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以广东省新兴县为例进行的县域经济工业主导产业培育问题的研究揭示了山区县域经济发展中工业主导产业选择的规律,明确了发展山区工业主导产业必须加快推进基于产业链分工的主导产业集群,培育山区县域经济新增长点;大力推动传统优势产业的绿色转型,着力培养健康、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主导产业;积极扶持龙头企业进行各项科研探索,努力建设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的主导产业孵化器;着力完善产业发展的宏观环境,加快主导产业发展的配套体系和支撑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2.
封寅芳 《当代广西》2005,(22):56-56
县域工业主导产业是指在县域工业产业体系中处于技术领先地位、代表着该地区工业产业结构演变的方向或趋势、能够带动和促进整个县域经济发展的产业。在市场经济条件和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的环境下,科学地选择和发展工业主导产业, 对于加快后发展地区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以自己所工作的容县实际,对县域工业主导产业的选择与发展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3.
选择好主导产业,是县域文化产业发展遇到的一个重要课题。主导产业选择的成功,对于优化产业结构、获取竞争优势、为文化产业其他行业提供战略支撑点,推动文化产业整体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县域文化产业主导产业的选择,必须坚持因地制宜、大胆创新、长远眼光等原则,把具有高关联度、高收入需求弹性、高就业率、高区位商、高创新率等特征的产业选择为主导产业。  相似文献   

4.
李苏平 《前进》2003,(3):18-20
党的十六大制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整体格局中,县域小康社会的建设具有基础性的战略地位。它是我国小康社会建设中重要的行政区域、经济区域和人民生活的区域。我们祁县县委、县政府在总结历年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党的十六大的要求和县域小康社会发展的需要,确定了新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构想。我们将坚持可持续协调发展理念,以具有地方特色和市场竞争力的主导产业,构筑小康社会的经济基础;以多功能、高品位的城市化建设营造小康社会的发展环境和人民的生存环境;以晋商传统和现代意识相…  相似文献   

5.
正县域特色优势主导产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它可以通过自身的发展带动和促进县域内其他产业的发展,因而对县域产业结构优化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发展特色优势主导产业是壮大县域经济实力、提升县域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支撑,不仅有利于增强产业及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还能聚合各种生产要素,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6.
2014年来,尤溪围绕当地主导产业,充分挖掘区域经济优势,从茶产业入手,积极开展涉茶项目工种技能培训工作,着力于“一县一品牌”的打造,推动尤溪县创业就业促进工作再上新台阶。一是充分利用尤溪县山区气候特点和地理资源优势,大力推进茶产业项目研发。通过积极争取上级的政策、资金、技术支持,促进该项目健康发展,打造地方品牌特色,使之成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新支点。  相似文献   

7.
县域主导产业可以是特色产业,可以是优势产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撑引擎。县域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前提和基础就是培育主导产业。要实现产业竞争力的提升,进而实现县域经济竞争力的提升,就必须有相应的内生动力机制做支撑,即通过创新实现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人力资本的使用、灵活可行制度的实施。  相似文献   

8.
《山西政报》2010,(23):F0002-F0002
覃村地处山西省交城县城东,耕地面积416公顷,共有4432人、1238户,其中党员84人。经济收入以工副业为主,主导产业为玻璃工业,现全村共有玻璃企业15家,产值达1.7亿元,人均纯收入4580元。  相似文献   

9.
地区主导产业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宝顺 《前沿》2003,(3):36-38
面对知识经济的机遇与挑战 ,以及全球经济结构调整的大背景 ,我国地区依靠什么以及怎样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以实现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和带动经济的发展是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笔者认为 ,从目前各地区的情况看 ,今后的产业结构调整应该从着眼于选准 ,发展主导产业出发 ,力求通过主导产业的拉动 ,来实现产业结构的转换和升级。因为 ,主导产业是在产业结构中处于带头地位的产业 ,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该产业结构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模式。一、对地区主导产业的再认识目前 ,我国理论界普遍认为 ,主导产业是指自身发展能够带动其他产业发展的产业。…  相似文献   

