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有着数目众多的考古遗址类文物,体现着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发展脉络.目前,考古遗址保护已经成为文物保护领域的重头戏,各地掀起了建设考古遗址公园的热潮.遗址展示已经成为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的重要手段,而文化展示在这方面发挥的作用依然有限.利用考古遗址公园平台进行优秀传统文化展示,对于考古遗址公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田婧婷 《学理论》2010,(23):179-180
古希腊人的艺术作品是古希腊奇迹中最让人惊叹的内容之一,而陶瓶作为古希腊艺术作品中重要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其丰富的创作内容、独特的表现风格、精湛的制作技艺,为研究古希腊的艺术创作提供了翔实的资料。由于陶瓶是特定历史文化背景下的产物,所以研究陶瓶为我们了解古希腊人的思想、观念、态度和好恶提供了直接的参照。  相似文献   

3.
周俊 《学理论》2010,(23):177-178
雅典阿果拉是公共生活的中心。从最初的公共墓地发展到集政治、经济、宗教、文娱于一体的公共空间,从中可见阿果拉在雅典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早在19世纪末,考古学家开始对阿果拉进行挖掘,提供了丰富的考古资料。之后,一些学者从日常生活的角度对阿果拉进行解读。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又开始关注阿果拉的“公共空间”。阿果拉研究有助于更好地理解雅典民主文化。  相似文献   

4.
陈帅 《学理论》2013,(11):209-211
20世纪初西方"神话"概念的传入真正使《山海经》的地位发生了变化,其后老一辈学者们运用人类学等新的学术理论为《山海经》的神话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使其七八十年代后进入快速发展时期。近年来结合考古材料尤其是汉画像石进行《山海经》的神话研究越来越成为热点,考古材料文化解释的不确定性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极大挑战。  相似文献   

5.
《学理论》2016,(5)
新疆各族人民自古以来信奉各种宗教,并在他们生活的各领域皆起着重要的作用。生活在古代新疆各部落、族群和民族信仰不同宗教,有时一个族群也信仰不同宗教,进而出现了多种宗教并存格局。最近,新疆社会出现了全盘否定新疆前伊斯兰教时期的各宗教及其文化的现象。本文主要利用新疆各地考古发掘所出现的资料,试图证明新疆多种宗教并存格局。  相似文献   

6.
卢昉  魏东 《学理论》2010,(14):138-139
艺术考古是一门新兴学科。虽然艺术学和考古学的研究方向迥然不同,但它们的研究对象却是交叉兼容的。全球化环境下,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艺术考古的发展,艺术考古是我们了解自身过去和未来的钥匙,对整个社会文化的进步和发展有着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7.
欧石 《民主》2011,(11):41-42,57
湖南省博物馆位于长沙市开福区风景优美的“烈士公园”北侧.占地5万余平方米。自1956年开馆以来。入藏历代文物已有11余万件,一级品763件,其中尤以商周青铜器、楚文物、马王堆汶墓出土文物和湘阴窑、长沙窑瓷器,最为精彩和珍贵。特别是1972年至1974年初相继发掘出土的长沙马王堆三座汉墓,轰动中外,有极高的考古价值。  相似文献   

8.
摩尔根史前社会研究成果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补充与完善唯物史观理论部分观点产生了重要影响,对于这一点,以往在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关注不够,没有得到客观、全面的评价.摩尔根的研究成果,为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科学认识史前社会奠定了正确的出发点,推动他们修正完善了阶级和国家起源观点,帮助他们确立了科学的婚姻家庭理论.对史前社会制度的正确认识,有助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对人类历史全貌的总体把握.  相似文献   

9.
刘炎迅 《各界》2011,(10):28-30
墓穴被挖开,孔子第76代嫡孙、衍圣公孔令贻的尸体跟着被拖了出来。孔令贻是孔林掩埋的最后一位“衍圣公”,这是孔子嫡系长子长孙的封号,自宋代起就世袭爵位。尚未腐败的47年前的脸,以及身体,此刻被划破,在1966年冬目的空气中,迅速氧化,变黑。  相似文献   

10.
李文哲 《瞭望》2020,(4):56-57
既有效保护了文物和遗址,更让文物“活”了起来,考古前置改革实施两年来,文保与城建两不误的优势初步显现.“过去往往把文物当作城市建设的阻碍者,不敢拆不敢动。生态保遗换了一种保护方式,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既得到有效保护,又得到充分展示。”  相似文献   

11.
刘苗苗 《瞭望》2016,(6):22-26
中华五千年文明的证据何在?这成为一代又一代考古学者倾力破解的课题。随着一系列重大考古成果的涌现,历史迷雾日渐消散,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形成与发展模式清晰呈现。  相似文献   

12.
“牛河梁遗址是20世纪中国最重大的考古发现之一,在五千年文明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曹操墓惊现河南安阳后,质疑纷起。“挺曹派”言之凿凿;“反曹派”学者认为证据不足,定性为时过早;公众质疑矛头直指政府和学术权威的公信力。双方法理辩论的背后折射出我国考古论证制度的不完善。  相似文献   

14.
王致诚 《侨园》2012,(1):56-57
无数证据证明:在遥远古代的地球上,曾燃起过漫无边际的"原子之火".位于印度河流域的摩享佐达罗古城的废墟,以种种暗示告诉人们,这正是一座曾被"原子之火"摧毁的城寨在遥远的古代,这里曾发生过一场令人惊异的热核大战!最神秘的古代文明都市被称为"死者之丘"的摩享佐达罗,是位于印度河流域的一处古遗址,被诸多学者公认为是"世界上最为神秘的古代文明都市".  相似文献   

15.
何孝清 《各界》2008,(6):16-17
相信伍子胥惊动世人的掘墓鞭尸不会是第一桩掘墓的大事,可能,或是文字记载丢失或是羞于启齿,令后人想不起来罢了,而从中国盗墓史上来看,"物利"、"怨仇"和"象征",无非是盗墓者的三种基本心态.……  相似文献   

16.
童方 《瞭望》2016,(6):41-43
三星堆遗址被称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昭示了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同属中华文明的母体。  相似文献   

17.
赵晓阳 《党政论坛》2012,(18):40-40
2012年3月在加拿大多伦多召开了美国亚洲研究协会(AAS)的年会,大会设立了359组分会场,就亚洲的政治、经济、历史、人文、考古、社会等各个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对比国内类似会议的举办情况,觉得值得写一写。  相似文献   

18.
从悟性文化向契约文化的转变--实现民族性格的现代成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定义悟性文化和契约文化为前提,对悟性文化与契约文化的成因做了探讨.同时,针对悟性文化赖以存在条件的变化,改革开放政策导致契约文化引进,对两种文化接触、冲突可能导致的后果做了分析,对不同种文化做出正确价值判断提出了见解,对文化评价的常见错误做出了指正.文章断定悟性文化向契约文化转变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而在两种文化的冲突和融合过程中,中国书创造新的文化物种.  相似文献   

19.
孙卫卫  晋松 《理论探讨》2004,46(2):120-122
从文化哲学的视角看,先进文化应渗透到物质、制度、观念等诸多层面;而文化的先进,归根到底在于以价值体系为核心的文化模式的先进;建设先进文化,必须注意培育丰富多样的文化生态,必须与世界文化进行广泛的交流与融合。  相似文献   

20.
周海峰  刘平  张喆 《学理论》2012,(29):148-149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学者对大学生文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大学生文化的界定;第二,大学生文化的结构、特征和功能;第三,大学生文化的比较研究;第四,大学生文化的建设。这些方面的研究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研究深度、研究方法等方面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