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传统新闻学理论认为,标题是帮助受众选择新闻信息的向导、是引导受众理解和阅读新闻的纲要,是满足受众新闻信息需求的手段,一句话,标题是新闻的“眼睛”和“广告牌”新闻已经进入“读题时代”正成为越来越多业内人士的共识但这并不意味着标题的本质特性有了什么变化,而是指标题在实现新闻信息有效传播的过程中具有更为重要的作用,其在单篇新闻作品乃至报纸整张版面中的地位空前显著从“题为文眼”到“读题时代”,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它至少由三个方  相似文献   

2.
浅析我国新闻娱乐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玫 《新视野》2005,(2):67-69
在市场经济初期,新闻娱乐化的某些做法,比如形式多样化、内容趣味化等等,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受众要求解轻压力、追求娱乐的多样化需求。 但现实情况也导致了我国的新闻娱乐化现象还没有一个适当的规范和合理的引导,所以在运用和发展过程中必然产生了许多的负面效应,毕竟新闻不同于一般的娱乐节目。新闻娱乐化终究只能是新闻大餐中的一种。当市场经济发育程度越来越高,硬性参考信息需要趋势转旺时,以真实、客观、公正、迅速取胜的新闻依然是新闻传播的主流。  相似文献   

3.
信息时代,媒体竞争日益激烈,就纸媒而言,早已进入了厚报时代。版面多了,报纸厚了,如何从这厚厚的报纸中"跳"出来,让读者喜欢,就要看谁能把新闻信息传播得最新、最快、最好看。现在的问题是,由于新闻传播都用了相同的先进技术手段,新闻内容已失去了垄断性,  相似文献   

4.
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受众逆反心理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博 《求实》2005,(Z1):225-226
一、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受众逆反心理的概念及构成 "逆反心理"又称"受众逆向心理",属于态度范畴,是个体对外界态度的一种持相反方向的反应,是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受众在原有心理定势支配下,对不符合原有心理指向的思想政治教育传播信息所持的抗拒心理,或对内容相同、形式单调的信息过量传播所持的抵触、反抗的心理倾向.  相似文献   

5.
一、在信息化时代,记者不可能也不需要有闻必录,新闻事实的选择要注重典型性与非典型性的区分。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让我们每天甚至每时每刻都处在大量的信息包围之中。它们通过各种传播渠道纷至沓来,令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我们的受众面临着选择,作为新闻记者的我们也同样面临着选择。因为新闻产品生产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一次次选择。“选择贯穿于新闻产品采集、写作、播发的全过程。新闻线索、采访对象、新闻事实、报道角度、新闻主题、报道形式乃至稿件的播发时机和版面等。由此可见,选择是新闻记者的水平、本领、发现力和新闻敏感的表现…  相似文献   

6.
当今新闻竞争日趋激烈,各类信息的过量传播,人们普遍感到视觉疲劳、听觉疲劳和大脑疲劳,特别是受网络媒体以及读图时代的眼球经济的形式影响,读者对新闻的了解有了更高的要求,要使新闻报道引起受众关注,并进一步使其阅读和接受,提升新闻报道的竞争力,就需要增强新闻现场视觉感来提升新闻竞争力。所谓新闻报道的视觉化,  相似文献   

7.
案件是人们日常生活矛盾冲突达到一定程度的外在表现形式,是一种受大众广泛关注的社会现象。无论是党报,还是以社会新闻为主的生活类晚报,案件报道都是重要的报道内容,但案件报道中有一种“助虐”效应,即报道会无意助长受众不正确的思想观念和不正当的行为。这种效应如果不控制的话,会给社会带来负面的影响。案件报道可能产生的负面效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过细地报道作案手法会使报道成为“作案教材”目前一些报刊,尤其是晚报等生活类报刊,为追求“卖点”、追求“轰动效应”,以便更多地吸引读者的眼球,往往不惜版面对犯罪分子的作…  相似文献   

8.
当今社会报刊林立,竞争日趋白炽化。新闻策划就是媒体竞争派生的产物。“质量是报纸的生命”。报纸要满足不同层次读者的需求,要体现市场价值(买点),就必须培育竞争优势,创造品牌栏目,就必须高度重视新闻策划工作。新闻策划是大众媒体十分重要的业务工作。它包括报道主题的选择、角度的确定、采访对象的选择与把握;也包括报道时机的把握、规模的大小、采访的安排、记者的选择、版面的准备;还包括版面的安排,报道后信息的反馈以及追踪、连续报道等等。所以说,新闻策划是新闻单位掌握新闻报道的主动性,提高新闻报道的有序性和有效性的重要手段。新闻策划的运行规则所谓新闻策划,指的是新闻单位按照新闻特有的规律,对新闻报道的题材、报道的时机、报道的方式、传播手段诸环节的预先谋虑,是对报道什么和怎么报道的思考与设计。新闻策划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诸多环节与工序。策划的是重大的、带有方向性的报道  相似文献   

9.
有人说:时代的发展已令媒体进入了对新闻作解释的时代。此话不无道理,信息社会的受众,求新求知的欲望愈发强烈,当一件新闻事实发生时,他们希望获取更多的信息和更多的知识。为此,不少新闻媒体特别是纸质媒体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版面,作出了积极的回应:有的在深度报道中更多地使用背景材料,深层次解析新闻;有的将新闻背景作为新闻稿件的附件,与主体新闻一并刊登;  相似文献   

