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动物趣话     
动物喝酒趣闻   大象爱喝酒,时常到居民家偷酒喝,生活在林区附近的印度人都注意把酒藏好和把酒瓶盖拧紧,以免酒味引来大象。报载靠近孟加拉地区一个印度军队的储酒库,被一群野象发现了,好几桶酒被喝得精光。野象醉了便大发酒疯,狂跳胡闹了一阵,临走还把一个装有 12瓶甜酒的箱子带进密林里。   蚂蚁中有一种褐蚂蚁,嗜酒如命。它们把隐翅虫养在蚁穴里,因为隐翅虫肚子上有一种黄色的绒毛,绒毛下有皮脂腺和脂肪体。褐蚂蚁只要轻拨一下那绒毛,隐翅虫就会分泌出一种含有乙醇的芳香液体。褐蚂蚁喝到这种专供“酒”,会感到麻醉、舒…  相似文献   

2.
世界上没有一种动物能够真正独立地生活,它们之间的联系各有各的方式。  蚂蚁靠特殊的“化学语言”保持联系。蚂蚁的“化学语言”称为激素。它们在觅食时,把从体内分泌出的激素散布在来回的路上,同伴根据激素的气味,就知道到哪儿觅食。一同前去的蚂蚁都散发出气味,使来往的路上成了气味长廊,成群的蚂蚁就是沿着这条气味长廊而忙碌地搬运食物。蚂蚁还能利用这种气味辨别谁是同族、谁是异族。  蜜蜂以“跳舞”为信号。奥地利生物学家弗里茨经过研究,发现了蜜蜂跳舞的秘密。蜜蜂的舞蹈主要有“圆舞”和“镰舞”两种形式:工蜂回来后…  相似文献   

3.
脑筋急转弯     
《新青年》2013,(8):64
1、盆里有5苹果,5个小朋友每人分到1个,但最后盆里还有一个,为什么?2、把24个人按5人排列,排成6行,该怎样排?3、什么东西请人吃没有人吃,自己吃又咽不下?4、为什么两只老虎打架,非要拼个你死我活绝不罢休?  相似文献   

4.
中俄美在中亚地区的关系呈现出两种基本形态,一种是三边结构,中俄美都是独立的一极;另一种是两边结构,中国和俄罗斯联合为一边,美国为另一边。这两种形态混合存在,各有其意义,它们都反映出中亚大国关系结构的基本特征。它们的差别在于,三边结构是基础性的结构,中俄美都是独立的角色,它们都保持战略的独立性,它们的战略选择不取决于双边联盟的要求,而是依据本国的利益和需要。两边结构是在次生性结构,它是在三边结构基础上形成的第二层次的形态,  相似文献   

5.
蝴蝶之爱     
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已经认识群儿了,那时我们两家是邻居,门对一座大山。我常带她去山上玩儿,满山的花草树木是我们童年的乐园,她最喜欢蝴蝶了,每次见了都让我去给她捉。于是,她家里常常是蝴蝶满屋飞,一次她妈妈把蝴蝶全放飞了,她为此哭了一整天。后来我们去山那边的学校上小学了,每天的早晨,我都去找群儿,看着她把早饭吃完,然后一起去上学。群儿身体很弱,爬山时常累得满头大汗,这时我便把她的书包背在自己肩上。我们常常迟到,因为有时能遇上一只美丽的蝴蝶,群儿便大呼小叫地去追,于是我们就满山追逐,忘了上学的事。有时我跑…  相似文献   

6.
《东南亚纵横》2001,(10):45-45
在越南,鼠肉被称为“神秘的肉”。说来奇怪,老鼠给农民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可是大部分的越南人都喜欢老鼠,这不仅由于除了鼠肉外,越南乡下人没有更多的蛋白质来源,更主要的是鼠肉是一种很好的肉类。越南人吃鼠肉很讲究,他们也很会吃,有鼠肉酸辣汤、炸鼠肉、咖喱鼠肉以及烤鼠肉等,各有各的味道,都是越南人最青睐的美味。越南的老鼠相对而言很干净,它们只吃稻谷,不带病毒。据吃过鼠肉的人讲,鼠肉吃起来有点像鸡肉,但比鸡肉味道更鲜美。 更让越南人觉得神奇的是,鼠肉还有药用价值,越南人相信,用鼠肉与蔬菜和草药一起熬汤喝可治…  相似文献   

