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社会主义经济政策对不对,归根到底要看生产力是否发展,人民收入是否增加,这是压倒一切的标准。”1992年小平同志在南巡讲话中进一步指出:“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①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三个有利于”标准。另一方面,小平同志又非常重视法制的价值。他认为,法律和制度“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②因而“还是要靠法制”,“搞法制靠得住些”,③并强调“为了保障人民民主,…  相似文献   

2.
如何认定立功,立功的标准是什么?对于该问题,刑法学界主要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认定一个行为是否构成立功,关键看该行为是否具有有效性,该行为人是否具备“悔过性”。另一种观点认为行为人是否具备“悔过性”不应成为成立立功的前提条件。两种观点争论的焦点集中在应否将“悔过性”作为立功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3.
杨慧瑾 《政府法制》2008,(12):49-50
各地治理行人、机动车“闯红灯”行为,可谓花招迭出,有罚款、有“树靶子”、有公开曝光等等,不胜枚举。安徽省芜湖市启动“红绿灯、文明行”劝导活动,祭出“闯红灯要抄告单位”这一狠招,顿时引来众多争议。“抄告制”的可行性有多大?交警是否有权“抄告单位”?“抄告”是否涉嫌侵犯公民隐私权?一时间,众说纷纭。  相似文献   

4.
赵德亮 《检察风云》2014,(23):48-50
“您好,最近黄金价格走低,正是投资保值的好机会……”,您是否接到这样听似千篇一律的推销电话?可能你会警惕地摇摇头,但听到“杠杆系数是1:100,回报绝对高额……”云云,暴利的诱惑是否开始迅速催化投资心理的需求?近年来,我国黄金期货市场方兴未艾,催生了日益壮大的“炒金大军”,随之出现大量所谓“黄金期货”公司。这些公司是干什么的?合不合法?投资者是否应该相信呢?  相似文献   

5.
张西流 《检察风云》2014,(23):34-34
“双十一”预售疯狂,问题也出现了--到底“双十一”预售商品是否支持7天无理由退货?购买这些商品是否就意味着被“套牢”?记者与一些卖家沟通后发现,卖家通常不会同意退货,但部分卖家在换货问题上尚有商量余地。对此,天猫回应称,预售模式“以销定产”,有别于传统的库存销售模式。  相似文献   

6.
《中国司法》2005,(3):112-112
在办理“保全证据”的文书送达公证时,公证员对申请人的资格审查无异议,但对审查的内容产生了分歧,有部分同志认为不但要审查申请人所送文书的“真实、合法”,还要审查所送文件中涉及的内容是否成立,并要求申请人必须提供申请所送文书中涉及到的相关证据材料,如:我处办理的“债权转移通知”和“债权转移协议”两份文书的送达,不但要审查两份文书的内容是否真实、合法,还要申请人举证证明债权是否真实、合法和债权是否成立。这种认识对吗?  相似文献   

7.
“留一生廉洁给自己,送一份幸福给家人!”日前,山西省襄垣县审计局每一位领导干部的家中均有一张写着这一警句的“家庭亲清联系卡”。“家庭亲情联系卡”共列出10项监督内容,主要包括:是否承担抚养教育子女和赡养父母义务;是否在家自学专业及思想政治理论知识;是否利用手中权力参与宴请及其他娱乐活动;是否参与不正当的社会交往;是否参与封建迷信、赌博、色情活动;是否插足他人婚姻,追求糜烂生活方式;是否违反规定收受礼金、有价证券及跑官要官;是否利用升迁、生日、婚丧等事宜收敛钱财;  相似文献   

8.
2009年6月1日,修改后的《律师法》实施一周年。一年间,困扰刑事辩护律师多年的“会见难”、“阅卷难”、“取证难”三大难题是否破解?这部法律中首次确立的我国律师的“刑事豁免权”是否深入人心?《律师法》和《刑事诉讼法》的“冲突”是否改观?作为刑事法律专家的中国政治大学教授李宝岳,同时也是司法部法律援助中心刑事法律援助部一名公益律师。因而,他有机会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见证新规则之下的检察官和辩护人关系。  相似文献   

9.
《刑警与科技》2008,(1):48-50
经读者推荐,本着客观,公信力的原则,本刊编辑部评出“2007年安防行业十大新闻”。不知我们评出的十大新闻,是否与您心目中的“十大新闻”相吻合?是否能得到广大读者的认可?  相似文献   

10.
缤纷语丝     
《江淮法治》2009,(7):6-6
“(是否上调个税起征点)要听代表的、要听委员的、要听百姓的。” ——在不久前结束的全国“两会”上,个税起征点是否上调,成为热点话题之一,对此财政部副部长廖晓军表示。  相似文献   