10.
报纸的扩版热潮,使各类生活专刊大量涌现。生活专刊作为报纸扩版热中迅猛壮大的一支生机勃勃的力量,已得到了绝大部分报社领导的认可与重视,许多贴近百姓,生动活泼的优秀专刊,也获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对地方性党报而言,生活专刊的内容无疑增加了报纸的可读性与贴近性;众多生活服务类版面的出现,不仅改变了报纸单一呆板的政治宣传面孔,同时也给读者带来更多丰富实用的信息。温州日报在今年1月份的改版中,将原有以周刊形式出现的生活周刊改为每天一版的生活类专刊,不仅增加了版面,且天天有版面与读者见面,既丰富了版面内容,又满足了读者的需求。如何在如此众多同类内容的报刊中赢得更广泛的读者,这是每一位编辑都在时刻思考的问题。服务生活的选题意识任何一家媒体在面对受众时,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就是能否深入人心、贴近大众。开展有内容的服务,这是专刊的一大方向。在这类版面上,内容大体包括消  相似文献   

11.
伴随着媒介市场的发育和媒介竞争的不断加剧,“版面革新”的浪潮正席卷中国报界。大家已经深刻认识到,要想在争夺受众中获胜,不仅要在新闻本身的质量上下工夫,还必须高度重视报纸的“第一眼效应”,即想方设法把内容与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增强版面的吸引力。许多报纸都在色彩、图片、标题、版式等版面因素上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创新。于是我们看到了浓眉大眼的《北京青年报》、精巧细致的《新民晚报》、清雅挺拔的《南方日报》等。但就总体情况来看,有的报纸版式风格还不稳定,版面起伏较大,有的版面“穿新鞋走老路”,从而导致了版面语言的不和…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传播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的媒介生态正发生着深刻变化。以新闻网站、手机报、微博为主要形式的网络媒体已经成为受众生活的一部分,网络媒体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传播速度  相似文献   

13.
当今新闻竞争日趋激烈,各类信息的过量传播,人们普遍感到视觉疲劳、听觉疲劳和大脑疲劳,特别是受网络媒体以及读图时代的眼球经济的形式影响,读者对新闻的了解有了更高的要求,要使新闻报道引起受众关注,并进一步使  相似文献   

14.
从报纸的定位、读者的阅读习惯和受众的心理来说,党报一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有人甚至称其为“露脸版”、“黄金版”。然而,党报的特殊性和新闻稿件内容的趋同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一版版面编排工作能动性的发挥。作为一名党报一版编辑,能否在其特定稿件性质下利用版面语言与群众沟通、交流,实现新闻作品、报纸版面的贴近艺术呢?  相似文献   

15.
如何革新报纸版面,是一门学问和艺术,有待于深入研究和挖掘,以下仅就新时期报纸版面革新的路子进行一些初步探讨。一、报纸版面革新要打破文题长短应成正比的规则,学会运用厚题薄文、长题短文。传统观念认为,标题的厚度和文字的厚度要合乎比例,才符合审美要求;反之,则会使人产生压抑的感觉。但由于当代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日益向高效率、快节奏的方向发展,信息时代新闻的传播速度也在加快,读者不得不压缩读报的时间,而趋向于短信息的阅读与获取。为适应新闻传播的新要求,许多报纸也相应通过压缩文字、增大信息量来吸引读者。而把这么多的信息编排在有限的版面里,只有通过标  相似文献   

16.
如今,在报纸作为受众主要新闻信息来源的同时,网络作为新的新闻传播平台,以其强劲的发展势头登上历史舞台。作为一种全新的传播手段,网络新闻源  相似文献   

17.
我国已告别短缺经济时代,报纸早已不是卖方市场。在受众阅读需求趋向多元化、客观上可供选择的报纸又太多的情况下,报人特别是地市报人应该怎么办?我们常德日报社的思考和实践是:在增强必读性上下功夫。增强必读性,必须强化受众本位观念,将市场规律与新闻规律结合起来,嫁接各类报纸优势,使新闻传播的形式和内容更具影响力、吸引力。一、强档推出“特别报道”,靠冲击力增强必读性。“新闻要短”、“新闻以短取胜”,这是业内人士的共识。但是,今天的党报读者,其阅读需求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他们浏览短、平、快的新闻,但他们特别喜受有深度、有厚度的,由表及里,与人们喜怒哀乐  相似文献   

18.
马滕 《理论学刊》2006,(9):89-90
受众在大众传播中的权利包括知情权、隐私权、话语平等权、补偿权。受众在大众传播中的权利包括帮助传播者搜集、制作、传播信息义务;对大众传播者的需要和动机进行监督批判的义务;全面客观、及时准确地反馈传播信息的义务;了解传媒、掌握传媒、充分利用和保护传媒的义务;选择积极有益的传播内容、自觉抵制消极庸俗的传播内容的义务。  相似文献   

19.
受众是信息传播链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传播过程得以存在的前提和条件。但是20世界40年代以前,受众在信息传播中的地位没有引起研究者的注意,认为受众只是信息传播中的靶子。靶子论一方面过分夸大了大众传播的影响力,另一方面也将受众视为不相联系的个体,同时也割裂了传播者与受众的联系。  相似文献   

20.
信息时代,报业竞争日益加剧。为了争夺更多的读者群,媒体不得不加大信息容量,加快信息传播速度以及拓宽新闻的阅读趣味。然而,一张报纸尤其是地市党报的信息容量是有限的,如何让有限的版面应用新闻稿件来传播更多、更好、更快的信息,提升报纸尤其是地市党报的影响力,笔者认为,新闻创新是关键。新闻创新的原动力来自哪里?答案是:始终坚持党报的党性原则,坚持新闻工作的“三贴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