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探索感恩对大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机制,用学业复原力问卷、感恩问卷、学业成就问卷调查了535名大学生(平均年龄为20.92岁,SD=1.37)。结果表明:(1)感恩、学业复原力与大学生的学业成就显著正相关,感恩与学业复原力显著正相关;(2)感恩显著影响大学生学业复原力;(3)学业复原力显著影响大学生的学业成就;(4)学业复原力在感恩与大学生的学业成就之间发挥完全中介作用。因此,感恩通过学业复原力影响大学生学业成就。研究结论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学业成就。  相似文献   

2.
任宗燕 《工会论坛》2011,(5):101-102
感恩教育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当前高校学生感恩意识的现状,重视和加强高校感恩教育途径是:坚持正确的思想,牢固树立大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传统文化中掘宝,在礼仪课堂上加强感恩教育;提倡环境育人,构建感恩教育的复合工程,强化在感恩教育中的榜样作用;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品德修养,促进大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当代大学生感恩意识现状与感恩教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感恩意识的缺乏.近年来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开展大学生感恩教育,刻不容缓。本文探讨了感恩和感恩教育的内涵,分析了当前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表现和原因。并就如何开展大学生感恩教育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90后”大学生感恩现状及感恩教育实践模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感恩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具备的基本品德,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是高校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文中从分析"90后"大学生感恩意识的普遍缺失这一现状入手,对高校感恩教育的四种实践模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种种迹象表明,当前高校部分大学生不懂得感恩生命、不懂得感恩父母和他人、不懂得感恩自然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感恩教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新路径,是继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美德的需要,也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更是和谐校园与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高校在开展感恩教育的过程中,必须营造感恩氛围,提供感恩环境支持;必须转变教育观,丰富感恩教育内容;必须结合生活实际,拓宽感恩教育方法;必须开展科学研究,深化感恩教育理论。  相似文献   

6.
高校在开展受助大学生感恩教育的过程中存在过分注重目标管理和感恩理论教育、教育手段与教育方式错位、教育的主体相对薄弱等问题,极大地削弱了受助大学生感恩教育的成效。高校应该加大对教育过程中学生感恩意识与感恩情感生成的关注,为大学生提供感恩实践的机会,促使大学生养成感恩的习惯。与此同时,受助大学生感恩教育应当建立家庭与学校、现实生活与网络空间的有效联动机制,确保受助大学生感恩教育的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问题已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高校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大学生的感恩教育。本文主要介绍了几种有效的感恩教育方法,以期为高校开展感恩教育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中华民族是有浓厚感恩美德底蕴的民族,由于主客观原因导致当代大学生感恩意识的缺失。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表现在诸多方面,而传统德育的缺陷、社会变迁的消极影响和大学生德性修养的缺失是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深刻原因。重塑当代大学生的感恩意识,应该从德育的理念、目标、内容、体制、过程几个方面实现传统德育的现代转型。  相似文献   

9.
论和谐社会视角下大学生的感恩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感恩教育对提高大学生的道德修养、促进个体的自身发展、增强社会的信誉度等具有重要的意义。感恩教育成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的路径选择。本文首先探讨了感恩的基本内涵,概述了当今大学生感恩教育的现状,并在深入分析其原因的基础上对感恩教育的内涵进行了阐述,最后对大学生的感恩教育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感恩教育是一个重要但又被长期忽视的问题。重视和加强大学生的感恩教育,不仅是当代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的需要,更是培养新时期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需要。本文从感恩教育的内涵入手,进而论及大学生感恩教育缺失的主要原因,然后阐述当前加强实施感恩教育的必要性,并对推进和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是未来社会慈善捐赠的潜在主要群体.对以厦门市3所高校学生为样本的问卷调查进行分析发现:当代大学生普遍有过多次的慈善捐赠行为,但对慈善的认知及捐赠的意愿并不高.除了身处无收入阶段的特殊因素外,捐赠结果反馈的缺乏、强制性捐赠的消极影响、"问题捐赠对象"的存在、感恩教育的薄弱等是影响大学生捐赠意愿的主要原因.设立捐赠反馈机制、转变捐赠方式、加强感恩责任教育成为改善大学生捐赠认知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2.
论和谐社会目标下大学生感恩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感恩是积极能动的力量,它会满足人爱与归属的需要,打破把人隔绝的围墙,使人与人和谐相处。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对于培养大学生的感恩意识,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意义重大。本文通过对大学生感恩教育与和谐社会建设密切关系的探讨,以及由于感恩意识缺失造成社会不和谐的分析,提出了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实现途径,从而促进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3.
受错误思想影响导致建国以来的教育都摒弃了孝道教育。面对当代大学生责任意识不强,感恩意识淡漠、尊老意识弱化的现状,高校加强大学生孝道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它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意识、感恩意识、尊老意识,使之成为具有综合素质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14.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基本道德准则。从导师、导员和导生所具有的优势和特点出发,感恩教育应注重树立师德的风范、开展感恩主题教育活动和加强社会感恩实践等方面,促进大学生优良感恩品质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的公共生活主要包括大学生的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及与自然共处中的生活。在公共生活中,大学生感恩意识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缺失。大学生感恩意识这些方面的缺失表现是多方面的,其中缺失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为此,需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培养大学生在公共生活中的识恩意识、报恩意识和施恩意识。  相似文献   

16.
感恩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美德,感恩教育是高校德育之重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担负着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与法律素质之重任。本文通过提出问题,分析感恩教育的重要意义,并探讨如何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中实施感恩教育。  相似文献   

17.
张军 《工会论坛》2013,(5):138-140
90后大学生作为一个完全在改革开放发展中成长起来的群体,比起70后、80后的大学生有着自身鲜明的思想心理特点:独立意识强、注重自我、抗挫折能力较差、缺乏感恩意识,等等。针对90后大学生的思想心理特点及形成原因,要积极研究做好他们的思想心理工作:一是积极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二是积极引导他们科学评价自我;三是加强对他们的感恩教育:四是加强对他们的人生规划教育,增强学生抗挫折能力;五是加强对他们的理想信念教育。  相似文献   

18.
当代大学生是我国社会的重要群体,是实现“中国梦”不可或缺的可靠力量和重要力量.大学生作为十分宝贵的人力资源,能不能坚定民族信念,关系着国家的命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中国梦”,应把培养大学生崇高的理想信念和历史使命感作为出发点,加强情感教育和感恩教育,把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作为开展“中国梦”教育活动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19.
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识恩、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本文从感恩教育的概念和价值入手,分析了感恩意识缺失的现状及成因,从几个方面探讨了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并对感恩教育实施过程中应注意问题作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20.
家国情怀以"家国同构"为思想渊源,熔铸着中华民族的价值理念,是大学生承袭爱国主义传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勇担民族复兴使命的文化基因及重要保证.立足青年大学生家国情怀的基本现状,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阵地、增强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源泉、培育大学生孝善感恩意识,以理想信念内生动力、培育大学生责任担当理念,以民族文化为支撑、养成大学生人类命运共同体认知,是新时代大学生家国情怀的基本培育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