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在一个于自己的亿万同胞、公民及追随者的心目中占据显赫地位的人那儿,有没有所谓的“私人生活”呢?须知,斯大林的地位也曾并不“显赫”。20年代末之前,报纸上很少提到斯大林,甚而,各省委员会也并非每个月都能收到一次附有“伊·斯大林”简约署名的指令。那个时候,人们还可以反对他,乃至公开批评他。比如,1925年第11—12期《布尔什维克》杂志上曾刊有赛米契的一篇文章,不同意斯大林对民族问题所作的理论解释。此外,1926年4  相似文献   

2.
1956年,赫鲁晓夫在苏共20大著名的“秘密报告”中批评斯大林罪行的做法震惊了共产主义世界。可是另一个“秘密报告”却长达30多年一直未予透露。那就是当时刚被任命为匈牙利总理的伊姆雷·纳吉1953年6月27日在中央委员会上的报告。它猛烈  相似文献   

3.
1985年3月10日,苏共中央总书记康斯坦丁·契尔年科病逝,由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继任。戈尔巴乔夫在上台后的两年多里发表了几十次报告和讲话,其中不少涉及国际问题,但是他把重点放在国内问题上,放在“集中力量完善国家的建设工作”上。如果说这位克里姆林宫新官上任之后也有“三把火”的话,那就是:在被称之为具有“极其重要的里程碑”意义的苏共中央四月(1985年)全会上,戈尔巴乔夫作的《关于召开苏共例行第二十七次代表大会和  相似文献   

4.
出乎人们的意料,斯大林的孙子——叶甫盖尼·亚科夫列维奇·朱加施维里——为斯大林和他所做的事情进行了一番强有力的辩护。尽管叶甫盖尼·亚科夫列维奇也承认,其祖父从来没有花费什么时间和精力来看望他这个长孙,也从来不关照和承认他这个后代。他出生于1936年11月,是亚科夫·朱加施维里(死于德军监狱中)的私生子。长大后,他就读于一所军校,后来,成了一名陆军上校,目前,他在莫斯科伏龙芝军事  相似文献   

5.
195 8年 ,克洛德·莫里亚克出版了一部重要的“反文学”( alitt rature)理论著作《当代反文学》。他创造的“反文学”这个术语概括了“新小说”、荒诞派戏剧以及所有摒弃传统写作风格的文学创作。这部论著在文学界产生了巨大反响。其影响力远远超过了作者自 1 938年起陆续发表的其他文学理论作品 ,如《地狱玄学之介绍》、《安德烈·布勒东》、《与安德烈·纪德的谈话》、《今日的人与思想》、《爱巴尔扎克》以及《年轻的电影文学》等。 1 96 9年 ,《当代反文学》得到修订和再版 ,它与作者的另一部重要论著《从文学到反文学》构成姊妹作 ,使得“反文学”的概念更加深入人心。今天文学批评家们在使用“反文学”这个词的时候 ,几乎没有人再对它的意义和起源作任何解释了。克洛德·莫里亚克不仅是一位举世闻名的“反文学”理论家 ,而且是一位非常出色的“反文学”实践家。除了发表四卷本“反文学”小说《内心对白》和多卷本回忆录小说《静止的时间》,他还写过“反文学”戏剧《对话》和具有较高研究价值的“反文学”电影剧本《遗忘》等等。在《当代反文学》( 1 96 9年版 )这部论著里 ,克洛德·莫里亚克对卡夫卡、贝克特、亨利·米肖、巴塔耶、罗...  相似文献   

6.
斯大林的对外开放理论斯大林对外开放理论有什么局限性?高铁生、张晶在《斯大林对外开放理论初探》一文中(载《经济研究参考资料》第174期A-27)作了分析。(一)对发展同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长期性认识和估计不足。斯大林曾明确表示,对外贸易是“达到经济技术独立的一种手段”。“现在不得不输入设备”,是为了将来不输入设备。沿着这样一条思路,后来斯大林就认为工业化的巨大成就使苏联无论从生产技术设备,还是从工农业技术装备程度看,在世界上都“首屈一指”成为“比其他任何国家都先进的国家”。因而  相似文献   

