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春秋》1997,(1)
我父亲华朝清,是1948年济南解放前夕,由济南机场经郑州随国民党部队到台湾去的。赴台前后,他在部队开车,有一手好本领。在50年代,蒋介石视察金门岛时,曾为蒋当过一个星期的临时司机。后来由部队退役,因当时回家无望,他便埋头苦干,创建了一个运输公司,并在台成家立业,现有老伴,一子二女和一个小孙子。自1987年台湾当局开放民众赴大陆探亲以来,我父亲先后回大陆探亲8次。最近一次回来,他谈了一些对祖国大陆、海峡两岸有关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方面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天上掉下个子怡妹妹 我叫章子男,是章子怡的哥哥。我父亲是北京电信的经济师,母亲曾是幼儿园的老师,全家四口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 有一次母亲去参加同学聚会,看到人家身边都有两个孩子,好生羡慕,回来后就与父亲商量:“咱们再生一个吧。”1979年2月小子怡出世了。母亲原想要一个女儿,心想事成,女儿来了,真是心旷神怡呀!于是给女儿取名“子怡”。母亲的同学们也都是在那一年生的第二  相似文献   

3.
2006年6月9日傍晚,在一家颇有名的米线店中,一位母亲对身旁坐着的女儿说道:“前几天考试你都没吃好,今天多吃点。”一时间,7年前的情景浮现在了我的眼前。也是这样一个炎热的夏天,早晨父亲陪我一同走到考场后,便在考场外等侯我,傍晚时再把我接回家中。  相似文献   

4.
回家     
有一个方向叫回家,有一样博大叫亲情。有一种力量叫平静。“我要带儿子回家,不能把他丢在废墟里。”这位貌不惊人的父亲。突然间进发出一种平静的力量,“我只想,我每走一步。他就离家近一步。”  相似文献   

5.
宾语 《中国保安》2005,(20):15-19
2005年3月5日,安徽省桐城境内突降一场天怒“人灾”。为一笔莫须有的抚恤金,丧尽天良的父亲竟要杀害亲生女儿。从此,他天天躲在家里照着女儿的作业练习“书法”,精心伪造了一份女儿的遗书后,又残忍地将女儿杀死,伪造了女儿自杀的现场……在乡邻亲人的声讨和高悬的法律法律利剑面前,这个凶残的父亲以死谢罪,可他滔滔罪恶的灵魂能在他自掘的坟墓中安息吗?  相似文献   

6.
四婶的女儿小云在广东打工,每月都寄钱回家。开始,小云一个月寄400元钱回来,乡亲们互相传看那张汇款单,纷纷夸小云有本事,称赞四婶养了个好女儿。 渐渐地,小云寄回家的钱越来越多,最多的时候一个月寄了5000元。乡亲们拿起那张巨额汇款单,睁大眼睛说:“小云干什么活,挣到这么多钱?”四婶说:“小云是推销员,推销电器。”有个好心人提醒四婶:“村头的王老头花十几万本钱开店卖电器,也没什么赚头。小云一个女孩子两手空空出去,一个月竟赚到5000元。  相似文献   

7.
色盲是由父亲遗传给女儿的。已知小芙有一位画家父亲,所以她不会是红绿色盲。凶手是尚炯。 2001年第3期“请您当探长”答案  相似文献   

8.
江苏省无锡县殡仪馆有件新事:5名职工是一家。老职工王永珍,1971年从部队复员时被分配到火化场工作,他不挑岗位,不讲价钱,高高兴兴地走马上任。从此,他和殡葬工作结下了不解之缘。老王的妻子叫俞秀珍,她夫唱妇随,1987年进入了殡仪馆。从此,她与老王在同一条战线上比翼齐飞。12年前,大女儿俞晓红按父母要求,来殡仪馆当了名职工。开始姑娘不安心,认为干这一行“低人一等”。父亲看出了女儿的心事,耐心做女儿思想工作。女儿思想开了窍,情绪稳定下来,工作越干越好,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二女儿俞小军,不怕别人议论,大大方…  相似文献   

9.
女人,这一胜别总是带有悲剧色彩,《性别:女》这本书就讲述了一群女人的悲剧性的故事。 作者为我们安排了一个有着七个女儿的军区参谋长的家庭作为透视这一性别的窗口。“我”(苏镁)是母亲林耘华与父亲苏德全的第六个女儿。苏家有七个女儿,父亲以金银铜铁锡镁为顺序,分别作为他的女儿们的名字。铜子生下即夭折。金子年轻能干,是县里的干部,但由于在婚前与男友发生性关系,在舆论的四面楚歌声中自杀。银子美丽细腻,受金子之事的影响而发誓终身不谈恋  相似文献   

10.
对当过兵的人来说,部队的“大锅菜”总是让人一辈子难忘。而在嘉兴,有这样三个退伍军人,他们将部队的“大锅菜”文化搬进了一个个企业、厂房,让越来越多的人品尝到了部队“大锅菜”的别样美味。而在他们创业的过程中,他们又将厚重的军旅文化带入了自己的公司,给公司带来了全新的面貌。  相似文献   

11.
假如     
自从当上了队长,张勇回家的次数明显地减少了,今天难得休息,又碰巧是星期天,张勇匆匆回家,连制服也没换就带上刚满6岁的女儿去公园玩儿。正是春暖花开的季节,公园里绿树掩映,花团锦簇,美丽怡人的风景把张勇一周的紧张和疲惫扫除得一干二净,也让女儿玩了个痛快,夕阳西下的时候,父女俩才手挽手游兴未尽地走在回家的路上。“救命啊,抢钱啦──”随着一声恐惧的惊叫,街上的行人纷纷回过头来,眼神在急剧地变化着:有惊慌、有恐惧、也有愤怒。然而,谁也没说一句话,有几个人还不由自主地后退了两步。只见,一个三十来岁的青年汉子…  相似文献   

