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对前苏联和今日俄罗斯的政策,一直是它处理外交关系的核心和焦点问题。冷战时期,美国和苏联是在两极体制的格局中为争夺世界霸权而争斗。它们在一个棋盘上厮杀,针锋相对。冷战后,俄罗斯急剧衰退、国际地位一落千丈,没有力量同美国同台较量。此时美国作为唯一的超级大国和冷战的胜利者,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特殊的作用。美国居高临下、盛气凌人。本文试图阐述冷战  相似文献   

2.
二次大战后,美国为了对苏联冷战,将素来有历史积怨的韩国和日本拉入了同一反共体系。然而,随着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东欧剧变和苏联的解体,冷战体制瓦解,韩国和日本的关系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相似文献   

3.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美两国经历了60年风雨历程,前40年处在冷战时期,后20年进入冷战后时期。冷战时期的中美两国,既有战场上兵戎相见的痛苦回忆,又有共抗苏联扩张危险实现关系正常化的历史记忆。两极格局瓦解后,中美关系却进入一个动荡不定时期,尽管不断发展,但是既合作又竞争的特点始终未变,实际是一种全球化背景下的剪不断理还乱的务实的成熟大国关系。要建立持续稳定的双边关系,缺乏足够的战略互信基础,就不可避免会遭遇波折与挑战  相似文献   

4.
冷战后的中国外交千头万绪,纷繁复杂。中国外交制定了哪些新战略?怎样看待每一种新战略?理论界议论纷纷,存在着各种不同意见。笔者以为,中国在冷战后陆续制定了韬光养晦、国际新秩序、多极化、战略伙伴、国际参与等外交战略,在邓小平外交战略的基础上有了新的重大发展,体现了新时期符合时代要求的总体战略思路,成绩卓著,应该予以肯定。 一、韬光养晦战略 韬光养晦战略是世界历史大变动时期我国处理对外关系的一个重大应变性战略,是冷战后中国外交的一种积极防御措施。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范  相似文献   

5.
冷战结束以后,亚太地区的战略格局和中美日相互之间的关系均发生重大变化,日本实力增强,地位提升,其在美国对华策略中的影响力明显强于冷战时期,且影响方式也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结构性战略互动与冷战后中美安全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构性战略互动是审视中美安全关系的重要视角。冷战后中美安全关系的发展是两国从各自安全利益出发进行战略互动的过程。从战略伙伴的终结到战略方向的迷失,经有名无实的战略伙伴和短暂的战略对抗,再到致力于构建新的战略合作,中美安全关系在冷战后已经历了复杂而频繁的起伏波动。中美之间的结构性战略互动决定中美安全关系具有明显的不对称性和不确定性。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中美安全关系仍然无法摆脱摇摆不定的基本格局。  相似文献   

7.
由我院陈峰君教授主编的《冷战后亚太国际关系》一书已于1999年7月由新华出版社出版,全书共37万字。 该书以冷战后亚太五大力量中心为重点,以冷战后亚太格局的转变为背景,全面分析了冷战后五大力量中心的亚太战略,相互之间的双边与多边关系,对亚太地区的热点问题也进行了深入分析探讨,是我国全面、系统探讨冷战后亚太国际关系的一部力作。  相似文献   

8.
冷战后的世界秩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冷战结束后 ,世界格局变换 ,全球化进程加快 ,使冷战后的世界政治表现出了明显的无序性。美国单边主义政策和追求单极霸权的战略 ,破坏了原有的国际合作体制 ,伊拉克战争更是表明了美国的“帝国”野心 ,这将使建立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合作的世界新秩序变得更为艰难 ,但历史的方向不会改变  相似文献   

9.
1991年苏联解体与东欧剧变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存在数十年之久的冷战结束了。冷战的结束使国际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对国际政治关系和国际经贸关系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冷战后的中日经贸关系的发展下是在这一国际背景下进行的,并  相似文献   

