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才“高消费”现象是近年来企业在人才市场上招聘人才所出现的新情况 ,突出表现为企业对求职者学历要求越来越高 ,而很少考虑职业、工种、岗位的具体要求。翻开报刊杂志的招聘广告栏 ,某企业集团招聘电工、焊工 ,要求有大专文凭 ;某贸易公司所需会计、计算机操作人员要有本科学历 ;某民营企业招聘办公室勤务人员也要具有大专文凭……这种用较高层次人才满足较低工作需要的人才“高消费”现象 ,在人员招聘中呈愈演愈烈之势。人才“高消费”现象的出现 ,其原因是多种多样的 ,主要还是与企业用人观念有关。在目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 ,企业欲在竞争中获胜 ,最主要的资本是人才 ,不少企业认为拥有的人才越多 ,学历越高 ,能力就越强 ,企业实力就越大。也有的企业认为招聘到高学历人才 ,其接受能力强 ,与企业可以迅速磨合 ,能够省下一大批不必要的培训支出。另外也不排除少数企业追求虚荣 ,热衷攀比 ,借招聘高层次人才来显示企业实力 ,对外树立良好形象等原因。人才“高消费”虽然能够提高企业整体素质 ,加强竞争实力 ,但却可能带来一些不良后果 ,总的说来其弊大于利。具体表现在 :一是形成人才浪费 ,为日后跳槽埋下伏笔。企业所招聘或录用的求职者...  相似文献   

2.
2008年大学生将是新兵中的高学历群体。兵员质量的提高,既给部队带来新的活力.也给基层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挑战。当前首要的是搞好高学历新兵的入伍教育,切实做到“六要”。  相似文献   

3.
“白领”失业时代的到来 失业不再仅仅是普通员工所要面对的人生难题。职场中,人才高消费的非理性现象在转变,同时,高学历就业者正经历着第一次失业潮带来的痛苦。  相似文献   

4.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人才问题在今天不仅是一个炽热的话题,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事业需要首先解决好的。中央在年前专门召开了会议,自治区近期也将召开会议,专题研究部署人才工作,相信这个春天将是一个“人才的春天”。教育是培育人才的摇篮,是人才工作的基础,也是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的,围绕教育,“本刊专稿”刊发“走出‘高学历’的误区”,用9个版面的篇幅分析透视了非义务教育中存在的一些现象和问题,提出了思考和建议。希望能激发读者的思考,更希望对关心人才工作的人士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
耿联 《群众》2014,(6):67-67
<正>高官与高学历之间,似乎不应划等号。然而,当下一些高官追求高学历,俨然成为一股热潮。今年全国"两会"上,一位政协委员就直言不讳地批评说,"有些人读什么博士?图虚名,招实祸。真想建议中组部把这些博士招来考一下。好几个贪官都是博士。我抨击不学无术、注水的博士。"官员爱学习,这本是值得鼓励之事。但若盲目追求高学历,甚至  相似文献   

6.
随着毕业期的临近,许多拥有高学历或各类高级资格认证的职场人士也想借这个职场活跃期实现跳槽成功,高学历求职潮随之出现。但是令人遗憾的是,一季度的职场走势并没让这些高学历族成为职场宠儿。  相似文献   

7.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院长曾湘泉说,当前很多企业招聘、用人中通常要求高学历的做法,看似人才浪费,实际上是管理者无知的表现。 曾湘泉研究美国《华尔街日报》上的部分招聘广告后发现,只有20%要求硕士,4%要求学士,其余竞没有学历  相似文献   

8.
唐晓嵩 《中国保安》2013,(18):41-43
近日,媒体上陆续报道了几则关于高学历保安的新闻,一时间,保安教育问题成为一个热点问题,引起了民众竞相议论。据报道,2013年6月19日扬州大学开办全国首个“保安本科班”,首批拟招生100名,  相似文献   

9.
按照江主席提出的“培养和造就大批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战略性要求,要切实转变思想观念,把高学历干部的培养工作当作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要加强教育的针对性,打牢高学历干部的思想和军事基础;努力探索培养高学历干部的路子,为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0.
走出“官本位”的误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启敬 《湖湘论坛》2001,14(4):54-55
一   所谓“官本位”,是指“以官为本”,即公共权力的运行以“官”的意志和利益为根本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以当上官、保住官为根本,以长官意志为根本,至于法律如何规定,人民的意志如何,都必须服从于以上两个根本。具体体现为:  第一,从价值取向上看,“官本位”是以官职大小、有无,作为衡量人的价值、才干、成就、地位、形象等的标准。把当官的作为居于人上、光宗耀祖、荫及子孙的途径。这样,人们首先在思想上、心理上和道德上就为官民关系打下了不平等的烙印。为官就高人一等,为民就得服从。做官就可以拥有特权,就可以发财…  相似文献   