12.
廖秋忠离开我和孩子们已经四年了。四年来我尽量少去想他,因为想起过去的事是很痛苦的。我的女儿也从不在我的面前提起她父亲。有一次我问女儿:“你想爸爸吗?”她眼泪顺着脸颊流下来,她说我想。我又问她为什么从来也不  相似文献   

13.
《协商论坛》2012,(7):62-62
前不久,一张父亲骑车送女儿上学的照片在网上“疯传”,知情人称,骑车男子是安徽芜湖市副市长詹云超。很多网友对此都表示深受感动。詹云超称,自己几乎每天都骑车送女儿上学,“这是父亲应该做的事”。  相似文献   

14.
祖父黄炎培的客厅里摆着一张父亲的遗像,旁边写道:“我们每一回走过北京天安门,望见高高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想起千千万万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牺牲生命者中间有一个是你。”父亲离开我们整整50年了。记得在我孩提时,父亲是那么慈祥。大概是中年得子的缘故,他从不对孩子发脾气。有时我们顽皮受到母亲责打时,父亲总是出来袒护我们。上海解放前不久的一个晚上,父亲没有回家。特务们闯进家搜查,母亲很紧张,说父亲被捕了。从此家里就得不到安宁,白天是特务的恫吓和调查,晚上听到的是上海周围的隆隆炮声。上海解放了!可是父亲却没有…  相似文献   

15.
案例:赵燕今年22岁,家在河北邯郸农村,在北京做过一年保安,负责某幼儿园的执勤任务,前几个月老家的人经常给她打电话,要她赶紧回家,她以为家里有什么急事,便向公司请假,急匆匆地回了家。没想到,到了家,母亲要她立即嫁人,“夫婿”是同村一个年轻的企业家王三桂,赵燕虽然和他认识,但是并不喜欢他,可是家里连聘礼都收了。赵燕的父亲原先一直在外做生意,由于经营不佳,欠了不少债,无意间王三桂知道了,便同意帮赵燕的父亲还债,条件是让她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如果不嫁,王三桂便会带人要钱,还会让他们家在村里呆不下去。迫于无奈,赵燕只好遵从父母…  相似文献   

16.
“今晚,你们就睡东屋吧” 1996年初春三月,细雨如烟的傍晚。荆州市东部莫愁湖畔的一个乡村,赵家早早吃过饭,东拉西扯地闲聊着。父亲赵顺贵对隔桌而坐的大女儿赵小梅和前来相亲不是4个月的汉子钱生平说:“今晚,你们就睡东屋吧。” 女儿赵小梅没能恍过神来,就  相似文献   

17.
住逐步富裕起来的高淳农村,适龄女子的嫁妆正在悄然发生变化,出现了不少“新鲜嫁妆”。 开店陪嫁。2002年“五·一”,王林芳要出嫁了。当老板的父母,在集镇开了个理发店送给女儿。父亲说:“我有能力给女儿置六万八万的嫁妆,但我觉得这是‘害’了她,再多的钱也会花光,与其给钱养懒一代人,还不如趁孩子年轻给她指条路,让她自己闯未来。”  相似文献   

18.
自古荆楚出新事,如今更是新事多。这不,又爆出了婚恋的一个“冷门”——-1993年2月14日,在美丽的借粮湖畔的一个村庄里,李家大院张灯结彩,锣鼓喧天,鞭炮声声。身为民兵连长的李军正高兴地为帅气十足的侄儿举行婚礼。这位新郎是在人民解放军某部服役、年方24岁的班长李成红,新娘则是曾与小李父亲一道开店,有过一段恋爱史但尚未圆房的23岁的小黄。说起这件婚事,颇有几分传奇色彩。小李幼年丧母,是父亲一把屎一把尿地把他拉扯大的。勤劳持家的父亲不仅让他念完了高中,还把他送到部队锻炼。小李入伍后,刚过不惑之年的父亲凭借自己…  相似文献   

19.
1996年,张寿华老师从苏州大学退休了。一天下午,张老师走到学校的一座小桥上,无意间听到父女对话。一位穿着破旧的父亲一个劲把几块钱塞给刚刚到校报到的女儿,女儿含着泪说:“爸,路这么远,你回去车上总要吃点东西呀,这钱你一定要拿着。”父亲说:“还是你留着,你要读书,不能吃不饱肚子,孩子,没关系,我忍忍就可以到家了。”女儿哭了。张老师被眼前的情景震撼了。回到家,他怎么也平静不下来。他又想起两天前在校门口看见一位刚来报到的长得很清瘦的新生,只带着一个塑料袋,里面装着几件旧衣服。他问这位新生为什么只带这点行李,这位新生说:“咱…  相似文献   

20.
《干部人事月报》2010,(4):92-92
宋国有一户人家的女儿要出嫁。在出嫁头一天,父亲告诫女儿说:“世事难料,事前做好最坏的准备将会好得多。就像你这次出嫁,不能保证将来一定不会离异,所以你嫁到他家以后,最好私下积蓄些财物,以备不时之用。”女儿听了,不解地说:“孩儿有些不明白。人们都说要恪守妇道,不能有私心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