7.
弗拉基米尔·德米特里耶维奇·乌斯宾斯基是俄罗斯作家,历史学家。据他自己说:长篇小说《无名战士》出版之后,肖洛霍夫亲自介绍他加入了苏联作协。后来,乌斯宾斯基有幸结识了一位自称是卢卡绍夫(化名)的斯大林生前密友,听取了他的回忆,并且详细研究了他所提供的两大箱资料,最后写成了第一人称口述形式的回忆录《领袖的秘密顾问》。该书分三册,第一册从1916年结识斯大林开始,写到斯大林妻子自杀;第二册从基洛夫被害写到二次大战前夕,第三册从德寇入侵写到莫斯科保卫战。该书对一系列历史事件的回顾,为研究苏联历史提供了许多珍贵的史料。从中不难看出:其中有一个细节值得注意,即在战争初期苏军失利,其原因当然很多,但战前苏联曾接受并助帮培训了一大批德国军官,让他们摸透了自己的情况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关于这一点,过去似未见史料记载,现将这方面情况编译如下,供学术界参考。  相似文献   

8.
苏联前苏共中央国际部高级官员,《世界马克思主义评论》理论杂志阿拉伯文编辑室主任叶夫根尼·诺维科夫于1988年由苏联叛逃美国,现为美国国务院顾问。由于他曾与苏联一批理论家和意识形态专家开创苏联国内外政策的“新思维”,因此受到记者采访,探讨‘新思维”的意义和目的。现将采访内容摘译如下:在戈尔巴乔夫和谢瓦尔德纳泽讲话中,我们听到不少有关苏联政  相似文献   

9.
(俄罗斯科学院经济学分部和“改革”国际基金会准备和向国家高层领导提交了协作报告《俄罗斯的社会经济改革:当前形势和新的途径》。报告中分析了最近两年来俄罗斯的改革过程和社会经济发展结果,对社会经济改革新战略的必要性作出了结论。因《经济和生活》杂志编辑部的请求,“改革”国际基金会主席、俄罗斯科学院院士斯坦尼斯拉夫·谢尔盖耶维奇·沙塔林谈了报告的基本原则): 用两年时间(1992和1993年)对“休克疗法”进行总结和对其作出评价已足够了。很自然,它们远不只是一个涵义。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往往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这里重要的是要对  相似文献   

10.
195 8年 ,克洛德·莫里亚克出版了一部重要的“反文学”( alitt rature)理论著作《当代反文学》。他创造的“反文学”这个术语概括了“新小说”、荒诞派戏剧以及所有摒弃传统写作风格的文学创作。这部论著在文学界产生了巨大反响。其影响力远远超过了作者自 1 938年起陆续发表的其他文学理论作品 ,如《地狱玄学之介绍》、《安德烈·布勒东》、《与安德烈·纪德的谈话》、《今日的人与思想》、《爱巴尔扎克》以及《年轻的电影文学》等。 1 96 9年 ,《当代反文学》得到修订和再版 ,它与作者的另一部重要论著《从文学到反文学》构成姊妹作 ,使…  相似文献   

11.
苏联《旅伴》杂志1988年第12期刊载了叶利钦答拉脱维亚记者奥利皮克问,题目是:《以社会公正为目标》。《旅伴》在发表此文的编者按中介绍了叶利钦的简历。《旅伴》杂志编者按:今天围绕鲍里斯·叶利钦的名字编造了许多神话和传说。对一些人来说,他是改革的英雄,而另一些人则认为他是一个失败者。实际上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其中,在他自己看来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鲍里斯·尼古拉耶维奇·叶利钦1931年生于斯维尔德洛夫州的布特卡村。他的双亲都是农民。不错,正如我们的交谈者所表述的,他的父亲在“饥饿年代”跑到城里去了,到建筑工地去了。鲍里斯·叶利钦也一度在建筑工地劳动过。从乌拉尔工学院建筑系毕业以后,他在各级部门里都工作过:当过技师、工地主任、登上管理托拉斯的岗位,做过一家大联合企业的经  相似文献   

