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开辟提供了根本思想指导;对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重要论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形成提供了理论基础;提出了系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思想,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提供了基本遵循。  相似文献   

2.
周叶中 《求是》2015,(4):19-21
<正>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制定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新蓝图,明确回答了当今中国建设什么样的法治国家、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决定》关于依法治国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部署,是对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经验的理论总结,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重大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这次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经验,分析形势,明确任务,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作出部署,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齐心协力,为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而奋斗。  相似文献   

4.
吕廷君 《新视野》2013,(1):92-96
从“法律体系”到“法治体系”,是我党依法治国理论的一个重大发展.党的十八大报告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为统领,以构建“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和全民守法”的法治体系为目标,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主义法治核心价值,通过法治价值把目标价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转换为法治主体的行动价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必须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形成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法治氛围.尊法是学法知法到守法用法的桥梁,作为重要法治主体的党员领导干部在全社会尊法和全民守法中应该率先垂范,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任何组织或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  相似文献   

5.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法治文化,在概念上是指存在于国家和民族这一特定载体之上,由过去和现在的全体国民共同参与构建而形成的,表现一个国家和民族所特有的法治理念及法治实践的文化形态。在法治文化中,起核心作用,将法治文化疑聚成一个有机整体的是法治的理念或价值指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内涵是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特别强调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一总目标下的,表现新时代中国和中华民族所特有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及社会主义法治实践的文化形态。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法治文化可以从党的领导、法律至上、汲取借鉴、良法善治、规则之治、公平正义、程序正当这几个关键词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6.
邓齐滨 《奋斗》2023,(1):43-45
<正>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围绕保障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  相似文献   

7.
习近平 《实践》2021,(3):4-11
这次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经验,分析形势,明确任务,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作出部署,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齐心协力,为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而奋斗。我们党历来重视法治建设。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就制定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以及大量法律法令,创造了马锡五审判方式。  相似文献   

8.
法治文化与法律文化有联系有区别,法治文化以法律文化为基础,是一种现代理性的法律文化,受经济社会发展、民族文化传统等因素的影响。十八届四中全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出系统部署,要在全面深化改革中落实法治措施,这将在制度层面、机构和平台、观念和理念、活动和行为等四个层面推动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中国历史上比较缺乏民主法治传统,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在法治实践中培育和强化人们的法治观念。  相似文献   

9.
李林 《求是》2015,(3):11-13
<正>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强调,要"围绕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推进法治理论创新,发展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体现社会发展规律的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依法治国提供理论指导和学理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三位一体",共同构成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道路指引、理论支撑和制度保障,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  相似文献   

10.
张任 《共产党人》2017,(15):34-36
2016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要求,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立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实践,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全过程。  相似文献   

11.
“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性的”是党的重大理论创新。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两大特征,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原本是两个互不搭界的概念,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华民族复兴伟业把两者结合起来,共同的历史经历、共同的思想基础和价值目标,彰显了两者的一致性。要实现两者的一致性,必须把党的领导贯穿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全过程,必须坚持依法执政,注重党内法规同国家法律的衔接和协调。  相似文献   

12.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新农村,是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推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的有效举措.要从完善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等方面加强建设,提高农民的法律素质,以满足基层法律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广泛涉及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强化农村法治基础,完善农村法治机制,在广大农村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相似文献   

13.
正道路问题关系全局、决定成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进一步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性质和方向,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唯一正确道路  相似文献   

14.
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中指出:“党和法治的关系是法治建设的核心问题。”认真学习领会《决定》精神,至关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明确:坚持党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这是我们领会《决定》精神必须牢牢把握的根本之点。  相似文献   

15.
《当代贵州》2014,(32):1-1
正道路决定命运,道路引领未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走对路。如果路走错了,南辕北辙了,那再提什么要求和举措也都没有意义了。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成就和经验的集中体现,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唯一正确道路。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这是贯穿全会决定全篇的一条红线,是管总的东西。在走什么道路这  相似文献   

16.
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适应我国经济、政治、文化  相似文献   

17.
践行党的十九大报告的法治精神,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强国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强国,要坚持充分考虑我国基本国情,从实际出发的原则、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法治建设的原则和加强党对法治建设领导的原则。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强国要把握四个重点:政府须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和能力、司法机关须提升实现司法公平正义的能力、充分尊重和保障人权、党员领导干部须带头守法,维护宪法和法律尊严。  相似文献   

18.
记者:去年,全国人大关于“六五”普法的决定提出了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任务,是年召开的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并进一步强调:“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提高全民法律素质,推动人人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维护法律权威和社会公平正义”。那么,怎样正确理解和界定“社会主义法治文化”这个概念的内涵呢?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对中国法治建设的领导是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的统一。坚持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既是党领导法治建设的显著特征,也是社会主义法治顺利推进的重要经验。  相似文献   

20.
<正>2021年12月6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进行第35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我国正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对外开放深入推进,需要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作用。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以解决法治领域突出问题为着力点,更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提高全面依法治国能力和水平,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