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一、试行中应注意的不良倾向 (一)夸大权力。在明确主办检察官的提请讨论权和决定权时,随意扩大决定权的权力范围。其提法可分为两种情形,一是应当加以限制而未限制的授权:法律文书的签发权;侦查指挥权;结案处理权(退回补充侦查决定权、起诉决定权);检察建议、纠正违法决定权等。二是不宜下放而下放的授权:初查、立案权;立案监督权;批捕、不捕  相似文献   

2.
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第132条规定:正式以国家立法的形式赋予检察机关对自侦案件的拘留权,但是我们还必须看到这一法律规定的不足之处,它所赋予检察机关的拘留权实际上是一种不完整的拘留权,已暴露出的一些弊端。1、不符合检察机关的职权和地位要求检察机关同公安机关一样都是国家的法定侦查机关,检察机关就应该享有与公安机关同等侦查权,包括在侦查中所使用的强制措施和手段,侦查中的调查取证工作和强制措施的运用。而在赋予检察机关拘留权的时候,却只赋予其决定权,而不赋予其执行权,造成了决定权和执行权的相分离,实际上…  相似文献   

3.
行政处罚权是行政机关拥有的一项特殊权力,但它不同于行政管理权,也区别于行政处罚设定权,行政处罚权与行政处罚决定权应尽可能分开行使,行政处罚权要落到实处还须取得行政处罚执行权的强大支持。  相似文献   

4.
我国法制中类似于国外保安处分的保安措施,基本上由公安机关提出、决定与执行。这种提出、决定与执行合一的体制存在着诸多弊端。为了保证保安措施适用的公正性、民主性与合法性,必须改变目前公安机关集保安措施提出权、决定权与执行权于一身的体制,将保安措施的执行权交给负责对违法犯罪人员监管改造的司法行政机关行使,由检察机关负责对保安措施的决定与执行活动实行法律监督  相似文献   

5.
张云霄 《法制与社会》2011,(36):144-145
研究职务侦查权的优化配置,对于整合叫贞查资源、增强侦查能力、提高侦查效益具有重要的理论杠实践意义。本文将侦查权进一步分为侦查启动权、侦查指挥权、侦查执行权、侦查监督权四个权限。并且在此基础上,通过与刑事犯罪侦查权的优化配置做以比较,提出了优化配置职务犯罪侦查权的一些思路与设想。  相似文献   

6.
检察机关是我国法定的职务犯罪侦查机关,随着科技的发展,技术侦查在职务犯罪侦查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而我国目前立法却只赋予了检察机关技术侦查措施的决定权,没有执行权,这势必会降低技术侦查措施的功效。因此我国立法有必要赋予检察机关完整的技术侦查权,即包括决定权和执行权。  相似文献   

7.
《政法学刊》2017,(2):89-96
关于自侦案件拘留权的行使,立法规定检察机关行使决定权,而由公安机关行使执行权。但现实中公安机关只是开具拘留证,并由检察机关代为执行。而从理论和实践出发,公安机关执行拘留,既无法对检察机关形成监督制约,也无法提升拘留效率。纵观国外拘留权配置,强调对侦查部门的制约是重点,且一般强调检察机关在自行侦查中对警察的指挥以增侦查效率。我国拘留权配置的优化路径也应从制约与协作出发。从制约出发,我国自侦案件拘留权的配置中应当强化侦查部门的对拘留权的事后监督和加强被拘留人的私权对拘留权的制约,而这种监督制约应从程序性保障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8.
96年刑事诉讼法对检察机关拘留权的规定已经不能满足检察机关自侦部门、审查起诉部门工作上的实际需要,目前在法律实务中屡屡出现的一些棘手的问题就是最好的证明。为了使检察机关从尴尬情形中解脱出来,更好地为侦查案件和审查起诉服务,进一步发挥刑事拘留措施的作用,笔者建议,刑事诉讼法修改时应当赋予人民检察院完整的刑事拘留权,将拘留决定权和执行权合并赋予检察机关。  相似文献   

9.
执行权是综合性权力 ,部分属于司法权 ,部分属于行政权。我国无需在法院之外另设执行机构 ,但必须严格区分法官与执行员 ,即执行员应行使执行中的行政权 ,负责具体执行事务的实施 ,而法官应行使执行中的司法权 ,负责裁判包括当事人、案外人与执行员之间争端在内的所有执行纠纷。西方二种典型的执行体制形式虽似对立 ,但均是如此分配执行权。这样既可分别建立起对二种执行权的控制机制 ,又可给予当事人充分的司法救济。  相似文献   

10.
1.人民法院建立执行权分权运行机制10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关于执行权合理配置和科学运行的若干意见》,要求建立高效运行的人民法院执行权分权运行机制,将执行权分为执行实施权与执行审查权,分由不同的执法主体按照不同的程序行使,互相制约,规范运行。将执行实施程序分为财产查控、财产处置、款物发放等不同阶段并明确时限要求,由不同的执行人员集中办理,改变一  相似文献   