10.
提升县域经济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建中 《当代广西》2009,(10):21-21
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是促进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永福县紧紧围绕富裕文明和谐新永福建设目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不断挖掘发展资源,激发县域经济活力,全县县域经济竞争力得到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11.
高新技术型主导产业评价体系及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在主导产业中发展高新技术的思想 ,以现有人们对主导产业的研究成果为基础 ,建立了高新技术型主导产业评价指标体系 ,并结合湖南省主导产业的发展实际 ,对评价选择湖南省高新技术型主导产业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远安县委、县政府在实践中努力探索开展计划生育“三结合”的路子,初步形成了“党政搭台、部门唱戏、协会主演、社会参与”的局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转变工作思路,探索 计划生育“三结合”的路子 远安县属全省37个山区县(市)之一。《湖北省计划生育条例》颁布实施以后,全县的计划生育工作有了长足的发展。1993年被省政  相似文献   

13.
邹进华  陈勇 《政策》2008,(10):30-32
当前,我省的县域经济发展正处于新的历史起点。面对种种新的机遇与挑战,各县(市、区)必须要有机不可失、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以实现县域经济向更大规模、更高水平的新一轮大跨越、大发展为目标,自加压力、自强不息,锐意进取、抢前争先,奋力推进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4.
强化竞争优势发展县域经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县域经济面临的新挑战 当前,县域经济发展的形势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市场对县域经济发展的要求越来越高.二是国家推进经济发展的宏观政策发生了根本性转变.经济发展已由以扩张总量为主,转到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主;由以农业、农村经济自身发展为重点,转到培育壮大区域经济为中心,推进城市化并以城镇经济带动县域经济发展.三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县域经济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要求发展县域经济必须放眼世界.四是大中城市的工业化和市场化,加速了县域经济改变传统发展模式的进程.  相似文献   

15.
何炳荣 《政策瞭望》2008,(11):43-44
近几年,嘉善县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进行工业结构调整,实现了主导产业由木业为主的板材、普通家具,到以钢材为主的精密机械,再到以硅材为主的数码电子、光伏能源等高新技术产品的转变,在推进经济转型升级中取得了明显成效,嘉善的做法和经验值得各地借鉴。  相似文献   

16.
广西工业产业结构与主导产业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湘桂 《桂海论丛》2005,21(6):67-70
工业主导产业的发展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文章通过对广西工业产业结构和主导产业的现状进行了简要评价,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并从产业区位弹性和产业贡献率角度对广西工业产业结构和主导产业的变动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对发展广西工业主导产业和调整、优化广西工业产业结构提出了思路与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养殖业     
《重庆行政》2011,(4):I0006-I0007
云阳县紧紧围绕”稳定粮油生猪生产、提升主导产业、壮大非农产业和劳务经济,重点放活山林经营,发展林下经济”的工作思路,采取”兴产业、育龙头、带农户、促增收”等举措,大力发展牛羊、柑橘两大主导产业和八大特色产业,倾力打好农户万元增收工程攻坚战。  相似文献   

18.
无论是从县及县以下所拥有的人口规模和地域规模来看 ,还是从国民经济的部门构成以及其所具有的投资和消费需求的总体规模来看 ,县域经济的发展都在整个经济发展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经历了二十多年来的改革开放 ,多数的县域经济已经脱离了仅仅依靠农业来推动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我省是农业大省 ,工业基础比较薄弱 ,中心城市的辐射力和带动力也不强 ,各县的资源、环境、基础、优势不同 ,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在今年的江西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进一步发展壮大县域经济 ,以推进工业化进程作为经济发展的战略核心。因此从各县实际出发…  相似文献   

19.
地区主导产业及主导产业群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灵魂,是地区经济发展的带动力量,是区域产业结构及其演变的核心。本文对2002年十六大以来甘肃主导产业的选择进行了概述,同时以多目标决策定量评估方式筛选出甘肃省主导产业备选行业,由此再充分考虑到产业集群的协同作用和产业体系的完整性、结合甘肃省工业各行业发展现状及甘肃省"十二五"规划和"工业强省"战略的要求,合理整合、定性分析相关行业,确定了"石油化工产业、冶金有色产业、农产品加工业和装备制造业"为"十二五"期间甘肃省的主导产业,并提出了当前各主导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王奎杰 《群众》2008,(12):57-58
县域经济是国家和地方经济的重要基础。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必须突出自身特色。通过发展特色经济,构筑支柱产业,这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方向,也是我们东海县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