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聚 《党建文汇》2002,(12):15-15
世界上到底有多少犹太人,要回答这个问题并不容易,因为并非所有国家都有这方面的记载和统计,而且并非所有犹太人都承认他们是犹太人或有犹太血统,在犹太人境遇不好的国家尤其如此。据不完全统计,到2001年初,全世界共有1325万犹太人,仍少于德国纳粹大屠杀前的1800万人。除495万人生活在以色列外,其余830万散居在世界各地。美国犹太人占犹太人总人口的一半,约有12%的犹太人生活在欧洲,在非洲和大洋洲的犹太人不到2%。  相似文献   

2.
1938年末,德国排犹运动的升级,迫使居住在德国的50万犹太人纷纷向安全的国度逃命。  相似文献   

3.
1933年1月,希特勒上台,立即掀起一场史无前例的反犹──灭犹狂潮。纳粹分子制造和鼓吹雅利安人是优秀民族,犹太人是劣等民族;与其说犹太人是人,不如说他们是野兽,镇压和灭绝他们是十分必要的。一些教授和科学家竟然支持这种反动的民族理论。3月,德国发生了第一次杀害犹太人的暴行,被害者多数是法官、律师和医生。4月,纳粹党宣布对犹太人实行抵制日,出动大批警军封闭犹太人的商店、公司和律师事务所。然后又规定在年底之前将德国犹太人从一切公务机关和自由职业中赶出去。5月,掌管思想意识形态的纳粹党党魁之一的戈培尔,策划了一…  相似文献   

4.
正背景介绍原载1933年4月17日《红色中华》第70期第1版。该版刊发了《德国法西斯蒂厉行虐待犹太民族》的报道。报道指出:"德国法西斯蒂自在德国专政以来,对于国内革命势力的摧残,几乎无所不用其极,最近又煽动全国民众虐待犹太人,剥夺犹太人的思想言论自由,取缔犹太人在德国的居住与经商的权利,据法西斯蒂的宣言,他们反对犹太人的理由,是因为犹太人对法西斯蒂的暴行,  相似文献   

5.
1938 年 3月,纳粹德国吞并奥地利。在奥犹太人跌入苦难深渊。为求生存,犹太人急寻外国使馆,以获签证,离开奥地利。当时,中国驻维也纳总领事何凤山先生,主管前往中国上海的签证。何首先为17岁犹太青年艾立克·哥特斯特伯办妥了其与家人的20份前往中国上海的签证。当时,上海已被日本占领,签证实无意义,但这对在奥犹太人逃生来说,却是生命的希望。犹太人获悉中国总领馆愿意帮助犹太人,遂蜂拥而至,在门前排起长队。何的上司、驻德大使陈介害怕激怒德国当局,极力阻挠何凤山签证一事,但均被何抵制。陈遂下令调查何“非法倒…  相似文献   

6.
成败与国籍     
李晖 《学习导报》2011,(10):24-24
爱因斯坦有一次在巴黎大学演讲时说:“如果我的相对论证实了,德国会宣布我是个德国人,法国会称我是世界公民。但是,如果我的理论是被证明是错误的,那么,法国会强调我是个德国人,而德国会说我是个犹太人。”  相似文献   

7.
苏联、东欧剧变以后,德国新纳粹迅速崛起。这股反动势力在反对犹太人和外国人的暴行中发展壮大。新纳粹分子肆无忌惮,打砸抢烧,无恶不作,无所不为。新纳粹威胁着德国犹太人和外国人的生命财产,也使广大德国人惶恐不安。新纳粹已成为一种社会公害,在德国,在欧洲都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8.
阿福 《党员文摘》2009,(7):40-41
她曾经是一个“中国式妈妈” 沙拉·伊麦斯是中国籍犹太后裔。她的父亲是曾遭德国纳粹迫害的犹太人,上世纪30年代来到上海经商,在这里和一位中国姑娘结合生下了沙拉。沙拉的两段不幸婚姻给她留下了3个孩子。  相似文献   

9.
赵化南 《唯实》2006,(7):64-64
从一家刊物上看到这样一则故事:有一年春天,美国总统里根把国会金质奖章授予一些做出了贡献的平民,其中一个得奖人就是被誉为“犹太人良知”的维塞尔。当时正是里根赴德国波恩参加七国经济高峰会议前夕,他计划在赴会之前,先去毕特布格向德国阵亡将士公墓献花。这一行程立即引起了激烈争论。争论的焦点是:那个公墓之中也葬了40名监视犹太人集中营的纳粹军人,美国总统怎么可以去向那些纳粹刽子手或者帮凶献花?对里根这一做法,维塞尔自然也是不赞成的。要不要向里根陈述自己的意见,当时有许多人告诫他:“绝对不要当面责难掌握大权的人。”  相似文献   

