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为迪尔凯姆社会学的代表作品,《社会学方法的准则》一书为社会学确定了独立的研究对象:社会事实,并论述了观察社会事实、区分正常现象和病态现象、划分社会类型、解释社会事实和求证的准则。本文结合自己的阅读体会系统梳理了书中的内容,对迪尔凯姆的社会学思想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并引申到法学方法论进行了思考。对于如何把社会事实作为物来观察、做到客观和价值中立、实证研究等方面,迪尔凯姆所述社会学方法的准则均对法学方法论的研究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
随着以社交媒体平台为代表的Web 2.0快速发展,柯林斯的互动仪式链理论在网络空间人际互动的解释力和应用性受到较大挑战。本文以粉丝社群为例,结合社会网络视角,从结构与情感的维度梳理了社交平台社群互动的三种类型。在与线下社群互动的比较中厘清社交平台社群互动仪式链的特点,对在网络场域中应用的柯林斯的理论模型做出了一定程度的修正。社交平台社群的互动仪式链模型,对我国当前的新生代网民治理、网络舆情管理、互联网平台治理,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外国德育思想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外国德育思想的流派众多,笔者分别就迪尔凯姆、威尔逊、科尔伯格、苏霍姆林斯基为代表的德育思想学说进行评述,以此来了解外国德育思想的概貌。 首先,分析迪尔凯姆的道德教育思想。迪尔凯姆是法国早期社会学家,他用社会学的观点研究分析教育问题和道德问题,全面讨论了今天的道德理论家和现实工作者都十分关心的  相似文献   

4.
王大为 《前沿》2013,(9):54-56
对社会事实的理解涉及对主体间性的理解,主体间性就是不同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塔尔德把社会事实归结为模仿,认为社会的人通过模仿而组成了相互联系的整体。塔尔德强调应该从内在的、心理的、自发的层面来理解社会事实。迪尔凯姆把社会事实归结为外在和强制,强调要从外在性和强制性来理解社会事实。梅洛庞蒂把现象学的方法引入社会事实的研究中,强调的是对上述两种观点的超越。梅洛庞蒂强调社会主体经验在社会事实中的作用,认为社会事实是一种结构。梅洛庞蒂对社会事实的理解是建立在知觉现象学的基础之上的,这一理论突出了身体意向性的作用,同时也奠定了社会现象学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宗教是一种社会性存在已经成为当前宗教学研究中的基本共识,但在上个世纪初还仅仅是少数人才具有的洞见,而法国著名社会学家和宗教哲学家埃米尔.迪尔凯姆(Emile Durkhelm,1858-1917)正是推动这种洞见成为共识的关键人物。迪尔凯姆以图腾制度的研究为基础改变了早期宗教理解中对个人心理维度的强调,提出宗教本质上是一种独立自存的社会事实,宗教具有一种基本形式和宗教具有象征意义等三种理解维度。这些新的理解向度拓展了宗教学研究的空间,也使得宗教社会性的认知在此后成为宗教学界的基本共识。  相似文献   

6.
"社会资本"是当前社会科学研究的热点理论之一,它把人们之间的社会联系以及由此形成的社会网络结构、社会规范和社会信任,形象地比喻为一种可以给个人或群体带来收益的"资本",具体又可分为微观和宏观两大流派。"微观社会资本"与"社会网络"概念有紧密联系,社会网络指的是以行动者(可以是个人或组织)为"节点"、以他们之间的社会互动联系为"连线"共同构成的一种网络状的社会结构。社会学家们发现,个人的社会关系网络中蕴含着丰富的资源,有助于  相似文献   