12.
苏共前政治局委员亚历山大·雅科夫列夫最近在《真理报》上撰文,声称:现在仍有人在企图掩盖1934年列宁格勒党的领导人基洛夫被暗杀的事实真相。雅科夫列夫严厉批评了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政治局斯大林30~50年代镇压运动材料研究委员会基洛夫谋杀案专案组的工作。雅科夫列夫是该委员会主任。雅科夫列夫曾一度是戈尔巴乔夫的亲密同事,随着戈尔巴乔夫采取更加保守的立场,他似乎已经失势。文章中,他似乎在力劝戈尔巴乔夫重新回到1985年开始的改革路线上来。  相似文献   

13.
一九七四年九月二十日到二十二日,在法国尚蒂伊多学科研究中心(Centrede Recherches interdisciplinaire deChantilly),举行了一次有法国、联邦德国、比利时、意大利等国的中国问题专家学者参加的国际汉学讨论会。会议主题是十七——十八世纪中国同欧洲(主要是同法国及其他主要国家)的交往关系,尤其是中国对他们的影响。内容分三个方面:一、“哲学影响”,这方面提出的论文有《十六世纪到十七世纪中叶的中国哲学和基督教》、《伏尔泰与中国》,以及论述耶稣会士们如何看待和研究儒教和道教的文章。第二个方面是以“来自中国的艺术和科学”为题,讨论中国艺术和科学对欧洲的影响;其中《艺术家让·德尼·阿蒂雷(法国耶稣会士,汉名王致诚或巴德尼。——译者)及他对圆明园的描绘所产生的影响》一文,指出圆明园被这位传教士介绍到欧洲后,法、英、德、俄等国出现惊叹、崇尚中国风格的热潮,纷纷仿建中国式亭榭楼阁和宝塔。第三方面是关于“礼仪之争”问题的讨论;论文有《礼仪之争的政治和财政背景》、《新发现的有关中国礼仪的档案》等。会议总的看法是,在十九世纪以前,中国对欧洲的影响不仅胜过欧洲对中国的影响,而且“比多年来人们一般想象的要大得多”。全部讨论会文献以《十七和十八世纪法国驻北京传教团》为题,收入《启蒙时代的中国》丛书。《十八世纪中国文明对法国、英国和俄国的影响》是法国兰斯大学校长米歇尔·德韦兹先生在讨论会开幕式上作的报告。这篇报告高屋建瓴,言简意骇,立论新颖,颇有启发性。德韦兹先生是近代史教授,所著《十八世纪末的欧洲和世界》一书,已编入《人类的演进》丛书。下面是报告全文。  相似文献   

14.
60年代后期,《新世界》杂志在特瓦尔多夫斯基主持下,曾经作为“民主反对派的主要喉舌”跟当时苏联共产党的总路线大唱反调。文学评论家伯尔金在论述特瓦尔多夫斯基的反斯大林长诗《回忆的权利》的文章中是这样谈到这家杂志的。他写道:“这是在苏联共产党内对勃列日涅夫-苏斯洛夫思想路线采取独立行动的反对派。因为赫鲁晓夫于1964年被推翻后,  相似文献   

