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党课》2012,(15):126-126
有数据预计,中国将延续2010年和2011年的格局,继续成为全球制造业产出最高的国家。从成本来看,目前美国制造业工人时薪是22美元,中国工人时薪为2美元,单从工资看,中国的生产成本仅为美国的9%,“中国制造”有成本优势。然而,如果要比较财富创造能力,“中国制造”压力还很大。仅拿工业增加值率来说,发达国家是40%,世界总体是35%,而中国制造业是26.5%,我们面临着不仅要做大更要做强的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2.
“中国创造”与“中国制造”只有一字之差,内涵却有很大差别。“中国创造”的核心目标是建立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民族企业,增强本民族的科技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无锡新区自1992年启动建设以来,始终坚持引进和创新相结合的发展原则,不断完善创新载体建设,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逐步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在2004年中国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综合考评中,无锡新区技术创新能力综合评价和经济发展综合评价均居第二位。一、高起点建设“中国创造”的载体新区在开发建设初期,即…  相似文献   

3.
遇到什么问题都说:这很正常。 这样做的好处是,既说明了自己见多识广,又能说明别人少见多怪,从而确立自己的专家地位。例如有人问:“为什么中国足球,搞了这么多年改革,现在连伊拉克都踢不过?”你可以说:“这很正常,因为足球比赛中有很多不确定因素。”有人问:“你为什么老是说这很正常?”  相似文献   

4.
“毒苹果”、“毒牙膏”、“毒暖水瓶”、“毒玩具”、“毒摩托车”……“中国制造”的标签俨然已成为“危险”和“购买者小心”的同义词。这显然不是事实,但却让不少人信以为真。那么,究竟是谁在恶意诋毁“中国制造”?  相似文献   

5.
“十二五”时期我国进入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阶段,大力发展设计产业,占领产业链离端,是促进“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中国设计”转变、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重要手段。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设计产业发展,将设计产业融入科技和文化创新双轮驱动战略,充分发挥设计产业对北京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作用。2012年,北京正式入选世界“设计之都”,确立了北京设计在全球设计领域的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6.
汪青松 《党史纵览》2010,(12):39-42
1990年3月.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在谈到中国农业改革和发展时提出了“两个飞跃”的战略构想.为什么中国社会主义农业改革和发展要有“两个飞跃”?为什么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和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就是“两个飞跃”?怎样理解“两个飞跃”的丰富内涵与深刻意义?这些问题都必须联系经济体制与经济发展方式的“两个转变”大背景来把握.总结建H60多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经验.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就必须在加快推进农业“两个转变”的基础上实现农业改革与发展的“两个飞跃”.  相似文献   

7.
《理论与当代》2011,(4):62-63
兔年春天,幸福成为最热的词汇:“幸福北京”、“幸福广东”、“幸福重庆”……两会纷纷把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列为“十二五”的主要目标。阳春三月,“幸福”接力棒传递到了全国两会,代表委员们带着人民群众对幸福的新期待,带着对“幸福中国”的新谋划汇聚北京,为下一个五年绘制蓝图。您眼中的“幸福中国”什么样子?如何实现?您怎样理解“GDP减速,幸福提速”?  相似文献   

8.
《天津支部生活》2013,(5):13-13
20世纪下半叶,中国能否发动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能否找到摆脱绝对贫困、摆脱极端落后的面貌、实现小康水平、小康社会、重新崛起和伟大复兴之路,历史给予回答:到2011年中国GDP占世界总量比重达到10.48%,成为世界经济大国,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同志早就指出:“西方的民主就是三权分立,多党竞选,等等。我们并不反对西方国家这样做.但是我们中国大陆不搞多党竞选.不搞三权分立.两院制。”重温邓小平同志的重要论述.联系当前我国思想理论战线出现的主张对“三权分立”予以重新定义。把“三权分立”提升为适用于一切集团性利益主体的普遍规律和原则.并由此提出“三权分立规律说”的错误观点,有必要对“三权分立”制度作一番简要的分析.并从理论到实践的结合上弄清楚我们中国为什么不能搞“三权分立”.这对于我们搞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建设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自主品牌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础,是企业的生命线。我国大多数企业都是采用贴牌生产,形成了对国外品牌的依赖。必须改变“制造大国”、“品牌小国”的现状,实现从“贴牌”到“创牌”的转变,着力培育和创建自主品牌,使更多的中国自主品牌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1.
《党课》2011,(6):43-43
整个“十二五”规划的主线是转型。为什么要转型呢?因为发展的结果是经济总量很大,但大而不强;经济增长速度很快,但快而不优。虽能够快速提升GDP,但无法创造高端的利润;虽可以吸纳大量的就业人口,却无法大幅度提高劳动者收入和福利。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对于唯GDP是从的批评层出不穷:污染的时候创造了GDP.治理污染又创造了GDP,不讲质量的粗放型发展,污染了空气、污染了水源;有了金山银山,丢了绿水青山;片面追求GDP,易滋生“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等腐败现象……  相似文献   

13.
压力中国     
《党课》2010,(20):42-47
在世界GDP竞速赛上,中国无疑是超车高手——2005年,我们超过了英国;2008年,我们超过了德国;在2010年的第二个季度,我们终于超过了日本,排在了世界GDP榜单上的第二位,离登顶只剩一步之遥。中国在高速发展,曾经的“赶美超日”梦想已经成为现实,可为什么我们却高兴不起来?  相似文献   

14.
《理论与当代》2005,(10):8-9
“十一五”期末,我国将实现哪些主要的经济社会目标?根据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分析,综合许多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些重要指标逐渐明晰。  相似文献   

15.
王兰军 《奋斗》2005,(11):53-56
10月11日闭幕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强调: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为后十年顺利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全会指出:要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十一五”时期,必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必须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必须不断深化改革开放。这说明: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十一五”的主线,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十一五”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6.
每当我在国外看到许多“中国制造”的商品。内心都充满着抑制不住的喜悦。可这次,我喜不出来。  相似文献   

17.
陆睿 《当代党员》2014,(3):48-49
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的道路上,专利壁垒已经成为一大障碍。 中国企业如何突破障碍? 重庆交出了一份答卷:截至2013年6月30日,全市累计拥有有效发明专利7830件,平均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2.68件,排名全国第9位。  相似文献   

18.
  苏彬 《党风党纪月刊》2000,(11):35-35
据权威部门统计数字表明,“九五”期间。我国国民经济年均增长完全能够达到8%的目标。中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7位。如今。我国在12天时间创造的国民生产总值就相当于1952年的全年总和。那么。未来的5年。我们的生活又将如何?记者采访了国务院发展中心有关专家。专家们对“十五”作了一番展望。  相似文献   

19.
《党员干部之友》2010,(6):45-45
我们一向自称“中华民族”,但为什么要叫“华”呢? 它源于古代的“华族”,即“华胥氏”。“华胥氏”为什么要叫“华”呢?在甲骨文中,只有“华”而无“花”,“华”字画的是一株长满了花果的花树。《说文通训定声》说:“开花谓之华”,如“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在祖先还没创造“花”字前,“华”可以泛指一切的花草瓜果。此外,“华”还可以象征日、月、星、辰与火的光华。因此,“华”字最早是对一切光彩夺目东西的总称。  相似文献   

20.
这些宇你能写对吗? 我们常说“门吉周”,事实上,“周”字内部不是”吉”,而是上“土”下“口”:“冒险”的“冒”,有99%以上的人把上面都写作“日”;还有“子曰诗云”的“日”,在甲骨文、金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