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博览窗     
《湘潮》1991,(5)
刘少奇改匾1961年4月9日上午,国家主席刘少奇一行前往瞻仰毛主席旧居。人家围着少奇同志,向他问好,少奇同志向人家问好,气氛十分热烈。正当大家沉醉在幸福之中时,只见少奇同志手一抬,指着挂在大门上方的“毛泽东同志故居”區额说:“这样写,不妥当。”服务员一时弄懵了,都不解其意。少奇同志解释道:“这个“故”字,有两种含义,一种是“过去”的意思,还有一种是  相似文献   

2.
新中国成立没有多久,韶山毛泽东故居第一块门匾“中国人民伟大的领袖毛主席的家”挂了起来。门匾是由“韶山一支笔”毛宇居(毛泽东的老师)书写的。当时,中央领导人的故居都挂着类似“头衔”,如湘潭县彭德怀乌石老家就写着“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的家”。  相似文献   

3.
文禄 《党建文汇》2007,(7):41-41
新中国成立没有多久,韶山毛泽东故居第一块门匾“中国人民伟大的领袖毛主席的家”挂了起来。门匾是由“韶山一支笔”毛宇居(毛泽东的老师)书写的。当时,中央领导人的故居都挂着类似“头衔”,如湘潭县彭德怀乌石老家就写着:“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的家。”  相似文献   

4.
陈鲁民 《学习导报》2012,(22):30-30
前些时,我去湖南韶山旅游,听毛泽东同志纪念馆的讲解员讲了这样一件事。1950年代初,毛泽东故居前挂的牌匾写着"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家"。毛泽东知道后,连声说:不妥,不妥!"伟大"两个字不是封的,我不敢当,哪里会一写伟大就伟大呢?我建议换一块门匾。毛泽东的意见带回去后,湘潭县委经过几次讨论,上报湖南省委批准,1955年3月,原有门匾被换下,挂上了"毛泽东同志故居"门匾。  相似文献   

5.
刘少奇同志旧居,位于湖南省宁乡县花明楼镇炭子冲口,1961年对外开放,1967年被造反派查禁。旧居陈列馆被捣毁。旧居门上的那块书有“刘少奇同志旧居”七个金色仿宋大字的门匾,一而再地受到红卫兵的蹂躏。但匾大且宽,究竟没有被毁  相似文献   

6.
罗雄 《湘潮》2018,(2):63-63
在刘少奇同志故居的正堂屋大门上,有一块朱红色的长方形木制门匾,长158厘米,宽105厘米,厚5厘米,香樟木材制作。门匾底板用朱砂红油漆铺底,中部有2厘米凹形印堂,边框刷银白色油漆。印堂四周边宽13.5厘米,上用木条镶嵌成呈几何图形红色油漆回纹花边,边框底色刷银白色油漆。  相似文献   

7.
1980年2月,党中央决定给刘少奇同志平反,恢复名誉。消息传来,少奇同志家乡炭子冲的农民欣喜已极,他们怀着对少奇同志的思念之情,连夜修复被捣毁的旧居。连被造反派撬下来的旧居门匾也找了回来,重新挂到了旧居门口。一切准备就绪,可就是缺一张少奇同志的像。在“文化大革命”中,  相似文献   

8.
话说挂“为人民服务”牌匾南平去年秋天,武汉市委机关办公楼的门厅里,新增了一块红底金字的牌匾,上面写着“为人民服务”五个大字。这块匾是在市委书记钱运录、副书记李岩直接关心下,市委办公厅的同志在双休日加了个连班,配合施工人员赶制悬挂的。这是市委决心进一步...  相似文献   

9.
简讯     
《湘潮》1989,(2)
杨尚昆主席参观韶山毛泽东故居和纪念馆1988年11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家主席杨尚昆,在宁乡花明楼乡炭子冲参加刘少奇同志纪念馆开馆典礼和刘少奇同志铜像揭幕仪式后,专程来到韶山,参观毛泽东同志故居和毛泽东同志纪念馆。在纪念馆休息室里,杨主席说,我对韶山是很有感情的,这次是第三次到这里了。在参观中,杨主席不时向纪念馆负责人询问各种珍贵照片、文献资料的情况。杨主席说:毛泽东同志是我们党和国  相似文献   

10.
刘少奇同志要求子女是很严格的。1964年夏季,王光美同志在河北省新城县蹲点,刘少奇同志写一封信让15岁的女儿平平送去.并嘱咐秘书,不要给她买票,不要送她上火车站,也不要通知王光美同志到车站接她,一切由她自理。秘书感到很为难。他想,平平毕竟是个小孩子,而且从未出过远门。刘少奇同志看出他的心事就对他说;“对孩子一是要管.二是要放。什么叫放呢?吃苦耐劳的事情.经风雨见世面的事情、都要放手让孩子去干。这样可能孩子要跌些跤,但只有这样做,才能使他们受到锻炼,更好地成长起来。”既“管”又”放”,对立统一刘少奇同志…  相似文献   

11.
艳儿 《湘潮》2004,(3):7-10
24年前,也就是1980年5月17日,刘少奇同志追悼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最大的冤案终于得到彻底平反。构成刘少奇冤案的一个核心问题是他在1949年的“天津讲话”,即他的“剥削有功”论。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相似文献   