11.
汤拥华 《检察风云》2012,(14):16-17
【一家之言】中国历来有“学而优则仕”的传统,现在的流行趋势则是‘牡而优则学”,官员读博已成常态。前段时间,清华大学“论文博士”事件引发网民热议。议论的焦点,一是官员如此轻松地拿到博士学位是否应该?二是何谓“论文博士”?不需要上课,仅仅完成论文答辩就可以拿到博士学位是否合理?  相似文献   

12.
从食品到服装、从玩具到化妆品。从产品质量到技术标准、从售后服务到危机处理,国际品牌近来在中国屡屡遭受诟病,被指采用“双重标准”。这些品牌“另眼看中国”的背后。隐藏着哪些原因?“双重标准”是否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中国又是否存在让国际品牌有机可乘的标准“洼地”?  相似文献   

13.
“北漂”生活的艰辛,我们说了很久;逃离“北广上”的话题,我们谈论了很多。但是,那些“像娜拉一样出走”的“北漂”或“逃离”一族,是否真的只有“不是堕落就是回来”两种选择?  相似文献   

14.
新《律师法》第33条规定的律师会见“不被监听”与《刑事诉讼法》第96条中的“侦查机关根据案件情况和需要可以派员在场”并不矛盾,律师会见“不被监听”,指的是不被电子监听,侦查阶段律师会见时侦查机关可以派员在场;在侦查阶段,对于律师的“三证”是否真实合法,即律师是否具备会见资格,侦查机关可以进行审查。  相似文献   

15.
凌雨 《江淮法治》2011,(10):40-41
国家预防腐败局日前表示,7部门正在会商推行“购物卡实名制”。以遏制“购物卡腐败”。种种迹象表明,“购物卡腐败”已被列入“整治重点”,但是否能够实现精准打击,公众拭目以待。  相似文献   

16.
习宜豪 《政府法制》2013,(13):38-39
被“强奸者”没有报警而是找对方谈判;被“勒索者”被逼写“忏悔书”同样没有报警。朱纯良是否借助于手中的权力帮林楠安排过工作?郑州市畜牧局是否出面调停过这起“强奸”与“勒索”纠纷?是“小妹”诽谤“大哥”,还是“大哥”强奸“小妹”?肥皂剧里的陈旧戏码日前在郑州真实上演。  相似文献   

17.
把小星娃置于“阳光下”,王老先生本想展示“早教效果”,却被指责为“虐待事件”。一时间,当事人被卷入强大的舆论漩涡。小星娃是否被虐待?谁有权把孩子送去助养?政府部门是否有权干涉王老先生的行为?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法律博士郭开元——破解公众心中的法律疑惑。  相似文献   

18.
录像资料是视听资料证据中的一种。对录像资料的审查重点是其客观性、连续性、合法性,也就是说要审查录像资料取得的程序是否合法;录像资料中的声音、图像是否为客观事实,有无伪造夸大或篡改;录像资料所记录的事件前后是否存在因果关系,是否存在剪接痕迹。笔者根据工作经验,将录像资料的初审方法和基本程序初步总结为“一审,六看,一检验”。“一审”“一审”,指审查录像资料的收集是否合法。录像资料的来源只有两个渠道:一是知情人、当事人提供;二是侦查人员拍摄。对于第一种情况要审查司法机关是否按法定程序调取。对于第二种情…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国法学理论界较多地讨论了以下一些问题。无阶级社会是否有法,调整“社会公共事务”部分的法是否有阶级性,我国社会主义法是否也可适用“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这一公式,等等。这些问题都可以归结为法的概念问题,其中大多数又都涉及到方法论问题。  相似文献   

20.
孟庆华 《法治研究》2013,(1):102-109
王立军案件共涉及徇私枉法、叛逃、滥用职权、受贿等四罪名。王立军“明知薄谷开来是有罪的人”,符合“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诉”要件,依法应构成徇私枉法罪。明确叛逃罪是否以“危害国家安全”作为构成要件.以及王立军出逃美驻华领馆的行为是否成立叛逃罪,这对深入探讨叛逃罪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与作用。王立军应否构成滥用职权罪,重点在于从主客观构成要件上来确定“未经批准或者伪造批准手续.违法使用技术侦查措施”是否符合滥用职权罪的构成要件。分析王立军的受贿罪问题。应从“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非法收受他人财物”客观构成要件以及“明知”与“间接故意”主观要件两方面来把握.这样才能比较透彻地了解其受贿行为的性质及其危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