10.
后冷战时期的中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代中俄/苏关系在经历了中国蒙羞受辱的19世纪和动荡不安的20世纪之后,进入了相对平顺、正常的21世纪。这一正常关系的形成过程至少具有两大特征。一是中俄各自政体都远离了传统的共产主义模式。二是双边关系在后冷战时期和后“9·11”时期世界体系由两极向单边单极的“范式”性变化中不断调整,在世纪之交实现了自17世纪以来最平等、最正常的国与国关系。本文简要回顾中俄数百年的交往史,着重评析20世纪最后十年中俄两国由“存异”到“求同”的过程。其间中俄关系不仅实现了“软着陆”,更开拓了新空间,为新世纪的良性互动和发展奠定了基础。然而目前中俄关系“前所未有”的高水平,实际仍处于某种不对称状态:频繁的、制度化的官方高层交往,对应低水平、低质量的民间交往;政治、战略层面的信任与合作,对应社会、民众之间基于历史恩怨和缺乏交往的复杂情结;日益深化的军事合作,对应双方仍不完全信任以至存有恐惧感(尤其是俄国方面);急切扩大经济交往的意愿和现实需要,对应彼此相当的防范心态,等等。有鉴于此,21世纪对中俄关系的最大挑战恐怕是目前来之不易的“正常”关系本身。在经历了后冷战的磨合之后,双方在新世纪中要相干无事、善待对方,仍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1.
冷战后,亚太地区各大国力量此消彼长,形成若干实力相对接近的极化力量。各大国之间的不断分化组合,促使亚太格局产生了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同时也改变了中日关系的利益基础和结构性质,中日关系因此经历了一个调整转变的过程。本文拟就冷战后的亚太格局进行阐述并揭示亚太格局的变化对中日关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苏联崩溃后,作为美国国家安全的主要威胁消失了。美国在冷战时期所制定和推行的专门对付苏联的战略和策略自然要进行调整和改变。美国认为现在国家安全的主要威胁来自大规模毁灭性武器(包括核武器、化学武器、生物武器以及弹道导弹)在发展中国家的扩散。美国必须根据新的安全环境制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是美国从一个大西洋国家逐步转向太平洋国家的时期,是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力量和影响经历从小到大、由盛渐衰的不断变化的时期。美国力量的起伏变化在很大程度上是与冷战相联系的。随着冷战的消退,美国在该地区地位和作用可能出现的变化及其对该地区力量平衡可能带来的影响,已引起普遍的关注和议论。作为亚太地区重要组成部分的东南亚,同样感受和经历着冷战后整个亚太地区正在出现的种种变化;而作为该地区一个相对独立的  相似文献   

14.
冷战后中印关系中的美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和印度两国关系的发展受各自国内政治和国际环境的影响,几十年来起伏跌宕。美国、苏联曾在不同时期以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的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中印关系的发展。冷战结束后,南亚的战略格局发生了重要变化。中印关系中原来的苏联因素已经消失,而俄罗斯国力衰微,对印度的影响力曾经一度急剧下降。印度为了实现国家战略目标,需要寻求新的战略伙伴,积极向美国靠拢。美国和俄罗斯在加强与印度关系的同时,把更多的关注投向中国。中印美俄试图建立平稳互动的正常关系。  相似文献   

15.
张根海 《当代世界》2010,(10):43-45
冷战后,美国为填补苏联解体后南亚地区形成的政治真空,竭力同南亚地区进行政治合作,实行军事渗透和民主扩展战略。同时,出于反恐需要,美国一直在拉拢巴基斯坦、印度等南亚国家进行军事合作。作为南亚地区最有影响的大国,印度也欲借助美国势力扩大自身的国际影响力,实现"入常"目标,努力成为世界体系中新的一极。为达到双方相近的地缘战略目标和国家利益,美印在冷战后进行了战略调整,实现了历史性的关系转向。  相似文献   

16.
冷战后国际格局的两重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后的世界既没有形成新的单极格局,也未形成多极格局.现在的世界是一个多极化和单极化两种趋势并存的世界.它既带有单极化的倾向,也具有多极化的发展趋势.但世界终将实现多极格局.  相似文献   

17.
冷战的结束,使世界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就中日关系而言,中日经贸关系的急速成长与结构性变化成了冷战后亚太乃至世界经济往来中的一个亮点。中日经贸往来的这种变化影响了两国之间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互动,同时,也是两国之间对冷战后世界形势的适应和战略互动的结果。作为一个  相似文献   

18.
中俄两国对冷战后国际格局的认知总体上是灵活务实的,既认定国际格局多极化是不可逆转的大趋势,同时也清醒地认识到,这一进程具有复杂性、曲折性和长期性的特征。冷战后国际格局的转变深刻影响着中俄关系的变化与发展。随着多极化趋势的不断强化,中俄对两国之间的关系发展也越来越充满信心。新时期,构建一个稳定成熟、互信互利,有充分协调、应变能力以及扩展潜力的中俄关系,既有助于两国各自的复兴和崛起,也是维护多极国际格局的基石。  相似文献   

19.
"9·11"事件产生了两个直接后果:使美国看到它成为恐怖主义直接打击的主要对象,使安全问题的全球化进一步突出.事件促使布什政府形成新的对外战略构想,由此结束了长达十多年的冷战后过渡时期,使世界正式进入后冷战阶段.  相似文献   

20.
2011年,欧美日各国开始重续被人为拖后了两三年的2008年金融危机,并向社会和政治危机转化,第三世界越来越多地被卷入,人类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要解释这个新的历史时期,还需追溯到35年前毛泽东逝世后的中国政治的转变、冷战时代秩序的崩溃。冷战秩序的瓦解20世纪60年代初中苏关系破裂首要的后果,就是中国在10多年后,在美苏两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