7.
“免费午餐”及其淘宝评论区是青年群体在线捐赠与情感表达的观察样本。本文以此作为研究对象,在互动仪式理论框架下,通过参与式观察与深度访谈的方式对其形成机制进行剖析。研究发现,在相对遮蔽和互为主体的评论区中,捐赠者通过勾连生活境遇和心灵境遇,形成由卷入到打卡的仪式节奏。经由互动仪式,个体获得的成就感、归属感和疗愈感等情感能量汇聚为集体情感,并将价值共识与道德规约嵌入其中形成情感秩序,秩序规训个体完成道德实践再生产,进而拓宽参与边界,促进社会团结。这对于把握在线捐赠的情感动机、慈善事业的叙事策略以及青年群体的社会心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作为企业最高领导者,他以身作则,不辞辛苦,时时关注员工工作和生活,营造了和谐的企业氛围;作为民营企业家,他承担了诸多社会责任,不忘为社会贡献己力;作为人大代表,他以高度的使命感,认真履行代表职责,以一名优秀代表的本色与风采实现着他的价值。他就是长春一汽四环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陈余文。陈余文,是创立一汽四环的倡导者和组织者。多年来,陈余文坚持把公司的发展和全市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把个人富裕与长春人民的共同富裕结合起来。诚实守信,依法纳税,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不断壮大企业实力,积极主动回报社会。  相似文献   

9.
全国人大代表周洪宇开设个人网站“洪宇在线”,每天打开电脑查看网民给他提的建议,通过网络与网民构建一名人大代表与选民交流互动的平台。这种履行代表职责倾听民声的方式,得到了广泛的赞誉,与浙江义乌市全国人大代表周晓光电视广告征求议案的作法一道被一些媒体认为是发挥了代表的作用,是“凸显民主思维的好办法”。周洪宇的闪光之处,在于他具有一名全国人大代表强烈的角色意识和责任意识。作为一名教授,他知识丰富,不管是收集民情,体察民意,还是在此基础上提出  相似文献   

10.
史婷婷 《思想战线》2011,(Z1):38-41
仪式的功能不仅呈现出"强化信徒与神之间的归附关系",实际上它所强化的是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体对其社会的归附关系。在这个过程中,仪式的功能就是凝聚社会团结、强化集体力量,当仪式对调节、维持和一代代地传递那些社会构成所依赖的社会情感起作用时,仪式的特有社会功能也就显示出来。近些年国内对于丧葬仪式的研究大致分为两类,一是沿袭老一辈人类学者的足迹,用功能主义的方法进行分析;二是借用阿诺德.范.盖内普的"过渡仪式"和特纳的"阈限性"理论进行分析,但后者在文章表述时又服务于功能主义的最终解释。从功能主义出发分析丧礼仪式的社会功能,有助于保持群体对宗族传统和历史的记忆,维持道德信仰和群体的凝聚力,通过所有家族成员参与的仪式,家族不断地强化自豪、忠诚和团结的情感。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以不婚女性为研究对象,运用个体化理论对女性的情感生活进行剖析。研究发现,不婚女性在脱离传统制度约束之后,在情感世界中建构了"以我为中心"的情感互动原则,对待爱情表现出一种消极的情感态度,其中以情感无用论、情感游戏论、情感简化论为代表。为弥补情感的缺失,不婚女性会选择通过寻求替代物的方式来获得情感上的满足。从情感的视角对女性生活的解读能进一步发掘中国不婚率上升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2.
由诺尔(Richard T.Knowles)领导的杜肯大学心理学系,是在美国把海德格尔哲学引入心理学研究的代表。他的《人的发展及人的可能性》(美国大学出版社,1986年)是这方面的代表作。心理学在当代变化很大。据普遍的看法,传统心理学主要着眼于人的理智、意志方面。弗洛伊德则首次将影响心理的人的本能作了曝光,从而扩大了心理研究的视野。但是从身(本能、本我)、心(理智、自我)方面去阐述的心理学还只是偏重于个人心理的。事实上,个人心理只能在社会生活中得到实现。目前在美国广为流传的埃里克松(Erikson)的社会心理发展理论就兼顾到身、心、社会  相似文献   

