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治智库是中国新型智库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法治智库的建设进入了春天,取得了长足进步。我国法治智库建设存在智库人员独立性不足、咨政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智库人才不足、智库成果转化慢的问题。通过提升法治智库的运营力、夯实法治智库人才基础、提升研究成果质量、建立多层次智库载体等措施完善我国法治智库建设。  相似文献   

2.
维护我国金融安全需要健全的金融法制来保障,而健全的金融法制是金融法治的必要前提。金融法治就是要用法治原则来指导我国金融业的发展。在市场经济和开放条件下实行金融法治是维护我国金融安全的必要条件和长远战略。然而,我国的金融法治还处在起步阶段,最终走向金融法治。将经历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本文从制度层面对当前国内、国际影响我国金融安全的重大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并依据金融法治原则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行政法治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随着法治进程的加快,我国行政法治建设在新时期也曝露出种种问题。应当针对制定行政程序法、完善行政诉讼法和修改国家赔偿法三个方面,来探讨完善我国行政法控权制度,使我国行政法治建设更上一个台阶。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政府法治建设走过了从恢复重建到全面展开,从注重实体到注重程序,从控制行政权到控制行政权与保护公民权并重的发展历程。中国政府法治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也正朝着法治政府的理想状态迈进。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完善行政法律体系,加强政府依法行政的能力仍然是我国政府法治建设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论法治原则与我国的法治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法治作为我国法制建设的战略目标的进一步明确,我国法学界再次兴起了对法治问题的研究热潮。这一研究已使我们对法治问题的认识在许多方面都深入了一步,如我们已注意区分法制和法治这两个概念,已开始研究法治的结构,探索中国法治之路的特殊目标、实现的途径和方式...  相似文献   

6.
法治中国包括依法治国、依法执政和依法行政,而这三者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依法执政具体通过依法治国来实施。本文通过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这三者关系来说明建设法治中国的必要性,以及建设法治中国应解决的问题和对策。  相似文献   

7.
民主法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和政治基础,没有民主法治就没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和进步,但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还有不少差距,要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就必须大力加强民主法治建设。  相似文献   

8.
社会转型时期的法治政府构建是一项关乎社会稳定和政府发展的大事。我们应该从理性角度出发,从法治政府的本体分析应该构建一个什么样的政府,联系我国国情,深刻分析在我国构建法治政府的必要性问题,最后切实思考我国应该如何构建法治政府,特别是把重点放在从理性角度进行法治政府的构建,这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9.
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法治中国的建设绘就了新的蓝图。这是中国法治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必将推动中国法治跨越到更高的水平和层次。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和谐,需要法治来保障。  相似文献   

10.
我国法制建设中的主要矛盾是依法治国的迫切要求同各级领导干部总体上法律素质不高,不能满足这一要求的矛盾。这一矛盾是我国走向法治国家过程中各种矛盾的枢纽和交汇点,已成为制约我国法制建设的“瓶颈”。能否正确解决这一矛盾,将直接关系到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成败。  相似文献   

11.
试论我国立法体制的现状与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们党和国家虽然认识到市场经济需要法治,但完全依靠法律调整的观念却没有树立起来,从而导致法制建设中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却被忽视或进展缓慢。虽然我国市场经济强调中国特色,但以市场机制调节经济运行和资源配置为主要方式这一点与世界各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是一致的,而纵观世界以市场经济体制为模式的国家,其成功的经验无一不是以法律作为主要调整手段来规范经济运行的。所以本文认为我们党、国家和人民在树立经济观念的同时也应树立法治经济的观念。然而,即使我们树立了法治经济的观念,如果没有科学的立法内容来规范,也是难以…  相似文献   

12.
针对沉默权立法论争中的“自由意志”问题,从实际出发来探讨自由意识与法律意志这对命题,有益于我国建设法治社会的立法实践。  相似文献   

13.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的法治建设大体经历了确立和初创时期、严重破坏时期、重建与发展时期和飞跃时期四个阶段;文章分析总结了新中国法治进程中法治理念的变化与进步,并对如何构建一个法治的中国社会,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4.
商鞅的法治理论丰富,其积极面与消极面相并存。文章从其积极方面着眼,将商鞅的法治理论分为五个方面,并围绕这五个方面说明我国当今法治建设所存在的一些问题,指出借鉴商君法治理论为我们当今法治建设服务具有极大的现实性。最后作者阐明了现代法治与商君所言法治的差异,强调了借鉴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的民主法治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各个领域的法律制度进一步得到完善和改进,一个反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保障公民合法权益、体现全人类法治文明和进步的中国特色的法律体系正在形成。在“依法治国”方略已经在全国达成共识的前提下建设法治,其环境是十分优越的。其动力是十分强劲的,其效果也是十分明显、举世公认的。但笔者认为,尽管我国的法治建设成绩斐然,但也应当看到其中的不足之处,诸如不顾法律的规定对自然资源的无节制开采利用,地方保护、行业垄断、执法谋私、司法谋私等现象依然无明显改观。因此,笔者主张我国今后的法治建设应当充分反映社会发展的规律,构建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6.
哈耶克在《致命的自负》和《自由秩序原理》两个经典文本中,诠释了市场秩序这一核心范畴。在哈耶克看来。相对于计划秩序,市场秩序是一种赋予经济个体以自由的制度,经济自由是市场秩序的内在本质;在市场秩序中,经济自由会趋向于完全竞争的均衡状态,市场秩序在经济效率上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市场经济秩序需要法治来维护,法治是市场秩序的制度基础。因此,哈耶克的市场秩序可以从经济自由、经济效率和法治三个维度来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7.
党中央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先进理念,这标志着我党已经完成从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到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指导思想的转变。和谐社会必定是一个运行有序的社会,是一个通过法治建设来解决和化解利益冲突,并由此实现利益最大化均衡的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离不开法治作为保障;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的建设,需要社会主义和谐作为其灵魂指引。我们必须建设和谐法治,用法治的手段来构建、巩固和谐,用和谐精神统领法治,将和谐精神融入法律规范体系,用和谐精神指导法律运行实践.使我国法治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和谐精神。  相似文献   

18.
发生在2003年春天的一场令人刻骨铭心的SARS劫难,终于在金秋之初的北京平息下来。SARS期间,中华民族的优秀品格被充分激发出来,我国知识分子保持高度的学术敏感和学术良知,从多学科角度积极地作出理论呼应。本刊编辑部结合这一主题邀请我院部分教师以学术笔谈的形式就SARS引发的相关课题进行探索和反思,以期深刻认识SARS过程的法治意义。危机过后,SARS留给我们的不应该仅仅是痛苦的回忆,还应该是一些有价值的学术反思。此为至望。  相似文献   

19.
党中央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先进理念,这标志着我党已经完成从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到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指导思想的转变。和谐社会必定是一个运行有序的社会,是一个通过法治建设来解决和化解利益冲突,并由此实现利益最大化均衡的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离不开法治作为保障;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的建设,需要社会主义和谐作为其灵魂指引。我们必须建设和谐法治,用法治的手段来构建、巩固和谐,用和谐精神统领法治,将和谐精神融入法律规范体系,用和谐精神指导法律运行实践.使我国法治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和谐精神。  相似文献   

20.
主编寄语     
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已经迈向了第三十五年,这三十五年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蓬勃发展的三十五年.今天,《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经历了它第十八个春天的瞬间,迎来了公开发行的总第一百期.值此美好的时刻,首先让我们向关心与支持学报的广大读者、作者、法学和法律实务及社会各界的朋友们致以真挚的谢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