7.
当鸟或者昆虫吃玉米穗的时候,我们总是以为,它们是在摧残我们的农作物。其实它们也在帮助我们,使农作物快高长大。秘密就在它们的口水里。美国动物学家梅尔文·I·戴尔博士(Dr.MelvinI.Dyer)发现,很多鸟的口水里,含有一种荷尔蒙,能刺激植物生长。一些昆虫也可能有这样的口水。这个发现说明了,植物和虫鸟或者害虫之间,也有共生关系,受害者也从为害者那里得到回报。口水里的荷尔蒙叫做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growthfactor,EGF)。许多哺乳动物包括人类的血液、尿和乳液里都有这种物质。…  相似文献   

8.
洋女孩     
“她的笑真甜!”扬罗勒一边在进晚餐,一边在思念刚才于归途中遇到的那位金发女郎。晚餐是简单的:两只烧鸡腿,十多片生菜,一罐茄汁黄豆,一盘白米饭。留美学生准备的饭菜,一般都不复杂。节省时间嘛,而且过去在家时,很少有亲自下厨的机会。“她大概也在念华大吧?看她另n一身学生装扮!”他在回忆着:T-Shirt配牛仔裤,曲线玲境。杨罗勃用手提起一只鸡腿,放进嘴里撕咬,活像银幕上的罗马皇帝,好不威风!可惜鸡腿不够熟透,靠近骨头处还有一点赤红。他本想把鸡腿放进烘炉里再烘一下,可是转念一想,算了,美国人吃牛排,血淋淋的也…  相似文献   

9.
洋女孩     
“她的笑真甜!”杨罗勒一边在进晚餐,一边在思念刚才于归途中遇到的那位金发女郎。晚餐是简单的:两只烧鸡腿,十多片生菜,一罐茄汁黄豆,一盘白米饭,留美学生准备的饭菜,一般都不复杂。节省时间嘛,而且过去在家时,很少有亲自下厨的机会。“她大概也在念华大吧?看她那一身学生装扮!”他在回忆着:T-Shift配牛仔裤,曲线玲线。杨罗勃用手提起一只鸡腿,放进嘴里撕咬,活像银幕上的罗马皇帝,好不威风!可借鸡腿不够熟透,靠近骨头处还有一点赤红。他本想把鸡腿放进供炉里再烘一下,可是转念一想。算了,美国人吃牛排,血淋淋的也…  相似文献   

10.
巧嘴媳妇     
有个巧嘴媳妇,善耍小聪明。有一天,她给公公盛了一碗米饭。公公吃了一口,称赞道:“今天的饭真香,我可要吃三大碗。”巧嘴媳妇听到夸奖,忙说:“这顿饭是俺做的。”当公公吃第二口时,只听“咔嚓”一声,公公把饭吐了出来,叫道:“哎呀,怎么这样多砂子。”巧嘴媳妇抢着说:“那是小姑淘的米。”公公用筷子在饭里搅了搅,闻一闻,问道:“这饭怎么还有糊味呢?”那巧嘴媳妇回答更干脆:“那是妈烧的火!” 巧嘴媳妇  相似文献   

11.
一个人吃饭     
认识的单身朋友中,鲜少有自己做饭的。他们的家里,总是放着一箱又一箱的方便面,不想出去吃的时候,就泡一碗面,坐在电脑前,一边和网友聊天,一边漫不经心地吃。这场景够凄凉的,有点儿敷衍肚子的意思。可是朋友们别无选择——他们不认真地做饭,不是因为懒,而是因为一个人的饭实在没办法做。  相似文献   

12.
瑞士无裸地     
有人说:在瑞士没有裸地,只有裸体,这话虽然吓人,却是事实。瑞士几乎没有农业,不种粮食和蔬菜,大片大片的地全种树和草。刚到苏黎世,我带去了几块生姜,想找土或沙埋埋,结果却找不到,我们住所周围有土的地方全被绿草覆盖。周末,我们带上食品和床单,步行至苏黎世湖边,把床单往草地上一铺,东西一放,先去游泳,游累了就吃东西。晒太阳。那里的草地很干净,不仅没有塑料袋、果皮等垃圾,就连蚂蚁、蚊虫都少见。我们吃东西,招来的是蜜蜂,而不是苍蝇。渴了就在附近泉水管接水喝。其水质很好,就连自来水都可以喝,而且清凉解渴,没…  相似文献   

13.
越南人心果     
人心果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热带水果 ,在本地还有山芭和甘榜的年代 ,几乎家家屋前屋后都种有人心果树。记得小时候我们的浮脚排屋前面 ,也有一棵人心果树。树不晓得谁种的 ,印象中不必浇水施肥 ,时候一到自然果实累累。要吃果子时 ,摘几个放进米缸里 ,没几天便可以吃到甜美多汁的人心果了 ,感觉人心果是免费供应的 ,我们不用付出任何代价。后来 ,我们离开了那浮脚排屋 ,再也吃不到免费的人心果了 ,而山芭和甘榜也随着国家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少 ,现在我们已很难在自己的国土上找到人心果树了 ,至于市面上的人心果当然都是进口的。这些年来我们吃…  相似文献   

