅于巧妙运用聪明才智,促成对对美满姻缘,留下了许多传奇佳话。  相似文献   

5.
正毛泽东不仅是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也是独树一帜的大诗人。两种身份相互重叠,两种气质相互渗透,使他的诗作具有了一种前无古人、独步峰巅的大美意象。这种大美,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豪迈气派。自信、乐观的英雄主义豪气,是毛泽东诗词的一个显著特点,具有强大的感染力。青年时代的毛泽东,投身和主导的革命伟业刚刚起步,尚未经历太多的坎坷、体验太多的磨难,因此他  相似文献   

6.
在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提出过两个著名论断,即"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和"党指挥枪"。可见,毛泽东对"枪"的作用有着深刻而独到的理解。但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毛泽东却很少用枪。下面就把毛泽东与"枪"有关的几个小故事讲述如下,供读者备忘。  相似文献   

7.
古田,坐落于闽西莽莽群山中,这一方革命胜地,今天格外庄严辉煌,容光焕发。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60多年前,一代伟人毛泽东在闽西吟咏了豪气冲天的壮歌。1999年12月10日,正是风景这边独好的时节,中共福建省委、  相似文献   

8.
焦然  郭奔胜 《唯实》2005,(1):8-10
2004年的江苏从挑战和困难中走来,虽历经"大考",但豪气满怀。这豪气来自中央对江苏发展的嘱托,来自省委常委会一班人的指挥若定,来自7400万江淮儿女的智慧创造。而在刚刚闭幕的中共江苏省委十届八次全会上,这豪气更以决议的形式升华为党的执政能力、干部执行力和群众创造力。未来令人期待,谋  相似文献   

9.
<正>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二渡赤水,夺取了遵义的咽喉——娄山关,拉开了遵义大捷的序幕。在战士的欢呼中,毛泽东策马伫立关口,想起战斗开始前的长空雁阵、晓月微寒;战斗中的金戈铁马,炮火煮云,"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豪气在心中熊熊升腾。而彼时的霜晨月,犹如照亮中国前进的路灯,在娄山关开启了点亮红军胜利之师的  相似文献   

10.
正毛泽东所写诗词,词章一出,似凌云一曲,总给人以大气磅礴、壮意纵横之激情,倏见风起云涌,波澜壮阔,无不雄奇瑰丽、庄谐如一,难怪一个外国人读了毛泽东的诗词后无限深情地感叹道:"一个诗人赢得了一个新中国。"毛泽东所写诗词,词章一出,似凌云一曲,总给人以大气磅礴、壮意纵横之激情,倏见风起云涌,波澜壮阔,无不雄奇瑰丽、庄谐如一,难怪一个外国人读了毛泽东的诗词后无限深情地感叹道:"一个诗人赢得了一个新中国。"  相似文献   

11.
正长征中,叶剑英既全力"争"又坦然"不争",正确处理了为谁"争"为谁"不争","争"什么"不争"什么,怎样"争"怎样"不争"的问题,为后人树立了光辉的榜样。为革命战友而"争"红军抗日事长征,夜渡于都溅溅鸣。梁上伯坚来击筑,荆卿豪气渐离情。1962年,叶剑英奋笔疾书,写下《建军纪念日怀战烈》诗,往事如电影一样,浮现在他眼前。那是1934年10月18日,夜晚,于都河畔。有人这样描写当时的情景:"毛泽东和他的队伍沿着河岸没走多远,月亮就升起来了,  相似文献   

12.
前段时间,一本由斯诺等几位作者撰写的关于毛泽东的传记、史料与回忆——《早年毛泽东》出版了。这本新书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它勾勒出一个不断行走的早年毛泽东,并且进而认为,毛泽东的一生是"走"出来的。毛泽东在湖南一师时,就曾有过一段不携分文、"行乞"乡间的经历:手握竹伞,一身布衣,在田陌间露宿,到旷野里栉风沐雨,只为在省内各县游学。  相似文献   

13.
正毛泽东一直认为,刘邦是一位高明的政治家,他得天下一因决策对头,二因用人得当。大道至简,毛泽东从自己的领导实践中感悟到,领导者的责任,归结起来,主要的是出主意、用干部两件事。第一件大事"出主意"重在调查研究,用好"外脑",决策决断。第二件大事"用干部"重在识人选人,关心爱护,用人管人。毛泽东成功的经验告诉我们,领导工作千头万绪,但要抓主抓重,抓住抓好决策和用人这两件大事。找回失散多年的"孩子"毛泽东一生十分注重调查研究,格外珍惜自己的调查研究成果,尤其是对令他自己满意的成果更是倍加珍惜。1930年5月,毛泽东经江  相似文献   

14.
《湘潮》2016,(4)
正长征出发前,毛泽东在"左"倾教条主义者排斥打击下处境困难。伍修权回忆说:"左"倾领导者甚至"打算连毛泽东同志也不带走,当时已将他排斥出中央领导核心,被弄到于都去搞调查研究。后来,因为他是中华苏维埃主席,在军队中享有很高威望,才被允许一起长征。"如果不是因为毛泽东还担任一定职务、在红军中有"很高威望",他可能连长征都参加不了。可以说,长征中毛泽东在  相似文献   

15.
<正>赵巨孝担任"毛泽东号"机车组第11任司机长兼党支部书记时,这台机车已安全行驶800多万公里,相当于环绕地球200圈。能不能续写"毛泽东号"机车组光荣历史?赵巨孝暗下决心:"毛泽东号"是新中国的见证,决不能让它出一点儿问题!  相似文献   

16.
曾被毛泽东称为“上井冈山第一”的老红军战士贺敏学解放后曾担任福建省副省长等职,他身经百战,戎马倥偬,战功卓著。1926年,贺敏学投身革命之初,在大革命运动中率农军,威震湘赣边;入囹圄,豪气薄云天;擎大旗,暴动上井冈,可歌可泣的故事至今仍在流传……  相似文献   

17.
正陈独秀、王明、博古等,在中共早期领导层中都是以理论出名的。反观毛泽东,一直在国内搞革命,而且长期从事实际工作,也就没有太多的时间专心去学习理论,所以早先几乎没有人认为他是理论权威。当时扣在他头上的帽子名称就是"狭隘经验论"和"山沟沟里出不了马列主义"。但毛泽东确实在山沟沟里探索出不  相似文献   

18.
在毛泽东眼里,三弟毛泽覃是一个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是一位智勇双全的战将。毛泽东曾自豪地说过:"我们毛家出了一个大将军。"然而,手足情深的兄弟为何发生激烈争吵,毛泽东四次忆及此事,又为何深感内疚。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在早期的"寻乌调查"中,就充分体现出他思想作风"求实"、"求深"、"求真"、"求新"的鲜明特点。当前,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肩负的历史任务发生了重大变化,但毛泽东在"寻乌调查"中体现出来的思想作风仍然必须坚持和发扬,这对于我们党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名士大儒大都狷狂得很:或思维奇特言谈骇世,或豪气干云狂傲不羁,或形迹放浪屑于流俗。刘文典当数一个。他精通英、德、日、意等语言,学贯中西,尤精国学。当过孙中山的秘书,师从章太炎,与鲁迅为同门弟子,与陈独秀亦师亦友,跟蒋介石干过仗,与毛泽东握过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