11.
Scholarly debate over the role of the United States Congress in approving military action has focused on the respective war powers granted the executive and legislature by the United States Constitution. Although a voluminous literature has examined the institutional and partisan politics shaping their exercise, a conspicuous lacuna concerns nuclear war powers. Despite periodic but mostly ineffective reassertions of congressional prerogatives over war, the decision to employ nuclear weapons has been left entirely to presidential discretion since 1945. Explaining this consistent refusal by Congress to rein in the ultimate presidential power and exercise co-responsibility for the most devastating form of war relies less on disputatious constitutional grounds than on three arguments about congressional dysfunctionality, legislative irresponsibility, and the relative costs of collective action by federal lawmakers on perilous national security questions.  相似文献   

12.
孟涛 《法学研究》2012,(1):108-125
紧急权力法律制度是一种内在矛盾的组合,其古代形态是古罗马专政制度和中止一般执法活动制度,近代形态主要是戒严法和围困状态法,现代则以紧急状态和紧急权力的规范形式兴盛于全球。西方的法律与紧急权力理论有例外型和规训型两类,前者主张紧急权力居于法律之外,后者主张紧急权力应受法律的充分规训。法律与紧急权力共有五种理论模式:调适、例外法、惯常、政治动员和权威专政。除惯常模式以外,其他四种模式都在中国出现过。中国现行紧急权力制度遵循政治动员、调适和例外法三种模式,未来发展是建立融合政治动员和例外法模式优点的调适模式制度。  相似文献   

13.
议行合一原则应当彻底抛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周永坤 《法律科学》2006,24(1):53-61
在马克思恩格斯那里,“议行合一“就是“议”和“行”组织的同一与职能合一。“议行合一”作为一个描述社会主义政权权力结构的概念与社会主义的现实不符,作为一种理想的权力结构模式更是有害。在社会主义的历史上,“议行合一”只有在不正常的时期才短暂地存在过,除了战争年代,它给人们带来的是灾难而不是福音。因此,“议行合一”的理论与原则应当彻底抛弃。  相似文献   

14.
孙建伟 《行政与法》2013,(11):88-92
本文认为,行政权和司法权是分工合作、监督制约的关系,两者关系的定位是重作判决立法的重要考量,亦应是重作判决司法适用的判断依归.人民法院在厘清两者关系的同时,应充分发挥司法能动性,加强对行政权的监督和制约,注重行政诉讼重作判决的适法统一.  相似文献   

15.
This article is a reflection about the division of powers between theEuropean Community and the Member States. It focuses on the adventuresand misadventures of the principle of conferred powers in the process ofEuropean integration. Section I is about the initial vertical divisionof powers in the European Community. Section II is dedicated to ananalysis of the progressive erosion of conferred powers during the 70'sand the 80's. Section III refers to the slow return to the applicationof the conferred powers principle that started after the Single EuropeanAct.  相似文献   

16.
魏宏 《现代法学》2003,25(3):161-167
本文认为 ,所谓分权体制 ,其精神实质 ,并不是国家权力配置的具体模式 ,而是将国家治理权划分为几种基本形式、分别赋予不同的国家机关来行使 ,以防止因权力过于集中所导致的权力腐败。由于历史和现实条件不同 ,分权体制的具体模式在不同国家有不同的表现。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主权与国家治理权相统一的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主权 ,一府两院行使国家治理权  相似文献   

17.
论现代法治框架下的警察行政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维护社会秩序和增进公共福利,必须赋予警察在社会管理方面一定的公权力,这种权力即为警察行政权。警察行政权涉及到社会的各个方面,直接面对着人民的个人生活,其行使如果越过必要的界限,极易造成对公民私权利的侵害。把警察行政权的行使纳入现代法治的框架,对其的运行强调法律、比例、程序、制约、救济等法治原则,重视行政相对人的能动作用,加强对警察机关及其警务人员行使警察行政权的行为—公安行政行为的监督,将会有效地防止警察违法行政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行政执法主体资格是实施行政处罚的核心问题之一。目前,集中行政处罚全部相关权力的模式容易造成集中处罚主体的失范,其解决之道在于转换集中行政处罚权的模式———以“行政分权”及“行政处罚司法化”为目标,向政府法制部门集中行政处罚决定权。  相似文献   

19.
紧急状态和战争状态是我国法律必须明确却而尚未明确的两个概念。紧急状态是相当程度危险下的一国国内的社会状态 ;依据不同的标准 ,可以对其外延作不同划分。战争状态可以从传统国际法和国内法两个层次上理解。紧急状态和战争状态的关系取决于一国法律对紧急状态的界定和在什么意义上阐述战争状态。  相似文献   

20.
行政权力的行使必须受到法律的制约,在法律设定的范围内进行。不受法律约束的权力会导致权力的滥用,形成权力腐败;不受法律约束的权力是人治的典型体现,与法治水火不容。为了使行政执法依法进行,行政相对方的权利尽量少受侵害,行政控权势在必行。从这个意义上说,控权是行政法实施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