10.
成败与国籍     
爱因斯坦有一次在巴黎大学演讲时说:“如果我的相对论证实了,德国会宣布我是个德国人,法国会称我是世界公民。但是,如果我的理论是被证明是错误的,那么,法国会强调我是个德国人,而德国会说我是个犹太人。”  相似文献   

11.
一位名叫马丁的德国新教父在美国波士顿的犹太人屠杀纪念碑上留下一段话:“起初他们追杀共产主义者,我不是共产主义者,我不说话;接着他们追杀犹太人,我不是犹太人,我不说话;后来他们追杀工会成员,我不是工会成员,我不说话;此后他们追杀天主教徒,我不是天主教徒,我不说话;最后他们奔我而来,再也没有人站起来为我说话了。”我看了之后,很震动。 国人是最推崇不说话的,事不关已、高高挂起,明哲保身的观念从小就根深蒂固了。再说,历史上祸从口出的事例显然足够让人吸取教训,所以,中国正直的家长  相似文献   

12.
宇光 《党史纵横》2005,(2):45-45
1970年12月6日,波兰的首都华沙寒气逼人。来访的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向华沙无名烈士墓献完花圈之后,来到华沙犹太人殉难者纪念碑前的广场。突然,他双膝着地,跪在了纪念碑前!他是向二战中被德国纳粹屠杀的510万犹太人表示沉痛哀悼,为纳粹时代德国所犯下的罪孽深感负疚,虔诚地认罪赎罪。勃兰特此举震惊了世界,尤其震撼了德国人的灵魂。当时的民意调查显示:有80%的德国人非常赞赏此举,认为这种出乎意料的方式更充分地表达了德国人悔罪的诚意。此举也赢得了波兰人民的理解和信任,认为他为“结束一段充满痛楚与牺牲的罪恶历史,迈出了重要的一步。1…  相似文献   

13.
1818年的一天,在德国小镇特里尔的一个小资产阶级犹太人家里迎来了一个小生命--卡尔·马克思.德国当时的主要宗教是基督新教,马克思家乡信奉的是天主教.而当马克思走完他伟大的一生时,他不属于任何国家,也不信任何宗教.他的一生都致力于推翻资产阶级,致力于世界大团结.  相似文献   

14.
沈义  谭树 《党建文汇》2009,(2):38-38
犹太人千百年来一直散居世界各地。1848年欧洲革命后,不少国家的封建君主将革命归咎于犹太人,并重新开始对其进行隔离与迫害。犹太人不可避免地开始产生一种新的情绪:为什么不建立一个犹太人自己的国家?  相似文献   

15.
德国人一向以办事认真严谨而闻名于世,在如何保持政府公职人员清正廉洁的问题上自然也毫不松懈。为对公务员进行教育监督,德国的反贪机构采取了种种办法。  相似文献   

16.
《学习导报》2011,(6):39-39
美国波士顿有一块犹太人遇难纪念碑,纪念碑虽不怎么出名,但它的铭文却颇有影响。铭文是一个叫马丁·尼莫拉的德国政府新教牧师写的:“起初,他们追杀共产主义者,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共产主义者:接着他们追杀犹太人,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犹太人;后来,他们追杀工会会员,我没有说话一因为我不是工会会员;此后,他们追杀天主教徒,  相似文献   

17.
美国波士顿有一块犹太人遇难纪念碑,纪念碑虽不怎么出名,但它的铭文却颇有影响。铭文是一个叫马丁·尼莫拉的德国政府新教牧师写的:“起初,他们追杀共产主义者,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共产主义者:接着他们追杀犹太人,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犹太人;后来,他们追杀工会会员,我没有说话一因为我不是工会会员;此后,他们追杀天主教徒,  相似文献   

18.
1970年,联邦德国总统维利·勃兰特在访问波兰时,在华沙犹太人殉难者纪念碑前突然双膝下跪。这个场景感动了世界。勃兰特勇于面对历史谢罪的行为不仅化解了德国与波兰这两个相邻民族的战争夙怨,也为勃兰特本人和全体德国人重新迎来了尊敬。事实上,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德国人在经历了很短的感情反复之后,就对本民族应该承担的责任有了比较客观和清醒的认识。为教育后人政府将多处纳粹集中营遗址辟为纪念馆,在教科书增加揭露法西斯罪行的内容,以达到警钟长鸣的教育目的。除了语言道歉和精神忏悔以外,德国还制定相关法律,防止纳粹沉渣泛…  相似文献   

19.
严农 《新湘评论》2008,(6):58-58
犹太人大约有1500万人.只占全球人数的0.25%,而他们的富商巨贾,却占全球的三分之一。犹太人经商的成功之处在于“讲究诚信,重视商誉”,主要有以下几个地方值得我们学习:  相似文献   

20.
严农 《学习导报》2008,(6):58-58
犹太人大约有1500万人.只占全球人数的0.25%,而他们的富商巨贾,却占全球的三分之一。犹太人经商的成功之处在于“讲究诚信,重视商誉”,主要有以下几个地方值得我们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