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社会发展与人的思想调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的深刻变革与快速发展,自由选择增多、社会竞争加剧、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备、利益分配格局变化、社会不平等以及人际关系的变化使人们的心理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裂变。在这种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要解决人们的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思想调节起到了政治手段所不能代替的作用。思想调节的方式主要有:利益原则调节、精神整合调节、思想认识调节、心理发展调节和行为引导调节。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标准、心理状态以至思维方式、利益关系都处于新的变动与发展之中。新的利益群体的产生,使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物质利益关系具有了新的内涵。同时,也使得社会中人们的利益关系以及利益群体间的利益关系的调整出现了复杂的局面。因此,正确处理和协调各种不同的社会利益和矛盾,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一个重大问题。一、研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利益关系是一个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3.
作为不同层次社会意识的社会心理与意识形态,二者之间有着内在的有机关联。良好的社会心理状态是促进和维系社会和谐有序的基础力量。当前我国正在努力建设和谐社会,调控社会心理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一是培育和保持个体与社会群体的和谐心态;二是完善利益协调机制,平衡社会心理关系;三是提升社会成员价值需求,营造良好的社会心理环境。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出现的一些社会矛盾的加剧,比如,体制不完善、权力失衡、机会不均等、规则不合理、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等等,导致了公众心理的失谐,影响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所以要实现我国公众心理从失谐到和谐,必须坚持改革,完善和谐社会的体制基础;贯彻机会均等的理念,形成机会均等、规则合理、公平正义的社会;建立健全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践行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平衡社会利益关系,形成合理的分配机制和利益格局;加强公众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5.
和谐社会归根结底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心理和谐.从社会心理的角度分析,公平心理不仅直接制约着人们的心理活动过程,而且直接影响着人们的个性心理特征,是影响心理和谐的重要心理基础;从和谐社会的构成要素来说,社会成员之间的心理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相应的社会心理作支撑.  相似文献   

6.
思想政治教育认同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逻辑前提。认知认同、情感认同、价值认同和行为认同构成思想政治教育认同的心理结构。需要契合、利益关系和社会参照是思想政治教育认同生成的前提、动力和社会尺度。  相似文献   

7.
张明 《学习月刊》2013,(6):87-87
社会心态是反映人们利益诉求,对社会具有广泛而深远影响,且具有一定普遍性和代表性的心理倾向。十八大报告专门指出要"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我国正值经济社会发展黄金期,也是矛盾凸显期,在正确评估当前社会心态的基础上,注重消极社会心态的疏导,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  相似文献   

8.
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决定着社会心理的变化,任何一种社会心理的变化无不与特定时期的社会历史条件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以来,人们的社会心理已经和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嬗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心理空间的拓展计划经济体制转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和正在拓展着人们的经济社会活动舞台和社会心理空间。在社会体制转型之前,由于社会管理体制上的弊端,人们的生活舞台和交往范围十分狭窄,人们普遍的社会心理是“血浓于水”,“亲不亲,故乡人”,习惯于依赖家庭,依赖国家,依赖组…  相似文献   

9.
亓玉花 《世纪桥》2010,(1):40-41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在转型期,生活节奏的加快、新旧观念的冲突、利益关系的重构、竞争的加剧,所有这些都给领导干部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同时也引发领导干部心理问题。领导干部拥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于领导干部个人的成长都有着重要的意义。针对这些心理问题,我们应当运用心理学的一般原理,联系领导者的心理实际,对他们的心理调适方法、心理健康标准以及心理健康的培养等问题进行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10.
人的社会行为是受社会心理支配的。积极的社会心理有助于化解社会矛盾,促进干群关系的和谐发展,而消极的社会心理则可能导致干群冲突,危及社会稳定。在利益多元化的现阶段,焦躁的社会心理、不公平感增强、部分群众对政府和干部的信任弱化,对干群关系起着负面的催化作用。因此,应通过提高群众心理素质,建立有效的社会心理支持系统,建立健全政府与群众之间的信任机制,不断提高群众的心理承受能力,努力营造有利于干群关系和谐发展的社会心理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