13.
科尔曼的社会学理性选择理论以宏观社会系统作为研究目标,以微观的个体作为研究起点,以方法论的个体论为特征,以合理性说明有目的的行为,强调个体的理性行为,将个人选择的微观互动与宏观市场模式的社会结构相结合.提出了社会理论研究与发展的新方向。从而弥补了过去社会学理论研究中微观面向与宏观面向相脱离的不足。  相似文献   

14.
威尔海姆·海因里希·里尔是19世纪德国颇有影响的学者,文化民族学的代表.在德国向工业社会转型,传统社会发生分裂与解体、理性社会倡导个人自由和解放、社会革命时时"威胁"现存政权的时代,里尔提出了调和国家和社会的"道德政策".他依据"自然演进的历史观",在"地域-伦理学"和社会人类学的基础上表达他对道德政治的看法.他的"道德政策"就是要把传统的家庭、乡镇和社团等自然发展的社会组织纳入现代社会,使之获得新的发展空间,并以此消解现代社会的种种紧张关系,以实现社会的和谐.  相似文献   

15.
普列汉诺夫是俄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历史唯物主义是他思想的重心,无论是在理论定位、自然观、社会结构还是个人在社会中的作用等方面都有其精彩的理论发挥。普列汉诺夫的思想对后世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得到了学术界广泛的关注与研究。总结、梳理近年来学术界对普列汉诺夫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成果,特别是其中具有争议的重大理论问题,对于我们把握其理论全貌,借鉴其理论方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族群研究的重点是族群边界问题,族群边界的作用在于组织、沟通、结构和规范人们之间的互动。族群认同在于自识和他识,只要人们在互动中保持族群认同,就会确立其成员的标准和标志其族群边界的方式,因此,族群边界是由族群认同生成和维持的。族群是具有文化差异的社会组织,而不是文化承载和区分的单位,共享文化是长期社会进程的结果。多族群的相互依赖取决于族群间的互补性,其文化不同是族群间长期差别造成的结果。族群研究的一般方法是把理论与实证相结合,探究族群认同与族群边界保持,而不是研究个别族群的内部构成和历史。  相似文献   

17.
论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对人的全面发展问题的研究,是以弄清人的问题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即人或个人的本质为前提和出发点的。他把个人的全面发展放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这一背景下来考察,把个人的全面发展的规定同个人的应有发展、个人的自由发展和个人的和谐发展联系在一起。其思想实质在于:使人在世界中确立自己的价值和主体地位,以达到自我实现;达到自主活动和保证自己的生存;求得个人发展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和谐一致,使人类社会朝着有利于个人和个人朝着有利于人类社会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8.
李存生 《思想战线》2013,(Z1):162-165
自宗教学产生起,对宗教的起源问题的探讨就从未中断过。首先是达尔文的进化论对宗教起源的探讨产生了重要影响,尤其是以斯宾塞和泰勒为首的古典进化论学派。在这以后,以迪尔凯姆为首的法国社会学派用宗教产生于"社会事实"的观点推翻了古典进化论学派的"泛灵论"。此外还有一系列学者对宗教的起源问题进行了论述,本文主要简述古典进化论学派以及以迪尔凯姆为首的法国社会学派的观点,并进行简单比较,其他学派姑且不论。  相似文献   

19.
个人与社会的发展问题是马克思一生思考和关注的中心。这一中心构成了马克思理论的主线,从这个意义上说,马克思的理论是一种关于个人与社会发展问题的学说。马克思发展学说的理论基础则是实践的唯物主义。马克思立足于主体实践立场。揭示了现实生活世界存在与发展的基础和依据,把个人与社会的历史发展归之为人类在实践的基础上生成与建构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全国人大代表、武汉市教育局副局长周洪宇开设个人网站“洪宇在线”,每天打开电脑查看网民给他提的建议。通过网络与网民构建人大代表与选民交流互动的平台,这种履行代表职责倾听民声的方式,得到了广泛的赞誉,与浙江义乌市全国人大代表周晓光电视广告征求议案的作法,被一些媒体认为是发挥了代表的作用,“凸显民主思维的好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