15.
8月20日,星期二,天气晴朗、阳光灿烂。托洛茨基早晨起来对娜塔丽娅说:“我好久没有象今天这样感到混身舒展,这大概是药物的作用吧。”妻子说:“可不,晚上睡足了,自然会感到舒服”托洛茨基盼望今天能好好地干点工作。他很快穿好衣服就上院子里喂兔。早餐时他说,趁这两天身体好,很想把《斯大林评传》一书写完,前一段时间由于警方的调查被耽搁了,而现在调查已告一段落。关于那次袭击住宅的事件,该说的他都说了,所以他不希望再有人去打扰他了。上午,托洛茨基收到哈佛大学图书馆的电函,通知他,寄去的一批档案材料已如数收到.他感到一块石头落了地,因为在邮寄途中曾遇到了一些麻烦。前几天他还指示美国律师、托派成员阿尔贝特·戈德曼,如果美国联邦调查局窃取他的档案情报,就向司法部门提出控  相似文献   

16.
张勇安 《美国研究》2004,18(2):116-126
“9·11”事件前 ,布什政府内部在毒品管制问题上的歧见使其在解决毒品问题上一直保持低调。“9·11”事件后 ,布什政府在毒品管制问题上迅速达成默契 ,并制订出指导未来毒品管制政策的《国家毒品管制战略》报告。毒品管制战略的调整相继完善的原因主要在于 :“9·11”事件后麻醉品恐怖主义的凸显、吸毒问题的回潮、“毒品战”战略无以为继 ,以及综合平衡的毒品管制政策可以较好地协调各方利益。  相似文献   

17.
法国当代著名作家弗朗索瓦·莫里亚克 ( 1 885-1 970 )的名作《苔蕾丝·德斯盖鲁》据一桩真实的案件写就。作家本人生前曾对小说涉及到的案件作过整理 ,以《萨布兰谋杀案》为题发表。将小说和原案件对照一下 ,不难发现 :这个作者“在 1 8岁时见到的一个法庭场面和一个谋害别人的女人———被两个宪兵押解着的一个疲惫不堪的妇女形象” ,确实给了他一幅很好的“人物的素描” ,一个“有可能发生的戏剧的雏形” ,以及“在另一种情况下有可能饶有兴趣地发展的平凡的冲突”。有些分析家说 ,作品“几乎是原案件的实录 ,作者在小说中保留了案件的全…  相似文献   

18.
克罗德·西蒙获1985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是“新小说”的光荣。然而西蒙并非“新小说”的代表作家。和萨特·加缪甚至某些传统作家一样,西蒙没有完全离开传统人道主义文学的道路。他的作品有故事情节线索,有事件,有人物,有目的,从主题上看,他也没有完全割断传统,他的不少作品如《佛兰德之路》就是描写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法国。在西蒙的作品中,可以看到乔伊斯、普鲁斯特等人的“意识流”创作手法。当然,西蒙作品中的现实是“新小说”式的:人物活动平庸无意义;现实总显得神秘、朦胧、压抑。西蒙的语言风格极有个性,是诗一般的语言,但只象“癌细胞”一样在他身上繁殖。他自写自赏,所以他不写关于创作的理论著作,“传染”别人。  相似文献   

19.
戈宝权先生1935年作为《大公报》驻苏记者,于同年6月30日在莫斯科红场举行全苏联体育大检阅时,见到正在苏联访问的罗曼·罗兰夫妇,由高尔基陪同前往观礼。1938年戈宝权初次访问巴黎,四十余年后的1984年,他又应邀前往法国访问和讲学,先后在几所大学和兰斯市政厅做过关于《法国文学在中国》的报告。他还于同年11—12月访问年已九十高龄的罗曼·罗兰夫人,进行了亲切的会谈。下面这篇文章是他为了纪念罗曼·罗兰逝世四十周年而作,现根据新发现的资料又作了补充。  相似文献   

20.
一、问题的提出《苏联民族学》杂志1990年第一期刊出列夫·萨莫伊洛夫的研究成果——《劳改营的民族学》一文后,在苏联学术界引起强烈反响。列夫·萨莫伊洛夫是一位不愿披露姓名的列宁格勒大学科研人员的笔名。1981——1982年他曾在列宁格勒“十字”监狱及市郊劳改营里服刑,后来获释并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