14.
2月4日1时30分,反击战打响了。中山里周围的枪声、炮声像爆豆一般响成一片,红色曳光弹像秋夜的萤火虫漫天飞舞。战至拂晓,敌我处于交错态势。胜利属于谁,就看谁更坚韧顽强,经得起残酷拼杀的考验。5时30分,副团长谢春林率三营向中山里之敌发起了冲锋。激战中,一、二、三连的伤亡不断增加。各连一边战斗,一边调整编制,  相似文献   

15.
小时候,住在几百人一个院的家属院里,大通排的平房.房前一排小厨房.厨房后面是一个小园子父亲在退小园子里种上了葵花.养了鸡,喂了兔子,每天放学,我都会跑到鸡窝里摸鸡蛋。  相似文献   

16.
吃在美国     
把鸡肉从冰箱里拿出来 ,放进微波炉或烤箱加热至熟 ,蘸上自己喜爱的佐酱 ,加几片面包 ,喝杯冰镇饮料 ,这便是普通美国人的普通一餐。领教过美国餐的中国人常感叹美国人不会吃。这里面大约有两层意思 :一是同样的东西用中国烹调方法做出来会好吃得多 ,二是用美国人的办法做出来的食物大多数中国人恐怕都难以下咽。美国人吃饭可能用“进食”来形容更恰当 ,即以最简单方便的办法摄取必须的营养。拿最大众化的汉堡来说 ,其中面包属淀粉类食物 ,生菜番茄属果蔬类食物 ,肉饼、鱼片属蛋白质类食物 ,抓在手里几口吃下去 ,基本的营养都有了 ,做起来吃…  相似文献   

17.
从懂事起,哦——不,从不懂事起,就被父母亲人、老师长辈谆谆教导说:要好好念书,要从小立大志,做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而且那理想都出奇远大,那抱负都吓死人。再大些,更不得了,非得把自己的生命,自己的一生献给xx事业。譬如:当教师的,要把生命的全部,当然是一生,献给教育事业;当演员的,要献给文艺事业;当作家的,要献给文学事业;当司机的,要献给交通事业;当掏粪的,要献给卫生事业……甚至念念有词,甚至庄严宣誓。后来长大了,挫了几次折,吃了数遍亏,终于慢慢弄懂了,生命的全部,其中,三分一花在困觉上,  相似文献   

18.
现在朋友们可能很少有机会在森林里见到真正的大型猛兽了。我很庆幸自己曾与野兽有过一次直接的接触。在那次狩猎中,两头棕熊被我们逼上绝境,却依然相濡以沫,生死与共,最后关头,它们更做出令人惊骇之举,终于意外逃脱!我对野兽有了全新的认识,它们与人类一样,也是有性灵重情感的生命。那真切感人的一幕幕仿佛就在昨天……  相似文献   

19.
《新青年》2007,(4)
他生活的城市是南昌,南昌有个藤王阁;她生活的城市是烟台,烟台有个蓬莱阁。藤王阁和蓬莱阁永远无法走到一起,但因为爱情,他们走到了一起。是不是因为一南一北不同的生活习惯影响的呢,很奇怪,他不喜欢吃鸡蛋黄;而她则不喜欢吃鸡蛋清。因为经济条件并不宽裕,结婚后第一次煮面条时,她打了两个荷包蛋。面条熟了,一人碗里一个荷包蛋,看着就让人垂涎。当他要吃自己碗里的荷包蛋时,仔细的将荷包蛋的蛋清和蛋黄分剥开。将平日里自己不爱吃的蛋黄留下,将自己爱吃的蛋清夹给她,边夹边说着:"我不爱吃蛋清。"  相似文献   

20.
台北访李敖     
门从里边拉开,李敖闪在一边,作手势说“请进”,我却一下子愣在门外,迟疑数秒方才迈步。声名煊赫的主人恐怕要担点委屈了,他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微不足道的,抢了他的风头的是他背后排山倒海的书架和书桌。对,就是“排山倒海”,因为它们从里墙,从天花板的尽头成排成阵向外压来,一直压到大门口。这是一座图书馆,还是一座“写作工厂”?书架紧嵌在四壁,从客厅到餐厅,从主房到厨房。书桌纵横成列,像是大学课堂,又像是阅览室。从地板,到桌肚,以及桌面,堆的、垒的、码的是书籍,插的、摞的、叠的是资料。而在前排与后排、左排与右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