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凤健 《湖湘论坛》2009,22(5):19-23
新中国建立60年来,军民关系在曲折中发展、继承中创新、共建中和谐。目标指向由同仇敌忾打击残敌向齐心协力捍卫政权转移,内容建构由被迫介入政治运动向积极创建和谐社会演变,矛盾调处由相对单一政府主导向综合运用各种手段转移。  相似文献   

2.
赵志宇 《前沿》2012,(14):24-25
新中国成立初期,刚刚成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如何巩固新政权、扭转濒临崩溃的经济局面以及提高广大干部的执政能力和防止腐化蜕变现象的出现.为此,党通过各种途径来解决问题,并为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开展培养输送了大批优秀的干部,在全国范围内初步建立了党的干部教育体制.这一时期干部教育所积累的经验对新时期党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3.
新中国成立初期,面对复杂形势和种种困难,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以牢固确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作为思想基础,以不断提高党的执政绩效作为根本途径,以始终保持执政党的先进性作为关键环节,以努力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作为可靠保障,以积极争取国际社会的承认作为重要条件,使新生的人民政权不断得到巩固。认真总结这一时期党巩固新生政权的宝贵经验,对于保持政权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工农民主的民族统一战线指土地革命时期的工农联盟,当时称为下层统一战线。其概念最初出现在19 31年9月《中央关于日本帝国主义强占满洲事变的决议》中。1945年4月,周恩来在党的七大上称之为反封建压迫、反国民党统治的工农民主的民族统一战线。  相似文献   

5.
刘颖 《理论月刊》2012,(3):67-70
新中国初期,在武训批判运动中出现了对陶行知的批判.陶行知批判经历了萌芽、开始和高潮几个阶段.在陶行知批判的萌芽阶段,仅仅是在武训批判中提及陶行知.在开始阶段,为了深化武训批判,批判者开始深挖陶行知在武训问题上的“错误”及其影响.在武训批判进入尾声阶段,陶行知批判走向高潮,批判者们集中批判了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及其教育实践.对陶行知的批判是由武训批判而偶然牵连出来的,但是其偶然背后存在历史的必然,这场批判留给我们的教训也是深远的.  相似文献   

6.
1949年到1957年,毛泽东为新中国法制建设事业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主要表现在:摧毁国民党旧法统,为新中国法制建设铺平道路。领导制定了新中国立国、治国的根本大法——共同纲领和1954年宪法。提出了一系列有价值的法制原则和思想。1957年以后,他的许多法制思想之所以没有付诸实践,既有历史原因,也有体制原因,还有毛泽东的个人因素。尽管如此,毛泽东探索新中国法制建设的历史贡献之功,不可抹煞。  相似文献   

7.
战争与和平问题是毛泽东在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始终高度关注和思考的事关国家安危全局的战略问题。在新近出版的《建国以来毛泽东军事文稿》一书中,约有40多篇文稿程度不同地论述了战争与和平问题,包括战争与和平是对立统一的,要和平不要战争,争取比较长的和平时间是可能的,爆发世界战争的危险依然存在,如果战争无法阻止我们也不惧怕,全世界人民应共同反对帝国主义等重要观点,对于我们正确判断世界形势、有效遏制战争、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8.
社会转型时期的社会整合与犯罪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 ,社会转型时期社会分化造成社会杂乱、不稳定局面 ,原有的社会整合、控制基础已被削弱 ,新的社会整合基础尚不稳定并落后于社会分化和社会结构的变迁。因此 ,必须对社会分化、社会价值体系和社会制度进行整合 ,使社会良序发展 ,才能控制犯罪的大规模增长。  相似文献   

9.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农村土地制度的变迁主要经历了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四个不同的历史阶段。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农村土地制度“渐进式”改革的成功经验表明,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与创新不能完全偏离其原有的历史轨迹。科学、客观地梳理和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历史,从中汲取各种有益于改革的经验与教训,对于未来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朱佳木在《马克思主义研究》总第113期答记者问中说: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我们党在领导人民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过程中,有过不少失误和错误,有的错误甚至是全局性、长时期的,给党、国家和人民的事  相似文献   

11.
12.
县域治理在国家治理中居于基础地位,而基层社会的犯罪治理直接关系着国家的长久治安。以浙江龙泉为例,纵观新中国成立后基层社会犯罪治理的发展历程,其治理模式大致经历了"全能主义治理""综合治理""合作式治理模式转型"等三种类型的更替。犯罪治理的变革主要表现为治理主体、治理方式、治理内容与治理模式的变化。70余年来,基层社会犯罪治理一些特有的机制得以延续,成为了当前犯罪治理的基本特征与经验,主要包括国家主导与地方探索、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综合运用、常规治理与运动式治理并存三个方面。未来,应当创新社会治理,推动犯罪治理的良性运行。  相似文献   

13.
张潇爽 《人民论坛》2022,(13):99-101
所谓历史自觉,是对历史发展规律的深入研判、对历史发展前景的主动推动。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极为特殊的时期,是党由小到大、由弱变强、从低谷走向高峰的峥嵘岁月,是党领导下的中国革命扭转极为不利的局面取得胜利的历史关口。中国共产党高度的历史自觉在这一时期得到充分展现。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自觉蕴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历史观、脚踏中国大地的历史意识以及以人民为中心的历史关怀。  相似文献   

14.
国外青少年犯罪状况与我国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外因凶杀、强奸、抢劫等暴力犯罪而被捕的青少年已创历史最高纪录。我国青少年犯罪虽然与日、美、英、法、德等国比较相对较少,但与我国青少年犯罪历史发展相比则增加了两倍多。未成年人犯罪虽未出现持续急速增长的态势,但其涉及的治安案件远远高于刑事案件。显然,我国青少年犯罪应引起高度重视,不能掉以轻心。  相似文献   

15.
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城镇化进程经历了不平凡的发展阶段。随着城镇不断发展 和城镇化的加速推进,已使绝大多数城镇的历史遗存及其原有组织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中国城镇 化在形式上与一般发展中国家城镇化发展并无多大差异。然而,由于中国特殊的国情和经济社会制度 的不同,使中国城镇化又具有自己的特色,表现出明显不同的特征。  相似文献   

16.
17.
《新东方》2021,(1)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乡村治理的历史谱系可以分为合作化时期、政社合一时期、政社分设时期以及新时代三治结合时期四个重要节点。从历史和发展的视角审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乡村治理朝着治理主体逐渐多元、治理方式由政策主导到法治引领、治理客体由相对简单渐趋复杂、治理内容从资源提取转向资源下乡的发展趋向转型,这些发展趋向是擘画未来我国乡村治理工作思路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8.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建设可以分为新中国前期、新时期、新时代三个历史时期,主要包括党的政治路线建设、党内政治关系建设、党的政治能力建设三个方面的内容,是党通过处理自身内部政治关系、党与群众的关系、党与政权的关系以实现政治目标的过程。在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采取了不同的政治建设措施,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即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必须根据不同时期的历史任务制定和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必须按照民主集中制的根本政治原则正确处理党内政治关系,必须基于领导和执政的双重身份不断增强政治能力,必须围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这四条历史经验,是推进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借鉴。  相似文献   

19.
道德建设之于社会、国家与个人具有基础性意义.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总体上可划分为道德价值与规范体系的初步确立时期、人道主义兴起与精神文明建设时期、多元价值理念交锋交融与分步骤成体系的道德建构时期三个主要历史阶段.党和国家在推进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伟大历史进程中也逐步形成了一系列宝贵历史经验,诸如:全面坚持发展和创...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