11.
当前,基层部队高学历干部数量不足,培养难、保留难的问题还比较突出。从对某要塞区部队高学历干部培养使用的调研情况看,2000年以来,该部有93人取得研究生以上学历,但现已调出或转业41人,占44.1%。如何防止和纠正这些问题,使高学历干部的培养使用走上科学规范的道路,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2.
目前,在公务员招考的报名过程中,由于报考人员认知等方面的偏差而出现了种种误区。误区一:职位认识不足,盲目而为之。充分认识拟报考职位的内涵,是考生确定报考志愿的前提。各级国家机关招考公务员,对每一招考职位都提出了明确的学历、专业、资格条件等要求。不同的职位对考生能力素质的要求也各有侧重。但不少报考人员对自己选择的职位缺乏足够的认识而盲目报考。误区二:自我认知不明,从众而为之。自我认知是考生对自己的基本情况包括个人经历、兴趣、特长以及优势与不足能作出的客观分析与评价。自我认知不明,有可能产生两种倾向…  相似文献   

13.
韩淑娟在1999年3月22日《光明日报》撰文指出,近年来,在人才市场上出现一种人才“高消费”倾向,一些用人单位不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竟相打出“研究生多多益善,本科生研究研究,专科生不要不要”的旗号,盲目引进高学历的人才,结果不仅引才成效甚微,而且还往往导致以下苦果:一是人才离职率高。高学历人才盲目引进必然导致大材小用、人才闲置,甚至专业不对口等现象发生,使人才难以发挥作用。由于人才具有高层次需求——自我实现,他们愿意在工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渴望有充分施展自己才华的舞台。因此,在工作环境不佳的…  相似文献   

14.
正当人们对大量的大中专毕业生就业难表示忧心忡忡之时,媒体上却传来了京、沪、宁等大中城市众多大学毕业生不想就业的消息,这无疑给今天的人才市场注入了一支清新剂。大学生中不急于就业者增多 在绝大多数大学毕业生为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而奔波苦脑时,上海高校的毕业生就业市场上却出现了奇怪的一幕:一些应届毕业生对就业说“不”。 据了解,这些对就业说“不”的毕业生多半会拿到一张“拒绝就业表”,表格的名称或许有所不同,但效果通常并无二致。填表之后,毕业生的档案就会被退回户口所在地,但不会再出现在当地的人才市场上。据粗…  相似文献   

15.
江苏泰州政府几年前引进的200多名高学历公务员,如今只剩下几十人,是什么原因让他们“出走”的呢?  相似文献   

16.
“中青年领导干部高学历现象”有两条形成路径,即:学而优则仕及仕而优则学。尽管这两条路径之间的彼此激励、互相促进影响着它们各自的拓展,但追根溯源它们的出现有着共同的背景和原因。  相似文献   

17.
走出误区     
我们最近在基层公安机关调研中,发现不少公安机关和民警将各种考核评比指标当作包袱,有的把精力全部放在完成考核评比指标上,却忽视了主要工作;有的为了完成指标干脆采取掩耳盗铃、自欺欺人的办法;更有甚者玩弄数字游戏,“官出数字,数字出官”的现象有增无减。看来,之所以产生上述问题,其原因就在于公安机关内部的考核评比指标已不知不觉走入误区。   误区之一:考核评比指标唯发、破案多少论英雄。有些公安机关现在仍习惯用发、破案多少,刑事案件破案率和治安案件查处率的高低等指标来衡量公安机关或民警的工作好坏。有的上级公安机关要求,刑事案件发案数要控制在管区人口的万分之八以下,全部刑事案件的破案率必须达到 75%以上,刑事案件数必须逐年下降 10%。这些考核评比指标已完全脱离现阶段的社会治安状况,失去了考核评比的意义。   误区之二:考核评比指标过于理想化,高不可攀。有些地方的同志出于非常良好的愿望,主观上认为在新旧体制交替,经济快速发展,人财物大流动,各种诱发社会治安问题的因素明显增多的情况下,刑事、治安案件可以少发,甚至不发。于是提出一些理想化的考核评比指标,如创建安全文明小区时,必须达到“三无”,即无一起刑事案件、无一起治安案...  相似文献   

18.
在酒店餐饮业、商业流通领域出现的高消费潮流,早已“波及”各地大大小小的求职和人才市场。在人才市场表现为买方市场的形势下,用人单位“高消费”现象似乎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反对用人“高消费”呼声也因见怪不怪而小了许多,但是,近来人才市场又出现新迹象,一些求职人员的求职“高消费”现象又引起业内人士的警惕和反思。 表现之一:招聘方青睐高学历, 应聘者很难不错位 “诚聘:打字员 1名、出纳员 2名。条件:大专以上学历,具有一年以上工作经验。”这是笔者信手从一张报纸上拈来的一则广告。细一琢磨,打字员、出纳员一定要大…  相似文献   

19.
走出产权制度改革认识上的误区黄平现阶段我国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加快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产权制度,这是毫无疑问的.然而.当前人们在对产权的涵义,如何进行产权制度改革等问题的认识上仍很不一致,存在着一些理论误区,这在一定程度上已造成实践上...  相似文献   

20.
1997年11月12日,是孙中山先生诞辰131周年纪念日,这天,大批台湾劳工因对当局新施行的退休金制度不满,将前“经济建设委员会”大楼包围,并用鸡蛋、西红柿袭击之。与此同时,台湾政治大学学生的“拒绝高学历高失业”游行也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在台湾,专科以上学历劳工失业率自1993年以来连续3年居各教育阶层之首,其中20至24岁的专科以上学历劳工的失业率更高达6%,其实台湾全体劳工的平均失业率仅仅约1-3%而已。虽然1996年专科以上学历者的平均失业率约3%,稍低于高中(包含职业高中)学历者,但是中高学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