12.
在任弼时同志故居,珍藏着4件鲜为人知的革命文物:两件木质的,即“革命先进”匾和一副条屏;两件布质的,即一副挽联和一副祭幛。4件文物中,有3件与弼时同志直接相关,有1件是任弼时的祖传遗物。对这4件革命文物的来历和内容,我们作了考证,现简述如下:一、关于...  相似文献   

13.
在湖南任弼时故居,珍藏着四件鲜为人知的文物:两件木质的,即“革命先进”匾和一副条屏;两件布质的,即一副挽联和一副祭幛。四件文物中,有三件与弼时同志直接相关,有一件是任弼时的祖传遗物。对这四件文物的来历和内容,我们作了考证,现简述如下:一、“革命先进”...  相似文献   

14.
一九六一年四月,宁乡县花明楼的人民群众听说离家三十多年的少奇同志即将回乡视察,无不十分高兴。可是消息传出去以后,却发生了一起意想不到的事:花明楼完小五年级十二岁的学生肖伏良,想起这两年干部打人,群众挨饿受苦,幼稚的心里产生了一股牢骚情绪。在放学回家路过少奇同志故居炭子冲时,信乎捡起一块黄色土块,在电杆上写上了“打例刘少奇”五个歪歪斜斜、童气十足的大字。事情发生后,很快就被公安部门破了案。肖状良被认为犯了“书写反革命标语”罪。干部群众非常气愤,主  相似文献   

15.
1959年,刘少奇在海南岛休假,生日那天,当地同志派人送来一个大蛋糕,上面还有个“寿”字。刘少奇知道后,非常生气地说:“谁叫你们搞的?拿走。”然后又把王光美叫来,问她知道不知道,为什么不制止?王光美说,事先她也不知道。少奇严肃地说:“党中央早就做过决定,政治局的同志不过生日,我举手同意了的,就要坚决执行,决不能带头破坏中央决定。”刘少奇不仅自己带头遵守党和国家的纪律,同时也严格要求自己身边的工作人员和子女要自觉遵守党和国家的纪律。有一次,在刘少奇身边工作的人员见他的两个小孩上学路程比较远,来去不方便,就背着少奇向车库要…  相似文献   

16.
《党史文汇》2007,(5):F0004-F0004
刘少奇同志纪念馆位于湖南省长沙市花明楼镇,是全国唯一一座完整、系统地介绍刘少奇同志生平业绩的传记性专馆,馆藏文物及资料15000多件,是全国最大的刘少奇文物资料收藏中心。馆区占地面积1平方公里,总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主要包括刘少奇同志故居、陈列馆、  相似文献   

17.
正首块门匾:"中国人民伟大的领袖毛主席的家"1949午10月17日,长沙专区代表团一行,在地委委员郭固邦、湘潭县委委员毛华初带领下,到毛泽东旧居来参观。那时候毛泽东旧居还没有收集文物,门口没有门匾,屋里也没有毛泽东家人的照片。18日上午,参观完毕后,毛华初对毛月秋(毛泽东族叔)说:"老书记,以后到这里参观的人会越来越多,您看屋前是不是该写个门匾?"毛月秋深以为然。讨论匾上内容时,毛月秋请毛华初说一下自己的看法。毛华初沉吟片刻,不好意思地说:"我肚子里没有什么墨水,说不好。随军南下  相似文献   

18.
“你们要有点野心!”1958年7月14日,一个平凡的日子。中共中央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刘少奇,亲临济南第二机床厂、济南第一机床厂、公私合营成记面粉厂进行视察。古城济南,家家泉水,户户垂柳。被来厂参观的外国使团誉为“花园工厂、工厂花园”的济南第二机床厂,满院繁花似锦,景色宜人。该厂是生产大型龙门刨床的国家骨干企业之一。这天,工人们正在车间里聚精会神地工作着,当刘少奇与陪同人员出现在工人们面前时,车间里一片欢腾。刘少奇频频向大家招手致意,并与部分工人握手。工人同志们不断地向少奇同志问候,少奇同志微…  相似文献   

19.
在“文化大革命”中,“刘少奇专案组”采取弄虚作假、刑讯逼供等恶劣手段伪造证据,于1968年9月炮制出三本所谓“罪证材料”,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主席刘少奇打成“叛徒、内奸、工贼”。设立这个专案组,既没有中共中央的文件,也没有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议,再没有通过中共中央全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那么,这个“专案组”究竟是怎样成立起来的呢?它都干了些什么呢?  相似文献   

20.
一次,某市一位领导针对一些县、乡镇干部平时不为群众办实事,群众意见很大的现状,在会上严厉提出批评“:如今一些县、乡镇干部,对市领导的话,言听计从,但对群众的话却装聋作哑,根本听不进去。那怎么行呢?群众是我们的衣食父母‘,父母’的话都听不进去,听上级领导的话也是假的!”听了这位市委领导的一席话,顿觉一股暖流涌上心头。由此想起刘少奇同志1961年在湖南视察工作时的一段话。刘少奇同志当时问一名犯了错误的农村干部:“你为啥犯错误?”对方回答:“没听党的话,没听毛主席的话。”少奇同志听后说:“我看还要加一条,没听群众的话。”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